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七哀》原文及翻译

作者&投稿:真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七哀原文: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七哀翻译及注释

翻译 明月照在高楼之上,洒下的光芒在楼上游移不定。楼上有一位哀愁的妇人,正在悲哀的叹息。请问楼上唉声叹气的是谁?回答说是异地客旅者的妻子。丈夫离开超过了十年,妾身常常一个人。夫君像是路上的清尘般飘忽,妾身像是污浊的水中的淤泥。浮尘和沉泥各自相异,什么时候才能相互汇合相互和谐?可以的话,我愿意化作西南风,在人间消失而进入夫君的怀抱中!夫君的胸怀早已不向我开放了,我还有什么可依靠的呢?

注释 (1)七哀:该篇是闺怨诗,也可能借此「讽君」。七哀作为一种乐府新题,起于汉末。(2)流光:洒下的月光。(3)余哀:不尽的忧伤。(4)宕(dang)子:荡子。指离乡外游,久而不归之人。(5)逾:超过。(6)独栖(qī):孤独一个人居住。(7)清:形容路上尘。浊(zhuo):形容水中泥。「清」、「浊」二者本是一物。(8)浮:就清了。沉:就浊了。比喻夫妇(或兄弟骨肉)本是一体,如今地位(势)不同了。(9)逝:往。(10)君怀:指宕子的心。良:很久,早已。

七哀赏析

  诗人自比「宕子妻」,以思妇被遗弃的不幸遭遇来比喻自己在政治上被排挤的境况,以思妇与丈夫的离异来比喻他和身为皇帝的曹丕之间的生疏「甚于路人」、「殊于胡越」。诗人有感于兄弟之间「浮沉异势,不相亲与」,进一步以「清路尘」与「浊水泥」来比喻二人境况悬殊。「愿为西南风,长逝人君怀」,暗吐出思君报国的衷肠;而「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则对曹丕的绝情寡义表示愤慨,流露出无限凄惶之感。全诗处处从思妇的哀怨着笔,句句暗寓诗人的遭际,诗情与寓意浑然无间,意旨含蓄,笔致深婉,确有「情兼雅怨」的特点。

  这首诗的起句与结尾都相当精妙。起句既写实景,又渲染出凄清冷寂的气氛,笼罩全诗。月照高楼之时,正是相思最切之际,那徘徊徜徉的月光勾起思妇的缕缕哀思——曹植所创造的「明月」、「高楼」、「思妇」这一组意象,被后代诗人反复运用来表达闺怨。诗歌结尾,思妇的思念就像那缕飘逝的轻风,「君怀良不开」,她到哪里去寻找归宿呢?结尾的这缕轻风与开首的那道月光共同构成了一种幽寂清冷的境界。

七哀鉴赏

  开头两句用的是托物起兴的手法。明月在中国诗歌传统里,起著触发怀想相思的作用,比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光月夜,会撩起诗人绵绵不尽的思绪,勾起心中思念怪挂怀的人或事。当皎洁的明月照着高楼,清澄的月光如徘徊不止的流水轻轻晃动着,伫立在高楼上登高望远的思妇,在月光的沐浴下伤叹著无尽哀愁。曹植接着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牵引出怨妇幽幽地叙述悲苦的身世,这同时也是曹植牵动了对自己崎岖境遇的感慨。从明月撩动心事到引述内心苦闷,曹植写得流畅自然,不著痕迹,成为「建安绝唱」。

  丈夫外行已经超过十年了,为妻的常常形只影单的一人独处。夫妻本来像尘和泥那般共同一体,如今丈夫却像路上的轻尘,自己则成了水中的浊泥。轻尘浮空飞扬,浊泥却深沉水底,一浮一沉地位迥不相同,什么时候才能重会和好?曹植于此自比「浊水泥」的弃妇,「清路尘」指的是曹丕曹睿。曹丕继位后不再顾念手足之情,疏远甚至防范著自己的亲弟。曹睿称王时,曹植多次上表上书自试,终究无法获得任用。所以曹植用了浊泥和清尘的远离相互映照,衬托出和兄长侄子形势两异的遥远距离。

  曹植盼望着骨肉相谐和好,期盼能在曹丕曹睿身旁效力献功。所以他说但愿能化作一阵西南风,随风重投丈夫,也就是兄长侄子的怀抱。可是丈夫的怀抱若是不开展,曹丕曹睿始终防我疑我,做妻子的我无人可依靠,曹植「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的抱负就不能实现。人一般能在外在环境的压迫困窘而激发出潜在的力量,曹植就是这样。当他意气风发、开朗无忧的时候,只能写些骑马射箭、山明水秀等没有深刻内涵的诗文,对后世影响不深。而为人称道的,是后来落魄时迸发出来的火花。

七哀创作背景

  曹植的诗歌,一般皆以建安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曹植正值年少气盛之际,以洋溢的才华令人侧目外,更因此受尽了父亲疼爱。曹操对这个「每见进难问,应声而对」的儿子,是「特见宠爱」的。于是这个时期的曹植,过的是富贵无忧的公子哥儿的生活,诗歌里也就充满著少年人的雄心壮志及趾高气扬的意味,《白马篇》可作代表。而本来凭著出色的天赋与才华,曹植极有可能继承其父的霸业,只可惜他「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终于渐渐使曹操对他丧失信心。相反的,曹植的同父同母的兄长曹丕却自重自持,虽然才华光芒皆稍逊其弟,但曹操考量「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三国志》)。

  曹操的逝世,是一代风云的终结,同时也是曹植生命中的转捩点。曹丕继位以后,对这个一度曾是王位准继承者的弟弟十分防备。他不只把曹植分封至京城以外,使他远离政治权力中心,甚至还设了「监国使者」,以防其弟图谋不轨,威胁本身的地位。人们耳熟能详的《七步诗》:「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说的正是曹植在曹丕的胁迫下,所作的一首哀泣骨肉相残的诗歌。这首诗歌真正的渊源不可考究,流传的版本亦有不同,出于曹植之手的可能性也很低,可是从这首诗里,还是得以见出曹丕兄弟间相互争斗猜忌确属事实。

诗词作品: 七哀 诗词作者:【 魏晋 】 曹植 诗词归类: 【闺怨】、【思念】




大家对中国文学三国演义的曹 植这个人物有什么评价?说出自己的感见...
三国的三曹对文学有很大贡献 特别是曹植 就连司马光也说他是才高八斗 也是这个词的由来

曹植:魏武帝曹操第三子,曹操为什么会对他失望?
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其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华美见长,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为...

曹植、王昌龄的资料
幽并游侠儿",《七哀》"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等,就是学习民歌中常用的问答手法;《五游咏》"披...全文学《庄子》写法,在曹植集中别具一格。总的来看,曹植的散文同样也具有"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的特色...但因为他「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三国志.陈思王植传》),引起了曹操的不满,结果立了...

植援笔立成可观,植援笔立成 可观 太祖甚异之 翻译
当时邺地铜雀台新建成,曹操带领所有的儿子登上铜雀台,让他们各自作一篇赋文。曹植提笔立刻就完成,文章值得一看。曹操对曹植的才华感到十分诧异。原文 曹植年十岁余,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

曹植聪慧文言文解释
1.曹植聪慧的文言文翻译原文:曹植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请人?”时邺铜雀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就,可观。太祖甚异之。译文:曹植十多岁的时候,就可以背诵《诗经》、《...

曹植聪慧的原文及翻译!
曹植年十岁余,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请人?”时邺铜雀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译文:曹植十多岁的时候,能诵读《诗经》、《论语》及诗词...

曹植究竟是怎么死的 后世对曹植的评价
曹植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其 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画眉见长,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

关于曹植的一个问题
《七哀》一首情调尤肖《古诗十九首》。这些诗中有一些可能寄托了诗人君臣不偶和怀才不遇的感情。 《诗品》说曹植的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很能概括曹植诗歌的艺术风格。曹植一生热中功名,追求理想,遭遇挫折后,壮志不衰,转多愤激之情,所以诗歌内容充满追求与反抗,富有气势和力量,这就形成了“骨气奇高”的一...

绿波是什么意思?
曹植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其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画眉见长,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

形容水污染的成语
出 处:汉 班固 《西都赋》:“轶埃堨之混浊不堪,鲜颢气之清英。例 句:往日小河微波粼粼,是动植物最要好的朋友,今天小河却浑浊不堪,臭气熏天。3、污泥浊水 [ wū ní zhuó shuǐ ] 释义:比喻一切落后、腐朽和反动的东西。出 处:三国·魏·曹植《七哀诗》:“君若清路尘,妾若浊...

崇文区15995302250: 曹植写的七哀诗的翻译 -
于侵硅炭: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明月照在高楼之上,洒下的光芒在楼上游移不定.)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楼上有一位哀愁的妇人,正在悲哀的叹息.) 借问叹者谁?云是宕子妻.(试问叹息的这个女子是谁,自言是远游子的妻子.)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丈夫离开超过了十年,妾身常常一个人.)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夫君像是路上的清尘般飘忽,妾身像是污浊的水中的淤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浮尘和沉泥各自相异,什么时候才能相互汇合相互和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我愿意化作西南风,长久的停留在你的怀中.)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你的怀抱良久不开,我当依靠什么呢?)这是一首求职的诗.

崇文区15995302250: 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中流光的意思是 -
于侵硅炭: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客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曹植<<七哀诗>>(明...

崇文区15995302250: 七哀是什么意思 -
于侵硅炭: 《七哀》是三国时期曹植的作品.这首诗借一个思妇对丈夫的思念和怨根,曲折地吐露了诗人在政治上遭受打击之后的怨愤心情.诗人自比“宕子妻”,以思妇被遗弃的不幸遭遇来比喻自己在政治上被排挤的境况,以思妇与丈夫的离异来比喻他和身为皇帝的曹丕 之间的生疏“甚于路人”、“殊于胡越”.诗人有感于兄弟之间“浮沉异势,不相亲与”,进一步以“清路尘”与“浊水泥”来比喻二人境况悬殊.全诗处处从思妇 的哀怨着笔,句句暗寓诗人的遭际,诗情与寓意浑然无间,意旨含蓄,笔致深婉,确有“情兼雅怨”的特点.

崇文区15995302250: 15、《七哀诗》 曹植·魏晋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借问叹者谁,...行吗 -
于侵硅炭: 《七哀诗》年代: 魏晋 作者: 曹植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客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崇文区15995302250: 麻烦问一下,谁能告诉我曹植的《七哀》的翻译哦~~~? -
于侵硅炭: 我猜你是要英文翻译了.我翻了一下给你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借问叹者谁?云是宕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

崇文区15995302250: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
于侵硅炭: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乡,悲叹有馀哀.悠悠远行客,去家千馀里.出亦无所之,入亦无所止.浮云翳日光,悲风动地起.与君别乡村,洒泪相送别.路途北风行萧萧,烈烈入吾耳.心中念故人,泪堕不能止.浮沉各异路,会合常何谐.愿作东北风,何解君怀不开,恩情中道绝,流止任东西.我欲竞此曲,此曲悲且长.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曹植的怨歌行和这个还是有区别的吧,可能他也是参考的. 诗经上也没注意到 这么直白的风格象汉诗的样子,难道又是汉乐府的

崇文区15995302250: 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从内容上是首什么诗 -
于侵硅炭: 表面上看曹植写的,是一个妇人对离家未回丈夫的思念与怨愤,而实际怨愤的是曹植与自己的堪与路人的悲愤,曲折的揭示了曹植心中的不舍与怨愤,

崇文区15995302250: 描写“殉情”的诗句有哪些? -
于侵硅炭: 1、和项王歌 虞姬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译文: 汉军已经占领我楚军阵地,汉军军营传来的楚歌歌声四面缭绕. 大王(项羽)您的霸王气概都已不复存在(准备血战而死),我还有什么理由抛弃你而独自苟且偷...

崇文区15995302250: 明月照高楼下一句
于侵硅炭: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崇文区15995302250: 你好曹魏闺怨的词说一下 -
于侵硅炭: 七哀魏·曹植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回合何时谐?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