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窗风雨夕全诗译文

作者&投稿:骆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林黛玉的《秋窗风雨夕》完整版,带注解和译文的。~

1、原文
代别离·秋窗风雨夕
清代:曹雪芹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连宵霢霢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2、译文
秋天花草凋零,微明的灯光使秋夜显得更加漫长。已经觉得窗外是无尽的秋色,哪能忍受秋日的风雨使秋天更加凄凉。
秋天的风雨来的何其迅速,惊破了梦中的绿色。怀着秋日的感伤无法入眠,向着屏风移动流泪的蜡烛。
晃动的烛焰点燃了短柄的灯台,牵动了愁怨和离别的情绪。谁家的庭院没有秋风侵入,那里秋日的窗外没有雨声?
丝绸的被子无法抵挡秋风的力量,秋夜将尽的更漏声催来更急的雨声。整夜连绵的秋雨,就像陪伴着即将离别的人哭泣。
庭院在秋日雨雾笼罩下更加萧条,窗前稀疏的竹叶上时有水珠滴落。不知风雨何时才能停止,泪已经打湿了窗纱。
3、注释
耿耿:微明的样子。另一义是形容心中不宁。这里字面上是前一义,要表达的意思上兼有后一义。
助凄凉:《红楼梦》庚辰本另笔涂去“凄”字,添改作“秋”,当是为复叠“秋”字而改,有损文义,不从。
秋梦绿:秋夜梦中所见草木葱笼的春夏景象。《红楼梦》程高本作“秋梦续”,“续”与“惊破”相反,又与下句“不忍眠”矛盾。
秋情:指秋天景象所引起的感伤情怀。
“自向”句:暗用唐代李商隐《嫦娥》诗中“云母屏风烛影深”句意,写寂寞。泪烛,融化的蜡脂如泪,故名。也是以物写人。“移”,《红楼梦》程高本作“挑”,灯草才用“挑”,烛芯只用“剪”。
摇摇:指烛焰晃动。爇,点燃。檠,灯架,蜡烛台。
罗衾:丝绸面子的被褥。不奈:不耐,不能抵挡。
残漏:夜里将尽的更漏声。
连宵:整夜。脉脉:通“霢霢”,细雨连绵。飕飕:状声词,形容风声。
寒烟:秋天的细雨或雾气。
滴沥:水珠下滴。

扩展资料:
小说中,林黛玉病卧潇湘馆,秋夜听雨声淅沥,灯下翻看《乐府杂稿》,见有《秋闺怨》、《别离怨》等词,“不觉心有所感,亦不禁发于章句,遂成《代别离》一首,拟《春江花月夜》之格,乃名其词曰《秋窗风雨夕》。”
《春江花月夜》系初唐诗人张若虚所作,是一首写离愁别恨的歌行。这首诗在格调和句法上都有意模仿它。“代别离·秋窗风雨夕”,前者是乐府题。代,如同“拟”,仿作的意思。用“代”字的乐府题,南朝诗人鲍照的集中特多。
一般情况下,乐府诗不另外再加题目,这里因为又仿初唐歌行《春江花月夜》而作,所以又拟一个字面上与唐诗完全对称的、更具体的诗题。
《秋窗风雨夕》的作意,如果不加深求,可以说与《葬花吟》一样,都可以看作是林黛玉伤悼身世之作,所不同的是它已没有《葬花吟》中那种抑塞之气和傲世态度,而显得更加苦闷、颓伤。
这可以从以下的情况得到解释:林黛玉当时被病魔所缠,薛宝钗对她表示关心,使她感激之余深自悔恨,觉得往日种种烦恼皆由她自己多心而生,以至自误到今。林黛玉本来脆弱,在病势加深的情况下,又加上了这样的精神负担,就变得更加消沉。
但是,如果读者认为作者写此诗并非只为了一般地表现林黛玉的多愁善感,要细究其深意,那么也就会发现一些问题。首先,无论是《秋闺怨》、《别离怨》或者《代别离》这类题目,在乐府中从来都有特定的内容,即只写男女别离的愁怨,而并不用来写背乡离亲、寄人篱下的内容。
此时林黛玉双亲都已过世,家中又别无亲人,诗中“别离”、“离情”、“离人”等等用语更是用不上的。再从其借前人“秋屏泪烛”诗意及所拟《春江花月夜》原诗来看,也都是写男女别离之思。
可见,要说“黛玉不觉心有所感”感的是她以往的身世遭遇是很难说得通的。这首诗只能是写一种对未来命运的隐约预感,而这一预感恰恰被后半部佚稿中贾宝玉获罪被拘走因而与林黛玉生离死别的情节所证实。
曹雪芹的文字正有这种草蛇灰线的特点。《红楼梦曲》中写林黛玉的悲剧结局是:“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脂砚斋所读到的潇湘馆后来的景象是:“落叶萧萧,寒烟漠漠。”这些也都在这首诗中预先作了写照。
小说中林黛玉刚写完诗搁下笔,贾宝玉就进来了,下面所描写的主要细节是:林黛玉先说贾宝玉像渔翁,接着说漏了嘴,又把她自己比作“画儿上画的和戏上扮的渔婆”,因而羞红了脸。
对此,用心极细的脂砚斋用批语揭示作者这样写的用意说:“妙极之文!使黛玉自己直说出夫妻来,却又云‘画的’,‘扮的’,本是闲谈,却是暗隐不吉之兆,所谓‘画中爱宠’是也。

秋天花草凋零,微明的灯光使秋夜显得更加漫长。
已经觉得窗外是无尽的秋色,哪能忍受秋日的风雨使秋天更加凄凉。
秋天的风雨来的何其迅速,惊破了梦中的绿色。
怀着秋日的感伤无法入眠,向着屏风移动流泪的蜡烛。
晃动的烛焰点燃了短柄的灯台,牵动了愁怨和离别的情绪。
谁家的庭院没有秋风侵入,那里秋日的窗外没有雨声?
丝绸的被子无法抵挡秋风的力量,秋夜将尽的更漏声催来更急的雨声。
整夜连绵的秋雨,就像陪伴着即将离别的人哭泣。
庭院在秋日雨雾笼罩下更加萧条,窗前稀疏的竹叶上时有水珠滴落。
不知风雨何时才能停止,泪已经打湿了窗纱。

这首词出现在《红楼梦》第四十五回 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是初秋雨夜中黛玉因宝钗来看望她,关心备至,而深感往日因自己的多心猜忌而造成了和宝钗及至宝玉情感的疏远而懊悔不已,继而哀伤与宝玉姻缘的前途迷茫,兼窗外雨打竹摇异常凄凉,便悲从心生,作了这首极为凄苦哀怨的《秋窗风雨夕》。这首歌曲的歌词在原诗的基础上有所删节。

既然是风雨夕作的“风雨词”,所以凄风苦雨便是这首乐曲的场景基调。而乐曲极为简短的几小节前奏便立刻营造了这样一个场景。首先,乐曲的前奏选用了几样非常冷色调的乐器,用弦乐微弱的烘托出清素的背景,用木琴的上行旋律奏出了风雨夕寒烟萧条的情景,紧接着古筝极为深远冷幽的滑音过后,加入琵琶渐强的轮奏,我们仿佛听到了潇湘馆外竹林中,淅淅沥沥的雨点从竹叶间滴落,不由得让人寒从心生!

在前奏营造的阴冷气氛中,第一句“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顺势而出。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一般诗词讲究启、承、转、合,而这首乐曲的旋律发展也和这一诗词特点相呼应,也分为四部分:开始、发展、高潮和结尾。

第一句“秋花惨淡秋草黄”为乐曲开始部分,描绘出了秋花已残,一片惨淡,秋草已黄,一派凄凉的初秋之景。其中 “秋花”二字和“惨淡”二字,旋律给人以一种空灵、孤寂和萧条的感觉,突出诗中“惨淡”二字,而乐曲的配乐也秉承这种感觉,只用低音提琴作节奏,其他乐器全都静音,一下子把个秋夜凄凉寂廖的感觉带了出来。直到“惨淡”二字结束处才出现古筝悲冷孤独的滑音,以及加入弦乐的衬托。随着古筝清幽的下行拨奏后,乐曲过渡到第二句。

“耿耿秋灯秋夜长”为发展部分。在难挨的长长秋夜中,孤独的人儿也只有与烛灯相伴。“耿耿秋灯”四字旋律在低音部分,仿佛夜色沉沉,烛光隐隐,此处配乐中加入了木琴,增加了一种烛影朦胧的感觉,而古筝的滑音继续配合出现。“秋夜长”三字进入了发展阶段,旋律渐渐往上发展,情感更为凄楚,而古筝有力的上行拨奏则更推动了旋律和情感的发展。

第三句“已觉秋窗秋不尽”为高潮,旋律更为伸展,情绪更为哀怨,凄楚,乐队也同时合奏来烘托气氛,而配乐中更为连绵不断的的古筝拨奏,仿佛是一阵又一阵袭来的秋雨和黛玉一缕又一缕难平的思绪,让人久久难以平静。随着弦乐的独奏,乐队慢慢安静下来,过渡到第四句。

第四句“哪堪风雨助凄凉”为结束句,旋律又到了低音区,情绪在极度哀伤之后趋于平稳,但更多了些许无奈和无助。是啊,独坐秋窗的黛玉本已憔悴不堪,哪里还经得住秋风秋雨的吹打!这正是黛玉自身的写照。而吹打她的秋风秋雨则更多的是世事的难料和世态的沧桑。此处二胡配合和琵琶的独奏更增添了这种无助的哀伤之感。

在古筝又一次的拨奏之后乐曲到了再现部分。值得注意的是这首乐曲的古筝拨奏出现频繁,不仅烘托了气氛,增添了情感,而且推动了乐曲的发展,使得乐句之间衔接自然,切莫泛泛听过。

再现部分的女声“啊”就仿佛是黛玉的感叹,似乎黛玉正对着秋灯独自悲叹感怀,她此时的思绪也如这风雨秋夜一般的凄苦,阴霾。二胡的演奏在这里显得更为委婉哀伤。随着“助凄凉”三字的再现,乐曲的第一段缓缓的结束了。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黛玉的眼泪就和那烛台上的蜡滴一样,哀怨的滴落着,而黛玉想着和宝玉的姻缘似乎永远难到圆满之时,虽然宝玉就在身边,可她就感觉和宝玉是那样的遥远,仿佛已和宝玉离别,不觉悲苦不堪。而如果真的和宝玉的姻缘成终成泡影,这世上到处是秋风秋雨的摧残,哪里才是自己的归宿呢?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身上的衣襟不堪秋风的吹打,就像本已脆弱的黛玉再不堪无情的折磨,窗外雨打竹摇的凄沥之声仿佛使得秋雨更加无情的肆虐,这秋风秋雨已不知何时到尽头,而黛玉悲凉的眼泪早湿透了茜纱窗,也湿透了每一个读者的心!

后两段的旋律和配乐和前一段相同,歌手的演绎则显得至关重要,第一段更注重悲凉之景,第二段更突出难平的思绪,第三段则需要集中表现出黛玉的悲怨和无奈。

另外,此《红楼梦》十曲一字多连音的特点也在这首乐曲中体现无疑,使得全曲更哀婉,感人。

《红楼梦》的这首《秋窗风雨夕》从秋夜之景出发,联想和宝玉的恩怨纠缠,再发展到人生人世间的万物,再回到潇湘馆,让我们了解了风雨夕黛玉的心路历程,而作曲家则是用音乐让我们又一次重温了风雨夕的这难忘的一夜。

秋天花草凋零,微明的灯光使秋夜显得更加漫长。
已经觉得窗外是无尽的秋色,哪能忍受秋日的风雨使秋天更加凄凉。
秋天的风雨来的何其迅速,惊破了梦中的绿色。
怀着秋日的感伤无法入眠,向着屏风移动流泪的蜡烛。
晃动的烛焰点燃了短柄的灯台,牵动了愁怨和离别的情绪。
谁家的庭院没有秋风侵入,那里秋日的窗外没有雨声?
丝绸的被子无法抵挡秋风的力量,秋夜将尽的更漏声催来更急的雨声。
整夜连绵的秋雨,就像陪伴着即将离别的人哭泣。
庭院在秋日雨雾笼罩下更加萧条,窗前稀疏的竹叶上时有水珠滴落。
不知风雨何时才能停止,泪已经打湿了窗纱。

诗词鉴赏】

《秋窗风雨夕》的作意,如果不加深求,可以说与《葬花吟》一样,都不妨看作是林黛玉伤悼身世之作,所不同的是它已没有《葬花吟》中那种抑塞之气和傲世态度,而显得更加苦闷、颓伤。这可以从以下的情况得到解释:黛玉当时被病魔所缠,宝钗对她表示关心,使她感激之余深自悔恨,觉得往日种种烦恼皆由自己多心而生,以至自误到今。黛玉本来脆弱,现在,在病势加深的情况下,又加上了这样的精神负担,自然会更加消沉。
但是,如果我们认为作者写此诗并非只为了一般地表现黛玉的多愁善感,必欲细究其深意,那么也就自然地会发现一些问题。首先,无论是《秋闺怨》、《别离怨》或者《代别离》这类题目,在乐府中从来都有特定的内容,即只写男女别离的愁怨,而并不用来写背乡离亲、寄人篱下的内容。何况,此时黛玉双亲都已过世,家中又别无亲人,诗中“别离”、“离情”、“离人”等等用语更是用不上的。再从其借前人“秋屏泪烛”诗意及所拟《春江花月夜》原诗来看,也都写男女别离之思。可见,要说“黛玉不觉心有所感”感的是她以往的身世遭遇是很难说得通的。我以为这只能是写一种对未来命运的隐约预感,而这一预感倒恰恰被后半部佚稿中宝玉获罪被拘走因而与黛玉生离死别的情节所证实(参见《红楼梦曲·枉凝眉》、《葬花吟》等诗鉴赏),曹雪芹的文字正有这种草蛇灰线的特点。《红楼梦曲》中写黛玉的悲剧结局是:“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脂砚斋所读到的潇湘馆后来的景象是:“落叶萧萧,寒烟漠漠。”这些也都在这首诗中预先作了写照。
小说中黛玉刚写完诗搁下笔,宝玉就进来了,下面所描写的主要细节是:黛玉先说宝玉象渔翁,接着说漏了嘴,又把自己比作“画儿上画的和戏上扮的渔婆”,因而羞红了脸。对此,用心极细的脂批揭示作者这样写的用意说:“妙极之文!使黛玉自己直说出夫妻来,却又云‘画的’,‘扮的’,本是闲谈,却是暗隐不吉之兆,所谓‘画中爱宠’是也。谁曰不然?”这一批语,对我们理解作者写这首诗的用意,不是也同样有启发的吗?

【诗词大意】

秋天花草凋零,微明的灯光使秋夜显得更加漫长。
已经觉得窗外是无尽的秋色,哪能忍受秋日的风雨使秋天更加凄凉。
秋天的风雨来的何其迅速,惊破了梦中的绿色。
怀着秋日的感伤无法入眠,向着屏风移动流泪的蜡烛。
晃动的烛焰点燃了短柄的灯台,牵动了愁怨和离别的情绪。
谁家的庭院没有秋风侵入,那里秋日的窗外没有雨声?
丝绸的被子无法抵挡秋风的力量,秋夜将尽的更漏声催来更急的雨声。
整夜连绵的秋雨,就像陪伴着即将离别的人哭泣。
庭院在秋日雨雾笼罩下更加萧条,窗前稀疏的竹叶上时有水珠滴落。
不知风雨何时才能停止,泪已经打湿了窗纱。


凄风苦雨的秋夜,一个重病少女酸苦的哀思,悲凉的情绪如浓重的暗夜压在她的心头。这个犹如娇花嫩草的少女,孤单寂寞地住在潇湘馆里,听着暗夜中淅淅沥沥的雨点敲打着窗棂,想着自己凄凉的身世和未来渺茫的前程,怎能不痛断肝肠。“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突然到来的秋风秋雨,惊破了她绿色的幻梦,预感到她短暂的青春年华就要逝去了,这是多么值得人同情。对黛玉将来因悲愁泪尽而死,《秋窗风雨夕》是一次重要的铺垫。

秋天花草凋零,微明的灯光使秋夜显得更加漫长。
已经觉得窗外是无尽的秋色,哪能忍受秋日的风雨使秋天更加凄凉。
秋天的风雨来的何其迅速,惊破了梦中的绿色。
怀着秋日的感伤无法入眠,向着屏风移动流泪的蜡烛。
晃动的烛焰点燃了短柄的灯台,牵动了愁怨和离别的情绪。
谁家的庭院没有秋风侵入,那里秋日的窗外没有雨声?
丝绸的被子无法抵挡秋风的力量,秋夜将尽的更漏声催来更急的雨声。
整夜连绵的秋雨,就像陪伴着即将离别的人哭泣。
庭院在秋日雨雾笼罩下更加萧条,窗前稀疏的竹叶上时有水珠滴落。
不知风雨何时才能停止,泪已经打湿了窗纱。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红楼梦《秋窗风雨夕》全文及鉴赏
译文:秋天花草凋零,微明的灯光使秋夜显得更加漫长。已经觉得窗外是无尽的秋色,哪能忍受秋日的风雨使秋天更加凄凉。秋天的风雨来的何其迅速,惊破了梦中的绿色。怀着秋日的感伤无法入眠,向着屏风移动流泪的蜡烛。晃动的烛焰点燃了短柄的灯台,牵动了愁怨和离别的情绪。谁家的庭院没有秋风侵入,那里秋日的...

秋窗风雨夕原文及翻译
秋窗风雨夕原文及翻译如下:秋天花草枯黄凋零,微明的灯光伴着秋天的漫漫长夜。 已经觉得窗外是无尽的秋色,哪能忍受秋日的风雨使秋天更加凄凉。 秋天的风雨来的何其迅速,惊破了梦中绿色的幻想。 怀着秋日的感伤无法入眠,向着屏风移动流泪的蜡烛。晃动的烛焰点燃了短柄的灯台,牵动了愁怨和离别的情绪。 ...

...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详细解释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的意思是:秋天的花朵惨淡凋零秋草也已枯黄,若明若暗的灯光下秋夜是如此漫长。已经感到窗外衰萧的秋声无休无尽,那堪忍受又有斜风冷雨来助长凄凉。代别离·秋窗风雨夕 清代:曹雪芹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

秋窗风雨夕原文及翻译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翻译如下:秋天的花朵惨淡凋零,秋草也变得枯黄。

秋窗风雨夕,啥意思
《秋窗风雨夕》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作的古体诗,是《红楼梦》第四十五回林黛玉所作。初秋雨夜,薛宝钗来看望她,黛玉深感往日自己多心,疏远了宝钗和宝玉,哀伤与宝玉的前途茫,兼闻窗外风雨凄凉,有感而作。节选如下: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译文如下:...

“秋风秋雨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是谁的诗?
“秋风秋雨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是《红楼梦》里,林黛玉写的《秋窗风雨夕》。原文: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

“秋窗风雨夕”的全诗是什么?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这首诗出现在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讲的是初秋雨夜宝钗...

秋窗风雨夕全诗译文
这首词出现在《红楼梦》第四十五回 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是初秋雨夜中黛玉因宝钗来看望她,关心备至,而深感往日因自己的多心猜忌而造成了和宝钗及至宝玉情感的疏远而懊悔不已,继而哀伤与宝玉姻缘的前途迷茫,兼窗外雨打竹摇异常凄凉,便悲从心生,作了这首极为凄苦哀怨的《秋窗风雨夕...

赞美“雨夜”的诗句有哪些?
《代别离·秋窗风雨夕》译文:秋天花草凋零,微明的灯光使秋夜显得更加漫长。已经觉得窗外是无尽的秋色,哪能忍受秋日的风雨使秋天更加凄凉。秋天的风雨来的何其迅速,惊破了梦中的绿色。怀着秋日的感伤无法入眠,向着屏风移动流泪的蜡烛。晃动的烛焰点燃了短柄的灯台,牵动了愁怨和离别的情绪。谁家的庭院...

泪烛摇摇爇短檠 解释
意思是:晃动的烛焰点燃了短柄的灯台 【出处】《代别离·秋窗风雨夕》——清代:曹雪芹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译文】怀着秋日的感伤无法入眠,向着屏风移动流泪的蜡烛。晃动的烛焰点燃了短柄的灯台,牵动了愁怨和离别的情绪。

东丰县13931971346: <<代别离·秋窗风雨夕>>全文的翻译 -
再终小儿: 秋天花草凋零,微明的灯光使秋夜显得更加漫长.已经觉得窗外是无尽的秋色,哪能忍受秋日的风雨使秋天更加凄凉.秋天的风雨来的何其迅速,惊破了梦中的绿色.怀着秋日的感伤无法入眠,向着屏风移动流泪的蜡烛.晃动的烛焰点燃了短柄的灯台,牵动了愁怨和离别的情绪.谁家的庭院没有秋风侵入,那里秋日的窗外没有雨声?丝绸的被子无法抵挡秋风的力量,秋夜将尽的更漏声催来更急的雨声.整夜连绵的秋雨,就像陪伴着即将离别的人哭泣.庭院在秋日雨雾笼罩下更加萧条,窗前稀疏的竹叶上时有水珠滴落.不知风雨何时才能停止,泪已经打湿了窗纱.

东丰县13931971346: 秋窗风雨夕 -
再终小儿: 《秋窗风雨夕》赏析: 凄风苦雨的秋夜,一个重病少女酸苦的哀思,悲凉的情绪如浓重的暗夜压在她的心头.这个犹如娇花嫩草的少女,孤单寂寞地住在潇湘馆里,听着暗夜中淅淅沥沥的雨点敲打着窗棂,想着自己凄凉的身世和未来渺茫的前程,怎能不痛断肝肠.“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突然到来的秋风秋雨,惊破了她绿色的幻梦,预感到她短暂的青春年华就要逝去了,这是多么值得人同情.对黛玉将来因悲愁泪尽而死,《秋窗风雨夕》是一次重要的铺垫.

东丰县13931971346: 有红楼梦诗词解析书籍的朋友,可否提供《秋窗风雨夕》的译文?谢谢 -
再终小儿: 秋窗风雨夕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罗衾...

东丰县13931971346: "秋窗风雨夕"是什么意思?是喜还是悲? -
再终小儿: 黛玉写的?呵呵

东丰县13931971346: 谁有 秋窗风雨夕 的翻译
再终小儿: 林黛玉的秋窗风雨夕--曹雪芹 秋花惨淡秋草黄, 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 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 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 自问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 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人, 何处秋...

东丰县13931971346: 秋窗风雨夕,飞鸟各投林的意思是? -
再终小儿:[答案] 像红楼梦中的语汇. 秋窗风雨夕,是林黛玉闷制风雨词时的环境特点.以景显情,情景相生. 飞鸟各投林,是红楼梦前五回的中红楼曲中最后一支曲的名字.预示着红楼梦中的人物死的死,散的散,好似大厦之将倾,好似树倒猢狲散,最后只落得白茫茫...

东丰县13931971346: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详细解释 -
再终小儿: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的意思是:秋天的花朵惨淡凋零秋草也已枯黄,若明若暗的灯光下秋夜是如此漫长.已经感到窗外衰萧的秋声无休无尽,那堪忍受又有斜风冷雨来助长凄凉. 代别离·...

东丰县13931971346: 泪烛摇摇爇短檠 解释 -
再终小儿: 爇ruò :烧 (爇,烧也.——《说文》) 檠qíng:灯架,烛台(比如苏轼的“梦断酒醒山雨绝,笑看饥鼠上灯檠”)泪烛:燃着的蜡烛像流泪(作者自喻)蜡烛仿佛流着泪,在短短的灯台上燃烧,烛光摇曳.和后面“牵愁照恨动离情”照应

东丰县13931971346: 《秋窗风雨夕》
再终小儿: 写林黛玉伤悼身世之作,表现了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

东丰县13931971346: 急需风雨夜难眠的诗句,谁有啊,帮帮我吧! -
再终小儿: 1、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出自清代诗人曹雪芹的《代别离·秋窗风雨夕》 原诗 《代别离·秋窗风雨夕》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