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中的气功是怎么回事

作者&投稿:郴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气功 是怎么回事~

  什么是气功?

  气功是以调心、调息、调身为手段,以防病治病、健身延年、开发潜能为目的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调心是调控心理活动,调息是调控呼吸运动,调身是调控身体的姿势和动作。这三调是气功锻炼的基本方法,是气功学科的三大要素或称基本规范。

  原始的气功没有名称,以后一部分称为“舞”,如《吕氏春秋》所说的“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春秋战国时期,气功被概括于“导引按跷”之中,如《素问·异法方宜论》的“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而散见于历代名家著作中的静坐、坐忘、禅定、胎息、行气、服气、调气、周天、内丹等也都属于气功的内容。至于“气功”一词,最早见于晋代道士许逊所著《净明宗教录》一书,即使这是后世托名之作,那么最晚也在隋唐时期。在隋唐以后才出现的《中山玉柜服气经》记载:“气功妙篇,气术之道略同……”,但在内涵上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气功不完全一致。现在所通用的气功,则是在50年代建立了北戴河气功疗养院之后才逐渐得到推广的。

  气功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医疗保健等多种实践中,逐渐总结而形成的。气功疗法与体育疗法有联系又有区别,它可以包括体育疗法,但体育疗法却代替不了气功疗法。肢体运动始终只是气功调心的手段之一,呼吸运动也是为调心服务的,三调是统一的整体,必以调心为核心。内练与外练是结合的,应以内练为主。气功之气是指“内气”、“真气”,具有更深刻的含义。气功疗法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至少它是心理疗法与体育疗法的综合。

  气功疗法包含心理疗法,但是与心理疗法有区别。心理疗法一般是指医生用语言、表情、姿势、态度等,对觉醒状态下的病人进行说理、暗示治疗;或用一些特殊的诱导方法,使病人引起一种表面上有些类似于睡眠的催眠状态,再对呈催眠状态下的病人进行暗示治疗。故病人始终是被动的。而气功疗法的特点是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病人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自我锻炼从而加强自我控制能力而收效。

  气功与宗教有着本质的区别。气功作为一门科学,不涉及各教派的宗旨与教义,只从教徒的修炼实践中提取科学的内涵。这反映在道藏、佛经中也记载了不少古代气功的资料;另外宗教中的一些理论,也常为练功者所借鉴。


  什么是气功?

  答:气功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见于文字的要属《尚书》,后来《黄帝内经》及历代中医和养生家在许多经典著作中都有记载。《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云:“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中庸》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老子云:“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这些经典著作中所谓之道都是指的养生方法。所以,玉冰注《内经》:“知道谓知修养之道。”马莳注:“以此道修之于身,则谓之修养之道。”儒家从十六字之心传开始讲执中,道家讲守中,释家讲中、假、空三观。都是从诚敬空虚入手达到无臭无声之境界。现代所讲的气功,没有一个能超越这个范畴。养生不能离开养气,正气充盈,病邪不能存在,所以《内经》有:“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理论,孟子有:“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之说。孙思邈云:“若气息得理,即百病不生,若调养失宜,则诸病尽起”。这都是说明养生必需在“气”字上下功夫。也可以这样说,气功就是古人所谓之道,其说法不同,其理则一。儒家讲养气,道家讲炼气、释家讲坐禅,都离不开一个“静”字。“入静”是气功的第一关,法虽不同,其理则一。所以韩非子云:“道无双故 曰一也”。孔子告诉曾参:“吾道一以贯之。”这就是我们所谈的气功。
  “气功”二字在历史文献中不多见,远在晋代道士许逊所著《净明宗教录》中提到过,清末出版的《元和篇》有《气功补辑》一章,1934年杭州详林医院出版的《肺痨病特殊疗法——气功疗法》,明确提出了“气功疗法”的概念。建国初期,刘贵珍先生著书立说用了“气功”一辞,后来就广泛使用起来。
  对“气功”二字的理解,说法不一,不无道理。近几年出版的《辞海》、《简明中医辞典》、《气功疗法一00问》、《气功三百问》、《中国气功学》等书都有论述。纵观上述著作和我个人的体会,简单 地说,气功就是自我锻炼,防治疾病,强健身心的一种方法。进一步说,锻炼就离不开目的、内容、手段等方面的问题。生存是一切生物的首要问题,在自然界生存,就要进行生存的必要的斗争,防治疾病是生存斗争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劳动生产也是-个重要方面。因此,可以说生存的基本条件从自身来说就是身心健康。身心就是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和精神面貌等等,这些方面都是应该锻炼的内容。锻炼的手段无非是动以强身,静以养心。据此,我认为可以把“气功”二字的意义概括为: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地对自己的身心即意识、呼吸、肢体进行统一的协调一致的调整,动静兼修地锻炼,以防治疾病,强健身心。
  气功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实际上已成为人体生命科学极其重要的内容之一。从科学上讲,我们研究得还很不够,所以要给“气功”二字下一个科学的定义,尚需进一步探讨。
  2.问:怎样理解气功的“气”?

  答:气功界说的“气”同大自然界的气不同。我们说的“气”与中医说的“真气”是一致的。真气是什么?《黄帝内经·素问》中说“真气者,经气也”,《黄帝内经灵枢》中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
  我们认为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它主要通过脏腑组织和机能活动来反映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现象。这种“气”在体内运行周身,成为人体生命的原动力,也可以发于体外作用于他人,成为治病的一种手段。
  关于真气的运用,古代人是有过论述的。如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中说:“偶有疲倦不安,便引闭气,以攻所患”,“头疼念头,足疼念足,和气往而攻之,以时至自消矣”。张君房的《云笈七笺》中说:“以我之心,使我之气,适我之体,攻我之疾,何往而不愈焉。”这两段说的是气在体内运行而治病的情景。关于发于体外作用于他人,《东坡志林》中说的“学道养气者,至足之余,能以气与人”,《道藏·胎息秘要歌诀》中说:“布气与他人攻疾”。如此看来,说真气是一种物质是无疑的了。
  真气是一种物质,现代人也已证明。1977年,上海、北京有关部门对林厚省和赵光两位气功师所发“气”的测量表明,“外气”是低频涨落调制的红外辐射,而且具有电、磁、光、热、次声等能量。后来,各地的测量结果报道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我认为“外气”就是真气的外观。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魏林博士在《中医基础理论的现代解释》一书中说:“内气是生命的‘场’,它在一个有生命的肌体内起到力量或能量的作用,假如把‘场’的概念当作物理科学中最有用的概念之一,那么在生命科学中必须这样来认识气的概念。”这种说法是很有道理的 。

  总之,我认为气功说的“气”是物质,是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物质。应该说,我们练气功,就是有意识地增强这种物质。

  3·问:人体中的气如何分类?

  答:人体之气,就其来源讲,有先天和后天之分,先天之气来自父母,藏之于肾,即肾中的真阴、真阳之气;后天之气得之于饮食与自然界之清气,通过脾、肺、心等脏器的作用,又转化为宗气、营气、卫气等。由于气在人体所分布的部位不同,其表现和作用亦各有特点。所以气的名称也就各有不同,主要的有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以及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

  4·问: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在人体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元气又称“原气”、真气。它是由精化生、随着生命而来的,所以古人说,天命之谓性。马莳注内经说,性即气也,“元精”化生,所以叫元气。元气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通过经络运行于人体全身,五脏六腑得到元气的推动激发,从而发挥各自的功能,维持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活动。五脏六腑之气的产生,都来源于元气。因此,元气充足,脏腑功能就强健,身体就健康。如果先天不足,或者 久病而损伤元气,则身体衰弱,也容易感染其它疾病。所以,医学家以培养元气为治病之本。
  “宗气”是自然界吸入的氧气和由脾胃消化产生的水谷的精微结合而成的。它形成于肺而聚于胸,具有帮助肺脏进行呼吸和贯通心脉以行营血的作用。因此,呼吸声音的强弱,血气的运行,肢体的活动能力,都与宗气有关。宗气不足,则可以引起血脉凝滞的病变。
  “营气”是脾胃转输于肺中的精微物质,它进入脉道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随血液运行于周身。它的功能除了化生血液外,还有营养全身的作用。
  “卫气”是肾中阳气所化生,出自下焦,滋养于中焦,升发于上焦。卫气在发挥其功能时,必须依靠中焦脾胃化生水谷精微之气。卫气和营气一样皆生于水谷,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卫气虽然行于脉外,却敷布全身,内而脏腑,外而皮毛,都有一种温暖和保卫的作用,是阳气的一部分,能使毛孔开合抵抗外邪。所以,《内经·灵枢·本脏篇》说:“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 腠理,司开合者也”。卫气虚则易汗、易感冒。

  5.问:什么是气机升降?其作用是什么?

  答:“气机”是指气的运动变化,它表现在脏腑的功能活动和物质在体内变化的过程。
  心肺位于上焦,在上者宜降;肝肾位于下焦,在下者宜升;脾胃居于中焦,为升降之枢纽。从整体来看,肺气肃降,肝气升发,共同维持气血的上下贯通和气机的调畅。心属阳,位居于上,其性属火;肾属阴,位居于下,其性属水,心阳必须下降以温煦肾水,肾阴亦必须上济于心,以制心火,水火相济,“心肾相交”.脾气主升,胃气主降,升降相济,共同主持饮食的消化吸收及水谷精微的输布。这样人体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并能随时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如果气机升降失调,阴阳失去平衡,生理活动遭受干扰而产生功能障碍,就会发生疾病。气的升降出入一旦停止,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停止。
  养气功的锻炼可以促使人体的气机处于协调平衡状态,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消除疾病。

  6·问:什么是“七情”、“六淫”?

  答:“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不同的精神活动在情态方面的表现。通常情况下是属于正常的生理状态,但七情过激,就会伤内脏而致病。“百病皆由气生”,“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七情冲动,损伤气的正常运行,就产生病灶。
  “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在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如果气候反常而使人致病,便称之为“六淫”,是外感病致病因素,如寒气盛逼则感冒,热气蒸蒸则中暑等。

  7.问:什么是伏气?

  答:伏气亦称伏邪。《内经》云:“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这是由于感受六淫之邪,潜伏人体之内,经过一定时期才出现的病 状。一般到了春夏阳气开泄之时,由于外邪触动而发作,也有不因外邪触动,而由伏气自动发作的。总之,伏气之潜伏和外现,主要是由于体内正气虚弱所致。

  8.问:什么是病气?

  答:中医理论认为,“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我们所讲的病气就是邪气。人为什么会生病呢?疾病是由于邪气的侵袭所致。人生活在自然界,由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失常,过度劳倦,痰饮,瘀血,精气损伤,使内脏功能失调,使真气运行的轨道发生故障,病魔乘虚而入,人就要得病。我们练养气功的目的,是调整阴阳,培养正气,扶正祛邪,达到祛病健身之实效。

  9.问:气功锻炼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气功锻炼的内容,简而言之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来增强体内的真气。这一点,在怎样理解气功的气一题中已说明了。从生理上讲,无非是身心两个方面的锻炼。心,主要指人的意识和情绪。心理和生理是相互联系,又互相制约的。七情六欲对人都有影响,这一点大家都公认。中医讲的五劳七伤,其中也讲到情绪能影响人的健康。俗话讲的“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说,锻炼身体应包括意识情绪的锻炼,也就是道德的修养。现在提倡五讲四美三热爱,这正是锻炼的一个方面。身,就是我们的身体。人体分为若干系统,若干部位,各个系统,各个部位都受大脑中枢神经的支配,都靠吸进的空气和摄取的食物来滋养,都受本身的自然活动和运动(包括劳动)的牵连。气功锻炼的基本内容,古今部离不开“三调”,即调心、调气(或 调息)、调身。调心是指的调整大脑中枢神经,通过调整要求做到:要工作就立即兴奋起来,要休息即迅速放松抑制。调气是指调整中医讲的“气化”,的功能,用形象化的说法就是调整呼吸,就是吐故纳新,从而加强体内的气化作用。调身是指调整身体内外的活动。这“三调”是影响人的身心健康的三种因素。所以气功锻炼的内容就是“三调”,通过这三方面的调整,使人体真气得以充盈,得以在十二正经、奇经八脉中正常运行,这是实践已经证明了的。当然这中间有许多问题尚待探讨和科学论证。

  关于“练气功入门”
  1.掌握练气功的三要素:调息、调身、调心

  修练气功,首先是要在调息、调身、调心上下功夫。

  (1)调心,就是自觉控制意识活动,这是气功锻炼的中心环节。其基本要求就是要做到清心寡欲,排除杂念,达到入静状态。难以入静是初练气功的一大障碍,由于入静与练功效果有关,所以初学者往往求静心切,这反生急躁,越练越烦,更难入静。

  入静,就是通过意守,改胡思乱想为静思专想,进而做到无思无想,恬静愉快,悠然自得。意守,就是把注意力集中于体内某一定部位或某种活动,或意想某种对身体有益的事情。最常用的意守方法是用呼吸结合意守丹田。
  丹田,是指脐下一寸半的气海穴,它不是一个点或一个面,而是一个球体。呼吸与意守丹田结合,叫做气贯丹田。气贯丹田的一般方法是:进行腹式呼吸,即吸气时膈肌下降,腹压增加,使小腹外鼓,好像气经肺吸入丹田;呼气时小腹回缩,好像气从小腹经肺呼出。
  (2) 调息就是自觉控制呼吸,其基本要求是“细、静、匀、长”,逐步达到无声无息。出入绵绵、若存若亡的境地。


  初练时,务必自然,不可勉强,慢慢做到从有声到无声,由短促到深长。最好是练“气贯丹田”法,至于“大周天”、“小周天”的运气方法,待有一定功力后再去逐步学习。
  运气是指通过深长呼吸和停闭呼吸,以意领气,打通经脉,意随气行,运行周天。这在古代也称“闭气”、“引气”、“行气”、“运气”等。若运气攻患处,给自己治病称“行气”;若运气外出,发气给他人治病,则称“布气”。

  (3) 调身就是自觉控制身体的姿势和动作。调身一般分“行、立、坐、卧、做”。这五种情况都必须与调心和调息配合进行。调身的总要求是宽衣解带,舒适自然,不拘形式.

  行,要平正不摇,注意道路,气贯丹田,呼气提肛,吸气放松。

  立,两足平行与肩同宽,双膝微屈,躯干平直,含胸收腹,两臂向前半举,屈肘屈腕如抱球状,两目半闭凝视鼻端,然后调息,意守丹田,如“三圆式站桩

  坐,有自由式和盘膝式两种


  自由式,选适当高度之椅、凳或床,双脚踏地而坐,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双手仰掌叠放一起置于小腹前,目半睁,视鼻端,或双手合掌如佛,目半睁视指端


  盘膝坐,有单盘膝、双盘膝和自然盘膝。单盘膝是将一侧小腿放另一小腿上面;双盘膝是先将右小腿放在左小腿上面,再把左小腿搬起放在右小腿上面,两小腿交叉,两足底朝天放在大腿上;自然盘膝是两小腿自然交叉成八字形,两足压在大腿下。上身姿势皆同自由式。行功应备软垫,两腿发麻时,可行自我按摩后收功。


  卧,适于病弱或失眠者,可于睡前行此功。以右侧卧位为佳,头稍向前。下面的一只手自然屈肘放枕前,手心向上,上面一只手自然放在大腿上、手心向下,或放丹田处,手心按腹。腿的姿势是,下面的自然伸直或略屈,上面的屈膝120°放另一腿上面。


  做,有两个含意:其一是指日常劳作时,根据工作的性质,采取合理的不易疲劳姿势,配合意守丹田和腹式呼吸,其精神实质是时时处处都意守丹田练气功;其二是指导引、太极拳等各家各派的动功功法,其姿势动作五花八门,学者应选其一种,认真练习。总之,调身即调整形体,使自己的身体符合练功姿势、形态的要求。
  2.练习气功的要领

  (1)松静相辅,顺乎自然

  松与静的关系密切,全身放松能促进入静,而入静后,也必然呈现全身放松,故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松,一方面是全身肌肉放松,这个松必须掌握松而不懈的状态。采用卧式,全身放松较易实现,但在摆好姿势以后,还应全身微微晃动几下,达到卧之舒适。站、坐两式的维持,都必须有一定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但也需最大限度的放松。放松的另一个方面,就是意识的放松,首先要伴随着全身肌肉放松,使整个身体有一个舒适松快的感觉,另外,就是意守呼吸或意守丹田都不能思想过于集中,要消除紧张状态,达到精神意识的放松。静,是指相对安静而言,在呼吸方面出入无声,体会悠闲自得,在意识方面强调通过意守,排除杂念,达到入静。总之,松静自然是练功的关键,掌握得好,可以迅速获得良效,掌握不当,往往会出偏差

  (2)练意练气,意气合一
  气功之气,主要是指真气(元气)。练气之初,必须由练肺气(呼吸之气)入手。肺气的锻炼,由于功法的不同,采用的呼吸方式也各异。虽然如此,但不论什么功法,大都要求呼吸做到:“悠、匀、细、长、缓”。练功有素之人、每分钟呼吸次数,甚至可达二三次,形成缓慢的腹式呼吸。呼、吸气的锻炼,必须由浅入深,由快至慢,逐渐练习,不能要求在短时间内即形成完整的深长呼吸。初练时必须以意念诱导,练到一定程度,便可达到自然而规律的呼吸。练意:一为排除杂念,达到入静;二为意守丹田,使整个机体发生更深刻的变化。初练气功者欲想很快排除杂念是很困难的,必须通过一定时间的练习,才能使杂念逐渐减少,达到入静的要求

  练功过程中怎样把练意和练气结合起来?开始锻炼呼吸时,同时也要意守呼吸,以帮助呼吸尽快练好。待深长。均匀的呼吸形成后,再注意腹部随呼吸起落。当呼吸锻炼得很纯熟时,即使不注意呼吸也能自然达到气贯丹田,此时,单纯意守丹田即可以了。这样练气练意,二者就能密切结合,实现意气合一,使真气充沛,达到治病健身

  (3)情绪平衡,心情舒畅。

  在气功治疗中必须强调情绪平衡,心情愉快,这样才能促进健康、消除疾病,而且在每次做功后都会有舒适和欣快的感觉。

  (4)循序渐进,勿急求成。

  初期练功不能急于求成,练功效果都是随着练功时间的增加逐渐显现出来的。练功方法虽然不很复杂,但要掌握得比较熟练,也要通过一定时间的练习,才能达到。
  (5)练养相兼,密切结合。
  练养相兼,就是练功和合理休养并重。只练功,不注意合理休养,对战胜疾病将是个障碍,故练、养必须密切结合。合理休养应包括的内容为:注意适当休息、生活规律、情绪乐观、饮食有节、适度体力活动等。这些内容在整个练功过程中乃至一生,都应当注意
  (6)固定功法,功时适宜。
  当前各地流传的功法甚多。有的功法已在临床广泛采用,效果不错;也有些功法,仅限于个别人练习,尚未完全公开,或使用之人甚少,功效究竟如何,尚难定论。练功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体质和日常习惯等,选择1~2种合适功法,进行锻炼,这样既便于掌握,又易获效果
  (7)总结经验,避免偏差。
  气功疗法主要是患者自行掌握练功要求和方法,不断地进行锻炼。在锻炼中大都不能一帆风顺,严重者可产生偏差。造成这种情况,最常见的原因是急于求成,不能循序渐进,呼吸用力过大,一味追求深长缓慢,或意守强度太大,或盲目追求某些感觉,结果造成呼吸不畅,胸闷气短甚则呼吸紊乱,头痛头昏,精神紧张等。偏差的形成,往往是由微至显,由轻到重,当开始有所表现时,纠正比较容易,需时也短,如果偏差已经形成,纠正起来就比较费力。因此练功之初,一定要深入细致地体会,总结经验,找到不足,及时纠正,以免形成偏差。

  3.练功注意事项
  首先,要选择适宜的练功场所。

  环境安静对初学者尤为重要。在室外练功,最好能选择树林、草坪、花圃等空气新鲜的地方;在室内练功,也应保持空气流通。练功场所的光线宜暗些,有利于较快入静。但无论室内室外,都不宜让风直接吹在身上,尤其要避免吹在后颈、后背等部位。
  其次,功前要摆脱烦恼,心情愉快。
  在练功前20分钟即应停止较剧烈的体力和脑力活动,以保证练功时全身肌肉放松、心情平静,这也有益于调整呼吸和意守入静。练功前要宽衣松带,以便于全身肌肉放松和呼吸通畅。若采用卧式,应脱掉外衣,安卧床上。练功之前还要排除大小便。
  最后,要注意练功的次数和时间
  初学者每天练功一次,可在自己最为清醒之时练习。练习时间15~30分钟即可;练功熟练者,可增加几次练功时间,每次延长到30~60分钟。在练功期间,生活要有规律,饮食上可适当增加营养,去掉烟酒嗜好,同时,要注意避免七情干扰,保持情绪稳定。练功完毕后,不要匆忙站起,应该先用两手擦面,轻轻揉揉两眼,然后再缓缓起立,活动活动四肢。但要注意的是在饥饿和饱食之后,都不宜练功;发热、腹泻、重感冒或身体过度疲劳时,均应暂停练功。

气功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有关气功的内容在古代通常被称为吐呐、导引、行气、服气、炼丹、修道、坐禅等等。在古书记载中很少有“气功”二字,偶尔出现“气功”的提法,亦无完整的解释。直到本世纪50年代,刘贵珍在《气功疗法实践》一书中写到:“‘气’这个字,在这里代表呼吸的意思,‘功’字就是不断地调整呼吸和姿势的练习……”一般认为“气功”二字从此被确定和传播开来。国外有些资料将气功译为“深呼吸锻炼法”,国内有些工具书也如是照搬,显然是未认识到气功的真谛,实际上气功锻炼包括呼吸、体势、意念三类手段,每一类手段又有多种锻炼方法,深呼吸只是众多呼吸锻炼方法中的一种。可见,将气功的定义解释为“深呼吸锻炼方法”,是过于片面了。

如果从中医学角度定义气功:气功是通过调神的自我锻炼,使自身气机变得协调的锻炼方法。

随着科学的向前发展,我们可以用现代科学的有关知识来认识气功,这将更加深化我们对气功实质的认识。

如果从现代行为医学的角度看,气功锻炼是对一种有利于心身健康的良性行为进行学习训练,最终以条件反射方式固定下来的行为疗法。

如果从气功作用的心理生理学过程看的话,可将气功定义为:主要是通过使用自我暗示为核心的手段,促使意识进入到自我催眠状态,通过心理—生理—形态自调机制调整心身平衡,达到健身治病目的的自我锻炼方法。

我们也可将上述认识概括成一句话:气功是一种带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自我心身疗法。心身疗法的种类很多,气功区别于其它众多自我心身疗法的重要之处是带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中国人所独有的,以中医理论内容“调神”为核心指导的实践活动。

实现声明:气功不会有气的
气功这个事物,在几乎所有新闻媒介的宣传参与下,在我国几乎已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然而,如果问一下“您能回答什么是气功吗?”则很多人又突然感到模模糊糊,说不清楚,或者错误地认为气功是练“气”的。这一方面说明多年的宣传在帮助人们科学理解气功方面,并没起多大作用,另一方面也说明当今的气功定义存在让人们不容易理解的地方。那么,究竟什么是气功呢?

两千年前成书的中医最早最权威的经典著《黄帝内经》中有这样一段话:“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以此养生则殃。”这段话清楚地表明:心理健康,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才协调,按照这种规律养生才能长寿;心理不健康,则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就紊乱,按照这种规律养生必生病变。通过这段论述,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古人非常重视心理在养生方面的重要作用。而气功恰恰是对这一理论具体应用和实践的学科。

《黄帝内经》中有一段当今气功领域公认的关于气功的论述是这样写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段话说,当一个人的意识进入到一种非常宁静非常愉悦的虚无状态时,全身各系统的生理功能会随之变得协调。长期坚持这种排除杂念放松心理紧张的锻炼,就会增强机体免疫抗病能力,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由此可见,气功是一项通过自我心理调整促使自身生理功能协调的锻炼方法。《黄帝内经》中其它论述气功的条目还有诸如“精神内守”、“独立守神”、“传精神”、“通神明”、“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净神不乱思”、“占神往来”、“专意一神”、“必一其神”、“御精神,收魂魄”、“精神专直”、“心和调”、“安心定气”等这么多专一内容的练功要求,清楚地证明了“调神”(心理调整)才是气功的本质特征。

古人不仅理论上如此论述,在创编功法时也紧紧地联系着心理调整的核心,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统一。以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的一段记载为例:“闭目存思,想见空中太和元气,如紫云成盖,五色分明,下入毛际,渐渐入顶,如雨初晴,云入山,透皮入肉,至骨至脑,渐渐下入腹中,四肢五脏皆受其润,如水渗入地,若彻,则觉腹中有声,汩汩然,意专思存,不得外援,斯须,则自达于涌泉。”懂得心理学知识的人从这段论述中可清楚地看出,这一练功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围绕着自我暗示核心,聚精汇神地自我想象、自我注意、自我感知的自我心理调节过程。这一过程中“想见”的“太和元气”及其运行途径,也完全是以自我想象的内容进行自我暗示的结果。通过这种想象,摈除杂念,忘却烦恼,将自己带入一个令自己心旷神怡的意境中,形成一种美好的心理情绪状态,亦即气功入静状态。

入静,是气功锻炼本身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气功区别于其它健身方法的重要特点。入静是练功者通过采用集中注意力方?A

实现声明:气功不会有气的
气功这个事物,在几乎所有新闻媒介的宣传参与下,在我国几乎已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然而,如果问一下“您能回答什么是气功吗?”则很多人又突然感到模模糊糊,说不清楚,或者错误地认为气功是练“气”的。这一方面说明多年的宣传在帮助人们科学理解气功方面,并没起多大作用,另一方面也说明当今的气功定义存在让人们不容易理解的地方。那么,究竟什么是气功呢?

两千年前成书的中医最早最权威的经典著《黄帝内经》中有这样一段话:“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以此养生则殃。”这段话清楚地表明:心理健康,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才协调,按照这种规律养生才能长寿;心理不健康,则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就紊乱,按照这种规律养生必生病变。通过这段论述,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古人非常重视心理在养生方面的重要作用。而气功恰恰是对这一理论具体应用和实践的学科。

《黄帝内经》中有一段当今气功领域公认的关于气功的论述是这样写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段话说,当一个人的意识进入到一种非常宁静非常愉悦的虚无状态时,全身各系统的生理功能会随之变得协调。长期坚持这种排除杂念放松心理紧张的锻炼,就会增强机体免疫抗病能力,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由此可见,气功是一项通过自我心理调整促使自身生理功能协调的锻炼方法。《黄帝内经》中其它论述气功的条目还有诸如“精神内守”、“独立守神”、“传精神”、“通神明”、“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净神不乱思”、“占神往来”、“专意一神”、“必一其神”、“御精神,收魂魄”、“精神专直”、“心和调”、“安心定气”等这么多专一内容的练功要求,清楚地证明了“调神”(心理调整)才是气功的本质特征。

古人不仅理论上如此论述,在创编功法时也紧紧地联系着心理调整的核心,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统一。以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的一段记载为例:“闭目存思,想见空中太和元气,如紫云成盖,五色分明,下入毛际,渐渐入顶,如雨初晴,云入山,透皮入肉,至骨至脑,渐渐下入腹中,四肢五脏皆受其润,如水渗入地,若彻,则觉腹中有声,汩汩然,意专思存,不得外援,斯须,则自达于涌泉。”懂得心理学知识的人从这段论述中可清楚地看出,这一练功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围绕着自我暗示核心,聚精汇神地自我想象、自我注意、自我感知的自我心理调节过程。这一过程中“想见”的“太和元气”及其运行途径,也完全是以自我想象的内容进行自我暗示的结果。通过这种想象,摈除杂念,忘却烦恼,将自己带入一个令自己心旷神怡的意境中,形成一种美好的心理情绪状态,亦即气功入静状态。

我同意楼上的楼上的说法 是崩劲的发力动作
所谓的内功并没有多神奇 实质不过是力有脊发而已
而气功就更不可靠了
养生的气功不能用于实战
硬气功有真的 但是用起来也很费事 也不好用

你那时候还小 所以他的发力没加寸劲,可能只是一个大形过位把你发出去了 所以你没什么感觉 晕的话就象做秋千一样 其实没什么神的 你学上两天就能做到

任何事情都要用分析的眼光来看
那就不会被他的现象迷惑

气功说穿了 不过是比较特别的心理暗示 通过意识的训练来开发身体的潜力而已

不要把他们想得太伟大

我想不是什么气功,应该是内家拳,有可能是太极拳中的崩劲发力,只是一种发力技巧


气功是什么
大多气功方法是动静相间的。气功起源于晋朝,当时士大夫中流行吃五石散,五石散是石钟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磺、赤石脂合成的,和现在的摇头丸类似,吃完五石散后会发热需要行散,不停行走做出各种夸张的动作来缓解,在此基础上出现气功。气功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古时也叫金丹之术。或为内丹之术,行气...

气功虽然没有武侠剧里那么玄幻但却是真实存在的
根据黄帝内经,古代祖先有不老之术,活200岁,不老,同宗,有修身通天之法,可以穿越九天,去任何他们想去的地方。那甚至是飞行!没人见过,但有书记载,印度等国也有!例如,鸟瞰图等。在没有飞行工具的平原环境下,不知道怎么画。这些都是未解之谜!在传统武术中,气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古代...

气功的简介
动功是指以身体的活动为主的气功,如导引派以动功为主,特点是强调与意气相结合的肢体操作。而静功是指身体不动,只靠意识、呼吸的自我控制来进行的气功。大多气功方法是动静相间的。宗教中,道教的道士常会练习导引、内丹术气功,佛教里的禅定、静坐也包含气功。 气功常配合武术或静坐一起练习。汉代名医华佗创编了...

气功到底是怎么回事?
回答量:18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8.8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气功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原始的气功没有名称,统称之为“舞”,如《吕氏春秋》所说的“筋骨瑟缩不达,故作舞以宣导之”。春秋战国时期,气功被概括于“导引按跷”之中,如《素问·异法方宜论》的“痿厥寒热,其治宜导...

武术健身气功
实践证明,对外能利关节,强筋骨,壮体魄;对内能理脏腑,通经脉,调精神.武术健身气功运动讲究调息行气和意念活动,对调节内环境的平衡,调养气血,改善人体机能,健体强身十分有益。强身健体,陶冶情操 武术健身气功不仅有健身和技击的价值,而且富有浓郁的艺术色彩。表现在运动中攻与防、虚与实、刚与柔、...

气功是什么?
在隋唐以后才出现的《中山玉柜服气经》记载:“气功妙篇,气术之道略同……”,但在内涵上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气功不完全一致。现在所通用的气功,则是在50年代建立了北戴河气功疗养院之后才逐渐得到推广的。气功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医疗保健等多种实践中,逐渐总结而形成的。气功疗法与体育疗法有联系又...

请问,气功、内功的原理是什么?
此时,人即可以用大气中的炁体作为能源,而无需靠呼吸饮食补给能量,成为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具备了全部的生命功能。理论上讲,神仙是可以达到的境界,尽管用气功的方法很难达到。在这方面,中医的绝谷丹和气功的辟谷术、龟息术(胎息术)等生命现象和事实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呼吸饮食绝不是生命必需,...

气功是什么
回答量:6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气功] 气功这门学问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气功一词首见于晋朝许逊的《灵剑子》一书,此处气功虽有练气、修德之意,但尚未作为专用名词使用。至清末《少林拳术秘诀》一书 的《气功阐微》中才明确提出气功一词。直至1953年刘贵珍把...

什么是气功,为什么我的气老是沉不到丹田,无法集中注意力,怎么办?
气功分武术气功(硬气功)和养生气功两种。。。很多人搞不清“丹田”在那。。脐内下1.5寸,也可以说整个小腹到后腰都是,,,“沉肩,垂肘,内视丹田,气息自然下去。。。”

什么是引导术(气功)
应该是导引术而不是引导术。导引术是一种中国古代的医学疗法以及养生方法。导引术是我国最早的气功种类,目前来看也是比较科学合理的气功,安全不易出偏差,动静结合,疏导气血,对养生健身有很强的作用。具体而言,导引,指的是通过肢体的运动,有意识地疏导气血沿经络顺畅地运行,从而有着舒筋、活血、...

临安市17862707146: 气功怎么回事 -
鲜爱脑灵: 一般而言,气功可分两种,即养气与炼气.养气就是道家静坐功夫,把气运在丹田,使之凝聚不散,不让身外景物诱导而外泄.炼气乃以运行为主.如拳术家在练拳时要用臂力,就把气运到臂上;用腰力,就把气运到腰上;假如四肢百胲都用力...

临安市17862707146: 气功是什么来的? -
鲜爱脑灵: 是通过吐故纳新的过程来排除体内的毒素,增强人的体质的一种锻炼方法. 我的见解 1,人在世间难免为琐事烦恼,而这些七情六欲正是损害寿命的第一大杀手.练气功首先可以让自己心台清明,摆出烦恼,达到放松神经,有益身体目的. 2,...

临安市17862707146: 有谁知道武术中的内功、内力、内气是怎么回事?在看一些传统武术书籍
鲜爱脑灵: 内功其实就是气功的一种,只不过气功一般习惯上也分为内功和外功.内功一般专指练习丹田气(主要是下丹田)的功法.外功比如鹰爪功、铁砂掌、朱砂掌等一般是联系...

临安市17862707146: 气功是什么原理,有科学依据吗 -
鲜爱脑灵: 虽然现代社会中出现了很多以气功为名而骗人敛财的“大师”们,但是气功的价值是不能够被掩盖的.首先,气功是科学的.气功既符合祖国医学的脏腑气化,形神三宝,天人合一等理论,在临床医学中也是得到了验证.举个例子,在名老中医...

临安市17862707146: 气功与武术的问题气功与武术有什么关系呢?(从内容,方法,步骤,要
鲜爱脑灵: 气功从字义上可以看出,是一种“功”,它脱胎于武术,后来从武术中独立出来,又形成了一些分支.目前,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里,气功和武术同属于体育大类...

临安市17862707146: 气功是怎么一回事? -
鲜爱脑灵: 功(炁功)是一种以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调息,调形,调心)为手段,以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健身延年、开发潜能为目的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气功的种类繁多,主要可分为动功和静功.动功是指以身体的活动为主的气功,如导引派以动功为主,特点是强调与意气相结合的肢体操作.而静功是指身体不动,只靠意识、呼吸的自我控制来进行的气功.大多气功方法是动静相间的.宗教中,道教的道士常会练习导引、内丹术气功,佛教里的禅定、静坐也包含气功.气功常配合武术或静坐一起练习.练针灸的中医也常透过练习气功来增进疗效.

临安市17862707146: 气功算不算武功 -
鲜爱脑灵: 气功,内劲,内功和武功需要相互区分开来. 气功属于医学范畴,是指通过呼吸或者动作来导引调理体内气机的功(法),也叫作导引术.其中静气功也就是呼吸导引术,动气功就是动作导引术; 内劲是内家拳特有的发力的技巧,是建立在肌肉,骨骼等客观基础上的技巧方法,比如整劲,缠丝劲等; 内功可以指气功,也可以是内劲.比如圈子中常说,“功力深厚”“功底深厚”,通常可以用于气功,也可以用于内劲; 武功则是基于战斗、竞技,从其中的技巧整理而成的动作套路.跟武术有一定关系——整编的武术套路加上日常的练功行为就成了武功.

临安市17862707146: 武术中真的有气功吗??我手掌张开一用劲就感到上面好像有气流 -
鲜爱脑灵: 所谓: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气功就是重在内练的一口气,他的原理就是以气发力,以气打力.太极拳有涉及部分气功理论,但太极拳是避实击虚,以柔克刚为主体理论的

临安市17862707146: 武术练气气功 -
鲜爱脑灵: 振荡呼吸,一来可以带动肺部、腹部相关部位的运动,令气血运动起来,二来,这才是最重要的原因,振荡呼吸的同时,必须带有一定意念,否则呼吸就不会是振荡的,须知道有意念的动作就是在练气功的,所以可以练出气来.相同道理,平常的呼吸,由于没有意念的加注,故此不能练出气来.

临安市17862707146: 有真正的气功吗? -
鲜爱脑灵: 关于气功有很多未解之迷,气功大师们众说纷纭,气功研究人员各持己见.用自然科学勉强解释部分气功现象时自相矛盾,大部分现象则无从解释.气功是在放松、入静后的意念引导下(调神,有的功法只要求放松、入静,不要求意念),通...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