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作者&投稿:狐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下联是什么~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为忠.

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为孝.
----纪晓岚.

子从父.妇从夫.母从子.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易经·坤卦·文言》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辨之不早辨也。”

“弑”罪的杀害对象,专指君与父,所以它位列十恶不赦第四罪——恶逆!


父,并非专指“父亲”,而是包括父系血缘的祖父母、伯、叔、姑,与母系血缘的外祖父母、舅、姨等长辈。
朝:早晨 夕:晚上 渐:渐变,慢慢地变化。

疏:“其恶有渐,故先明其所行善恶,事由久而积渐,故致后之吉凶其所由来者渐矣者,言弑君弑父非一朝一夕率然而起,而其祸患所以来者积渐久远矣。”后以“一朝一夕”喻短期间内。唐,陈子昂《复仇议状》:“圣人作始,必图其修,非一朝一夕之故,所以全其政也。”




所谓冰冻三尺,远非一日之寒。大臣杀害君王,子辈杀害父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渐变而来的。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出处是旧戏里面,古代里的经典著作里面是查不到这句话的。下面来分析一下这句话:

一、古时的老百姓很少读正史和子书,经学著作,就把"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这句在旧戏里,说书人口中出现率极为频繁的根本违仁而悖义的邪说当做是孔孟思想,而且居然流传至今。殊不知"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那根本不是孔孟儒学的本来面目。《孔子家语·六本》篇里记载着一个事例,大致是说:曾子犯了小过,斩断了他父亲曾皙以从吴国觅来的瓜种,曾皙一怒之下用锄柄将曾子打昏了。曾子苏醒后问父亲:"刚才我犯了过错,您老教训我,没累着您吧?"之后回房弹琴而歌,好让父亲听见,表示他挨打后没有不适。孔子知道后批评说:"一点小事,曾皙不该暴怒杖罚,而曾子不该委身以待杖罚,如果万一为父打死,死的没有道理,人们就会指责曾皙的不义,这是大不孝!"这段显然是对所谓的"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说法的不攻之击。

二、愚俗的邪说,固然可鄙,而最可恶的是硬把邪说之源归结为孔孟的歪批。把孝当成是子女对父母百依百顺也是错误的理解,是对孔孟观点的曲解。《孝经》中曾参问孔子:"儿女都听从父母的指命,就是孝吗?"但听孔子道:"这是什么话?这是什么话?父母有敢于跟自己争论的子女,他们就不会陷于不义,所以父母有不对的言行,就应该与之争论。听从父母的指命,又怎能就算是孝?"

三、五四至今的人们,总是对古代的"割股疗亲"、"目连救母"的"愚孝"念念不忘,肆意菲薄。其实我们应该知道的,孝再愚,也还知道要去孝顺父母,其过程虽有差池,其动机仍需褒扬。例如《二十四孝》所选孝行,事迹十分突出,故事情节生动感人,使人阅读或听讲后容易留下深刻印象,而产生强烈的教育效果。该书在流传过程中,曾经过许多"无名氏"作家的加工。这些"无名氏"作家各自从自己的价值观、道德观、历史观来塑造他们自己心中的孝子形象,因此一些孝行确实蒙上了迷信色彩和荒诞成分,这是因为由于人们非常热爱和同情孝子,希望如《二十四孝题辞》序里所说"所求无不遂,所愿无不得",孝子的孝心能够得到有益的回报和完满的结果。试问,如能认识到这一点,那么这样的孝行何错之有?

孝做为华夏民族固有的道德观念,又经孔孟儒学的发挥,以及历代帝王的提倡,孝道在古代确实是深入民心,难以动摇。佛教传入中国,最后也不得不把"无夫无君"的教义改变为"忠孝"的说教;基督教传入中国之初,也不得不改变"不能崇拜偶像"的诫条,允许信徒"祭祖".....

孝在众德中(克己、爱人、惠、恕、孝、忠、信、讱、勇、俭、无怨、直、刚、恭、 敬、宽、庄、敏、慎、逊、让等)的地位很高,有学者甚至认为儒家便是以孝为重点的学派或宗教,如胡适先生认为"孔子一系的思想演成‘孝'的宗教"(《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这点姑且不作探讨。孝做为众德之一,受着人类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中应当遵循之最高原则的"义"的节制,而成为美德,影响极为深远。中国人之重孝道,几乎成了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最大特点。

至此,我们对孔孟所提倡的孝道应已有了初步的认识。是的,儒家讲的孝道,已不仅仅是一种通过行为表现出的人伦道德,而且还是一种社会性行为,行孝者对社会公德负责,肩负着社会责任,孔孟儒学提倡这种孝道,毫无疑问是完全可以以肯定的。对于今天来说,也适合我们现代社会。

五四以来,我们虽都在提倡"尊老敬老爱老",但是相对古时"孝"与"忠"并列成为中国古代民众最讲究最看重的两大思想观念来说,显得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事实上,现代的中国人"孝"的观念已明显淡薄了很多很多。如果长此以往又听之任之的话,若干年后,又将是怎样?细细寻思,我们是否有必要继承我们所应该继承的孔孟儒学所提倡的合理孝道,以使之符合当今的社会道德规范并发扬光大?


古代“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观点,这个是儒家提倡吗?
孔子一生周游列国,就是为了寻求明君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不是愚忠于本国的君主。他认为作为人臣的本分不在于奉承君王,而是能够正言直谏,指出君主的错误和过失,只有如此方为忠臣。按照孔子“君君、臣臣”的原则,是君先为君,臣才能为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显然与其观点是矛盾的。君不为...

古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是臣不想死有什么招数?
在古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是如果臣子不想死,那么可以有三种方案尝试一下。第一,直接逃命,从此亡命天涯。第二,找人替代自己接受惩罚。第三,拼命地求饶。首先我们来说一说第一个方案,直接逃命,从此亡命天涯。古代社会是一个追求三纲五常的封建社会。所以,古代的君王,可以没有任何理由的处死自己...

古时皇权至上,有“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之说,那皇帝赐死,违抗圣旨的后 ...
话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古代皇帝乃九五之尊,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我们在影视剧中也能经常看到,皇帝赐死大臣,大臣领旨后还要大呼“谢主隆恩”,他们在说这话的时候内心真的是谢皇帝吗?首先说古代的刑罚,赐死已经算是非常体面的死法了,残酷的刑罚还有腰斩、砍头、凌迟...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可惜此君非彼君,而彼臣非此臣?是什么意思
你(君)要我(臣)死,我(臣)不得不死,可惜这个让我死的人不是你,而那个为你死的人不是我……

古代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的例子
这就是儒家对于君臣生死问题的态度。大臣不是君主私人的奴才,怎么会有“君让臣死,臣就必须遵守臣道去死呢?”《孟子·万章上》说:“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 按儒家的看法,在君权之上,还应该有“道”。对那些德高望重的得道贤人,君主应该恭敬如师,不能以臣子对待。君权并非...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当年魏征为什么敢直谏李世民?
首先跟魏征的性格有关系,要知道魏征之前跟着李建成的时候,就是这种直来直去的性格,并且在魏征的眼里面容不得半点沙子,就比如说当李建成和李世民刚开始斗的时候,魏征就直言不讳地对着李建成说了这么一句话,如果你不早一点把李世民除去的话,他终将会成为你的心腹大患。要知道在那个时间点说这句话...

中国历史上,自古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君要我死,就一定要死吗?
董仲舒按照他的大道“贵阳而贱阴”的阳尊阴卑理论,对五伦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说白了,就是当时董仲舒为了汉武帝的统治和自己的儒家的利益,而“发展”孔孟的理论。独尊儒术,罢黜百家,是董仲舒的杰作。真正的事实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岳飞死前疾呼我没有罪,狱卒说了什么后,他就自己承认有罪了?
狱卒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后,岳飞就承认有罪了。据说岳飞死前对自己犯了什么错误一无所知,特别坚定自己没有犯错,但是自从听了狱卒的这句话,他就立马认罪,然后签字画押。在皇帝一言定生死的年代,这句话简直是真谛,岳飞是一个聪明人,忠君爱国,终于明白了自己是什么罪,因为自己是个臣子...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那些被下旨赐死的人那么听话_百度...
是臣子为了显得忠义而要听领导的话去死的意思!因为不听话会有更厉害的惩罚,

君叫臣死 臣死 父令子亡 子亡什么意思
君叫臣死 臣不得死 父令子亡 子不得不亡 ——君王或者父亲命令臣子去死,臣子也不能违抗。这是极端的说法,意思是臣子得绝对服从君王或父亲的命令。那是封建社会,现代社会将就平等和自由,这些自然是过时的东西了。

惠来县13432311796: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这句话出自哪呢,是?
诸葛凯丽珠: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出处是旧戏里面,古代里的经典著作里面是查不到这句话的.下面来分析一下这句话:一、古时的老百姓很少读正史和...

惠来县13432311796: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
诸葛凯丽珠: 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则为不孝.属于封建修社会中所谓的“三纲”之一,三纲指君臣、父子、夫妻. 汉朝董仲舒 古时孔子有言:“君待臣有礼,臣事上以忠”,后来就被孔后(孔子之弟子或后人)演变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最早记载(出处)这句话的是董仲舒的“三纲五常”的具体内容了

惠来县13432311796: 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是为不孝, -
诸葛凯丽珠:[答案] 有时候忠孝不能两全,就像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惠来县13432311796: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谁对谁说的? -
诸葛凯丽珠:[答案] 这句话出自《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在打倒孔家店后,有人把这句... 在二千多年后挨了不少骂.现在看来,封建纲常当然要不得,什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依现在进...

惠来县13432311796: 君叫臣死 臣死 父令子亡 子亡什么意思 -
诸葛凯丽珠: 古代深受儒家文明地影响,以仁作为最高道德准则,以礼来规范人们地言行,以次达到社会稳定,巩固国家统治权利.而父子关系被视为伦理中的最基本社会关系,而这又被引申为忠.这就是为什么君叫臣死 臣死 父令子亡 子亡的原因.根本原因是我国古代儒家文明的影响与统治着为稳定统治而实行的思想控制.

惠来县13432311796: 如何理解“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这句话? -
诸葛凯丽珠: 可不可以想想这句话是在什么场合说的.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说明这个臣对君王的绝对忠心,封建社会作为臣子这是必要的,但好多时候我们听到的这句话都是忠臣说出来的,他们是在晋见过程中说的,可能是君王的反对,他用这句话实际上是个伎俩.

惠来县13432311796: 纪晓岚会说话的例子 -
诸葛凯丽珠: 一次,乾隆皇帝想开个玩笑考验纪晓岚的辩才,便问纪晓岚:“纪卿,'忠孝'二字作何解释?” 纪晓岚答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为忠;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是为孝.” 乾隆立刻说:“那好,朕要你现在就去死.” 纪晓岚:“...

惠来县13432311796: 君叫臣死臣不死为不忠 父叫子亡子不亡为不孝的原作者是谁?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的原作者是谁? -
诸葛凯丽珠:[答案] 董仲舒的三纲五常 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则为不孝.属于封建修社会中所谓的“三纲”之一,三纲指君臣、父子、夫妻.

惠来县13432311796: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
诸葛凯丽珠:[答案] 大致是说,父母叫你的时候应该迅速回答,父母让你做什么事的时候不要偷懒,父母教育你的时候,要恭敬听取,父母责罚你的时候应该逆来顺受.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忘”.但那是封建社会用来教化民众的.现在来看...

惠来县13432311796: 孔子《孝经》中说的什么话在历史上引起轩然大波? -
诸葛凯丽珠: 现在人一听起孝就嗤之以鼻,总觉得是封建愚钝的表现,什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必亡.其实孔子没有说过这句话,先秦的儒家也没这意思,孔子的仁是指两方的要求,不是光要求一方的,君明臣忠,父慈子孝,君和父是放在前面的,国君做到了贤明才能要求臣子尽忠,父母做到了对子女的慈爱才能要求子女尽孝道.后来的王朝为了奴化百姓,禁锢思想,这些都变了样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