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糠之妻不下堂,古代的开国君王是怎么对待第一任妻子的?

作者&投稿:仇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但是世人又有多少能做到呢,那么且看开国帝王是怎么对待第一任妻子的。

历史上的开国君王有:周文王、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隋文帝杨坚、唐高祖李渊、明太祖朱元璋……

周文王与太姒是初恋也是最后一恋,太姒贤德、简朴还孝敬父母老师,未出阁就以美丽和贤德的美名远播。结婚的时候亲子去渭水之滨迎接太姒,婚后两人更是神仙眷侣一样的生活。贤良美德的人都会过得幸福。

汉高祖刘邦的妻子是吕雉,是在刘邦落魄的时候结婚的,刘邦称帝后,她就是皇后,也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

光武帝刘秀的第一任妻子是阴丽华,刘秀称帝后迫于朝廷的压力,不得不立郭圣通为皇后,而阴丽华为了不让刘秀为难,拒绝了刘秀的好意。爱民间生活的阴丽华非常贤德,他主动劝谏刘秀不要立自己为后,也就是这样刘秀才逃过了异常朝政的风波。直到第一任皇后去世,阴丽华终被立为皇后,并且陪伴刘秀走完余生。

隋文帝和他的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是最完美的伉俪,恩爱四十多年,一度被传为佳话。

李渊的原配夫人是窦氏,是“雀屏中选”的由来。李渊迎娶窦氏后,夫妻感情适合和洽,窦氏家庭教育良好,经常给丈夫独特的帮助,妥妥的一个“贤内助”,窦氏是贤良淑德的典范,但是在李渊称帝之前就香消玉殒了。不过李渊登基后,仍然不忘过世的窦氏,将她追封为皇后。

明太祖朱元璋的结发妻子是马氏,马秀英,是郭子兴的义女,马秀英是个聪明贤良的女子。21岁时嫁给朱元璋,与其共同患难与共15年,朱元璋称帝时册立马秀英为皇后,就是赫赫有名的大脚皇后。

以上的开国君王都无一例外地对结发妻子好。也就是说只有德治才能得天下,暴虐是得不到好下场的。



古代的开国君王都是很尊敬自己的发妻的,通常都会对她们有一个地位和名分的安排,让她们衣食无忧,此外也会交给她们一些权力。

古代的开国君王都是非常优待,第一任妻子的,不会让他们做粗活累活,而且历任妻子在家庭中的地位是很高的,只负责相夫教子,掌管家里的一切事物。

古代的开国君王基本都是把第一任妻子立为皇后的,即使还找了很多妃子,但和第一任妻子的关系在后宫是无人能动摇的,因为毕竟是一起经历风雨的人。


糟糠之妻不下堂文言文翻译
再说,宋弘的妻子郑氏年龄大且不说,那模样和姐姐一比就差多了,便派人向宋弘提亲。谁知宋弘听后却说:“糟糠之妻不下堂。“来人将宋弘的话向刘秀禀报后,刘秀深为宋弘的为人所感动,不仅没有责怪他,反而对他更加看重。从此,“糟糠之妻不下堂”的故事便不迳而走。4. 《槽糠之妻不下堂》译文...

糠糟之妻不下堂下一句是什么 糠糟之妻不下堂的出处
1、糠糟之妻不下堂没有下一句,糟糠之妻不下堂的上一句是“贫贱之知不可忘”。2、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3、翻译:臣听说的是贫贱时的朋友不可忘记,在一起受过苦难的妻子不能把她休弃。皇...

古代贫穷时共患难的妻子称
刘秀对宋弘说:“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意思是:俗话说,高贵了就忘掉了交情,富有了想另娶妻子,这是人之常情吗?宋弘一听,知道这句话里有意思,他答道:“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意思是:我听说,对贫穷卑贱的知心朋友不可忘,共患难的妻子不可抛弃。光武帝听后...

“糟糠之妻不下堂”,为什么古人常把妻子称为糟糠之妻?
另《玉篇》∶"糠,榖皮也。"所以酒滓、谷皮都是粗劣的东西,在古代是穷人用来充饥的食物。如《汉书·食货志上》上记载:"庶人之富者累钜万,而贫者食糟糠。"又《史记·卷一二九·货殖传》:"原宪不厌糟糠,匿于穷巷。由此可知,糟糠原是用来比喻粗劣的食物。"糟糠之妻"之所以被用来做为妻子的...

糟糠之妻不可弃?
出处的: 这句话出自春秋战国时期,说的是晏子。

糟糠之妻不下堂 上一句是什么?
“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意思是说在贫贱时结交的朋友,不能因为自己的地位变了而忘记,同自己一起吃糠咽莱过苦日子的妻子,不能因为自己富贵了就抛弃!(不下堂是仍然主持家务的意思。)

糟糠之妻文言文翻译
下堂:离开殿堂或堂屋,借指女子被遗弃或离婚。【 糟糠之妻成语故事 】将妻子称为“糟糠”出自《后汉书·宋弘传》里记载的一个典故:“(光武帝)谓弘曰: 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 弘曰: 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东汉初年大司空宋弘,为人正直,做官清廉,对皇上直言...

槽糠之妻不下堂什么意思 槽糠之妻不下堂的解释
1、“糟糠之妻不下堂”出自《后汉书》,意思是不要抛弃共同患难过的妻子。糟糠,用以充饥的酒糟糠皮等粗劣的食物;堂,正房。指情谊深,不能有负于结发妻子。下堂:指从家中撵走。2、《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书中分十纪、八十...

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出自哪里
语见据《后汉书·宋弘传》:“时帝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腢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糟糠之妻不下堂,是什么意思?
“糟糠之妻不下堂”意思是不要抛弃共同患难过的妻子。糟糠,穷人用来充饥的酒渣、米糠等粗劣食物。糟糠之妻,喻指共过患难的妻子。堂,正房。下堂,指从家中撵走。指情谊深,不能有负于结发妻子。这句话出自《后汉书·宋弘传》,原文如下:时帝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

老城区18292372842: “糟糠之妻不下下堂”上句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个名人的言下? -
油炕莱帕: 贫贱之交勿相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这后半句是有典故的,前半句多半是后人为了对仗,加上去的. 典故出自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手下能臣宋弘.光武帝刘秀早年起兵时,全族上阵,亲者十损七八,所以刘秀对自己的亲族非常优渥.刘秀有个姐姐,早年丧夫.后来刘秀得知姐姐看上了宋弘.他想,我是皇帝,这点事还不好办?再说,宋弘的妻子郑氏年龄大且不说,那模样和姐姐一比就差多了,便派人向宋弘提亲.谁知宋弘听后却说:“糟糠之妻不下堂.“来人将宋弘的话回禀刘秀,刘秀深为宋弘的为人所感动,不仅没有责怪他,反而对他愈加看重.

老城区18292372842: 贫贱之交的典故 -
油炕莱帕: 东汉初年,刘秀起用西汉时期的侍中宋弘,并升他为“太中大夫”. 刘秀的姐姐守寡并看上了宋弘,刘秀想把姐姐嫁给宋弘,问宋弘对“贵易交,富易妻”的看法,宋弘回答道:“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刘秀只好放弃. 典源:...

老城区18292372842: “糟糠之妻不下堂”出至什么典故? -
油炕莱帕: 好像是《资治通鉴》里的一个典故(具体哪一卷忘了):说早年刘秀起兵遭王莽镇压,手下有一帅哥级的将军宋弘身负重伤被大军追杀,后来被一个长得不是很咋地的农家女郑氏所救,宋弘知恩图报娶了她,之后刘秀扫除群雄入主中原之后想为他那个寡妇姐姐再找一个,而他姐姐唯独钟情与宋弘,于是刘秀召见宋弘问道“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翻译过来就是“有了尊贵的地位就要结交新的朋友,变得富有了就要取新妻子,这是人之常情不是吗?”宋弘答道“臣闻:贫贱之交无相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刘秀听后大为敬佩,从此不提公主再嫁之事.

老城区18292372842: 历史上恩爱夫妻的故事 -
油炕莱帕: 故事一:对方重病不放弃. 《世说新语·惑溺》中还记载了一段透着悲戚的夫妻恩爱故事——荀奉倩与妇至笃,冬月妇病热,乃出中庭自取冷,还以身熨之.妇亡,奉倩后少时亦卒.荀奉倩就是曹操重要谋士荀彧的儿子,他的夫人具体的名字已...

老城区18292372842: “糟糠之妻不下堂”的来历 -
油炕莱帕: 语见据《后汉书·宋弘传》:“时帝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腢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 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

老城区18292372842: 湖阳公主是谁? -
油炕莱帕: 湖阳公主刘黄是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的大姐,人们耳熟能详的“糟糠之妻”和“强项令”两个故事都与之密切相关. 糟糠之妻不下堂湖阳公主死了丈夫,打算再嫁.光武帝跟她谈论满朝的文武大臣,暗中猜测她的心思,看她相中了哪一位....

老城区18292372842: 历史上有没有真正能双宿双飞的皇帝与爱人? -
油炕莱帕: 啥叫“双宿双飞”?你是说一夫一妻?没有其他嫔妃的皇帝?外国有好多哦,基督教国家实行的是一夫一妻.中国,隋文帝杨坚与独孤皇后是一夫一妻,PS独孤皇后是匈奴氏族后裔.孝宗张皇后这个人的为人实在不太好,仗势欺人.明孝宗的...

老城区18292372842: 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出自哪里 -
油炕莱帕: 《南齐书*刘悛传》: 后悛从驾登蒋山,上数叹曰:'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顾谓悛曰:'此况卿也.'

老城区18292372842: “糟糠之妻不下堂”完整的是怎么说的?作者?写的是什么意思? -
油炕莱帕: “糟糠”是用来作患难与共之妻的典故,出自于《后汉书.宋弘传》. 东汉朝廷官员宋弘为官清廉,不徇私情,深得光武帝的信赖.光琥帝的姐姐湖阳公主寡居在家,对宋弘产生了爱慕之情,于是光武帝招宋弘进宫,与他交谈,并让湖阳公主在屏风后面倾听.光武帝笑着对宋弘说:“人显贵了,就要另交朋友;发财了,就要改娶妻子.这是人之常情啊!”宋弘一听就明白了皇上的用意,他想:“自己夫妻感情很好,当初父亲被奸臣迫害致死,妻子与自己一直共患难,同甘苦,怎么能中途抛弃而另觅新欢呢?”于是对光武帝说:“我听说,古人有'贫贱之交无相忘,糟糠之妻不下堂'的佳话啊!”光武帝听后便不再提起此事. 明代李贽《器黄宜人》运用了这个典故:“贫交犹不弃,何况糟糠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