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子迁在孔子世家赞中结尾写到天子诸侯,研究六经的人有什么作用?

作者&投稿:长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孔子对历史的有什么贡献,文学史上的主要贡献~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汉族。英文:Confucius, Kung Tze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论语》,即语录体散文集及《五经》中。

孔子兄弟排行第二,所以也有人称之为“孔老二”。春秋后期鲁国人。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孔子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代就没落了。孔子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教育,相传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72,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桃李满天下”就出自此处 。孔子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姜广辉认为,“面对春秋时期诸侯争战不休、人民困苦不堪的现实,孔子不是像宗教家那样创造出一个外在的超越的全知全能的救世主——通过天启和神谕来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而是回首历史,到上古“圣王”那里去寻找智慧。孔子自谓 “述而不作”,实际是以“述”为“作”,通过对历史传统作当代诠释,来实现价值的叠加和转换。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分子。

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见解,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 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 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鲁昭公25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甚至曾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但被大夫晏婴阻止。鲁昭公27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称为“陪臣执国政”,因此孔子虽有过两次从政机会,却都放弃了,直到鲁定公9年被任命为中都宰,此时孔子已 51岁了。孔子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摄相事,鲁国大治。鲁定公12年,孔子为削弱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孙子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采取了堕三都的措施(即拆毁三桓所建城堡)。后来堕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孔子与三桓的矛盾也随之暴露。鲁定公13年,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桓氏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5岁。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 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

鲁哀公2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在陈国住了三年,吴攻陈,兵荒马乱,孔子便带弟子离开,楚国人听说孔子到了陈、蔡交界处,派人去迎接孔子。陈国、蔡国的大夫们知道孔子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有意见,怕孔子到了楚国被重用,对他们不利,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国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鲁哀公16年,孔子73岁,患病,不愈而卒

孔子在中华文明的进步史上,至少有五大贡献。
1、文献学上的贡献。我国传世的第一部文学作品《 诗经》,是由孔子整理成书的。
2、史学上的贡献。孔子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春秋》的作者。
3、哲学上的贡献。《易》是大道之源,也是中国哲学之源。
4、政治上的贡献。孔子从“仁者爱人”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实行仁政德治,将社会公正、秩序、诚信和人民的福祉摆在第一位。
5、教育上的贡献。孔子创办民营学校,是打破奴隶主阶级对教育资源垄断的第一人

《孔子世家赞》是西汉文学家司马迁写的一篇赞。此文是《史记·孔子世家》的赞语,开篇以总评揭出自己对孔子的无限景仰,继而从遗书、遗物、遗教三个方面,极言自己对孔子的向往,结篇再以总评写自己对孔子的崇奉,无处不洋溢着作者对孔子的无限敬仰之情。全文描写含情,叙事含情,议论亦含情,读之,觉字里行间,深情无限,且文笔简法,含义深远。

最后一句中的“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不是说研究六经的人有什么用,而是说研究六经都以孔子的学说为标准。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仡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然而,生死是最最真实的问题,人鬼殊途是最最真实的分离。孔子那“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的悲歌,早已成为司马迁深志不忘的绝响司马迁意识到:恰恰是一个人在后世影响的大小,增损着其生命本身的意义。天下君王、贤人众矣,他们生前的荣耀与其自身的生命一起完结;孔子身为平民百姓,可其思想学说在后世却一直广为流传,从天子王侯到其他所有研究六经的人,都以孔子的学说为准则。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司马迁给孔子无以复加的赞誉,即孔子“可谓至圣矣”。




高中作文 司马迁的选择
在父亲的指导下,他刻苦学习,“年十岁则诵古文”。司马迁所学的“古文”,不是我们今天理解的文言文,而是用周代篆文书写的先秦残存的古籍。《史记》中提到的,便有《春秋古文》《国语》《系本》《论语第子籍》。他向孔子第十二世孙、武帝朝著名的古文大师孔安国请教《古文尚书》,跟随董仲舒学习《公羊春秋》。汉武...

初识司马迁
他在《太史公自序》中写道: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

孔子世家的原文
《史记·孔子世家》 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孔子年四十二,鲁昭公卒于干侯,定公立。定公立五年,夏,季平子卒,桓子嗣立。季桓子穿井得土缶,中...楚围蔡,蔡迁于吴。吴败越王句践会稽。有隼集于陈廷而死,楛矢贯之,石砮,矢长尺有咫。陈愍公使...

司马迁如何在史记中记载他自己
成子得政,田和为侯。王建动 心,乃迁于共。嘉威、宣能拨浊世而独宗周,作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周室既衰,诸侯恣行。仲尼悼礼废乐崩,追修经术,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 於正,见其文辞,为天下制仪法,垂六蓺之统纪於后世。作孔子世家第十七。 桀、纣失其道而汤、武作,周失其道而春秋作。秦失其政,而陈涉...

帮找古文译文
孔子不是世袭封爵的王侯,司马迁为了突出孔子学术思想对后世的影响,破例推崇,为孔子六传,列入“世家”。赞:文章最后的论赞部分。〔译文〕 太史公说:《诗经》上有句话:“巍峨的高山可以仰望,宽广的大道可以循着前进。”我虽然不能到达那里,但是心中一直向往它。我读孔子的书,想见他的为人。到了...

吴师礼文言文翻译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不仕,退而脩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 宋苏轼《秘阁...至元年间,出任河南府府史,当时黄河以北有饥民数万人,聚集在黄河上准备向南迁徒,皇帝下诏,令百姓恢复

司马迁与史记的资料(简单)谢谢
中国人历来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今天要读《论语》,首先要读《孔子世家》,了解孔子的生平,才能正确地解读《论语》。再比如屈原,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诗人,但是,在《史记》之前,先秦的所有典籍中,都没有屈原的记载,有些人竟以此否认屈原的存在。幸而有《史记》的《屈原贾生列传》,才印证了中国历史确有...

司马迁与史记
中国人历来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今天要读《论语》,首先要读《孔子世家》,了解孔子的生平,才能正确地解读《论语》。再比如屈原,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诗人,但是,在《史记》之前,先秦的所有典籍中,都没有屈原的记载,有些人竟以此否认屈原的存在。幸而有《史记》的《屈原贾生列传》,才印证了中国历史确有...

只有专心致志才能取得成功名人故事
不久,狄仁杰以饱学多识考中举人,任汴州参军。后来,工部尚书阎立本发现他有异才,便推荐他做了并州都督府法曹,后迁大理丞,掌管刑狱。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他...语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研究得差不多)矣。’”韦编,是用来串连竹简的熟...

关于司马迁的故事
似更合适。其三,根据《汉书�6�1儒林传》,司马迁曾向孔安国学习古文,然据《史记�6�1孔子世家》和《资治通鉴》,孔安国在元朔二年为博士,元朔二年司马迁年方九岁,一个九岁的孩子是不可能去太学向一个经学大师求教和商量问题的;如果生于景帝中元五年,...

阿图什市13974646666: 阅读《孔子世家赞》(选段),完成下列各题.孔子世家赞《史记》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 -
姚娣应力:[答案]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①到鲁国去.适:到; ②不能离开.去:离开; ③死后也就完.已:停止; ④孔子是个平民.布衣:平民. (2)本...

阿图什市13974646666: 孔子世家赞中诸生以时习礼其家是什么意思 -
姚娣应力: 诸生以时习礼其家,意思是儒生们按时在孔子故居演习礼仪. 诸生以时习礼其家,语出《孔子世家赞》,此文是西汉文学家司马迁写的一篇赞,是《史记·孔子世家》的赞语. 全诗(节选)如下: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

阿图什市13974646666: 1,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怎么读 -
姚娣应力: gāo shān yǎng zhǐ ,jǐng háng háng zhǐ ,suī bú néng zhì ,xīn xiàng wǎng zhī . 释义:巍峨的高山令人仰望,宽阔的大路让人行走.尽管我不能回到孔子的时代,然而内心非常向往. 出处:两汉: 司马迁《孔子世家赞》 原文:太史公曰:《诗...

阿图什市13974646666: 关于孔子的古诗 -
姚娣应力: 1、《孔子世家赞》两汉:司马迁 原文: 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

阿图什市13974646666: 孔子世家赞中的诸生以时习礼其家是什么意思 -
姚娣应力: 其家就是在他家里,属于状语后置. 整句话的意思说孔氏的后代在家庙里依照时节学习“礼”.

阿图什市13974646666: 孔子世家赞的问题 -
姚娣应力: 1“;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仡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孔子是一个平民,传到十几代,读书的人都尊崇他.从天子王侯,到全国研究六经的人,都以孔子的学说作为准则,孔子可以说是道德学问最高尚的人了!因此做传来记载传诵. 2;对孔子的无限敬仰之情.文笔简法,含意深远.

阿图什市13974646666: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什么意思 -
姚娣应力: 意思:巍峨的高山令人仰望,宽阔的大路让人行走.尽管我不能回到孔子的时代,然而内心非常向往. 出自:汉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之《孔子世家赞》 原文选段: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

阿图什市13974646666: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姚娣应力: 太史公曰:《诗》有之①:“高山仰止②,景行行止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④,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⑤.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阿图什市13974646666: 帮找古文译文 -
姚娣应力:[原文]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更天下君王至于贤...

阿图什市13974646666: 新课程七年级下册文言文专题训练答案(人教版) -
姚娣应力: 文言文阅读训练 一.阅读课文《伤仲永》片段.回答问题. ⑴ ①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②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③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④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⑤自是指物作诗...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