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翻译

作者&投稿:佼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翻译~

这句翻译:
先王的制度规定,国内最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过它的五分之一,小的不能超过它的九分之一。京邑的城墙不合法度,非法制所许,恐怕对您有所不利。
一、原文(节选):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
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二、译文:
到庄公即位的时候,武姜就替共叔段请求分封到制邑去。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若是封给其它城邑,我都可以照吩咐办。”武姜便请求封给太叔京邑,庄公答应了,让他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
大夫祭仲说:“分封的都城如果城墙超过三百方丈长,那就会成为国家的祸害。先王的制度规定,国内最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过它的五分之一,小的不能超过它的九分之一。京邑的城墙不合法度,非法制所许,恐怕对您有所不利。”
庄公说:“姜氏想要这样,我怎能躲开这种祸害呢?”祭仲回答说:“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及早处置,别让祸根滋长蔓延,一滋长蔓延就难办了。蔓延开来的野草还不能铲除干净,何况是您受宠爱的弟弟呢?”庄公说:“多做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己垮台,你姑且等着瞧吧。
三、出处:
左丘明作《左传》中的一篇散文《郑伯克段于鄢》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春秋时期,周王室逐渐衰微,各诸侯国之间开始了互相兼并的战争,各国内部统治者之间争夺权势的斗争也加剧起来。为了争夺王位,骨肉至亲成为殊死仇敌。
隐公之年(公元前772年),郑国国君之弟公叔段,谋划夺取哥哥郑庄公的君位,庄公发现后,巧施心计,采取欲擒故纵的手段,诱使共叔段得寸进尺,愈加骄横,然后在鄢地打败了公叔段,使他“出奔”。
二、作品赏析
《郑伯克段于鄢》是编年体史书《左传》的一个片段,却俨然一篇完整而优美的记事散文。文章把发生在两千七百多年前的这一历史事件,具体可感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使我们仿佛真的进入了时间隧道,面对面地聆听历史老人绘声绘色地讲述这一事件的缘起、发生、发展和最后结局。
从而,不仅让我们明了这一历史事件的真实情况,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相关人物的内心世界,并进而感悟到郑国最高统治者内部夺权斗争的尖锐性和残酷性。
三、作者简介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
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
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郑伯克段于鄢

祖宗先王的制度最大的诸侯国地盘不能超过全国地盘的三分之一。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翻译:按先王的规定,大的城邑面积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语句出自《郑伯克段于鄢》是春秋时期史学家左丘明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主要讲述鲁隐公元年郑庄公同其胞弟共叔段之间为了夺国君君权位而进行的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郑庄公设计并故意纵容其弟共叔段与其母武姜,其弟骄纵,于是欲夺国君之位,庄公便以此讨伐共叔段。

作品原文: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翻译:大夫祭仲说:“城邑的围墙超过了三百丈,就会成为国家的祸害。按先王的规定,大的城邑面积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能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超过九分之一。现在的京邑,大小不合法度。违反了先王的制度,这会使您无法控制。”庄公回答说:“姜氏要这么做,我怎能避开这祸害呢?”祭仲说道:“姜氏有什么可满足呢?不如趁早给太叔另外安排个容易控制的地方,不让他的势力滋生蔓延。

《郑伯克段于鄢》这篇文章把整个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局交代得清清楚楚,且记叙了人物的行为,刻画出了人物的性格,还融入了作者的政治说教,表达了作者的政治理想,真正达到了微而显、婉而辩、精而腴、简而奥的辩证统一。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翻译:按先王的规定,大的城邑面积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语句出自《郑伯克段于鄢》是春秋时期史学家左丘明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主要讲述鲁隐公元年郑庄公同其胞弟共叔段之间为了夺国君君权位而进行的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郑庄公设计并故意纵容其弟共叔段与其母武姜,其弟骄纵,于是欲夺国君之位,庄公便以此讨伐共叔段。

作品原文: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翻译:大夫祭仲说:“城邑的围墙超过了三百丈,就会成为国家的祸害。按先王的规定,大的城邑面积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能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超过九分之一。现在的京邑,大小不合法度。违反了先王的制度,这会使您无法控制。”庄公回答说:“姜氏要这么做,我怎能避开这祸害呢?”祭仲说道:“姜氏有什么可满足呢?不如趁早给太叔另外安排个容易控制的地方,不让他的势力滋生蔓延。

《郑伯克段于鄢》这篇文章把整个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局交代得清清楚楚,且记叙了人物的行为,刻画出了人物的性格,还融入了作者的政治说教,表达了作者的政治理想,真正达到了微而显、婉而辩、精而腴、简而奥的辩证统一。


文言文与国
1)国都,一国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又称国城,国邑。 [capital] 国中九经九纬。——《考工记·匠人》。注:“城内也。” 三曰国禁。——《周礼·士师》。注:“城中也。” 在国曰市井之臣。——《孟子》。注:“谓都邑也。” 土国城漕。——《诗·邶风·击鼓》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

"国"字的由来
(4) 国都,一国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又称国城,国邑 [capital]国中九经九纬。——《考工记·匠人》。注:“城内也。”三曰国禁。——《周礼·士师》。注:“城中也。”在国曰市井之臣。——《孟子》。注:“谓都邑也。”土国地漕。——《诗·邶风·击鼓》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

自考汉语言文学专科的《古代汉语》,帮忙传授经验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

求几篇课文的翻译和句子、词语的解释
⒆〔都城〕都邑的城墙。 ⒇〔雉(zhì)〕古代城墙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 21〔国〕国家。 22〔制〕制度。 23〔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大的城不能超过国都城的三分之一。参,同“三”(因繁体作“叁”)。国,国都。 24〔不度〕不合制度。 25〔非制〕不是(先王的)制度。 26〔不堪〕受不了。 焉辟害...

小篇文言文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

过文言文
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左传·隐公元年》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聊斋志异·促织》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5. 又如:过如(超过;胜过);过了漕(过了漕运期限);过情(超过实际);过实(超过实际情况);过绝(超越;超过)6. 过去(过后) [pass by;go ...

已过文言文
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左传·隐公元年》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聊斋志异·促织》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5. 又如:过如(超过;胜过);过了漕(过了漕运期限);过情(超过实际);过实(超过实际情况);过绝(超越;超过)6. 过去(过后) [pass by;go ...

《仲尼弟子列传》古诗原文及翻译
彼战不胜,王之福矣。战胜,必以兵临晋,臣请北见晋君,令共攻之弱吴必矣。其锐兵尽於齐,重甲困於晋,而王制其敝,此灭吴必矣。”越王大说,许诺。...孔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国及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国及家必闻。”曾参,南...

为治有体文言文翻译
因此,丙吉不过问路上杀人的事情,却担心耕牛因天热而喘;陈平不去了解国家的钱、粮收入,而说‘这些自有具体负责的人知道’,他们都真正懂得各司其职的道理。...卑主之名以显其身,毁国之厚以利其家,臣不谓智。此数物者,险世之说也,而先王之法所简也。 先王之法曰:"臣毋或作威,毋或作利,从王之指;无或...

铁木儿塔识文言文阅读
原先规定,僧侣与一般平民都要为官府服劳役。中间有变化,僧侣不服役。现在又恢复原来的规定。孔子的后裔封为“衍圣公”,官阶为三品,铁木儿塔识奏请升为二品。他每年两次去国子学鼓励诸生学习。中书省惯例,用老臣参议大政方针,但已久不实行,铁木儿塔识请求恢复旧例,并起用腆合、张元朴等四人为议事平章。这一...

南川区19846966888: 翻译下列句子.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汗转安乐:[答案]解析: 按照先王的制度,国内最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过它的五分之一,小的不能超过它的九分之一.

南川区19846966888: 大都不过参国之一的都什么意思 -
汗转安乐:[答案] 卿大夫最大的封邑,不能超过侯伯国都的三分之一 应该是三国之一 原文是:先王之制,大都不过三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先王的制度规定,卿大夫最大的封邑,不能超过侯 伯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封邑只是国都的五分之一,小的就只有九...

南川区19846966888: 先王之治,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翻译 -
汗转安乐:[答案] 制非治, 以前君王所管辖的地方,大的不会超过国都的1/3,中等的不会超过国都五分之一,小的不会超过国都的九分之一. 好像出自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南川区19846966888: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如何翻译?
汗转安乐: 以前皇帝的规矩 最大的都城不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

南川区19846966888: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的国意义和今意 -
汗转安乐:[答案] 《左传》开篇中祭仲说:“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意思是:先王的制度规定,卿大夫最大的封邑,不能超过侯 伯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封邑只是国都的五分之一,小的就只有九分之一. 其中,参应是三,国指国都,...

南川区19846966888: 翻译下列句子1.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2.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3.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4.先王... -
汗转安乐:[答案] 庄公出生时是难产,使他母亲受了很大罪,所以命名为寤生(倒着生),于是(他母亲)很讨厌他

南川区19846966888: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三国之一.中“大都”的意思是什么? -
汗转安乐:[答案] 大城市``` 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先王规定的制度`大城市的城墙不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

南川区19846966888: 《郑伯克段于鄢》中,“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参国之一”的意思是 -
汗转安乐:[选项] A. 三个国家中的一个 B. 国都的三分之一 C. 参加国之一 D. 三个国都中的一个

南川区19846966888: 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的都翻意 -
汗转安乐:[答案] 大都不过三国之一. 《郑伯克段于鄢》中的句子. 大:大的诸侯国. 都:都城,诸侯国的都城. 国:国都. 这是一个复杂的省略句,根据前文可以这样补充成分并翻译:大的诸侯国的城墙的高度不可以超过国都城墙高度的三分之一.

南川区19846966888: 翻译,先王之制大都不过三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
汗转安乐:[答案] 先王的制度规定,卿大夫最大的封邑,不能超过侯 伯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封邑只是国都的五分之一,小的就只有九分之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