鲁肃在三国的意义?

作者&投稿:裔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徐庶 与 鲁肃 在三国里面的重要性 比较一下!~?~~

鲁肃是三国时期东吴方面著名的政治家,他曾经提出过一个东吴版的隆中对,并和周瑜、诸葛亮一起促成了孙刘联盟,为后来三国鼎力奠定了基础。徐庶在历史上并没有起到什么大的作用,后来曹操南下时把船用铁链连起来,给孙刘联军的火攻策略提供了便利,不过这个方法是曹操自己想出来的,与徐庶无关,也与庞统无关。

因为鲁肃有不可比拟的战略眼光。话说曹操南征之时,刘表去世。鲁肃前往吊唁,其实就是为了探听虚实,鲁肃认为刘备能安抚荆州的民众和将军,东吴可以与之结盟,否则一旦曹操南下,也有各个击破的可能性;加之孙权,刘备两方都不具备和曹操硬钢的实力,要想打胜势力强大的曹军,必须要“统一战线”。接着鲁肃做了各种工作,要促成孙刘联合。

在当阳长阪(今湖北当阳境内),鲁肃与刘备相遇。鲁肃说明了孙权派自己来的使命,然后和刘备共论天下形势,并问刘备准备到哪里去。刘备说想去投奔苍梧太守吴巨。鲁肃说吴巨是个没有作为的庸人,劝刘备不要去依靠他。
接着,详细述说孙权的情况和江东的实力,劝刘备与孙权联合,共拒曹操。刘备听了鲁赤壁之战后,刘备顺势夺取了荆州的江南四郡,这样荆州就成为了三家共有的局面,曹操占有北部的樊城襄阳,刘备占有江南四郡。

而孙权则具有江夏和南郡,刘备向孙权要求得到荆州北部土地,也就是“借荆州”。对此一事,江东诸臣见解不一,关键时刻,鲁肃促成了此事,建议孙权将南郡土地借给了刘备。肃的分析,决定并力抗曹。
这时诸葛亮正跟随着刘备,鲁肃对诸葛亮说“我是你哥哥的朋友”,两人当即结下交情。刘备率部进驻夏口(今湖北汉口),派诸葛亮随鲁肃去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会见孙权。

史书记载,曹操听说孙权将荆州土地借给了刘备,当时正在写字,惊得笔都掉到了地上。鲁肃就这样成为三国鼎立格局形成最关键的人物。
从刘备这方面来说,如果他没有荆州南郡这块土地,他就很难重新成为一方诸侯,尤其是能被天下豪强承认的诸侯。当时的情况来说,荆州江南四郡,虽然地域广阔,但经济很不发达,即便是孙权不和他争夺,他也就是一个偏安一隅的小诸侯,短时间内难成气候。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也。生而失父,与祖母居。家富於财,性好施与。尔时天下已乱,肃不治家事,大散财货,摽卖田地,以赈穷弊结士为务,甚得乡邑欢心。

  周瑜为居巢长,将数百人故过候肃,并求资粮。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肃乃指一囷与周瑜,瑜益知其奇也,遂相亲结,定侨、札之分。袁术闻其名,就署东城长。肃见术无纲纪,不足与立事,乃携老弱将轻侠少年百馀人,南到居巢就瑜。瑜之东渡,因与同行,吴书曰:肃体貌魁奇,少有壮节,好为奇计。天下将乱,乃学击剑骑射,招聚少年,给其衣食,往来南山中射猎,阴相部勒,讲武习兵。父老咸曰:“鲁氏世衰,乃生此狂儿!”后雄杰并起,中州扰乱,肃乃命其属曰:“中国失纲,寇贼横暴,淮、泗间非遗种之地,吾闻江东沃野万里,民富兵强,可以避害,宁肯相随俱至乐土,以观时变乎?”其属皆从命。乃使细弱在前,强壮在后,男女三百馀人行。州追骑至,肃等徐行,勒兵持满,谓之曰:“卿等丈夫,当解大数。今日天下兵乱,有功弗赏,不追无罚,何为相逼乎?”又自植盾,引弓射之,矢皆洞贯。骑既嘉肃言,且度不能制,乃相率还。肃渡江往见策,策亦雅奇之。留家曲阿。会祖母亡,还葬东城。

  刘子扬与肃友善,遗肃书曰:“方今天下豪杰并起,吾子姿才,尤宜今日。急还迎老母,无事滞於东城。近郑宝者,今在巢湖,拥众万馀,处地肥饶,庐江间人多依就之,况吾徒乎?观其形势,又可博集,时不可失,足下速之。”肃答然其计。葬毕还曲阿,欲北行。会瑜已徙肃母到吴、肃具以状语瑜。时孙策已薨,权尚住吴,瑜谓肃曰:“昔马援答光武云'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今主人亲贤贵士,纳奇录异,且吾闻先哲秘论,承运代刘氏者,必兴于东南,推步事势,当其历数。终构帝基,以协天符,是烈士攀龙附凤驰骛之秋。吾方达此,足下不须以子扬之言介意也。”肃从其言。瑜因荐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不可令去也。

  权即见肃,与语甚悦之。众宾罢退,肃亦辞出,乃独引肃还,合榻对饮。因密议曰:“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馀业,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顾,何以佐之?”肃对曰:“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权曰:“今尽力一方,冀以辅汉耳,此言非所及也。”张昭非肃谦下不足,颇訾毁之,云肃年少粗疏,未可用。权不以介意,益贵重之,赐肃母衣服帏帐,居处杂物,富拟其旧。

  刘表死。肃进说曰:“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辑睦,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於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权即遣肃行。到夏口,闻曹公已向荆州,晨夜兼道。比至南郡,而表子琮已降曹公,备惶遽奔走,欲南渡江。肃径迎之,到当阳长阪,与备会,宣腾权旨,及陈江东强固,劝备与权并力。备甚欢悦。时诸葛亮与备相随,肃谓亮曰“我子瑜友也”,即共定交。备遂到夏口,遣亮使权,肃亦反命。臣松之案:刘备与权并力,共拒中国,皆肃之本谋。又语诸葛亮曰“我子瑜友也”,则亮已亟闻肃言矣。而蜀书亮传曰:“亮以连横之略说权,权乃大喜。”如似此计始出於亮。若二国史官,各记所闻,竞欲称扬本国容美,各取其功。今此二书,同出一人,而舛互若此,非载述之体也。

  会权得曹公欲东之问,与诸将议,皆劝权迎之,而肃独不言。权起更衣,肃追於宇下,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肃对曰:“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原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权叹息曰:“此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此天以卿赐我也。”魏书及九州春秋曰:曹公征荆州,孙权大惧,鲁肃实欲劝权拒曹公,乃激说权曰:“彼曹公者,实严敌也,新并袁绍,兵马甚精,乘战胜之威,伐丧乱之国,克可必也。不如遣兵助之,且送将军家诣邺;不然,将危。”权大怒,欲斩肃,肃因曰:“今事已急,即有他图,何不遣兵助刘备,而欲斩我乎?”权然之,乃遣周瑜助备。孙盛曰:吴书及江表传,鲁肃一见孙权便说拒曹公而论帝王之略,刘表之死也,又请使观变,无缘方复激说劝迎曹公也。又是时劝迎者众,而云独欲斩肃,非其论也。

  时周瑜受使至鄱阳,肃劝追召瑜还。遂任瑜以行事,以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曹公破走,肃即先还,权大请诸将迎肃。肃将入合拜,权起礼之,因谓曰:“子敬,孤持鞍下马相迎,足以显卿未?”肃趋进曰:“未也。”众人闻之,无不愕然。就坐,徐举鞭言曰:“原至尊威德加乎四海,总括九州,克成帝业,更以安车软轮徵肃,始当显耳。”权抚掌欢笑。

  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汉晋春秋曰:吕范劝留备,肃曰:“不可。将军虽神武命世,然曹公威力实重,初临荆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备,使抚安之。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计之上也。”权即从之。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於地。

  周瑜病困,上疏曰:“当今天下,方有事役,是瑜乃心夙夜所忧,原至尊先虑未然,然后康乐。今既与曹操为敌,刘备近在公安,边境密迩,百姓未附,宜得良将以镇抚之。鲁肃智略足任,乞以代瑜。瑜陨踣之日,所怀尽矣。”江表传载:初瑜疾困,与权笺曰:“瑜以凡才,昔受讨逆殊特之遇,委以腹心,遂荷荣任,统御兵马,志执鞭弭,自效戎行。规定巴蜀,次取襄阳,凭赖威灵,谓若在握。至以不谨,道遇暴疾,昨自医疗,日加无损。人生有死,修短命矣,诚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复奉教命耳。方今曹公在北,疆埸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天下之事,未知终始,此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虑之日也。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傥或可采,瑜死不朽矣。”案此笺与本传所载,意旨虽同,其辞乖异耳。即拜肃奋武校尉,代瑜领兵。瑜士众四千馀人,奉邑四县,皆属焉。令程普领南郡太守。肃初住江陵,后下屯陆口,威恩大行,众增万馀人,拜汉昌太守、偏将军。十九年,从权破皖城,转横江将军。

  先是,益州牧刘璋纲维颓弛,周瑜、甘宁并劝权取蜀,权以咨备,备内欲自规,仍伪报曰:“备与璋讬为宗室,冀凭英灵,以匡汉朝。今璋得罪左右,备独竦惧,非所敢闻,原加宽贷。若不获请,备当放发归於山林。”后备西图璋,留关羽守,权曰:“猾虏乃敢挟诈!”及羽与肃邻界,数生狐疑,疆埸纷错,肃常以欢好抚之。备既定益州,权求长沙、零、桂,备不承旨,权遣吕蒙率众进取。备闻,自还公安,遣羽争三郡。肃住益阳,与羽相拒。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俱会。肃因责数羽曰:“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语未究竟,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肃厉声呵之,辞色甚切。羽操刀起谓曰:“此自国家事,是人何知!”目使之去。吴书曰:肃欲与羽会语,诸将疑恐有变,议不可往。肃曰:“今日之事,宜相开譬。刘备负国,是非未决,羽亦何敢重欲干命!”乃趋就羽。羽曰:“乌林之役,左将军身在行间,寝不脱介,戮力破魏,岂得徒劳,无一块壤,而足下来欲收地邪?”肃曰:“不然。始与豫州观於长阪,豫州之众不当一校,计穷虑极,志势摧弱,图欲远窜,望不及此。主上矜愍豫州之身,无有处所,不爱土地士人之力,使有所庇廕以济其患,而豫州私独饰情,愆德隳好。今已藉手於西州矣,又欲翦并荆州之土,斯盖凡夫所不忍行,而况整领人物之主乎!肃闻贪而弃义,必为祸阶。吾子属当重任,曾不能明道处分,以义辅时,而负恃弱众以图力争,师曲为老,将何获济?”羽无以答。备遂割湘水为界,於是罢军。

  肃年四十六,建安二十二年卒。权为举哀,又临其葬。诸葛亮亦为发哀。吴书曰:肃为人方严,寡於玩饰,内外节俭,不务俗好。治军整顿,禁令必行,虽在军陈,手不释卷。又善谈论,能属文辞,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周瑜之后,肃为之冠。权称尊号,临坛,顾谓公卿曰:“昔鲁子敬尝道此,可谓明於事势矣。”

  肃遗腹子淑既壮,濡须督张承谓终当到至。永安中,为昭武将军、都亭侯、武昌督。建衡中,假节,迁夏口督。所在严整,有方干。凤皇三年卒。子睦袭爵,领兵马。

三国演义》是一部优秀的历史小说,每一个看过的人都会被它感动。并会受它的影响,对三国时代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但小说不是历史,它既有艺术虚构,又搀杂了作者个人的感情。罗贯中所处的年代正是汉人从第一次亡国灭种之痛中复苏,将元朝统治推翻,重新建立明朝的时候,故此作者极力鼓吹正统思想,而明朝是从南向北进军的,当时南人视北人为夷狄,故此他将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作为汉朝的正裔,对刘备阵营的人物大肆刻画,而对另两个阵营的人物轻描淡写,甚至加以歪曲。后有人评价说“《三国演义》实际上是一部蜀汉演义。”下面我就将我认为是三国时期最优秀的谋士鲁肃的历史本来面目告诉大家。

通过《三国演义》的描写,大家对鲁肃的印象是一个老好人的印象,刘备一哭便手足无措,不忍索要荆州了,更有甚者,关云长单刀赴会将其吓得魂不附体,事实是这样的吗?大家试想一下,一代枭雄孙权会用这种人物接任周瑜的遗缺统帅三军吗?就算是孙权任人唯亲,周瑜那等人物,程普尚且不服,难道手下人会服气他吗?但事实上鲁肃东吴上下都对他十分佩服,可想而知,《三国演义》将鲁肃的形象歪曲到了何等地步。[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如何评价鲁肃我想从孙权对他的评价谈起,孙权言到:“昔周郎雄略过人,破曹操于赤壁,不幸早逝,鲁子敬代之。子敬初见孤时,便及帝王大略,此一快也,曹操东下,诸人皆劝孤降,子敬独劝孤召公瑾逆而击之,此二快也。惟劝吾借荆州与刘备,是其一短也。”我就此“二快一短”谈起。“一快”是指孙权与鲁肃第一次会面,鲁肃向孙权讲解了帝王大略,使孙权茅塞顿开,五体投地,这一篇言论要是流传至今,精彩一定不让隆中对,抚今忆昔,不禁令人神往。

这第“二快”就直接引发了造成天下三分的赤壁之战。当时是公元208年秋,鲁肃听说荆州之主刘表病逝,他立即向孙权建议以吊丧为名去荆州了解情况,结好刘备安抚荆州,共抗曹操。当他行至夏口时,就听说曹操已向荆州进军,他当机立断,星夜兼程,刚到南郡,刘综已投降,刘备正向南撤退,他迎会刘备于当阳长坂,向他转达孙权的慰问和联合抗曹的意图,双方一拍即合,刘备还派诸葛亮与其一同回见孙权。但是曹操已得荆州,他想借一举已破荆州的声势,席卷江东,这时已将迫降信下到东吴,东吴内部大部分人都被曹操的声威所吓倒,主张投降。唯有鲁肃向孙权进言:“我看这些人的议论是想害将军,不足以同他们共商军国大计。今天,我可以降曹,而以将军的地位岂可降曹。何以言之?我投降曹操,还可当个小官,慢慢升迁还可充州郡之任,将军降曹,想到哪里去找归宿?请早定大计,切莫听投降的主张。”并劝孙权急召周瑜共商大计。周瑜赶回后,力主决战,最后孙权下定了抗曹的决心。他拔刀砍案,说:“谁再敢说降曹的,与此案同。”随即调度人马,与刘备联合共破曹操于赤壁,开创了天下三分的局面。可以说,赤壁之战是鲁肃一手策划完成的。

最后我要说说借荆州这“一短”。我认为这“一短”才体现了鲁肃的远见卓识,这也是我说他是三国时期最优秀的谋士的原因。荆州共有八个郡,赤壁之战后,曹操虽然撤回北方,但还是扼守南阳和襄阳两郡,以阻止孙刘联军北进。孙权则攻占了长江一线的南郡,江夏两郡,而刘备趁机渡江,略取了荆州南部的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成为了这场战役最大的受益者。但为实现隆中对的兵分两路北伐的战略意图,“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这一支军队需要一个出发基地,刘备在周瑜死后,向孙权提出借南郡给他(周瑜活着肯定不会借)。孙权虽不情愿,但在接替周瑜职位的鲁肃的坚持下,终将南郡借给了他。这样刘备就占有五个郡,而孙权只占有一个郡。孙权心中极不平衡。他不断与刘备交涉,希望有所补偿。但刘备用种种借口予以推托,历史上便留下了一句歇后语“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终于到了公元214年,孙刘两家爆发了大规模军事冲突,刘备,孙权各率大军对峙荆州,战争一触即发。历史上的单刀赴会便发生在此时,但赴会的却是鲁肃。他不顾个人安危,单人匹马会见关羽,他历数刘备一方的背信行径,令关羽哑口无言。但鲁肃以大局出发,不令孙刘联盟破裂,在他的斡旋下,两家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湘水以东的江夏,长沙,桂阳三郡属孙权,湘水以西的南郡,武陵,零陵属刘备,双方重结盟好。终鲁肃去世以前,双方相安无事。鲁肃借荆州与刘备,是有着深远的战略眼光的。裾《资治通鉴》卷六十八记载,曹操正在写字,当他听说孙权以土地资助刘备时,不禁落笔于地。可见借荆州这一招正中老谋深算的曹操的要害。我们可以从地形上看,孙权所占地方位于长江一线,分别在西线的南郡江陵和东线的合肥与曹军交锋,而刘备所占地方却处于江南后方,坐山观虎斗,这对孙权来说是不利的。将南郡借与刘备就将西线的防务一并转嫁给了刘备,而孙吴摆脱了两面作战,将全力投入合肥一线,就能取得更大的战果。由此可见,鲁肃借荆州与刘备不是壮大刘备的势力,而是让刘备充当抗曹的前哨,这是很高明的,刘备不知不觉中便被鲁肃玩弄于股掌之上了。可见鲁肃这“一短”正是别人不为理解的“一长”。可惜鲁肃早逝,他一去世孙权便听从吕蒙的建议袭取荆州,破坏了两家联盟,导致了一场两败俱伤的夷陵之战,使得本来就国力落后的孙刘两家更远远落后于趁机休生养息的曹魏,天下最后落入魏(晋)的结局便注定了。可见,鲁肃一身所寄了三国的命运,可惜天不假寿,可叹,可叹。

我说鲁肃是三国时期最优秀的谋士,不仅仅因为他有卓绝的战略眼光,还因为他能够施展自己才干,实现自己的战略构想。仅凭这点,三国谋士就无人能及。曹操手下只有一个早死的郭嘉能影响曹操的决心,而其他的只是在曹操定下战略决断后才献计献策,这才有赤壁大败后曹操追思大哭郭嘉的一幕。而刘备与诸葛亮呢,虽对外称有鱼水之欢,但刘备对他并不言听计从,甚至还对他怀有戒心。例如刘备不听众人的反对,执意伐吴为关羽报仇,诸葛亮便说道:“只有一个人能说动主公,可惜此人已死,那就是法正。”可见诸葛亮在刘备心中的地位。后来白帝城托孤,刘备已从诸葛亮设计害死自己英明果敢的义子刘封中看到点什么,于是便直接点明“如刘禅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已微露杀机。对其也发出了警告。吓的诸葛亮汗流遍体,手足无措,叩头流血,终其一生也不敢造次。而鲁肃则不同,他使东吴上下和谐,君臣不疑,即便孙权对其战略思想不理解,甚至不满,但还是对他言听计从,这与他过人的才干分不开的。其他的文韬武略就不必说了.
post.baidu.com/f?kz=48860264 19K 2006-6-17

促成并保持孙刘联盟

tongyi同意 上面的意见
不过 他对诸葛亮 很不错

同意楼上的意见

混盒饭~


肃清万里,总济八荒。是三国哪位将帅的抱负?
争取答案 D 出处:公元3世纪中叶,魏、蜀、吴三国鼎立,各称雄一方,相互争夺天下。魏国大将军司马懿为了夺取斗争的胜利,命军中乐师根据音乐中宫、商、角、徵、羽五声的关系原则,选用大鼓、大镲、鞭鼓、云锣、月锣5种各具特色的打击乐器,创编了《得胜鼓》鼓曲。该鼓曲问世后,一直在军中沿用。将...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概括:刘备、曹操、诸葛亮、孙权、鲁肃。
电视剧中的刘备常常以泪洗面,哭与泪虽然表现了刘备的“仁”,但又给人以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印象,扭曲了刘备是“枭雄”、“人杰”的真实形象。曹操:历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陈寿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

...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出自《三国志》的哪里?_百度...
出自《三国志·鲁肃传》赤壁之战前夕 释义:现在我鲁肃迎顺曹操,曹操想必会把我送还乡里,品评我的名位,还少不了(让我做一个)低级的从事,坐牛车,带着吏卒,与士大夫们交往,然后逐渐升官,仍然不低于州郡一类的职位。原文节选:欲东会权得曹公欲东之问,与诸将议,皆劝权迎之,而肃独不言。权...

三国中鲁肃是个什么样的人
看到这里,如果你认为鲁肃是个纨绔的二代,糟蹋粮食,那就大错特错了,鲁肃之所以这么干,其实就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名气,结交更多大才。因为乱世之中,只靠着自己一人,是不足以守住家业的!要想守住家业,甚至壮大家业,只有结识更多的朋友,有朋友相助,自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后来鲁肃之所以能在东吴混...

三国时期,为什么在四大神射手中有鲁肃没有黄忠?
在一次追击战中,曹彰一马当先冲在前方,虽然身中数箭,却意气风发,还连续放箭射死了无数胡人。鲜卑首领轲比能摄于曹彰的威势,最终率众归降。top3:鲁肃——矢皆洞贯 东吴第二位大都督鲁肃,长期以来便是一个和事佬的形象。其实在整个三国时代,鲁肃无疑是最被人低估的其中之一。作...

徐肃是诸葛亮的好友为什么投了曹操
这就可以看出,实际上在三国历史上,那种绝对敌对的情况是很少见的,往往是公是公私是私。这也就解答了为什么徐庶和诸葛亮是好盆友,却跑到魏国做官的根本原因。除此二人外,诸葛亮的亲哥哥诸葛瑾在吴国当官,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后来还成为了吴国的中坚力量;诸葛亮的侄子诸葛诞在魏国做官。魏国的夏侯渊...

求历史真实的三国演义谋士的智力排行,还有武将的武力排行
就只说军事,周瑜、陆逊、郭嘉等足智多谋的人才是真正的军事谋略家,因为任何时代,匹夫之勇对战争、对天下全无意义。 不过话又说回来,人们痴迷三国武功高强的人物不是错,因为我们这个时代早已不是那个以功夫独步天下的年代,我们这个时代有英雄,但不是那种个人神勇就能纵横天下的英雄,所以人们怀念那些三国的英雄,怀念...

在孔明借箭的文中鲁肃是什么人
鲁肃就座后,才徐徐举鞭说:“愿至尊威德加乎四海。总括九州,克成帝业,更以安车软轮征肃,始当显耳”(《三国志·吴书·鲁肃传》)。孙权听后,开怀大笑。此后愈加倚重鲁肃,把他称作自己的邓禹。 赤壁战后,刘备派人谒见孙权,请求借荆州。吕范等将领劝孙权扣留刘备,周瑜在外地,也上疏陈说此意。唯鲁肃从全局考虑,劝...

程昱是曹操的一员大将 在《三国演义》中为什么被写成了谋士?
《三国演义》我们知道,有很多地方,包括人物设定、故事情节等,都是虚构出来的,亦或是将其他人的事情安排在这个人的身上。就比如,曹操帐下的一员武将,在正史中,他原本是外姓将领中的领头式的人物,但是到了《三国演义》里面,却被设定成了一个谋士的形象。这样的差别不可谓不大,那么,为什么,罗贯中要做这样的安排呢...

三国的 孙策 是怎么死的? 在三国演义书中第几回?
《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 小霸王怒斩于吉 碧眼儿坐领江东却说孙策自霸江东,兵精粮足。建安四年,袭取庐江,败刘勋,使虞翻驰檄豫章,豫章太守华歆投降。自此声势大振,乃遣张纮往许昌上表献捷。曹操知孙策强盛,叹曰:“狮儿难与争锋也!”遂以曹仁之女许配孙策幼弟孙匡,两家结婚。留张纮在许昌。孙策求为大司...

甘南县18881165622: 鲁肃 在三国演义中起了什么作用 -
道洁敢诺: 鲁肃 在三国演义中起了牵线的作用

甘南县18881165622: 鲁肃这一人物有何作用? -
道洁敢诺: 赤壁战后,孙权愈加倚重鲁肃,把他称作自己的邓禹.[11]后刘备派人谒见孙权,请求借荆州.吕范等将领劝孙权扣留刘备,周瑜在外地,也上疏陈说此意.唯鲁肃从全局考虑,劝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以孙刘联合,共同抗曹.鲁肃说:“您(...

甘南县18881165622: 鲁肃是个什么样的人(三国演义中鲁肃是个什么样的人)
道洁敢诺: 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汉族,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人),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1、鲁肃是以一个老实人的形象出现,孙权继位后为周...

甘南县18881165622: 鲁肃的存在对当时的局势产生了怎样的意义 -
道洁敢诺: 鲁肃死后,孙权评价他有二长一短:“子敬东来,致达于孤.孤与宴语,便及大略帝王之业,此一快也.后孟德因获刘琮之势,张言方率数十万众水步俱下.孤普请诸将,咨问所宜,无适先对,至子布、文表,俱言宜遣使修檄迎之,子敬即驳言...

甘南县18881165622: 徐庶 与 鲁肃 在三国里面的重要性 比较一下!~?~ -
道洁敢诺: 鲁肃是三国时期东吴方面著名的政治家,他曾经提出过一个东吴版的隆中对,并和周瑜、诸葛亮一起促成了孙刘联盟,为后来三国鼎力奠定了基础.徐庶在历史上并没有起到什么大的作用,后来曹操南下时把船用铁链连起来,给孙刘联军的火攻策略提供了便利,不过这个方法是曹操自己想出来的,与徐庶无关,也与庞统无关.

甘南县18881165622: 请各位大师谈谈《三国演义》中的鲁肃,最好是自己的看法.
道洁敢诺: 对鲁肃的人们可一直都在美化,但这种美化有两种,一是演义里面,把鲁肃那么忠厚老实,唯一的大好人,简直象三国时代的雷锋. 另一种美化是当今网上一些专家高手,...

甘南县18881165622: 《三国演义》是如何评价鲁肃的呢?
道洁敢诺: 鲁肃绝不是个狠角色,《三国演义》评价鲁肃是忠厚仁者,鲁肃的善良以及心胸宽广在小说一出场就让我们看出来了,周瑜在做巢湖县领导时曾经向富裕的鲁肃家族去借点粮食,鲁肃有两稛粮食,大约是两个粮囤吧,一个有三千斛,两囤六千斛,鲁肃直接就给了周瑜一半,三千斛拿走,乖乖!鲁肃先生好大的手笔,只此一手便交到了周瑜这个生死的弟兄,世间事从来都是财散人聚,财聚人散,就像电视台采访那个农村老大爷一样,央视记者问:大爷如果你有一百万让您捐50万您愿意吗老大爷说:愿意!如果您有两头牛让您捐一头您愿意吗老大爷:不愿意!记者问为什么呀老大爷说:我真有两头牛

甘南县18881165622: 历史上的鲁肃是什么样的人 鲁肃真实能力如何 -
道洁敢诺: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大家都认为鲁肃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在草船借箭借东风舌战群儒里是诸葛亮的跟屁虫,在单刀赴会里是关老爷的陪衬.事实上历史上的鲁肃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他的雄才大略、他的英雄气概、他的干云豪气一直受人敬...

甘南县18881165622: 鲁肃在三国演义中特别憨厚,甚至有点迟钝,为何是著名谋士 -
道洁敢诺: 鲁肃是忠厚,但是同样也是深厚,他定下的榻上策比诸葛亮的隆中对要早,这点楼主可以百度一下榻上策就清楚了其次,他不算是谋士,他是江东四都督第二位,吕蒙就是他重用,最后推荐给孙权的.像是谋士贾诩郭嘉他们并没有单独领兵的事迹,可是鲁肃却掌管吴国军事,将军军队都要服从他的命令最后,他从来都是贯彻他的榻上策主旨,那便是帮助孙权割据,成为一方诸侯,刘备没有兴起的时候,他主张占据长江以南,南北分立,当刘备崛起势不可挡的时候,他便改变方针,联合刘备对抗曹操,而不是和刘备消耗,让曹操有可乘之机.而且他还兵不血刃的从关羽手中取回了三郡土地

甘南县18881165622: 鲁肃是个平庸之辈吗请大家各抒己见
道洁敢诺: 龙步根:东吴谋臣鲁肃,不仅具有一个大政治家的胆略、卓识和政治的、军事的和外交的才能;而且还具有不为一已私利,忠诚于国家大业的可贵品质.因此,在三国众多...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