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当初曾诺和宁王平分天下

作者&投稿:察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朱棣当初曾诺和宁王平分天下 最后宁王的结局是什么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为稳固朱氏江山,曾大封朱氏藩王。他的本意是希望藩王能作为朝廷的屏藩,不曾想,结果却是藩王尾大不掉,对朝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朱元璋驾崩后,朱允炆登基为帝,是为建文帝。建文帝刚做上皇帝不久,就开始施行削藩政策,自此藩王们不断被削。

而燕王朱棣不愿束手待毙,于是起兵造反,也就是靖难之役。

在靖难之役之初,燕王的实力自然是不能跟建文帝的朝廷相比的,毕竟当时的建文帝朝廷有全国的经济作为后盾。

而燕王为了打赢这场仗,他也知道诸王对建文帝的削藩都深感不满,所以就想联合藩王势力,其中他最想拉拢的藩王,就是宁王朱权。

朱棣就跟属下说:“以前我在塞上巡视时,看到过大宁的军队,那是非常的强悍。如果我能得到宁王的相助,就大事可成了。

朝廷知道宁王的实力强,自然不想宁王帮助燕王。所以朝廷就派人将朱权叫回京城,朱权也不傻,他知道一旦回京,结果可能就像其他藩王一样,落下被削的下场,所以他并没去。

宁王未到京城,建文帝发怒,于是就削了宁王的三护卫。

之后,燕王朱棣用计,把宁王朱权挟持到燕营。宁王身不由己,只得帮助朱棣。

朱棣当时为表诚意,也不吝啬,曾许诺宁王,“事成之后,平分天下”。

后来随着靖难之役战争的进行,战争的局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终朱棣取得成功,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那朱棣曾许诺宁王朱权,事成之后平分天下,事后宁王的结局如何呢?

朱棣虽然曾经许诺过宁王朱权,事成后平分天下,但结果肯定并非如此。

因此当时是朱棣需要朱权的帮助,自然开出如此诱人的条件。而他打败建文帝、做了皇帝后,情况自然不同了。正所谓是此一时、彼一时。

宁王朱权是朱元璋的第十七子,在他13岁的时候,被封为宁王。两年后,前往藩地大宁就藩。朱权带有甲兵八万,战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均骁勇善战。可见朱权的实力还是很强的。

当朱棣做了皇帝后,他对朱权的态度就发生了变化,曾经的空头许诺自然不会兑现。

朱权想要一个好点的封地,于是就请求改封南方。朱棣问他想要哪里。

当朱权说苏州时,朱棣就说:“苏州属于畿内。”这意思很明显,就是直接拒绝了。

当朱权又说钱塘时,朱棣又说:“父皇将它赐给五弟,终无结果。后来建文帝又将钱塘封给其弟为王,也未能享受。”

最后,朱权只得了一个改封南昌的结果。

庆幸的是,在朱棣在位期间,他虽然有点猜忌朱权,但朱权并未遭到迫害。

当然,就算如此,朱权还是不想待在南昌。朱棣做皇帝时,他不敢说,所以在明仁宗时,朱权就上书朝廷说南昌并非他的封国。

然而,明仁宗在给的回信中说:“叔父从先皇那里受封已达二十余年了,不是封国,那又是什么呢!”

朱权见状,自感改封无望。

好在,朱权深感前途无望,所以就不再强求,后来他常常和文人来往,寄情于戏曲、著述、道学等。同时他还曾结交道家第43代天师张宇初友善,并拜其为师,研习道学经典。所以,朱权对道学是很有研究的。

而值得一提的是,朱权堪称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算才人物,比如他对星历、琴艺戏曲、历史、经子、九流、医卜、黄老等都有研究。其中在戏曲、历史方面,又著作了不少书籍。

除了这些,朱权还对茶道很有研究,他曾写成《茶谱》一书,这对中国茶文化是非常有贡献的。

总的来说,朱权在朱棣做皇帝后,虽然没得到想要的封地,甚至还被改封到其他地方,在仕途上他确实前途无望,但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若非如此,他可能就会遭到皇帝更大的猜忌,甚至可能还会落下凄惨的结局。

仕途上的失意,让朱权寄情于文学、戏曲等方面。做一个逍遥自在的闲散王爷,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朱棣当初曾诺和宁王平分天下
朱棣当初曾诺和宁王平分天下 最后宁王的结局是什么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为稳固朱氏江山,曾大封朱氏藩王。他的本意是希望藩王能作为朝廷的屏藩,不曾想,结果却是藩王尾大不掉,对朝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朱元璋驾崩后,朱允炆登基为帝,是为建文帝。建文帝刚做上皇帝不久,就开始施行削藩政策,自此...

朱棣抢了宁王8万精锐兵马,承诺事成平分天下,最后宁王下场如何?
朱棣造反,想利用宁王的大宁军和朵颜三卫,软硬兼施。一边软禁人家的家眷,一边许诺和宁王“中分天下”。之后夺位成功了,但这个承诺想想都知道是绝对不可能的,客套而已。最后不仅没有平分天下,宁王朱权连要个封地,都被屡屡驳回。朱棣 第一次想要苏州,因为当时的首都在南京,所以朱棣没有同意,一句...

大方县17012565744: 建文帝为何不等朱棣死后再削藩 -
辉晨七厘: 朱棣当时只是诸多藩王中的一个,就算特殊点,也就是兵力强一些,但是宁王等其他藩王手里也有大兵,朱棣又没把“反”字写脸上.就算知道他要反,朝廷当时军力远胜于藩王护卫,朱允炆又怎么会惧怕,还要等他死?不要拿上帝视角去想问题.

大方县17012565744: 明代选址北京作为国都的原因 -
辉晨七厘: 主要有几个原因.1. 明朝那个时候主要的对手是蒙古人,北京距离蒙古近,方便一些. 2. 朱棣当初是燕王,封地在这里,这边是他的地盘. 3. 由于夺位有一些不正当,在南京的敌对势力很多,所以南京不适合他.

大方县17012565744: 明朝朱元璋和朱枥谁在位时国家更昌盛
辉晨七厘: 朱棣时,社会稳定,商业繁荣,国富民强,人民安居乐业

大方县17012565744: 靖难之役为什么明朝西北军不勤王 -
辉晨七厘: 最有实力的就北方燕王和宁王,其他都是被削藩了,而宁王被燕王绑架了.而西北军还要镇守西北边界,而且路途远,支援不可能那么及时.而且当时的战况是南方占优势,还没到把西北军搬回来,只是后来朱棣绕过山东直取南京,南京方面应付不当而直接投降,天下易主,想来斗来不了了.

大方县17012565744: 怎么看待朱棣的蒙古血统 -
辉晨七厘: 朱棣是否有一般蒙古血统,这个都是众说纷纭的,不要按我想法,八成是,为什么呢,如果按理说朱标当明朝第二任皇帝是全世界都认同的包括朱棣,朱棣只两个人,一个是他爹朱元璋,一个就是他大哥朱标,天意弄人,朱标最先挂掉,朱元璋心里也是有杆称的,他明明知道所有儿子孙子里最有能力且最适合当皇帝就是朱棣,他为什么一定要传位给朱允文,这就值得商榷了,明白人一看就明白,不过有人也会问,为什么不传位给宁王呢,其实也很明白,宁王能打不错,但是没有皇帝之才,而他的这个孙子,无论身份地位还是品行才能,都是合适当一个文治的皇帝,如果没有朱棣,朱允炆的江山说不定也有个建文之治.

大方县17012565744: 明朝朱元璋和朱枥谁在位时国家更昌盛 -
辉晨七厘: 朱元璋是明朝开国帝,他没把皇位传给皇子却传给了皇孙,燕王朱枥被朱韵文削藩之举为之愤恨一怒之下战败朱韵文称帝,虽违背了与宁王平分天下的话,但在他的统治下国家还是很繁荣的,但他被称为暴君,不止他爹厉害还是他厉害

大方县17012565744: 方孝孺以灭十族的代价对抗朱棣值么 -
辉晨七厘: 不值. 当初,朱棣率军从北平出发时,姚广孝把方孝孺托付给朱棣,说;“南京城攻下之日,他一定不投降,希望不要杀他.杀了方孝孺,天下的读书种子就灭绝了.”朱棣点头应承. 至此,朱棣想要方孝孺起草即位诏书.方孝孺被召到朝...

大方县17012565744: 太监冯保,为何要害高拱? -
辉晨七厘: 高拱是首辅,代表外廷,可以理解为相权(虽然当时没有丞相);冯保代表内廷,是属于宦官势力.历史上2者本来就是斗争双方,并非针对某个人,这是君主的平衡游戏,也是朱棣当初设立东厂(这里代表内廷)制约大臣(即外廷)的目的.不过张居正是个例外,因为他先跟冯保搞好了关系,而且当时他不是首辅,也是冯保用来制约高拱的棋子,而且后来也和冯保分享权力,所以二人才能相辅相成.但中国传统观念中士大夫是看不起宦官的,而高拱思想没那么开放(或者说圆滑),所以只会跟宦官作对,得罪冯保也就情理之中了.

大方县17012565744: 名词解释:靖难 - 靖难之役是什么意思?
辉晨七厘: 靖难之役,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不久爆发的一场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的战 争.起于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之恶”的名义举兵反抗朝廷,至建文 ...

大方县17012565744: 中国历史上被贬为庶民的王爷有那些?为什么会被贬?他们的结局又怎样? -
辉晨七厘: 很多,因为兄弟争权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