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肃是诸葛亮的好友为什么投了曹操

作者&投稿:苍梧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曹操不用对付徐肃那样来对付诸葛亮?~

每个人的性格都是不同的。徐庶是至孝,诸葛亮是至忠!从根本来说无论是徐庶还是孔明在性格上都只是个特殊的个例,并不具有普遍性,那条计策根本就是为徐庶定制的,怎么能够用在其他人身上?要是单一条计就能摆平全天下人,要那么多谋士干什么?况且一再用要挟的手段去将别人的人才揽为己用,逼人于那不忠或者是不孝之间去作选择,岂不是寒了天下谋士的心,为天下人所唾弃和不齿,得不偿失啊!何况就是他想以孝和亲来要挟孔明,也未必能拿到孔明所要亲要孝的人啊!

诸葛亮决意出山辅佐刘备时,刘备尚无立足之地和军事实力,与曹操和孙权相比,是势力最弱的一支,可是他既不去投奔不仅有军事实力而且有雄才大略的曹操,又不去归依地盘稳固、人才济济的孙权,偏偏选择了刘备,这是为什么呢?《三国演义》说是为了感激刘备的“三顾之恩”。其实,这种解释出自诸葛亮本人。他于刘备死后在给后主刘禅上的《前出师表》中表白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芦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应该承认,诸葛亮的这种“夫子自道”具有一定的真实性,是他选择刘备的原因之一,但是这绝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

  一、作为一个儒生,而且是纯儒,诸葛亮有强烈的正统观念,这一点,是他做出这种抉择的根本原因。刘备是刘氏宗亲,有刘氏血统,属于“正统”,而曹操和孙权,都属于“非正统”,是“乱臣贼子”。诸葛亮进行关系着自己生前命运和身后名声的重大政治抉择时,只可能选中刘备,而不能选中曹操和孙权。

  二、刘备又有王霸之雄心和谋略,并享有天下英雄的美誉,深为时人所重,这一点,也不由得诸葛亮不考虑。

  三、刘备帐下缺乏真正有才干、有见识的谋士,而他又能礼贤下士,求贤苦渴,苦投其帐下,一是定会受到尊敬和重用,二是能够施展才干和抱负。

  四、曹操本人既有武略又有文韬,其智慧,其才干,不仅远高于孙、刘之辈,也高于他诸葛亮;而且曹操帐下已有荀??、程昱等一大批满腹经纶和韬略的一流谋士,他们都不逊于诸葛亮。如此,诸葛亮投靠曹操,可能只有坐冷板凳的份儿,不会有什么作为。孙权胸无大志,却又也武有周瑜,文有鲁肃、张昭等一大批谋士,明智的诸葛亮绝对不会归依孙权。

  这里要说明的是,从曹、孙、刘争霸的结果和诸葛亮的实际作为看,诸葛亮的智慧和才干要逊于曹操,世人心目中的上通天文、下知地理、能掐会算、料事如神的诸葛亮,不是历史上的真诸葛亮,而是罗贯中笔下神化了的艺术形象和中国人传统的崇古崇祖、崇圣崇贤心理塑造出的偶像。

徐庶和诸葛亮是好盆友,两个人关系很好。但是徐庶在想要辅佐刘备的时候,曹操听说了徐庶的很有学识,于是听从了自己谋士的建议(如果我没有记错应该是荀彧提出来的),将徐庶的母亲“请”到曹军中“做客”,实际上就是软禁起来了。而徐庶是个孝子,逼于无奈,为了救母亲,只得就范,去了曹操那边。但是他“身在曹营心在汉”,不为曹操出谋划策,即使在赤壁之战前夕,他洞悉了庞统的连环计,明明可以向曹操提醒,但是却没有,导致曹操把所有的船只都连了起来,最终被火攻,打败而归。至此曹操再无力南侵,三足鼎立的局面就此形成。
以上是三国演义里的描写。
顺便提一句,在真实的历史上,三国时期里,三个国家相当于三个企业,员工是可以相互变动的,如果你在蜀国做官,后来到了魏国,只要你是货真价实的,同样会受到礼遇。比如夷陵之战以后,蜀国将领黄权被逼无奈,投降了魏国,但是在魏国受到了较好的礼遇,司马懿对其极为欣赏。司马懿经常会找他闲聊,并通过黄权了解诸葛亮。每次黄权聊到诸葛亮,就会情不自禁地站起来,说诸葛亮的各种好。而司马懿对此非但不见怪,反而还在与诸葛亮的私人书信中聊到此事。而诸葛亮和司马懿的私交还是不错的。两人时不时的就会有书信来往,互相表达对对方的钦佩。有一次有人向魏国皇帝进献了一批鸡舌香(当时的口香糖),司马懿偷偷地私藏了一点,并寄给了诸葛亮。
这就可以看出,实际上在三国历史上,那种绝对敌对的情况是很少见的,往往是公是公私是私。这也就解答了为什么徐庶和诸葛亮是好盆友,却跑到魏国做官的根本原因。
除此二人外,诸葛亮的亲哥哥诸葛瑾在吴国当官,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后来还成为了吴国的中坚力量;诸葛亮的侄子诸葛诞在魏国做官。魏国的夏侯渊在定军山被蜀将黄忠阵斩于马下,但是夏侯渊的儿子夏侯霸后来却投靠了蜀国,在蜀国还做到了比较高的位置。
诸如此类的关系在三国时期屡见不鲜,如果你有兴趣,可以看看三国志。希望我的回答能令你满意。

侍母归曹
徐庶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南征荆州。这时刘表已亡,他的儿子刘琮不战而降。刘备率军民二十多万人南撤。在曹军追及到当阳长坂坡时,刘备寡不敌众,大败而逃,辎重全失。徐庶的母亲也不幸被曹军掳获,并被曹操派人伪造其母书信召其去许都,徐庶得知此讯,痛不欲生,含泪向刘备辞行。他用手指着自己的胸口说:“本打算与将军共图王霸大业,耿耿此心,唯天可表。不幸老母被掳,方寸已乱,即使我留在将军身边也无济于事,请将军允许我辞别,北上侍养老母!”刘备虽然舍不得让徐庶离开自己,但他知道徐庶是出了名的孝子,不忍看其母子分离,更怕万一徐母被害,自己会落下离人骨肉的罪名,只好同徐庶挥泪而别。

  徐庶北上归曹以后,心中仍十分依恋故主刘备和好友诸葛亮。尽管他有出众的谋略和才华,但不愿为曹操出谋划策,与刘备、诸葛亮为敌。因此,徐庶在曹魏历时数十年,却从未在政治军事上有所作为,几乎湮没无闻。


诸葛亮人物简介
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襄阳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蜀后主...

揭秘鲁肃死因真-相
在当阳,鲁肃还结识了刘备的谋士诸葛亮。诸葛亮也是主张孙刘联盟的人,两人见面后非常投缘,很快成为知心朋友。刘备接受鲁肃的意见,放弃投吴巨的计划,改向东行。沿途与部将关羽的万余水军和刘表另一儿子刘琦所率的万余人会合,退守到樊口(今湖北鄂城)。他派诸葛亮随从鲁肃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会见孙权,商讨两方...

历史上的鲁肃是怎样一个人
因鲁肃治军有方,军队很快发展到万余人。孙权根据当时政治军事形势需要,又任命鲁肃为汉昌太守,授偏将军;鲁肃随从孙权破皖城后,被授为横江将军,守陆口。此后鲁肃为索取荆州而邀荆州守将关羽相见,然而却无功而返。建安二十二年,鲁肃去世,终年46岁,孙权亲自为鲁肃发丧,诸葛亮亦为其发哀。

鲁肃是怎么死的?
鲁肃是病逝的,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病逝,享年四十六岁。赤壁战后周瑜就病危,在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鲁肃就病逝,享年四十六岁。孙权亲为举办丧事,并参加了他的葬礼。诸葛亮也为他举哀。

三国里鲁肃是怎么死的
孙吴联盟取得了一次重大的胜利,曹操退回北方,三足鼎立之势形成,鲁肃也因此被任命为赞军校尉。周瑜英年早逝之后,孙权采纳了周瑜生前的建议,令鲁肃代周瑜职务领兵四千人,因为鲁肃治军有方,军队很快发展到万余人。217年,四十六岁的鲁肃病逝,孙权为他举办丧事,连诸葛亮也为他举哀。

今不速往,恐为曹所先 是什么句式
肃又谓诸葛亮曰:“我,子瑜友也。”即共定交。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备用肃计,进住鄂县之樊篱口。 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诸葛亮谓刘备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遂与鲁肃俱诣孙权。 亮见权于柴桑,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共争天下。今操芟夷大...

舌战群儒 的主人公是谁?
肃引诸葛亮见了东吴的一群谋士,这些人并非泛泛之辈,个个都是有学问的人。东吴第一大谋士张昭首先发难说:听说刘备到你家里三趟,才把你请出山,以为有了你就如同鱼得了水,想夺取荆襄九郡做根据地。但荆襄已被曹操得到,你还有什么主意呢?诸葛亮想,如果不先难倒张昭,就没办法说服孙权联刘抗曹...

诸葛孔明是诸葛亮吗
他说“三纲不正,六纪不理,则大乱生矣”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六纪是指诸父有善,诸舅有义,族人有叙,昆弟有亲,师长有尊,朋友有旧。所以只有任法才能改变德政不举、威刑不肃的局面只有威之以法,才能改变蜀土人士,专权自态,君臣之道,渐以陵替的态势。与儒家“崇礼”治世的观点不同诸葛亮...

鲁肃和周瑜是什么关系?
孔明曰:“便是亮亦未与都督贺喜。”肃曰:“何喜?”孔明曰:“公瑾使先生来探亮知也不知,便是这件事可贺喜耳。”諕得鲁肃失色问曰:“先生何由知之?” 孔明曰:“这条计只好弄蒋干。曹操、虽被一时瞒过,必然便省悟,只是不肯认错耳。今蔡、张两人既死,江东无患矣,如何不贺喜!吾闻曹操换毛玠、于禁为水军...

诸葛亮是如何知道天下大事的?
他说“三纲不正,六纪不理,则大乱生矣”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六纪是指诸父有善,诸舅有义,族人有叙,昆弟有亲,师长有尊,朋友有旧。所以只有任法才能改变德政不举、威刑不肃的局面只有威之以法,才能改变蜀土人士,专权自态,君臣之道,渐以陵替的态势。与儒家“崇礼”治世的观点不同诸葛亮...

朝阳县18667427824: 《三国演义》中的徐庶是诸葛亮的挚友,却投了曹操.简述与此相关的故事. -
之纯牛至: 刘备的军师先是徐庶,但第一次破了曹操后,曹操即想用徐庶,因得知徐庶事母至孝,把徐母骗至曹营,徐庶只得去曹营,临走前再次向刘备举荐诸葛亮,徐到曹营后,其母得知其弃刘投曹是为己,责备徐应以天下为重,随后自尽.徐因已投曹营,再会刘备处将被天下人耻笑,因而一直留在曹营,但终生不为曹操设一谋,因而有“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说法

朝阳县18667427824: 《三国演义》中的徐庶是诸葛亮的挚友,却投了曹操.简述与此相关的故事. -
之纯牛至:[答案] 刘备的军师先是徐庶,但第一次破了曹操后,曹操即想用徐庶,因得知徐庶事母至孝,把徐母骗至曹营,徐庶只得去曹营,临走前再次向刘备举荐诸葛亮,徐到曹营后,其母得知其弃刘投曹是为己,责备徐应以天下为重,随后自尽.徐因已投曹营,再...

朝阳县18667427824: 三国演义中徐庶是诸葛亮的好朋友却投了曹操,讲述与此有关的故事 -
之纯牛至: 徐庶先是毛遂自荐投了刘备~帮助刘备大破曹军. 后来曹军程昱认出了徐庶,给曹操献计,抓住了徐庶的母亲,假手写了封家书给徐庶,让徐庶投奔曹营,徐庶因为思念老母只好投了曹操,临走前告诉刘备去隆中请猪哥~~详情请看三国演义~

朝阳县18667427824: 如何看待徐庶弃刘投曹这一举动 -
之纯牛至: 徐庶因母亲被曹操挟持而被迫投降曹操,实属无奈之举,但是同时也表现了他孝敬父母的一面,为救母冒着生死未卜的危险亲只身前往曹营值得我们敬佩 另一方面,虽然身在曹营,任然不被功名利禄嗦动,甚至不惧怕曹操的淫威,至死不为曹操献一记,表现了他忠义的性格,为报刘备知遇之恩,虽死无憾!

朝阳县18667427824: 徐庶为什么要给曹操做官? -
之纯牛至: 希望楼主看到我的答案之后可以明白 徐庶没有再回到刘备处的原因,是因为刘备已经有了诸葛亮后来又有了庞统,徐庶明白自己在刘备那里已经不是很重要了,另外就是徐庶的为人,一般认为徐庶是很要面子的,再跑到刘备那里会感觉自己让天...

朝阳县18667427824: 诸葛亮的密友都去那里了?为什么石广元去帮曹操了!遗憾啊! -
之纯牛至: 孟公威 石广元 徐庶 全部去了魏国,显然是更看好曹操,荆州士族也有黄承彦 庞德公 马良家族跟随着刘备, 不过说来他们这也是稳定投资 士家大族不会把目标只放在一个人身上 张飞娶了夏侯渊的侄女 、诸葛亮龙虎狗三兄弟分仕三国 荀彧家族对曹操、袁绍全部支持 乱得很说来也只有崔州平这个太尉之子,估计是看惯了权利地位,最后不知所终,做了个真正的隐士把

朝阳县18667427824: 徐庶被曹操的诡计骗入许昌后,终生不为曹操出谋划策,最后徐庶怎么样了?是留在许昌做官,还是逃跑隐居了? -
之纯牛至: 徐庶北上归曹以后,心中仍十分依恋故主刘备和好友诸葛亮.尽管他有出众的谋略和才华,但不愿为曹操出谋划策,与刘备、诸葛亮为敌.因此,徐庶在曹魏历时数十年,却从未在政治军事上有所作为,几乎湮没无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魏文帝黄初年间(220——226年),徐庶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后病死

朝阳县18667427824: 为什么曹操不用对付徐肃那样来对付诸葛亮? -
之纯牛至: 每个人的性格都是不同的.徐庶是至孝,诸葛亮是至忠!从根本来说无论是徐庶还是孔明在性格上都只是个特殊的个例,并不具有普遍性,那条计策根本就是为徐庶定制的,怎么能够用在其他人身上?要是单一条计就能摆平全天下人,要那么多谋士干什么?况且一再用要挟的手段去将别人的人才揽为己用,逼人于那不忠或者是不孝之间去作选择,岂不是寒了天下谋士的心,为天下人所唾弃和不齿,得不偿失啊!何况就是他想以孝和亲来要挟孔明,也未必能拿到孔明所要亲要孝的人啊!

朝阳县18667427824: 三国时期,徐庶是帮助刘备的,还给刘备推荐了诸葛亮,那为什么在百度里,徐庶的终属国是:“曹魏”? -
之纯牛至: 曹操得知徐庶在刘备那,便要挟徐庶,说他住在许昌的母亲病重需要照看,其实意思是以他母亲要挟他来许昌徐庶得知,便去许昌,走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到许昌后,其母亲怒斥儿子来许昌给曹操做事的行为,用筷子差喉咙自尽,后来徐庶虽然没办法只能呆在曹操这,但终身没有提过一个建议了这就是为啥终属曹了望采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