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路初见孔子的解释

作者&投稿:宓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孔子论语名言一句(带解释)~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愉快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但要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时做事符合礼仪;四十岁时(掌握了各种知识,)不受迷惑;五十岁时了解自然的规律;六十岁时一听别人言语,不用多想,便能明白;到了七十岁时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才可以做导师啊。”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 孔子说:“君子团结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读书却不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却不读书,会产生害处。”

没有注释的最好。

自己读,然后有不明白的问,多与自己的生活经历相参考,注释只是注释,而不是《论语》本身。

子路初见孔子

子路见孔子,孔子问曰:“何好?”曰:“好长剑。”子曰:“以子之能,加之学,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有益哉?”子曰:“狂马不释策,操弓不反檠;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成!”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何学之为?”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拜曰:“敬受命。”
〔注释〕①岂:同“其”,代词,相当于“谁”。②岂:表示反诘语气,相当于“难道”。③释:放;策:马鞭子。④檠:(qíng)矫正弓弩的器具。反:反对,引申为“丢弃”。⑤谏:直言规劝,批评;圣:通达,明智。⑥受学:从师学习;重:重视,注重。⑦揉同“糅”,用熨木,通过人力加工,把曲的变直,直的变曲。⑧犀革:犀牛的皮制品。⑨括:箭的末端;羽:作动词用,即用羽毛装饰。⑩镞:(zú):箭头;砺:磨刀石,作动词用,即磨砺。 敬:感谢;命:吊问之词。
〔译文〕子路拜见孔子,孔子问道:“你爱好什么?”子路回答说:“喜好长剑。”孔子说:“凭你的才能,加上学习,谁能比得上呢?”子路说:“学习难道有好处吗?”孔子说:“驱赶狂马的人不能放下鞭子,操拿弓弩的人,不能丢下正弓的器具;木材经过绳墨作用加工就能取直,人们接受直言规劝就会通达;从师学习,重视发问,哪有不顺利成功的!”子路说:“南山出产竹子,不经加工,自然就很直,砍下来用它(做箭),能穿透犀牛皮(做的铠甲),为什么要学习呢?”孔子说:“把箭的末端装上羽毛,把箭头磨得更加锋利,箭刺入得不更深吗?”子路施礼道:“感谢你的吊问。”

〔简析〕本篇选自《孔子家语》,记载了孔子与子路最初相见时的一段对话,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孔子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教育思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面对子路的疑惑和反问,孔子因利势导,语言简明而深入地纠正了子路的观点,让人无可辩驳。孔子的教育家、思想家之谓由此可见一斑。


子路与孔子(1):子路初见
子路说,你别以为我读书少,就想骗我。你看那南山的竹子,不用加工,自然笔挺的,砍来做箭,能射穿皮革。这样说来,哪里要需要学习呢?嘿嘿,这就像我一样,天生耿直,拿来就能用,根本用不着学习!子路的口才还真是不赖!但孔子毕竟是孔子,他轻巧地接住子路的话柄,顺手就射了回去:孔子曰:栝(...

子路初见孔子 这段文字中孔子的谈话令人心服,请就其中的谈话技巧加以...
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晳最后走。曾晳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曰:“夫子何哂由也?”(曾晳)说:“你为什么笑仲由呢?”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

“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的翻译
出自春秋孔子《孔子家语》,选段原文如下: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而受教。”译文:子路拜见孔子,孔子问道:“你有什么喜好?”子路回答说:“我喜欢长剑。”孔子说:...

子路初见孔子一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这段文章通过子路见孔子时的一段对话,生动地记叙了孔子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地说服子路的教育过程,同时也记叙了子路从不想学习到决心学习的认识过程。文章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正确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尊师爱生。教师必须热爱青少年,要耐心地、认真地、千方百计地教导他们。对待学生的过错,应摆事实讲道理,要...

子路初见中的羽的意思?
栝(guā)而羽之:给箭栝装上箭羽。羽:羽毛,这里是动词——装上羽毛 子路初见第十九 作者:孔子门人 子路初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哉?”子路曰:“学岂益哉也?”孔子曰:“夫人君而无谏臣则失...

子路初见孔子中可以看出孔子具有怎样的教育思想?
① 《孔子家语·子路初见》:“孔子为鲁司寇,见季桓子(原文为康子,误。 —— 作者)。桓子不悦,孔 子又见之。宰予进曰:‘昔,予也尝闻诸夫子 曰:“王公不我聘,则弗动。”今夫子之于司寇也日少,而 屈节数矣。不可 以已乎?’孔子曰:‘然。鲁国以众相凌、以兵相暴之日久矣,...

“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是什么意思?
“括”表示箭的尾部。“镞”表示箭头。出处:出自春秋时期孔子的《孔子家语·子路初见》。原文节选:子路将行,辞于孔子。子曰:“赠汝以车乎?赠汝以言乎?”子路曰:“请以言。”孔子曰:“不强不达,不劳无功,不忠无亲,不信无复,不恭失礼。慎此五者而已。”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

子路一开始为什么不愿意学习孔子是怎么说服她的
这段事情记载于《孔子家语第十九》子路初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哉?”子路曰:“学岂有益也哉?”孔子曰:“夫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士而无教友则失听。御狂马不释策,操弓不反檠。木受绳则直,...

子路传文言文翻译
子路初见孔子 子路见孔子,孔子问曰:“何好?”曰:“好长剑。”子曰:“以子之能,加之学,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有益哉?”子曰:“狂马不释策,操弓不反檠;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成!”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何学之为?”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

儒家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子路见孔子发生了什么
孔子的政治思想的主要体现,现存录于《论语》中。想进一步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可以到《论语》中去参悟。 子路见孔子发生了什么 子路见孔子这个故事出自于《孔子家语》,故事主要关于孔子和他的弟子子路第一次见面时的对话场景,在初见时面对子路的疑惑,孔子简洁明了地回答了子路的问题并纠正了他的观点。 子路与孔子第...

名山县19655031731: 《论语》:子路初见孔子的解释 -
秦媚马根: 子路初见孔子 子路见孔子,孔子问曰:“何好?”曰:“好长剑.”子曰:“以子之能,加之学,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有益哉?”子曰:“狂马不释策,操弓不反檠;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成!”子路曰:“南山...

名山县19655031731: 《子路初见》的翻译 -
秦媚马根:[答案] 子路初见孔子子路见孔子,孔子问曰:“何好?”曰:“好长剑.”子曰:“以子之能,加之学,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有益哉?”子曰:“狂马不释策,操弓不反檠;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成!”子路曰:“...

名山县19655031731: 子路见孔子译文 -
秦媚马根: 孔子对子路说:“你有什么喜好?”子路回答说:“我喜欢长剑.”孔子说:“我不是问这方面.以你的天赋,再加上学习,应该能有好的才能.”子路说:“学习能够增长我们的能力吗?”孔子说:“好比君王如果没有敢进谏的大臣,政事...

名山县19655031731: 《子路见孔子》的翻译,特别是翻译出:徒;柔;及;砺 -
秦媚马根: ①徒谓以子之所能,徒:( 只好 )②岂可及乎,及:( 达到 )③不揉自直,揉:( 用手捏 )④木舌 而羽之,羽:( 使.... 羽

名山县19655031731: 孔子劝学阅读答案孔子劝学 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 -
秦媚马根:[答案] 《论语》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翻译 孔子说:学习知识然后时常地复习,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

名山县19655031731: 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则和童趣的重点字解释 -
秦媚马根:[答案]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讲解〕第...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讲解〕《论语》记孔子门人一般称字,如对仲由称“子路”,对端木赐称“子贡”,对...

名山县19655031731: 子路初见孔子一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秦媚马根: 学习是人必不可少的

名山县19655031731: 孔子论学习一则的翻译 -
秦媚马根: 只学习而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茫然不解;只凭空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 话出自《论语》为政的第15句,其中,“思”的意思为思考,思维;“罔”读wǎng,意思为迷惑,昏而无得;“殆”读dài,意思为没有信心.这一句话的意思为:学习了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迷惑;[但]只是去空想而不去学习,那就危险了.

名山县19655031731: 《论语》原文及翻译 -
秦媚马根: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翻译:懂得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以它为乐.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翻译:读书的人不可不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重任在身而路程遥远.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