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百战穿金甲,从中感受到战争的什么?

作者&投稿:仰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黄沙百战穿金甲,从中感受到战争的什么?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黄沙百战穿金甲”这句诗出自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古从军行七首》其四作品。

这一句诗是诗中最著名的一句,突出表明了边塞将士勇猛杀敌的英雄气概。

全诗如下:从军行七首其四一一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全诗的意思是:守已边疆的将士,他们身经百战,身上的铠甲都磨穿,但壮志不灭,誓言不打败来犯的敌人,就决不返回家乡。

“黄沙百战穿金甲”,这一著名诗句,已经把战场的残酷,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充分表达了出来。概括了边关将士们的战斗和生活场景。

将士们虽然长年征战斗在茫茫沙漠里,你看,连身上的铠甲都磨穿了,但将士们没人叫苦,仍然志气高昂,他们发誓,不彻底打垮敌人,使边疆安宁,他们就决不返回。

这里的黄沙一是指沙漠,二是指将士们长年征战的沙场,战斗的环境异常艰难,战马在漫漫黄沙中嘶鸣,兵器的撞击声和将士们的呐喊声,此起彼伏,响彻整个沙场。“百战”不仅写出了战斗的艰苦性和长期性,也展示了战斗的激烈程度。“穿金甲”更是体现了将士们为了国家,不怕性在枪林箭雨中与敌人拼死冲杀的场面。

他们都是在战火中成长,身经百战,坚硬的风沙把身上穿的护身铠甲都磨穿了,表现了战斗的残酷与激烈。

“黄沙百战穿金甲”这首古诗,就对戍边将士的战斗生活的最好印概括描写。渲染了边疆战场的艰苦、激烈。更表达了将士们为保家卫国的决心、信心,以及大无畏的英雄气慨。




黄沙百战穿金甲,从中感受到战争的什么?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黄沙百战穿金甲”这句诗出自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古从军行七首》其四作品。这一句诗是诗中最著名的一句,突出表明了边塞将士勇猛杀敌的英雄气概。全诗如下:从军行七首其四一一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全诗的意思是:...

从军行王昌龄原文及翻译
原文: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译文:青海湖上蒸腾而起的漫漫云雾,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守边将士身上的铠甲,而他们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

黄沙百战金甲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首诗是谁写的?
唐代诗人王昌龄。原文:黄沙百战金甲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从军行七首》译文: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守边将士身上的铠甲,而他们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诗从中感受到?
战斗之艰苦、激烈,也说明将士为保家卫国曾付出了多么惨重的代价,还有就是诗中所写的将士,为了捍卫家国的安全,他们置个人利益于不顾,毅然地表示在大敌当前要继续奋战到底。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那首诗?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从军行七首·其四》唐代 :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译文: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

《从军行》古诗的意思
原文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译文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青海长云暗雪山全诗
从军行七首·其四 【作者】王昌龄 【朝代】唐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译文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从军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从军·其四》【作者】王昌龄 【朝代】唐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白话释义: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创作背景:盛唐时期,...

孤城遥望玉门关全诗是什么?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译文 注释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赏析:“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诗人在开篇描绘了一幅壮阔苍凉的边塞风景,概括了西北...

从军行(其四)前两句的意思
一、前两句的意思是: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二、原文:从军行(其四)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三、释义: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的将士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

邱县19795111896: 从''黄沙百战穿金甲"一句中体会到战争( ) -
宰须诺正:[答案] 战争的持久,激烈和无情,一种苍凉孤寂的感觉.

邱县19795111896: 从军行其四中黄沙百战穿金甲这句诗体会到了什么 -
宰须诺正:[答案] 黄沙百战穿金甲”只有短短的七个字,却概括了边关将士们的战斗生活,写出了战斗的激烈程度.将士们在枪林箭雨中拼死冲杀,身经百战,黄沙把护身的金甲都磨穿了,由此可见战斗的激烈,这句诗概括力极强,给读者留下了非常广阔的想像空间....

邱县19795111896: 从军行中的穿金甲中可以感受到战争的什么? -
宰须诺正: 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显示了战争的漫长和激烈.

邱县19795111896: 从军行七首(其四)这首诗表现了什么,表达这种思想感情的诗句是那句 -
宰须诺正:[答案] 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诗中表现了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全诗格调悲壮,充满着英雄主义的气概. 第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

邱县19795111896: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体会到了什么 -
宰须诺正: 黄沙百战穿金甲”只有短短的七个字,却概括了边关将士们的战斗生活,写出了战斗的激烈程度.将士们在枪林箭雨中拼死冲杀,身经百战,黄沙把护身的金甲都磨穿了,由此可见战斗的激烈,这句诗概括力极强,给读者留下了非常广阔的想像空间.“不破楼兰终不还”更是以激情的笔调,写出了壮士们的豪壮誓言.不击败敌人,誓不还乡,忠勇报国的英雄气慨跃然纸上.

邱县19795111896: 2、“黄沙百战穿金甲”你似乎看到了怎样的场景? -
宰须诺正: 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这组诗都是描写军队生活的,是典型的边塞诗.诗歌以描写边塞特有的环境来展现战士们的生活状态,通过边塞典型的景物来渲染战争本身的残酷.黄沙百战穿金甲这句诗,我们能感受边塞征战环境之恶劣,战士们征战之苦:黄沙漫天,穿行于漫漫黄沙之中与敌方作战.百战,像这样的战争是经常性的,百战是概指战争次数之多,战争之频繁.金甲,为战士们身上的铠甲,穿金甲,也就是频繁的恶劣环境下的征战磨穿了战士们身穿的铠甲.此一句写战争可谓一字千金

邱县19795111896: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古诗表现了盛唐精神风貌有哪些 -
宰须诺正: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二句,对戍边将士的战斗生活与胸怀襟抱作了集中概括的表现和抒写.意思是说,在荒凉的沙漠里,战斗繁多,将士身经百战,连身上的铁盔铁甲都磨破了,但是只要边患还没有肃清,就决不解甲还乡....

邱县19795111896: 从军行这首诗后两句让我们感受到诗人? -
宰须诺正: 第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 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

邱县19795111896: 王昌龄的[[从军行]]第四首的诗意 -
宰须诺正:[答案] 【参考译文】 :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 “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 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

邱县19795111896: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城人未还,黄沙白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关于什 -
宰须诺正: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对乱世别离的悲凉情景,花也为之落泪,鸟也为之惊心.作者触景生情,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并运用互文手法,可译为“感时恨别花溅泪,感时恨别鸟惊心”.2 诗人从写景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