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对佛教很感兴趣,想看些书,哪些比较浅,适合入门读呢?

作者&投稿:张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对佛教很感兴趣,应该读什么书去系统地了解它?~

初学不建议一上来就直接读佛藏原典,应该先读一些佛学概论性的书籍了解基本的名相和原理,比如圣严法师的学佛三书(《学佛群疑》、《正信的佛教》,《佛学入门》),陈兵居士的《佛陀的智慧》,《佛教生死学》,《自在之行:佛法正道论》,《佛教心理学》等,这位陈兵居士的见地非常深彻,他的书都推荐一读,然后再开始研读原典,很多重要的佛经都有古德的著疏讲解,可以作为学习的参考,阅读的时候顺便准备一本佛教辞典方便查阅一些名相,这里推荐一个在线佛学辞典,这是我目前发现的最好的佛学辞典:一行佛学辞典搜寻,搜索的时候记得输入必须是繁体。一般认真研读一段时间,自然就开始入门了。

  佛教诸乘诸宗的教理,可总摄为“一心缘起论”或“缘起心枢论”,以依自心观染净因果为总纲维。掌握一心缘起论的内容、实质及其义理展开的脉络,是观察佛法与外道法的区别,观察佛教诸家学说之同异浅深、偏圆顿渐,得大总持的诀要。

  华严宗祖师曾将大小乘诸家之说,归纳为业感缘起、赖耶缘起、如来藏缘起、法界缘起四种一心缘起论。近世日本学者多依此论立说,并加六大缘起等论。

  业感缘起论,华严宗用以指小乘教之法,包括声闻乘之四谛与缘觉乘之十二因缘。四谛大略依“此生故彼生”的法则,从众生现前生老病死等八苦交攻的苦果(苦谛)观造成苦果之因,以心起贪瞋痴等烦恼,以烦恼为本而造有漏善恶业为感得六道轮回苦果之因(集谛);依“此灭则彼灭”的法则,只要通过修持八正道、自净其心(道谛),灭却烦恼业因,则生死苦果自然灭尽,不生不灭的寂灭境界涅槃,于焉实现(灭谛)。十二因缘分析染净因果较四谛更为深细,大略亦依“此生则彼生”的法则,观老死忧悲之苦果因生而有,生从有(堕于三界的生命形态)生,有从取(执着希求)生,取从爱生,爱从受(领纳苦乐)生,受从触(心境接触)生,触从六入(眼耳鼻舌身意之门户开放)生,六入从名色(五蕴)生,名色从识生,识从行生,行从无明生,穷追生命缘起的十二连环,发现无明为老死忧悲等苦果之根株;又依“此灭则彼灭”的法则,只要灭尽无明,则行乃至老死忧悲,皆悉不得生,如伐毒树,其根若断,枝叶悉死。无明,即四谛中集谛所摄诸烦恼中的痴,一般释为过去世的烦恼,《摄大乘论》因此名十二缘起为“分别爱非爱缘起”。实际上,被认为烦恼惑业之本的痴、无明,本义为愚暗无智,不了真实,小乘教义中实指因计有实我实法、不知诸法缘起无我之真实而生的我执。三法印中作为中心的诸法无我印,即针对此执而设。

  大乘、密乘诸宗的教理,实际上亦不出四谛或染净因果的框架,只不过其说法更为深细而已。

  阿赖耶缘起论,华严宗判为大乘始教(法相宗)义,《摄大乘论》名为“分别白性缘起”。大略谓众生各有心体阿赖耶识,其中所藏无始以来有漏种子为因,以自己心识所变现的境相为缘,由不了境唯识变、不离心识,起俱生、分别两层我、法二执,以之为本,生七转识现行,现行又熏习种子,不断起惑造业,流转生死,自造成有碍、污染的根身器界;依阿赖耶识中的无漏种子,发菩提心、修六度四摄等行为因,观万法唯识,破我法二执,渐转识为智,转身为佛身,转境为净土。

  大乘空宗(中观学派、三论宗等)的教理,可名“性空缘起论”。其义略谓诸法因缘生,本无自性、空,空亦复空,为诸法实相;然众生的妄想识心,总是有违于缘起性空的真实,执假名为实有,起我法二执,横生戏论,执有执空,不见实相,由惑起业,或执假名有、造有漏业而轮转六道,或着空而不能彻法源底,出三界外生死;由息灭名言分别之戏论,证见诸法实相,勤修六度四摄,灭尽我法二执,乃超出三界内外生死,成就佛果。

  如来藏缘起论,华严宗判为大乘终教(《楞伽经》、《起信论》等所说)义。亦称“真如缘起”。略谓一切众生皆有本觉真心,亦名佛性、如来藏、心真如,本来寂灭清净,具足诸佛所证的一切清净功德,为世间、出世间一切法的体性,随缘现为世出世间一切法。由不觉此真心而生无明,以无明为本起生灭之八识,造成生死流转的众生界;然虽流转生死,真如随缘而不变,如来藏不减。若转迷为悟,则见本来是佛,与佛无异。众生与佛,区别唯在迷悟,而迷之与悟,皆依一真心本觉而起。

  法界缘起论,具称“圆融法界无尽缘起”,乃华严宗所判一乘圆教(华严、天台之学)义,最为圆满。大略谓一真法界(即众生本觉真心)全体显现为宇宙万法,万法皆自性空、唯心现,以同一真如为体故,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互相摄入无碍,缘起无尽,交织成事事圆融、重重交参的法界大缘起网,喻如帝释天冠上的千珠(因陀罗网):一一珠中映现一切珠,一切珠摄入于一珠,相摄相入,重重无尽。众生即佛,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诸佛所证、法界本具圆融无碍、缘起无尽的妙用,具足于众生之当念,本来现成,无欠无余,唯因妄念遮蔽而不得显现,若觉悟真心,以万行庄严佛果,则发无尽的妙用。

  日本真言宗的六大缘起论,谓世间、出世间一切法,皆以地水火风空识六大为体性,众生身六大与佛身六大无异,法尔具足佛智,心色无碍,当相即道,即事而真,唯由粗、细、极细三重妄执遮蔽白性清净心,使六大无碍的妙用不得显现。由修有相、无相二种瑜伽,身口意三业与佛果境界之三密相应,则妄执顿破,自性清净心的功德、六大无碍的妙用得以速疾显现。藏密无上瑜伽则说一种多层次的身心缘起论,分身心为粗、细、最细三层,粗心(前六识)依粗身(四大肉身)生分别妄执,细心(第七、八识)依细身(气脉明点)生俱生妄执(“八十性妄”),遮蔽最细风心之心体光明不得显发,而虽由惑起业流转六道,现为众生,其五蕴、五大、十种气等,当体与佛无异,即身即佛;由修身语心,令心性光明显发,则凡夫身转为佛身,即身成佛。藏密大圆满见、大手印见、道果见,大体皆说即心即佛、即身即佛,生死、涅槃一切法皆本觉真心所显现,真心本具三身四智,不假修造,当体即是。由顿观心性,依本来是佛、圆满具足的正见修光明定,达无修无证,穷尽法性,则速疾成佛。基本属如来藏缘起论。

  诸乘诸宗的一心缘起论义理虽不无差别,然皆不离被视为佛法身舍利的缘起偈所示义的基本立场,皆依“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就心而观染净因果,将生死流转之因归结于自心的无明迷染,以尽除无明染因为解脱生死诸苦、超出因缘和合的有为境界之要道。诸说的区别,在所观之心,有真妄之差,所说无明,有浅深之别,就所观之心而言,业感缘起论、性空缘起论所观唯前六识,阿赖耶识缘起论所观为八识,皆属妄心;如来藏缘起论、法界缘起论、六大缘起论等所观为九识,属真心。业感缘起论说灭妄归真,阿赖耶缘起论说转妄为真,性空缘起论说离妄即真,如来藏缘起论等说即妄即真,其实质皆不出缘起渴“因缘尽故灭”离无明妄因即寂灭涅槃的大旨。就所说无明而言,业感缘起论以不知诸法无我之真实而起烦恼为无明,性空缘起论以由名言分别戏论所起我法二执为无明,赖耶缘起论以不了万法唯识、心亦无心而生的分别、俱生我法二执为无明,如来藏缘起论等以迷昧本觉真心绝待圆满为无明。不了诸法无我,乃诸宗所共认的无明之本。

  天台、华严二宗,曾以四谛为诸乘诸宗教义之共同纲宗,将诸家教理归纳于四种四谛:一、生灭四谛,从以灭灭生的角度,说灭尽无明染因而证寂灭涅槃,业感缘起论属此;二、无生四谛从因缘生法自性本空的角度,说体证无明无本、烦恼本空、诸法本来涅槃,与实相相应而修万行,证入混槃,性空缘起论属此;三、无作四谛,从肯定众生心性即佛的角度,说众生本觉真心在凡不减、在圣不增,离作为修造而修万行,转迷为悟,即显本觉所具德用,如来藏缘起论属此;四、无量四谛,从观佛因行果地境界的角度,说一真法界本具无量无碍妙用,以圆契真理的无量愿行而显现,法界缘起论属此。

  纵观诸家之说,从业感缘起论到法界缘起论,从生灭四谛到无量四谛,无论从所依心识之真妄、所说无明的深浅、所观境之广狭,还是从圆融性相、真俗的中道义而言,都可看出其所说义前浅后深、前局后圆、前渐后顿,次第深化而渐臻圆极。

  诸家一心缘起论的义理虽繁,而其精义,可于现前观一念妄心而总摄之。当现前心境相接,心被声色名利吸摄而起一念烦恼时,观此烦恼令身心热恼,为恶业之本,当念能生欲界苦果,识欲除苦果,须灭尽染因,为观业感缘起;次观所起烦恼染因,以自己心识深层染污种子为根株,分别境相为缘,执名相分别的外境为离心实有而生我法二执为本,观所分别的外境,其实不离内心分别,所执名相乃自心所变造,为观阿赖耶缘起;次观外境名相既依自心分别而生,依境而生的分别心亦无自性而空,空的观念亦空,以无所得为诀要,于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之际体证诸法实相,为观性空缘起;次观与实相相应的离念境界,具空、明、乐等众德,现世间、出世间一切万法,此心即佛,本来无减,强名为真心、如来藏心等,为观如来藏缘起;次以前所见无碍真心,起无量行愿,修六度万行,因果同时,念念中显现本心所具清净功德,功圆果满,事事无碍、缘起无尽的妙用圆满显现,即证入法界缘起。

1.刚开始有兴趣,可看些佛教电影,佛教动画,很容易懂(百度视频搜“佛教动画片”)
2.《佛本身经》是讲述佛在前世修行的故事,怎样修成罗汉、菩萨。《佛陀的十大弟子》也很好,讲了罗汉们的修行过程和故事。
3.等有了一定基础,可学《弥勒上生经》、《地藏经》,《六祖坛经》,《金刚经》等。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天竺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时长老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复次须菩提。菩萨於法应无所住行於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於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须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於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须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於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须菩提。於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须菩提。於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佛告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於法实无所得。须菩提。於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於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於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於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於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须菩提。又念过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则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於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只劫。於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於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於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於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於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则不与我受记。汝於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受记作是言。汝於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於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须菩提。於意云何。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须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须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於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非善法是名善法。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须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则非凡夫,是名凡夫。
须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若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见如来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相。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说断灭相。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於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於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则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只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萨心者。持於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於相如如不动。何以故。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真言。
那谟婆伽跋帝 钵喇坏 波罗弭多曳 唵伊利底 伊室利 输卢驮 毘舍耶 毘舍耶 莎婆诃

--------------------------------------------------------------------------------

最简单的,最短的是《心经》,而且很有意思。深入之后能够悟出一些东西。
可以看蔡智忠的《漫画心经》,浅显易懂,还有漫画帮助理解

<心经>是属于大乘经典中的般若部的,说通俗点也就是开智慧的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注>唐三藏沙门鸠摩罗什译 http://bookgb.bfnn.org/books/0878.htm
<心经略说>黄念祖老居士主讲 http://bookgb.bfnn.org/books/0095.htm
<心经抉隐>元音老人著 http://bookgb.bfnn.org/books/0159.htm
<心经讲记>圣一法师讲述 http://bookgb.bfnn.org/books/0226.htm
<心经讲记>纯果法师著 http://bookgb.bfnn.org/books2/1286.htm
<《心经》的人生智慧>济群法师著 http://bookgb.bfnn.org/books/0266.htm
<心经的理论和实践>徐恒志居士著 http://bookgb.bfnn.org/books2/1505.htm
<般若心经指掌>清 永觉禅师著 http://bookgb.bfnn.org/books2/1220.htm
<般若心经讲义>圆瑛大师著 http://bookgb.bfnn.org/books2/1228.htm

你可以到新华书店看看
或者直接在网上订

《十善业道经》
济群法师:十善业道经的启示

探究世界形成的因素,考察心物现象的实质,分析有情命运的原理,建立幸福人生的方法。学佛的基本德行,三乘圣贤解脱烦恼的法门,尽在此中。

http://www.jiqun.com/dispfile.php?id=100

我和你一样哦 ···寺庙附近都有一些专卖经书的店··你可以去问问····
先学习一些佛教礼仪吧 书都不贵的 ··而且你最好是买一本佛教专用字典 因为很多经书里面的文字我们在一般的字典里查不到的 而且读音上都不一样
我初八的时候去庙里 有免费发放的经书 但一般我们这些刚入门的人是看不明白的 所以还是不要随便的拿·因为经书的摆放和供读讲究很多的
开始我不懂 就求了些经书 但看了一些入门礼仪后才知道供读和摆放有很多要求的 一般我们这些新入门的信者不容易做到 所以还是不要求的好 就买一些礼仪和基础知识的书就好··等以后真的觉得可以受一些戒律了再去求经书····还有哦 一本的佛教礼仪和基础知识再书店是很难买到的 而且我看了很多都不是很好 还是到专卖店去看看吧

《觉海慈航》最好入门。还可以到寺庙或佛教协会法物流通处购买其他书籍。


忽然对佛教很感兴趣,想看些书,哪些比较浅,适合入门读呢?
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於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於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则不与我受记。汝於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

我是理科生,以前对佛教感觉很陌生,现在突然有了兴趣,很想了解一下,但...
在百度视频有佛教典故!动画片 很好看!美极了!还有各位大德高僧的讲解!

我对佛法很感兴趣,担心自己会出家,怎么办?
这个你完全不必担心。出家那得有善根福德因缘的,不是随随便便想出就出的。对佛法感兴趣很好,如果有机会能深入的修行佛法的话会减少你生活中得很多痛苦,获得智慧。而且修学佛法可以分成2种一种是出家一种是在家。对于佛法很多人对于他有很多的偏见和误解,好像就是那些想不开,失恋了的人才去出家等等。

我很喜欢宗教,尤其对佛教,道教感兴趣,可是怎么样才能知道我的佛缘重,还...
你喜欢什么,本是你累世的缘份因果在左右,你喜欢佛、道,那就说明你累世中,与这二教皆有缘分。佛教是纯出世间法,当然现在人们都把它弄成世间的东西了。道教的修法在开始有相当一部分是世间法的,就是先世间后出世间的修法。说一个简单的例子吧,比如你要身体好,学佛那就很慢了,但对应的道家...

我对佛教很感兴趣,觉得很有缘分,但是最近有些困惑,可否请各位帮我解答...
不知道你是对佛教的理论感兴趣,还是佛教的一些八卦感兴趣。怎么说好呢,连佛祖也有人会说他不好,不对。何况这些法师呢?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满足所有的人的胃口。我们只要去欣赏他们对的地方,去除他们不对的地方就好。

最近突然对佛教之类的事情感兴趣。就是不知道佛教显教与密教区别在哪...
显教:显明易懂的教法,密教:对显教而言,法身佛大日如来所说的内证真言教法,因其文其义,秘密难晓,故称密教。又因是对未灌顶的人不许显示的教法,故称密教。

我对佛教很感兴趣,想信奉佛教。但是我一直以为佛教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
学佛就是修正自己的习性,找回自己本具的本性,所以难也不难,说不难却又难。不难因是本具的,难是习性难改。真正学佛人是要具备铁志的,没有持之以恒的坚强决心和意志,是很难修正人的习性的。宣化上人在东北时预收一弟子时,嚼了口馒头吐到地下,要那人吃下,那人只停顿了一下便拾起来吞了...

我从小对佛很感兴趣,很喜欢,梦见佛发很大的光,黑夜被全照亮16发学佛,对...
这说明你与佛菩萨的缘分很深,更需要修习佛法。而不是现在重视这些神神叨叨的事情。学佛成佛,简单而言,就是要通过“信、解、行、证”四个步骤、采用“六度波罗蜜”六种途径,经历过“戒、定、慧”三个层次的境界,最终才能修成正果、立地成佛的。我依次给你简介一下:1、信解行证:首先要有信仰...

我对佛教很感兴趣,应该读什么书去系统地了解它?
初学不建议一上来就直接读佛藏原典,应该先读一些佛学概论性的书籍了解基本的名相和原理,比如圣严法师的学佛三书(《学佛群疑》、《正信的佛教》,《佛学入门》),陈兵居士的《佛陀的智慧》,《佛教生死学》,《自在之行:佛法正道论》,《佛教心理学》等,这位陈兵居士的见地非常深彻,他的书都推荐...

现在对宗教很感兴趣,昨晚正看佛教知识,突然一个烦恼涌上心头,搞得在...
烦恼是自找的,睡着了就不用多想了,佛教让你体会到了顺其自然,“万法由缘生,随缘即是福”,继续你喜欢的事吧!

盐亭县15873681389: 我突然对佛学感兴趣了,有什么好的书推荐一下呗 -
蔺伦胃膜: 要先看佛教基础知识和入门书,慈诚罗珠堪布的《慧灯之光》,《正信的佛教》,还有传喜法师的视频《佛教的科学性》,这些都很好.

盐亭县15873681389: 想读读跟佛有关的书,请推荐! -
蔺伦胃膜: 正见! 这书非常通俗易懂,道理讲的很明白

盐亭县15873681389: 我想学佛,开始学习,应该看什么书 -
蔺伦胃膜: 若有条件,找一个法师皈依最好,他会给你介绍如何修行的. 若暂时还没有机会,想先了解.认识佛教,修行佛法从读经开始,是一条基本的路之一.中华书局出版了一套佛——《佛教十三经》,赖永海先生主编.里面大部分可以买来读一读,先对佛教、佛法有一个基本的印象.同时再读一些大德们的介绍类的书,慢慢就了解了(大一点的书店均有销售).还有一条途经,便是去大一点寺庙去请经.一般这些书都是免费结缘的,有只有原文的,也有带法师解释的.然而这仅仅知. 另外一个是要行,这是最重要的.方法很多,比较基本的方法就是念佛、念咒、读经.这些还是要读一些经或介绍,慢慢才会了解. 最终要知行合一,断烦恼(其实也就是人生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了),提升自己的境界......

盐亭县15873681389: 最近想读一些佛家的书, 谁能够推荐一些?谢谢
蔺伦胃膜: 看你想看原书还是,名家的说解了~~ 如果原书的话~看《金刚经》,另外,南怀瑾老师的佛学说解很通俗~~ 如果有兴趣的话~先看名家的解说~~再去自己慢慢品~~

盐亭县15873681389: 想了解佛经,有什么入门书籍可推荐吗 -
蔺伦胃膜: 《认识佛教》,《觉海慈航》,《五戒是良师》想了解佛法可以先从阿含部的经文看起,不过,对于没入门的朋友来说可能有点枯燥,坚持一下就会好的.也可以先从了凡四训开始,接着南老师的《金刚经说什么》看起,再看《如何修证佛法》,由浅入深,接下来可以看看宗镜录,之后读菩萨道次地广论,瑜珈师地论,最后再看经文就容易多了.不过,钻进去确实不容易,至少要有一段时间专心的读些书.圣严三书:《正信的佛教》、《佛学入门》、《学佛群疑》;南怀瑾先生丛书,通俗易懂,义理透彻,但最好训练自己的阅读古文的能力,直接看大藏经.最好《地藏经》,多读她你可以知道如今世做人!《金刚经》,《法华经》,《心经》

盐亭县15873681389: 能看懂学佛入门看哪些书比较好 -
蔺伦胃膜: 如果是对因果感兴趣《地藏经》《十善业道经》《三世因果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等等,都很简单,如果说是清净修行,就需要实际契入,没有什么“看...

盐亭县15873681389: 觉得执念太多,想读几本佛学的书,有什么好的推荐的? -
蔺伦胃膜: 念佛的最高境界是殊途同归,也是所谓的条条大道通罗马.心中有佛,执念自然消减.若你有了,无论金刚经、山海经,还是三字经,都只是空中楼阁,神马浮云罢了.

盐亭县15873681389: 我对佛很有兴趣 想要做半个僧人 想读一些经书,能推荐一下吗? -
蔺伦胃膜: 推荐楞严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大般涅槃经2L说的也可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