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雷彗星是谁发现的?谢!

作者&投稿:居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哈雷彗星第一个发现者是谁~

哈雷(1656-1742)提起哈雷(1656-1742),人们都不会感到陌生,因为彗星中的佼佼者——哈雷彗星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哈雷1656年出生在伦敦附近的哈格斯顿。1673年进入牛津大学女王学院学习数学。1676年,20岁的哈雷毅然放弃了即将到手的学位证书,只身搭乘东印度公司的航船,在海上颠簸了三个月,到达南大西洋的圣赫勒纳岛,建立起人类第一个南天观测站,进行了一年多的天文观测,测编了世界上第一份精度很高的南天星表,被人们誉为“南天第谷”。哈雷推动牛顿写出了经典力学的奠基之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并慷慨解囊支付这部巨著的出版费用。仅此两项就足以使哈雷名彪青史。但哈雷 哈雷彗星
对人类的贡献远不止这些。他还发现了月球运动的长期加速现象,证明恒星不是恒定不动的。以后,又选择了彗星这一前人涉及不多的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开创了认识彗星和研究彗星的新领域古代西方认识
第谷提出彗星是天体,但对于它是什么样的天体并不清楚。天文学家普遍认为彗星是在恒星之间的漂泊不定的“怪物”,无法预测它的行踪。
哈雷与彗星
哈雷对彗星似乎情有独钟。1680年,哈雷在法国旅游时看到了有史以来最亮的一颗大彗星。两年后,也就是1682年,又看到了另一颗大彗星。这两颗大彗星在他心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1682年8月,天空中出现了一颗用肉眼可见的亮彗星,它的后面拖着一条清晰可见、弯弯的尾巴。这颗彗星的出现引起了几乎所有天文学家们的关注。当时,年仅26岁的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对这颗彗星尤为感兴趣。他仔细观测、记录了彗星的位置和它在星空中的逐日变化。经过一段时期的观察,他惊讶地发现,这颗彗星好像不是初次光临地球的新客,而是似曾相识的老朋友。
哈雷的彗星记录
1695年,已是皇家学会书记官的哈雷开始专心致志地研究彗星。他从1337年到1698年的彗星记录中挑选了24颗彗星,用一年时间计算了它们的轨道。发现1531年、1607年和1682年出现的这三颗彗星轨道看起来如出一辙,虽然经过近日点的时刻有一年之差,但可能解释为是由于木星或土星的引力摄动所造成的。一个念头在他脑海中迅速地闪过:这三颗彗星可能是同一颗彗星的三次回归。但哈雷没有立即下此结论,而是不厌其烦地向前搜索,发现1456年、1378年、1301年、1245年,一直到1066年,历史上都有大彗星的记录。 英国天文学家哈雷
在哈雷生活的那个时代,还没有人意识到彗星会定期回到太阳附近。自从哈雷产生了这个大胆的念头后,便怀着极大的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到对彗星的观测和研究中去了。在通过大量的观测、研究和计算后他大胆地预言,1682年出现的那颗彗星,将于1758年底或1759年初再次回归。哈雷作出这个预言时已近50岁了,而他的预言是否正确,还需等待50年的时间。他意识到自己无法亲眼看见这颗彗星的再次回归,于是,他以种幽默而又带点遗憾的口吻说:如果彗星根据我的预言确实在1758年回来了,公平的后人大概不会拒绝承认这是由一位英国人首先发现的。 在哈雷去世10多年后,1758年底,这颗第一个被预报回归的彗星被一位业余天文学家观测到了,它准时地回到了太阳附近。哈雷在18世纪初的预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时间终于得到了证实。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颗彗星命名为“哈雷彗星”。其实在历史上从公元前240年起的每次回归我国都有所记载,最早的一次可能是周武王伐纣之年,即公元前1057年。哈雷彗星每隔大约76年都会按时回归。在哈雷彗星回归时,可以对它进行大量的观测研究。哈雷彗星的最近一次回归是1986年,中国和各国一样对它进行了大量的观测,发现了断尾现象。它的再次回归要等到2062年左右。
天文学论说
哈雷在1705年发表了《彗星天文学论说》,宣布1682年曾引起世人极大恐慌的大彗星将于1758年再次出现于天空(后来他估计到木星可能影响到它的运动时,把回归的日期推迟到1759年)。当时哈雷已年过五十,知道在有生之年无缘再见到这颗大彗星了。于是他在书中写道:“如果彗星最终根据我们的预言,大约在1758年再现的时候,公正的后代将不会忘记这首先是由一个英国人发现的……” 一些人嘲笑哈雷是在说胡话,一些人对哈雷的预言将信将疑,但相信哈雷预言的也大有人在。法国数学家克雷荷在彗星回归前做了精确的预报:由于木星和土星的影响,彗星将在1759年4月13日前后一个月过近日点。
彗星回归证实
1758年初,法国天文台的梅西叶就动手观测了,指望自己能成为第一个证实彗星回归的人。1759年1月 1986年3月6日宇宙飞船发回哈雷慧星照片
21日,他终于找到了这颗彗星。遗憾的是首次观测到彗星回归的光荣并不属于他。原来1758年圣诞之夜德国德雷斯登附近的一位农民天文爱好者已捷足先登,发现了回归的彗星。 1759年3月14日哈雷彗星过近日点,正是克雷荷预告的一个月前。此时,哈雷已长眠地下十几年了。科学家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他们对科学的贡献却永世长存。正像哈雷当年所希望的那样,大家没有忘记哈雷,将这颗彗星命名为哈雷彗星。 对哈雷彗星的观测和研究不仅证实了周期彗星的存在,也大大促进了彗星天文学的发展。此外,哈雷彗星还像巡回大使一样周期性地检阅太阳系各大行星并经历各种各样的环境,带回丰富的信息,因此,它的每次回归都引起天文学家的极大兴趣。 哈雷彗星每76年回归一次,绝大部分时间深居在太阳系的边陲地区,即使用现代最大的望远镜也难以搜寻到它的身影。地球上的人们只有在它回归时有三四个月的时间能够见到它。一般来说,人的寿命只有70岁左右,因此一个人很少能两次看到哈雷彗星。只有一些“老寿星”才有这种机会,第一次看到它是在咿呀学语的幼年,而第二次看到它就到了步履蹒跚的晚年了。 这里需要向读者说明的是梅西叶虽没有成为第一个证实彗星回归的人,但他并不灰心,而是开始有系统地寻找彗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在凌晨和黄昏后进行观测,一生中共发现了21颗彗星,而经他观测过的彗星达到46颗。一次,法国国王路易十五开玩笑地说他是“彗星的侦探”,这虽然是一句戏言,但却是对梅西叶一生寻彗工作的最高褒奖。
中国古代记载
中国人对哈雷彗星的记载,最早可上溯到殷商时代。“武王伐纣,东面而迎岁,至汜而水,至共头而坠。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时有彗星,柄在东方,可以扫西人也!”(《淮南子·兵略训》)据张钰哲推算,这是公元前1057年的哈雷彗星回归的记录。更为确切的哈雷彗星记录是公元前613年(春秋鲁文公十四年)的“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春秋左传·鲁文公十四年》)这是世界第一次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从公元前240年(战国秦始皇七年)起,哈雷彗星每次回归,中国均有记录。 对哈雷彗星的记录有时是很详细的。其中最详细的记录,是公元前12年(汉元延元年)“七月辛未,有星孛于东井,践五诸侯,出何戍北率行轩辕、太微,后日六度有余,晨出东方。十三日,夕见西方,犯次妃,长秋,斗,填,蜂炎冉贯紫宫中。大火当后,达天河,除于妃后之域。南逝度犯大角、摄提。至天市而按节徐行,炎入市中,旬而后西去;五十六日与苍龙俱伏。”(《汉书·五行志》)中国古代彗星记录较精确可靠。
中国彗星史料价值
20世纪初,英国人克罗密林和科威耳曾经利用中国古代哈雷彗星记录,跟计算所得的每次过近日点时间和周期相比较;最古记录上推到公元前240年。对照结果都比较符合,足证古代记录的可靠。五十年代法国人巴耳代在完成研究1428颗彗星的《彗星轨道总集》之后断定说:“彗星记载最好的(除极少数例外),当推中国的记载。”1955年苏联什克洛夫斯基赞扬:“在中国近2000年的史志记载中,毫无遗漏地记载哈雷彗星的出现”。 由于中国彗星史料丰富、连续和较精确可靠,所以在近现代的天体探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表现出巨大的现代科学价值。1850年欣德(J.R.Hind)曾根据中国彗星史料进行计算,发现哈雷彗星的轨道面和黄道面的交角在逐渐变化,从而对研究彗星的起源和演化作出帮助。1972年美国勃勒德(Brady)应用中国彗星记录,探索1682年来的彗星运动,来探索1986年哈雷彗星的回归,从而提出太阳系中存在着未知的第十大行星的假设。1971年在爱尔兰的华人江涛重新审查了有关记录,虽否定存在第十大行星的假设,但证实非引力效应的存在。1978年张钰哲应用中国这些彗星记录进行研究,得出可能的确存在的这个冥外行星,或在离太阳50天文单位处有一环状的总质量略等于地球的彗星云。这些情况都说明了中国古代关于哈雷彗星的记录,确有其重要的科学价值,它为解决现今天文学的有关问题,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遗憾的是,我国古人未能确定某次出现的彗星是不是曾出现过的那一个。
编辑本段彗星特点
周期彗星
大部分彗星都不停地围绕太阳沿着很扁长的轨道运行。循椭圆形轨道运行的彗星,叫“周期彗星”。公转周期一般在3年至几世纪之间。周期只有几年的彗星多数是小彗星,直接用肉眼很难看到。不循椭圆形轨道运行的彗星,只能算是太阳系的过客,一旦离去就不见踪影。大多数彗星在天空中都是由西向东运行。但也有例外,哈雷彗星就从东向西运行的。
周期
哈雷彗星的平均公转周期为75年或76年, 但是你不能用1986年加上几个76年得到它的精确回归日期。主行星的引力作用使它周期变更,陷入一个又一个循环。非重力效果(靠近太阳时大量蒸发)也扮演了使它周期变化的重要角色。在公元前239年到公元1986年,公转周期在76.0(1986年)年到79.3年(451和1066年)之间变化。最近的近日点为公元前11年和公元66元。
公转轨道
哈雷彗星轨道图
哈雷彗星的公转轨道是逆向的,与黄道面呈18度倾斜。另外,像其他彗星一样,偏心率较大。哈雷彗星的彗核大约为16x8x8 千米。与先前预计的相反,哈雷彗星的彗核非常暗:它的反射率仅为0.03,使它比煤还暗,成为太阳系中最暗物体之一。哈雷彗星彗核的密度很低:大约0.1克/立方厘米,说明它多孔,可能是因为在冰升华后,大部分尘埃都留了下来所致。 哈雷彗星在众多彗星中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又大又活跃,且轨道明确规律。这使得Giotto飞行器瞄准起来比较容易。但是它无法代表其他彗星所具有的公性。
发光
彗星本身是不会发光的。早在我国晋代,我国天文学家就认识到这一点。《晋书·天文志》中记载,“彗本无光,反日而为光”。彗星是靠反射太阳光而发光的。一般彗星的发光都是很暗的,它们的出现只有天文学家用天文仪器才可观测到。只有极少数彗星,被太阳照得很明亮拖着长长的尾巴,才被我们所看见。
相关争议
哈雷彗星(Halley's comet)第一颗经推算预言必将重新出现而得到证实的著名大彗星。当它在1682年出现后,英国天文学家哈雷注意到它的轨道与1607年和1531年出现的彗星轨道相似,认为是同一颗彗星的三次出现,并预言它将在1758年底或1759年初再度出现。虽然哈雷死于1742年,没能看到它的重新出现,但在1759年它果然又回来,这是天文学史上一个惊人成就。这颗彗星因而命名为哈雷彗星。它的公转周期为76年,近日距为8,800万公里(0.59天文单位),远日距为53亿公里(35.31天文单位),轨道偏心率为0.967。中国史书上对哈雷彗星的出现有详细记载。论记录时间之早,首推《春秋》。《春秋》说: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论所记内容之早,则首推西汉的《淮南子》。《淮南子·兵略训》说:“武王伐纣,东面而迎岁,至汜而水,至共头而坠,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据中国天文学家张钰哲推算,这是公元前1057年哈雷彗星回归的记录。从公元前240年起,哈雷彗星每次出现,中国都有记载,其次数之多和记录之详,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哈雷彗星的原始质量估计小于10万亿吨。如取近似值,彗核平均密度为每立方厘米1克,则彗核半径应小于15公里。估计它每公转一圈,质量减少约20亿吨,这只是其总质量的很小一部分,因此它还会存在很久。
编辑本段彗星成分
水、氨、氮、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不完备分子的自由基,是哈雷彗星的主要成分。 卫星收集到的慧尾物质表面,上面所描述的物质成分完全是主观臆想,胡说八道而矣。
编辑本段观测记录
公元前240年 《史记-始皇本纪》“七年,彗星先出东方,见北方,五月见西。” 公元前164年下半年 巴比伦的黏土版中记录 公元前87年8月 公元前12年10月 当时有学者称其为《圣经-新约》的伯利恒之星 公元66年1月 公元141年3月 公元218年5月 公元295年4月 公元374年2月 公元451年6月 公元530年9月 公元607年3月 《日本书纪》中有记录 公元684年10月 《日本书纪》天武12年有记录 公元760年5月 公元837年2月 公元912年7月 公元989年9月 日本和中国均有记录,日本并因此更改年号为永祚 公元1066年3月 。《宋史·天文志》:“治平三年三月己未,彗出营室,晨见东方,长六尺许,西南指危洎坟墓,渐东速行近日而伏。至辛已,夕见西南,北有星无芒彗,益东方,别有白气一,阔三尺许,贯紫微极星并房宿,首尾入浊,益东行,历文昌,北斗贯尾。至壬午,星复有芒彗,长丈余,阔三尺余,东北指,历五车,白气为歧横天,贯北河、五诸侯、轩辕、太微五帝坐内五诸侯及角、亢。氏、房宿。癸未,彗长丈五尺。星有彗气如一升器。历营宿至张,凡一十四舍。积六十七日,星气孛皆灭。” 公元1145年4月 公元1222年9月 公元1301年10月 公元1378年11月 公元1456年6月 公元1531年8月 公元1607年10月27日 公元1682年 为哈雷彗星发现的那年 公元1759年3月13日 哈雷的预言被成功证实,此时中国为乾隆24年 公元1835年11月16日 公元1910年4月20日 达到-3.3星等 公元1985年底至1986年5月哈雷彗星回归地球(1986年4月11日距地球最近,约6300万公里)
编辑本段探测器
韦加号探测器
1984年12月15日,苏联发射第一个哈雷彗星探测器。 苏联发射的韦加号探测器是第一个造访哈雷彗星的人类使者。在韦加1号启程6天之后,12月21日韦加2号接着升空,结伴飞往哈雷彗星进行考察。
配备
两个韦加号结构相同,质量4吨,都有一碟形天线和仪器平台。平台上装有分光计、摄谱仪和相机等,4块太阳能电池板为探测器提供能源。探测器由三轴陀螺仪保持稳定,并使它指向任何方向。其主要任务是在哈雷彗星回归期间探测彗星的气体成分及其外流速度,拍摄彗核的红外和光谱照片,从而获取彗核的温度、尘埃质点和气体分子的性质、密度分布等数据。
观察记录
1985年6月韦加1号首先顺道到达金星,向金星表面投放了登陆舱,然后在金星引力作用下,转入飞向哈雷彗星的行星轨道。1986年3月4日韦加1号在距哈雷彗星1400万千米处开始对哈雷彗星进行考察,拍摄到数十张高质量的哈雷彗星照片;3月6日在距哈雷彗星只有8900千米的地方作了综合考察。1986年3月9日,韦加2号在距哈雷彗星8200千米处飞过,发回700多张哈雷彗星照片,传回有关彗核的物理化学特性、彗核周围气体与尘埃等方面的新情况。 1910年哈雷彗星非常亮,达-3.3等;1986年哈雷彗星很暗,几乎看不到。
编辑本段特种邮票
摘要
《1985-1986哈雷彗星回归》特种邮票
1985年底至1986年5月这段时间里,神秘的哈雷彗星出现在地球上空。这次回归,1986年4月11日离地球最近,约6300万公里,人们用肉眼能够看到这颗拖着长“尾巴”的哈雷彗星。
邮票信息
为了纪念哈雷彗星的回归,1986年4月11日,我国原邮电部发行了一套《1985-1986哈雷彗星回归》特种邮票,全套1枚,面值20分。袁加设计。由北京邮票厂印刷。 图案展示了哈雷彗星瑰丽的光彩。在茫茫宇宙空间,哈雷彗星犹如一道光彩夺目的闪电,拖着一条漂亮的长“尾巴”,姿势雄伟,神采奕奕。将人类居住的地球置在画面最下端,既给哈雷彗星留下广阔无垠的宇宙空间,表现出哈雷彗星回归时的气势和风采,也能够让人产生一种感觉,自己仿佛站在地球上,正在翘首欣赏哈雷彗星壮丽的踪迹。

最早记载是中国,发现者英国爱德蒙·哈雷 。 公元前613年(春秋鲁文公十四年)的“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春秋左传·鲁文公十四年》)这是世界第一次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 因英国物理学家爱德蒙·哈雷首先测定其轨道数据并成功预言回归时间而得名。

提起哈雷,人们都不会感到陌生,因为彗星中的佼佼者——哈雷彗星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哈雷1656年出生在伦敦附近的哈格斯顿。1673年进入牛津大学女王学院学习数学。1676年,20岁的哈雷毅然放弃了即将到手的学位证书,只身搭乘东印度公司的航船,在海上颠簸了三个月,到达南大西洋的圣赫勒纳岛,建立起人类第一个南天观测站,进行了一年多的天文观测,测编了世界上第一份精度很高的南天星表,被人们誉为“南天第谷”。哈雷推动牛顿写出了经典力学的奠基之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并慷慨解囊支付这部巨著的出版费用。仅此两项就足以使哈雷名彪青史。但哈雷对人类的贡献远不止这些。他还发现了月球运动的长期加速现象,证明恒星不是恒定不动的。以后,又选择了彗星这一前人涉及不多的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开创了认识彗星和研究彗星的新领域。
第谷提出彗星是天体,但对于它是什么样的天体并不清楚。天文学家普遍认为彗星是在恒星之间的漂泊不定的“怪物”,无法预测它的行踪。
哈雷对彗星似乎情有独钟。1680年,哈雷在法国旅游时看到了有史以来最亮的一颗大彗星。两年后,也就是1682年,又看到了另一颗大彗星。这两颗大彗星在他心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1682年8月,天空中出现了一颗用肉眼可见的亮彗星,它的后面拖着一条清晰可见、弯弯的尾巴。这颗彗星的出现引起了几乎所有天文学家们的关注。当时,年仅26岁的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对这颗彗星尤为感兴趣。他仔细观测、记录了彗星的位置和它在星空中的逐日变化。经过一段时期的观察,他惊讶地发现,这颗彗星好像不是初次光临地球的新客,而是似曾相识的老朋友。
1695年,已是皇家学会书记官的哈雷开始专心致志地研究彗星。他从1337年到1698年的彗星记录中挑选了24颗彗星,用一年时间计算了它们的轨道。发现1531年、1607年和1682年出现的这三颗彗星轨道看起来如出一辙,虽然经过近日点的时刻有一年之差,但可能解释为是由于木星或土星的引力摄动所造成的。一个念头在他脑海中迅速地闪过:这三颗彗星可能是同一颗彗星的三次回归。但哈雷没有立即下此结论,而是不厌其烦地向前搜索,发现1456年、1378年、1301年、1245年,一直到1066年,历史上都有大彗星的记录。
在哈雷生活的那个时代,还没有人意识到彗星会定期回到太阳附近。自从哈雷产生了这个大胆的念头后,便怀着极大的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到对彗星的观测和研究中去了。在通过大量的观测、研究和计算后他大胆地预言,1682年出现的那颗彗星,将于1758年底或1759年初再次回归。哈雷作出这个预言时已近50岁了,而他的预言是否正确,还需等待50年的时间。他意识到自己无法亲眼看见这颗彗星的再次回归,于是,他以种幽默而又带点遗憾的口吻说:如果彗星根据我的预言确实在1758年回来了,公平的后人大概不会拒绝承认这是由一位英国人首先发现的。 在哈雷去世10多年后,1758年底,这颗第一个被预报回归的彗星被一位业余天文学家观测到了,它准时地回到了太阳附近。哈雷在18世纪初的预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时间终于得到了证实。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颗彗星命名为“哈雷彗星”。其实在历史上从公元前240年起的每次回归我国都有所记载,最早的一次可能是周武王伐纣之年,即公元前1057年。哈雷彗星每隔大约76年都会按时回归。在哈雷彗星回归时,可以对它进行大量的观测研究。哈雷彗星的最近一次回归是1986年,中国和各国一样对它进行了大量的观测,发现了断尾现象。它的再次回归要等到2062年左右。
哈雷在1705年发表了《彗星天文学论说》,宣布1682年曾引起世人极大恐慌的大彗星将于1758年再次出现于天空(后来他估计到木星可能影响到它的运动时,把回归的日期推迟到1759年)。当时哈雷已年过五十,知道在有生之年无缘再见到这颗大彗星了。于是他在书中写道:“如果彗星最终根据我们的预言,大约在1758年再现的时候,公正的后代将不会忘记这首先是由一个英国人发现的……”
一些人嘲笑哈雷是在说胡话,一些人对哈雷的预言将信将疑,但相信哈雷预言的也大有人在。法国数学家克雷荷在彗星回归前做了精确的预报:由于木星和土星的影响,彗星将在1759年4月13日前后一个月过近日点。
1758年初,法国天文台的梅西叶就动手观测了,指望自己能成为第一个证实彗星回归的人。1759年1月21日,他终于找到了这颗彗星。遗憾的是首次观测到彗星回归的光荣并不属于他。原来1758年圣诞之夜德国德雷斯登附近的一位农民天文爱好者已捷足先登,发现了回归的彗星。
1759年3月14日哈雷彗星过近日点,正是克雷荷预告的一个月前。此时,哈雷已长眠地下十几年了。利学家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他们对科学的贡献却永世长存。正像哈雷当年所希望的那样,大家没有忘记哈雷,将这颗彗星命名为哈雷彗星。
对哈雷彗星的观测和研究不仅证实了周期彗星的存在,也大大促进了彗星天文学的发展。此外,哈雷彗星还像巡回大使一样周期性地检阅太阳系各大行星并经历各种各样的环境,带回丰富的信息,因此,它的每次回归都引起天文学家的极大兴趣。
哈雷彗星每76年回归一次,绝大部分时间深居在太阳系的边陲地区,即使用现代最大的望远镜也难以搜寻到它的身影。地球上的人们只有在它回归时有三四个月的时间能够见到它。一般来说,人的寿命只有70岁左右,因此一个人很少能两次看到哈雷彗星。只有一些“老寿星”才有这种机会,第一次看到它是在牙牙学语的幼年,而第二次看到它就到了步履蹒跚的晚年了。
这里需要向读者说明的是梅西叶虽没有成为第一个证实彗星回归的人,但他并不灰心,而是开始有系统地寻找彗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在凌晨和黄昏后进行观测,一生中共发现了21颗彗星,而经他观测过的彗星达到46颗。一次,法国国王路易十五开玩笑地说他是“彗星的侦探”,这虽然是一句戏言,但却是对梅西叶一生寻彗工作的最高褒奖。
[编辑本段]我国发现哈雷彗星
我国对哈雷彗星曾做过最早的记载,史书《春秋》中曾有:公元前613年,鲁文公十四年“秋七月有星孛(彗星)入于北斗”现代天文学家根据它的轨道和时间判断此星孛即哈雷彗星。
后来我国历代的史书对包括哈雷彗星之内的彗星现象多有记载,是全世界古代彗星记录保存最全的资料。这为现代对哈雷彗星的研究提供了方便。遗憾的是,我国古人未能确定某次出现的彗星是不是曾出现过的那一个。

是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发现的,在公元前613年发现的。比西欧早了六七百年。

古人很早就观察到了它
不过最早了解它并计算出它的轨道的是哈雷,并且预言出其回归日期是76年,
我们中国古代很早就对它开始有记载,最早《春秋》一书记载在公元前613年.《春秋》上的记载,是人类历史上对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要比欧洲早几百年。

哈雷彗星是人类第一个观测到的周期性绕太阳运行的彗星,大约每76年环绕太阳一周。它上一次回归是在1986年,而下一次回归将在2061年。



就是哈雷发明的


中国古代发现了几大行星
中国古代发现了5大行星。在夜空中,最容易,显眼的就是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主要还是它们都在黄道面上,无论是地形说还是日心说,古人的认知中行星和太阳都是一个面,所以这些五大行星就被识别出也分别命名了。人类能够肉眼观测到的有五颗,就是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地球是自己站的地方,...

著名的彗星有哪些
威斯特彗星:号称至今发现的最漂亮的彗星。哈雷彗星:首屈一指,当之无愧的最着名的短周期彗星。池谷-关彗星:典型的掠日彗星。海尔-波普彗星:号称“世纪彗星”的长周期彗星。科胡特克彗星:最让人失望的彗星。艾拉斯-荒贵-阿尔科特彗星:险些与地球相撞的彗星。莫尔豪斯彗星:最变化无常的彗星。苏梅...

找一部电影的名字,是科幻电影
《星际漫游》Space Odyssey: Voyage to the Planets 剧情简介 · · · · · ·一队宇航员用六年时间,驾驶核动力飞船,探索了金星、水星、太阳、火星、木星、土星、冥王星和一颗不知道名字的彗星,其中宇航员登陆了金星、火星、木卫IO、冥王星和彗星进行实地考察并提取样本,向木卫欧罗巴和土卫...

女娲补天的作者是谁?
也就是我们所谓的陨石。考古专家们认为,《淮南子》中所描述的场景,几乎与陨星坠落后的场景完全一致。从记载中我们能够发现,女娲补天之前的场景似乎已经到了世界末日,先是天地大幅度倾斜摇晃,这无疑是地震的景象,接着便是四处起火以及波涛汹涌的洪水。假如一颗携带陨冰的彗星撞击地球,其所造成 ...

贵阳上空现罕见“红色精灵”奇观,如同闪电般转瞬即逝!这是一种什么奇观...
天空中的怪异景象总能给人带来无限的想象,比如古人将日食视为视为“天狗食日”,把彗星当成“扫把星”。我们很早就从影视剧里学会了以“鄙人夜观天象”为开头的调侃之辞,但如果真的看到天空中从未出现过的现象,往往会将其视为UFO,由此也产生了不少乌龙。现代科学...

雷的多音字组词是什么
1、雷不是多音字,只有一个读音【léi】。2、雷的组词如下:闷雷、雷同、响雷、霹雷、扫雷、沉雷、水雷、手雷、滚雷、地雷、雷暴、布雷、焦雷、炸雷、鱼雷、雷管、雷击、排雷、雷毂、雷塘、雷厉、过雷、雷逝、雷出、雷辕、肉雷、雷人、南雷、雷赴、狞雷、雷纹、撼雷、雷蛰、雷封、雷墨、雷渊、...

有谁知道宇宙是怎么形成的吗?宇宙有年龄吗?无限大吗?
美国宇航局最近宣布,他们在地球附近的波雷尔利斯恒星周围发现了一颗绕其公转的新行星,这颗行星与太阳系最大的行星木星的大小差不多。新发现的行星距离恒星3700万公里,是地球距太阳的1\/4,比水星离太阳的距离还要近,其表面温度估计达到200℃-260℃,在这种温度下,地球生物是很难生存的,但宇宙中可能存在耐高温的生物...

向大神提问天体命名的知识。比如说BL Lac 天体PKS 0735 +178,PKS,07...
注意:彗星是以其发现者命名的,而某些人曾发现超过一颗彗星;若单单使用第一项规则,可能会有歧义。因此在处理这种情况时应十分小心。太阳系外行星 太阳系外行星条目名应为其主星条目名,加上其行星编号,如飞马座51b。所有行星编号均为小写字母(PSR B1257+12行星和1995年前公布的行星例外)。此系统...

圣诞老人的鹿叫麋鹿还是驯鹿?
第一只叫Dasher,意为“猛冲者”;第二只叫Comet,意为“彗星”;第三只叫Cupid,为“丘比特”;第四只叫Dancer,意为“跳舞家”。第五只叫Kirm,即“卡姆”;第六只叫Prancer,意为“跳跃”;第七只叫Vixen,意为“雌狐”;第八只叫Donner,是荷兰语中的“雷”。第九只叫Blitzen,是荷兰语中...

谁有这部日本动画片?能提供准确的详细的信息也行
1974年:霍雷彗星接近地球(《新造人加塞恩》) 1974年9月1日:迈锡尼帝国开始对地上的侵略(《大魔神(GREAT MAZINGER)》) 1974年9月1日:城户沙织出生(《圣斗士星矢》) 1975年:寒羽良回到日本(《城市猎人》) 1975年:日本再次沉没(《日本沉没·电视剧》) 1975年:维加星联合军侵略地球(《UFO机器人古兰泰沙》) ...

西和县19553755962: 是谁发现了哈雷彗星 -
费殃抗感:[答案] 哈雷发现的!提起哈雷,人们都不会感到陌生,因为彗星中的佼佼者——哈雷彗星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哈雷1656年出生在伦敦附近的哈格斯顿.1673年进入牛津大学女王学院学习数学.1676年,20岁的哈雷毅然放弃了即将到手的学...

西和县19553755962: 哈雷彗星是谁发现的? -
费殃抗感: 1965年我国的紫金山天文台发现过两颗彗星,分别定名为紫金山1、紫金山2.在观测研究彗星方面,最著名的是对哈雷彗星的观测.这个彗星是17世纪时英国天文学家哈雷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来的,哈雷计算出这个彗星每隔76年左右接近太阳一次,并准确地推算出1758年12月25日在太阳附近的位置,这是被人类计算出周期的第一颗彗星.

西和县19553755962: 哈雷彗星是如何被发现的? -
费殃抗感: 哈雷彗星的发现1758年12月25日,那颗美丽的彗星按照哈雷的预言如期地出现在了天幕上,引起了全世界巨大的轰动 哈雷发现1531年、1607年和1682年出现的三颗彗星的运行的轨道十分相似,他认为这可能是同一颗彗星.于是哈雷动手利用...

西和县19553755962: 哈雷彗星最早是谁发现的?
费殃抗感: 哈雷慧星是一颗被预测出时间而且经证实的大彗星.1705年,著名的英国天文学家哈雷根据牛顿最新的运动定律,预言了这颗在1531,1607和1682年被看到的彗星能在1758年回归,虽然哈雷于1742年去世,但这颗彗星却如期在1759年重新回来...

西和县19553755962: 哈雷慧星的最早记录是哪国人留下的 -
费殃抗感:[答案] 我国是世界上记录彗星最早的国家.早在三千多年以前,周武王率领大军征伐商纣王,队伍走到共头山时,一颗彗星从东方升起.古书《淮南子》讲了这个故事.我国当代著名天文学家张钜哲利用电子计算机算出,这颗善星就是哈雷彗星.但由于它记载过...

西和县19553755962: 哈雷彗星是怎样发现的?
费殃抗感: 1682年,夜空中出现了一颗特别大的彗星,子十分奇特,光亮异常.与牛顿同时代的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对这颗彗星进行了大量的观测,他发现这颗彗星的周期是76年.为...

西和县19553755962: 哈雷彗星在历史上是如何记载的?
费殃抗感: 哈雷彗星是用著名天文学者哈雷的名 字命名的著名彗星.它每隔76年绕太阳 一圈中国人最早发现哈雷彗星.《淮南子 •兵略训》记载,公元前1057年,武王伐纣 时有“...

西和县19553755962: 哈雷彗星的由来是什么?
费殃抗感: 哈雷彗星是以著名天文学者哈雷命名的著名彗星,它每隔76 年绕太阳一圈. 中国人最早发现哈雷彗星. 《淮南子.兵略训》记载,公元前1057年,武王伐纣时有“彗星 ...

西和县19553755962: 谁发现了哈雷慧星的周期性? -
费殃抗感: 人很早就观察到了它 不过最早了解它并计算出它的轨道的是哈雷,并且预言出其回归日期是76年, 我们中国古代很早就对它开始有记载,最早《春秋》一书记载在公元前613年.《春秋》上的记载,是人类历史上对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要比欧洲早几百年

西和县19553755962: 著名的哈雷彗星命名源于什么? -
费殃抗感: 因为英国著名天文学家爱德华 哈雷最早发现了一颗彗星的运行轨道,人们为了纪念他,便以哈雷命名这颗彗星. 谢谢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