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

作者&投稿:戴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什么?~

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仁”、“义”、“礼”、“智”、“信”,反对“过”与“不及”,崇尚“中庸”,崇尚和谐。
1、仁:仁爱
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仁以处人,有序和谐“是孔子思想的原发点,是儒家思想核心之核心。
2、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
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义(谊)者,人所宜也。段玉裁注《说文·言部》曰:‘谊、义,古今字,周时作谊,汉时作义,皆今之仁义字也。
3、礼: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它越来越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绳索,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4、智:同"知",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
指知道、了解、见解、知识、聪明、智慧等。内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质、知的来源、知的内容、知的效果等几方面。关于知的性质,孔子认为,知是一个道德范畴,是一种人的行为规范知识。
5、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
为儒家的"五常"之一。孔子将"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是贤者必备的品德,凡在言论和行为上做到真实无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当权者讲信用,百姓也会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 。

扩展资料
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从事丧葬行业的司仪,后来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它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
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儒学”、“儒家”、“儒教”这些概念要分清。儒学作为一种学说,儒家作为一个阶层,儒教作为一种信仰,三者相同也不同,需要区分开来。
一、儒学现代意义的两个重要原因:
第一,我们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的民族复兴的前夜,此时此刻,必须回顾我们的历史文化传统。
第二,新的世纪,我们的国家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费孝通先生曾提出“文化自觉”的问题。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也必须有个对自身“文化”上的自觉。什么是“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说:“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人们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
在这种情况下,来研究我们民族文化的历史和它发展的前景,就必须适应当代世界文化发展的新形势,即“新的轴心时代”到来的文化发展的新形势。适应我们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必须有一个文化自觉的要求。
二、儒家思想是中国思想体系的主轴。在此以前,西周建构的分封体制与其配套的观念,其实已经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础:
第一,周天子承受天命治理天下;天命无常,维德是亲,天命不是特别宠爱那一群人,天命只选择对人民有益的君主,委托这位君主治理世界。天命观念,远远超脱了部落保护神,或族群保护神的地位。这是一个道德的裁判者;君主的行为就在道德的尺度上,天视民视,天听民听,也就由人民加以衡量。
第二,周代的封建制度,是分封亲戚以藩屏周;所有的封君,不仅他权力来源来自周王,而且他们能否获得天命的眷顾,也必须经过大族长周天子的媒介,才能上达天听。于是,政治权力的分配、亲属关系的网络,两者迭合为一,政统和宗统是两个网络迭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儒家思想

孔子提出的儒家思想

礼融人伦教养与理性规范为一体,是伦理关系和制度伦理的统一。探究礼的本质、价值和意义以追寻至善,是古代礼论的目的。先秦儒家礼论发端于孔子,经过孟子、荀子的传承阐发,形成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对中国社会的思想文化和道德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研究先秦儒家礼论,对于认识儒家伦理思想的发展演变及传统社会道德教育的现代意义,是一个富有价值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本文拟在孔、孟、荀礼论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同异做一比较。�

一、孔子的礼论:兼综“德”、“礼”,以“礼”释“仁”

礼(繁体为“礼”)字在卜辞及西周金文里,与祭字意义几乎相当。许慎解释“礼”:“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丰,丰亦声。”丰从壴从珏会意,取意于祭祀的鼓乐和玉器。《礼记》说:“礼者,履此者也。”“此”指“尊亲”、“弗辱”、“能养”为核心的孝道或孝行。荀子说:“礼者,人之所履也。”“履”的本义为单底的鞋,衍生出踏、踩的意思,引申为施行、执行之义。段玉裁认为:“《周易·序卦传》:‘履,足所依也。’引申之,凡所依皆曰履。此假借之法。屡,履也。礼,履也。履同而义不同。”凡所依皆曰履,礼者人所依。�
王国维认定“礼”字意义即奉神人之事。“礼”字本义指祭仪的鼓乐和玉器,引申为祭典的专名。后来其意义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特指运用一定的礼物、以特定仪态举止所表达的特殊意义,形成冠礼、昏(婚)、丧、祭、乡饮酒和乡射以及士相见诸礼制,或者统括一切精神活动和精神成就、个体教养和社会制度伦理,由此奠定了上古夏商周三代文化的基础和核心。�
孔子以“复礼”为职志,承续上古礼学传统,在以“仁”为核心的体系中阐发礼的思想。“仁”的意义在孔子与弟子的答问中,有三条最大限度地概括了其内涵。�
其一,孔子回答“颜渊问仁”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此句中“仁”的含义曾为汉学、宋学所争论,焦点集中在“己”字的理解上。东汉马融说:“克己,约身也。”孔安国说:“复,反也。身能反礼,则为仁矣。”他们把“己”释为“身”即自身。而宋朱熹说:“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为仁者所以全其心之德也。盖心全德莫非天理,而亦不能不坏于人欲。故为人者必有以胜私欲而复于礼,则事皆天理,而本心之德复全于我矣。”他把“己”理解为私欲。而清人大多重汉学而轻义理,故赞成汉学释“己”为“身”说。阮元认为:“颜子克己,己字即是自己之己,与下文‘为仁由己’相同。若以克己‘己’字解为‘私欲’,则下文‘为仁由己’之己断为能再解为私,与上文辞气不相属矣,且克己不是胜己私也,克己复礼本是成语,夫子既引此语以论楚子,今又引以告颜子,虽其间无解,而在《左传》则明白有不能自克,作克己对解。克者约也,抑也。己者,自己。何尝有己身私欲重烦战胜之说?”程树德更反对以“理”释“礼”,认为“解经须按古人时代立言,孔子一生言礼不言理,全部《论语》并无一个理字。盖朱子欲申其天理人欲之说,而不知孔氏言礼不言理也。”这种解释是正确的,约束自身就是净化自己的心理和思想,反于礼中。人能循礼而行,约束自己,就可达于仁。�
其二,“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朱熹说:“爱人,仁之施。知人,知之务。迟以夫子之言专为知者之事,又未达所以能使枉者直之理。不仁有远,言人皆化而为仁,不见有不仁者,若其远去尔,所谓使枉者直也。子夏盖有以知夫子之兼仁知而言矣。”可见,知人是爱人的内容,知亦含仁的精神。用人不当而至亡国,对此教训孔子曾做了省察和反思,他要求人君“爱人”、“爱民”,使“民”享有“人”的尊严。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朱熹注曰:“民,亦人也。”这是符合孔子原意的,“务民之义”亦即“务人之义”。孔子本人就实践了仁。“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如果伤及人,必首先是养马之人。养马之人即“圉”,是不入等之人。孔子把同类的安危看得很重要,仁人之心溢于言表,这是对“民”的思想的超越和发展。�
其三,“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仁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恭指对人谦恭,从内心意识到外表行动都要严肃、恭敬;宽是对人宽宏大量,能包容他人的短处和小过失;信指信任人;敏是反应敏捷、处事迅速;惠指施人以恩惠,彼此诚信。五个方面只是外用,仁还包含许多德性,如孝、悌和笃厚及忠等家族、国家道德。有子言:“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某些私德如刚、毅、木纳等,也是仁的表现。�
礼是仁的资具。孟懿子问孝,孔子说:“‘无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孝是仁德,其实践即是行礼。“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敬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义为德之一端,义礼一辞,信、恭、亲都是仁的表现,但也要依礼而行,否则会泯灭仁,也就是所谓的“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因此,孔子责备不仁而行礼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室者”“礼乐不兴,则民无所措手足。”因此,要求人学礼,“不知礼,无以立”。但就礼的实践本身而言,也要有所选择、灵活运用。孔子用“权”来指称改变礼的行为。“……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要求培育仁德、依礼而行。朱熹注“权”曰:“称锤也,所以称物而知轻重也。”立于礼还不是道德实践的极致,最后还必须懂得名分,权衡轻重,执守中道。�
由此,仁的实践即践礼以培养仁德,追求至善之境。礼与人的内在追求和需要相结合,即所谓“礼之用,和为贵。”“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为礼不敬,吾何以观之哉?”“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其中的和、俭(约)、戚、敬、让,既是礼意,又是仁德,是人的内在精神的统合。�
简言之,礼以仁为立足点,而仁的基础则是现实化、生活化的人伦关系,礼与仁、德一体。正因如此,孔子的礼论才超越上古礼的观念,具有完全的人道意义。�

二、孟子的礼论:以“敬”为本,礼、义并论

孟子注重社会人伦关系,在仁义礼智诸德中阐发礼的思想,礼的根源不外人心,从开端到修习,很大程度上变为内向性的,外学于礼变得不很重要。孟子的礼论有两层内涵:�
(一)恭敬之心是“礼”之始端�
恭敬之心始于“不忍人之心”。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仁爱意识和仁爱之德皆源于内心深处的自然情感,当人们猛然看见孺子将坠入深井时,会自然而然产生诸如怵惕、恻隐之类的情绪活动,产生不愿这一情况持续并试图解除上述情绪体验的动机和愿望,由此导致基本道德情感的产生。�
孟子以四心、四端、四德这样一个前后相续、互相规定的范畴群构成对仁义礼智发生的阐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是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皆知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端”,《说文》解为“物出生之题也,上象生形,下象根也。”题即额头,人体额在最上,物之初生,最先见额,故常言始见为“见端”。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端是仁义礼智发生的无限小的点。四端规定仁义礼智:“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四心是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情感、意志、动机和认知等活动过程;四端是四心之中蕴含的仁义礼智的萌芽、端倪和可能性。就其实体而言,四端是四心;就其可能的发展而言,四端是四德。四心仅从人所固有的心理情感和意识活动的归纳和描述出发,四端则重于四心中善的潜在因素的把握,着眼于四心的发展及其与四德的联系。�
“四端”论把礼归结为我为主,他人为宾的人际交往的恭敬、辞让等心理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礼貌行为。“恭敬之心”、“辞让之心”就是尊敬他人的动机、善待他人的愿望和以推托谦让的意志等处理人伦关系时的特定心理活动,它促成种种礼让、尊敬、恭逊和礼貌等行为。“仁者爱人,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由此,礼以“敬”为本,“敬”之深处,就是在人我交往中对他人人格的承认和认同。�
(二)礼、义统一情、理两端�
礼、义有别,统一情、理两端。礼内发于情,外显为人伦规范;义内与气相关,外显为人伦原理。孟子形象地说,“欲见贤人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夫义,路也;礼,门也。唯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意谓“路”与“门”是由人出入、行走,但“路”体现深层的规范含义,“门”仅是人踏上坦途的孔道、关口。没有“门”,人们无从循“路”而行,与之相比,“门”是一种形式、仪式。�
就礼、义差别而言,首先义与理、道平列无别,含义相关,地位相当。养“浩然之气”者要“配义与道”,自得其乐、坚定不渝者要“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凡人一类,同类相似,自然趋向善德、至理。“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就人的本性而言,“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实则“二者不可得兼”,合“理”合“道”就要“舍生而取义”。其次,“羞恶之心”即是义。朱熹注曰:“羞,耻己之不善也;恶,憎人之不善也”。羞恶之心是在一定道德知觉和认识基础上产生的内疚和正义。第三,义指人的尊严、气节、人格。“人皆有所不恶,达之于其所恶,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穿逾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爱尔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推而广之,义贯彻一切自持自爱、自尊自重的行为。第四,义、利相对,有本末、轻重、大小之分;义、利冲突,要不拘礼之定制而行权。某些利的欲求之于人的意义和价值重于礼义规则和条目,那么为满足这些利的要求和目的,违犯某些规则、条目是允许的应该的。�
义内涵提升为伦理规范的人伦要求、人伦原理,而表达礼的本质。孟子的“五伦”所涵括的主要人伦关系,有自然的血缘人伦、社会的人伦和政治的人伦,其亲、义、别、序、信体现人们在处理基本人际关系所应遵循的原则,衍化出相关的人伦规范:亲之于慈、孝,义之于礼、忠,别之于敬、顺,序之于惠、悌,信之于诚、实,其中又特重父子、君臣两伦。孟子认为:“无父无君”为禽兽,“仁之于父子”犹“义之于君臣”,“未有仁而遗其亲者”、“未有义而后其君者”,“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父子亲情的规范化、政治化和君臣理则的情理化、道德化是统一在一起的,表明礼与义,情与理,人伦规范与人伦原理亦是统一的。�
总之,孟子礼、义并重,统合情、理。义是深层的,礼则为其表现;义是相对抽象和确定的行为准则,礼是具体、直观和相对固定的行为模式、程序。�

三、荀子的礼论:礼以“矫情”,宗礼重法�

荀子兼综孔、孟,赋予礼广泛的外延和丰富的内涵,进而将之发展改造,使之既具有普遍的大法、纲纪性质,又具有人伦道德属性。荀子的礼论有两层内涵:�
(一)礼内含“情”、“文”两端�
其一,以“性”证礼。礼源自对性的自然性质要素的自觉体认。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物的有限与欲的无限的矛盾,导致人为限制出现,礼就是因此而生。推而广之,它也具有一般普适性,是衡量一切事物的准则和规范。�
荀子反对性善之论,提出八条论证: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往往会导致争夺、暴乱;纵性情、安恣睢产生小人,化师法、积文学则养成君子;放纵性情与人们的礼义辞让相悖;出于想改变性恶的因素而行善,是人的天性所使;人之性不能“正理平治”,唯有礼义才能整饬社会秩序,矫正人性;性恶有古今经验的验证,“性善则去圣王,息礼义矣;性恶则与圣王,贵礼义矣。故櫽栝之生,为枸木也;绳墨之起,为不直也;立君上,明礼义,为性恶也”;性恶待治,然后才可归于善道;人性相类,君子、小人的分别,只是后天修习的不同而已。显然以“性”证礼,这是以人的自然本性的缺失和不足,推出礼义存在的合理性和作为规范的必要性、适用性。�
其二,以“情”证礼。“情”是“性”一端,“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人性虽恶,但有“知”、“义”之心,可凭其对好、恶、喜、怒、哀、乐之情作出抉择,使之向趋善离恶。情发于中,外显为适当的颜色、声音、食饮、衣服、居处。如就乐而言,它是与人的好恶相关的愉快欢乐情感,“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人内起欢悦之情,便“必不免”要宣泄和外发为声;除此之外,人之情感还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所以为表现情感而产生的乐便有各种不同类型,其在心理的反应有“心悲”、“心伤”、“心淫”、“心庄”的差异和不同。礼义节文,正是契合、适应于那些经过“天君”(心)抉择的情志的结果。�
由此而言,礼内含“情”、“文”两端。首先,“文理、情用相为内外表里,并行而杂,是礼之中流也。故君子上致其隆,下尽其杀,而中处其中。”杨倞注:“言君子于大礼则极其隆厚,小礼则尽其降杀,中用得其中,皆不失其礼也。”“中流”,王先谦释为“中道”,此为情、文关系之最佳状态。其次,“凡礼,始乎悦,成乎文,终乎悦校。故至备,情文俱尽;其次,情文代胜;其次,复情以归大一也”。礼文始于脱略,成于文饰,终于悦快;情文俱尽,虽是礼之最佳状态,但若不能兼而至备,则文胜于情或情胜于文,是亦礼之次也;如无文饰,只求复情以归质素,亦不应视为失礼。三种情况虽价值高下有异,但大体均处于礼之边际范畴之内。“情”被视为情、文关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
自然性恶是荀子论证礼文合理性的理论基础。以“性恶”为基石,礼文对人之当下的性、情的强制、约束就有了可靠的根据。人之当下的性、情经过教化,才能与外在的礼文相适应。在这里,礼文优越于性情,人之性恶,而礼以“矫情”,即性须藉礼文的“内在化”方能向善。所以,荀子使礼成为统合内外、情文两端的伦理范畴。�
(二)礼、法的分与合�
礼、法在荀子礼论中,或分说之,或合言之。分说之,则以“礼”为“治之始”,法为“治之端”,两者相异相离;合言之,则“礼法”合一,两者相维相济。�
礼、法相分相合,体现为两端:其一,礼包含王政的制度规划,含有内在“仁义”价值,由此进入“道”的层面。荀子认为:“故王者先仁而后礼,天施然也”;“仁,爱也,故亲;义,理也,故行;礼,节也,故成。……仁、义、礼、乐,其致一也。君子处仁以义,然后仁也;行主色礼,然后义也;制礼反成本未,然后礼也。三者皆通,然后道也。”显然这与孔孟的思想大有歧异。“礼”原有本未多端,推向于“未”,或为仪节、或为乐歌、或为政制。由政制一项进而及于“法”,而推向于“本”,则由仁义而至于“道”。就此而言,礼不能等同于法,但与法又有一定的关系。其二,礼的根基在于人性。人性本恶、各有私欲,群居而生就必须制作礼义,以“合群定分”,即“出若入若,天下莫不平均,莫不治辨。是百王之所同也,而礼法之大分也。”这里从多方面极力凸现礼的功能和意义。“礼者,人主之所以为群臣寸尺寻大检式也。”“礼者,治辨之极也,强国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由此,作为人主为臣民所之“检式”,用于治辨、强国、威行、功名之礼,不能不具有“法”的性质。�
“礼”的内容是法的大纲,即以法类推的各种条例的纲要,所以学习达到礼才算完成。荀子认为:“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不道礼、宾,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弋舂黍也,以锥食壶也,不可以得之矣。”“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育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这里“《礼》”指的是上古社会积累而流传至今的文化,要使人心接受理的导引,就须习礼、识礼。所以,尊崇礼义,明察善辩,也就抓住了为学的根本。�
上述来看,礼不仅是关乎性、情的规范,更是社会文化、道德等的上层建筑,是在等级秩序的框架中建立的伦理原则,其特征自然包含养、别两端。养是“养人之欲,给人以求”;“别”则是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所称。等级规定可使欲求得到满足、欲望得以保证,反之则不然。�

四、孔、孟、荀礼论之同异�

上述个案研究表明,孔、孟、荀礼论之间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和逻辑联系。就其差异来看,孔子的礼论立足于三代社会趋于衰变的文化而具有时代的特色,体现出兼综“德”、“礼”,以“礼”释“仁”的特点,“礼”已注入了仁的精神。这是在周初以“德”的观念充实“礼”的内涵之后,又一次对“礼”的改造。清阮元于此有总括性的解释:“今综论《论语》论仁诸章,而分证其说于后。仅先为之发其凡曰:先窃谓注解‘仁’,不必繁称引,但举《曾子制言篇》:‘人之相与也,譬如舟车然,相济达也。人非人不济,马非马不走,水非水不流’。及《中庸篇》:‘仁者人也。’郑康成注:‘譬如相人偶之人。’数语足以明之矣。春秋时孔门所谓仁也者,以此一人与彼一个相人偶而尽其敬礼忠絮等事之谓也,‘相人偶’者称人之偶之也,凡仁必于身所行者验之而始见,亦必有二人而仁乃见,若一人闭户斋居瞑目静坐,虽然有德礼在心,终不得指为圣门所谓之仁矣。”人是“相人偶”,也就是“人相偶”,一人不得为仁,须“以此一人与彼一个相人偶而尽其敬礼忠絮等事之谓也。”孔子关于德与礼、礼与仁的卓识,在伦理史上首次提出了德性担保规范的有效性以及如何从知其善走向行其善的问题,即德性与规范关系的命题。“仁”剔除“礼”原始的祭鬼事神之意,而统合德性与规范、个体价值和人伦完满,使礼具有至善价值和形上意义。�
孟子的礼论,以人本和性善为内在根据,礼由行为规范一端,变为内在道德自觉,即个体要成为礼义的自觉主体,就不再被动受规范的约束,而应发挥主体精神、体悟人生最高的境界,由此使规范成为内在于德性的存在。人的道德自觉性和主体精神受到高度的重视。礼的外在化渗透于仁政意识,仁政重在“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以礼义规范人君自己,才可以礼来约束兆人万姓而达至普遍化之境。由此而言,孟子的礼论以“性善”为依据,从人们本然的良心、善端向内、外两端扩充、发展:向内,尽心、养性、修习礼义;向外,行不忍人之政。就逻辑而言,两条方向是内先外后;就现实而论,应是内外并进。以内修和外王而达到至善是礼论的基本精神。�
孔、孟以来,基于礼文的实际存在已成颓势,荀子综罗先圣,生当斯世,强烈地意识到通过礼来重建伦理秩序已不可免,因此他一方面注重“礼”的内在价值,另一方面则更加重视“礼”的现实定位、实际意义和理性论证。荀子的礼论以人之自然性恶为前提,超拔并取代三代社会尚礼的传统,统合孔、孟“仁”、“义”、“礼”,“称情而立文”,使规范成为高于德性的存在。在这个意义上,确立起内含“情”、“文”、尊礼重法的伦理精神原则。�
就其逻辑联系而言,孔、孟、荀礼论体现出先秦儒家伦理精神的内在发展过程及其形上意义,凸显出注重内在的人性、人道和人的需要,重视现实生活,在生活中重视实现人生的价值、展示人伦道德之美的精神追求;重视人伦教养和理性规范的结合,注重是人伦关系和伦理规范的统一的特点;重视唤起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和仁爱关怀的人伦之理则。这些都是富有现代意义的思想。亲情、友情和仁爱关怀是缓解所有人际间冲突的要素,可以成为现代伦理本体论意义上的心理学基础。在交往中讲究亲情、友情和仁爱关怀是人的道德感情,它根源于人类普遍的善良情感和人类心理上的人情味与关怀。在交往中和与我共生的人分享的亲情,无疑是一种高尚优雅的交往感情。�
这些方面使儒家由此奠定了传统礼教(即以礼为教)或名教(以名分为教)的基本精神,这就是:第一、修身以礼义为准则,但即使以礼义作为外在的行为规范和控制尺度,也要发挥人们的主体创造性,追求至善完美的人生之境;第二、人是礼义的创造主体,修身习礼是起点,治理国家是目的。这样,礼的外在控制作用和规范作用就得到格外的强调,甚至可以说,礼成为控制社会和规范个人行为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以至于成为最具权威性的社会控制工具。从现实来看,虽然维持了社会的稳定性,但是就社会礼制而言,制礼的权力握于君主或圣王之手,其衍变就相当困难,僵化亦可想而知。儒家礼论在封建社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礼教或名教日渐强调规范的意义和社会功能,突出道德的外在权威性、工具性价值,不能不说与强调礼义的外在性有关。�
对此,我们应该是有分析的。(1)传统的礼在伦理问题上采取人的本体论立场,从人的本体论高度来看待人伦关系中的人的交往,即人伦交往都涉及人的文明、人性修养、人生价值和人生境界问题,但与此同时,真正在人的发展问题上,由于钳制了自由个性的培养,某种程度上本体论的真正意识又难以确立起来;(2)注重伦理规范的制度化或制度伦理的思想,即一个文明社会,必须有它相应的制度伦理,但在同时,由于这种制度伦理与社会根本制度和特定社会人的角色相关联,又具有很大的历史局限;(3)传统的礼注重人类交流和情感关怀、追求至善和完美,反对形式主义,但在仪式上却流于繁文缛节、铺张敷衍,这是我们今天要坚决反对的。
��

注释:�
①《说文解字》卷一�
②《礼记·祭义》�
③《荀子·六略》�
④《说文解字注》�
�B11��B13�-�B28�《论语》之《颜渊》、《颜渊》、《雍也》、《乡党》、《阳货》、《学而》、《八佾》、《学而》、《八佾》、《八佾》、《里仁》、《学而》、《泰伯》、《阳货》、《尧曰》、《子路》、《子罕》�
⑤《十三经注疏·颜渊第十二》�
⑥《论语集注》卷六�
⑦《揅经说集·论语孟子仁说》�
⑧《论语集注》卷六�
⑨《论语集注·卷六》�
�B29�《四书集注》�
�B30�-�B37��B39�《孟子》之《公孙丑上》、《公孙丑上》、《告子上》、《离娄下》、《万章下》、《公孙丑上》、《尽心上》、《尽心上》、《尽心下》�
�B38�《四书集注·孟子集注》卷三�
�B40�-�B51�《荀子》之《礼论》、《礼论》、《正名》、《乐论》、《礼论》、《礼论》、《大略》、《王霸》、《儒效》、《议兵》、《劝学》、《劝学》�
�B52�《揅经室一集·论语论仁篇》

一般情况下可以这么认为。因为孔子所创立的儒学是以“仁”为主,后又有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及“三纲五常”。孔子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他的思想与道家“小国寡民”的大同社会思想截然不同。

儒家所说的人伦关系,也叫五伦,又称五常,分别是指: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
五者之间的关系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也可以表述为:父慈、子孝,君礼、臣忠,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友有信。
儒家所说的这五种人伦关系,不分古今,不分中外,跨越时空,超越种族。无论生活在古代还是现代,无论生活在中国还是国外,只要我们生活在社会人群中,就不可避免地与人打交道。而对於任何一个人来说,与他相关的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就是上述五种。
如何处理这些关系呢?如果我身为人子,是不是该孝敬父母?如果我身为人父,是不是该慈爱子女?如果我身为人夫,是不是该善待妻子?如果我身为人妻,是不是该体贴丈夫?如果我身为人兄,是不是该友爱弟弟?如果我身为人弟,是不是该恭敬兄长?如果我身为上级,是不是该对下属以礼相待?如果我身为下级,是不是该对上级克尽职守?如果我身为人友,是不是该讲求诚信?
所以说,儒家讲的人伦关系,不是等级观念,而是一个正常人对待他人的最正常、最普通的行为方式。


分别谈谈儒释道三家的代表人物、核心内容和主要特点。
1、儒家:代表人物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仁义礼智圣德性论“五行”思想。就社会而言,是德道思想,即博爱、厚生,公平、正义,诚实、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谐,民主、法治等,它是我们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基石。儒家的主要特点:(1)祖述尧、舜,宪章汤、武,尊崇先王之道;(2)崇尚礼仪...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主张思想
至战国末期,韩非综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以集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名家:代表人物:邓析、惠施、公孙龙和桓团。代表作品:《公孙龙子》 名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从事论辩名(名称、概念)实(事实、实在)为主要学术活动而被后人称为名家。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阴阳家...

名著《家》的主要内容与中心思想
《家》的主要缺点是通篇缺乏艺术锤炼。我手头的这部《家》,是一九五一年的修订本,已改去“用字不妥当的地方”及“删去一些累赘的字句”,可是若干章节读来仍感到难以下咽。总括说来这部小说,描写和叙述参半,“难以下咽”多在叙述的部分。许多对话,太急于表达思想,而失去口语的活气和韵味,读来好象...

诸子百家指哪十二家学派,主要思想是什么呢?
春秋时期文化氛围比较宽松,所以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学术流派,但是从影响范围和流传广度来考虑,真正对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大约只有12家学派,它们分别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和医家。一、儒家。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他的主要思想...

简述春秋战国时期儒、道、墨、法四大家的核心思想
一、儒家:孔子、孟子和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1、孔子的成就 哲学思想——创立儒学,思想核心是“仁”、“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政治思想:① 主张为政以德(含民本思想)② 提出“正名”主张;教育上:“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创办私学,总结出一些教育教学方法。典籍上:编订“六经”。2、...

儒家思想是什么
�2.进步的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 �(1)元朝的邓牧:自称“三教外人”,著书大胆否定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其非君思想,对明清进步思想家有一定影响。 �(2)明朝:李贽是明后期“异端”进步思想家,他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揭露道学的虚伪,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他是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

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思想家有:1、孔子 (1)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性是人类所特有的本质特性。人先天就具有四种善的萌芽: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种善端是后天仁、义、礼、智四种道德发展的基础与条件。(2)理想人格“内圣外王”是理想人格,重视道德完善甚于治理天下国家才能。“...

中国古代哲学中各家的思想是什么
儒家:创始人是孔子,其思想核心是“仁”。第二个代表人物是孟子,他将孔子的仁正式完善成了“仁政”,“仁政”是孟子的思想核心。二者的代表性文献分别是《论语》和《孟子》。孝家:其代表性文献是无名氏之《孝经》。《孝经》的中心思想是“孝政”,即“以孝治天下”。过去,理论界有人认为《孝经...

法家的思想如何影响我们现今人类的生活和文化~?
他们由是提出与其法治思想一致的历史观:历史是发展的,「不必法古」,「反古不可非」。 法家的法治思想在不同的法家思想家那里,法治、术治、重势思想各有侧重:商鞅重法治,申不害重术治,慎到强调重势,韩非成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一个以法治为核心的思想学派,强调政治人物应该利用自己的力量控制臣...

什么“家”可称之为思想,儒家思想,道家思想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阴阳家 纵横家 名家 杂家 农家 兵家 小说家(消歧义)医家(有时归入方技家)方技家 数术家

乌当区19133902509: 儒家思想 - 搜狗百科
寸汪优克:[答案]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是以"仁为核心"和"人为贵"的思想体系,儒家的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最为重要的传统文化,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不仅是封建产物,但作为一种精神思想,在不...

乌当区19133902509: 儒家思想是什么? -
寸汪优克: 总的来说,儒家思想是一种人类社会道德伦理规范的学说.它的最基本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正如笔者在《人性善恶论》中指出的,中国古代流行的教子歌《三字经》当中的第一句话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也就是说,...

乌当区19133902509: 概括中国儒家思想的内涵 -
寸汪优克:[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可大致概括为三个方面: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所强调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崇尚和谐统一是中国传统...

乌当区19133902509: 什么是儒家思想
寸汪优克: 归结起来就是仁. 孔子所说的仁大约就是仁爱待人. 推己及人的意思.他的所有思想都是围绕这一个观点的.

乌当区19133902509: 儒家思想是什么意思? -
寸汪优克: 儒家思想 一、儒家思想概说② 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 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使贵...

乌当区19133902509: 对儒家思想的理解? -
寸汪优克:[答案] 1.积极影响:儒学是中国数千年来一脉相承的正统文化,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1)以儒学为核心的思想是封建正统思想,对巩固和延续封建统治,保持国家的统一和稳定,起了十分巨大的作用. (2)儒学成为中华文明宝贵遗产的重要部...

乌当区19133902509: 儒家思想有哪些?具体内容有哪些 -
寸汪优克: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人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最大的流派儒家.孔子,孟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

乌当区19133902509: 儒家思想的演变过程 -
寸汪优克:[答案] 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1)孔子和早期儒学:春秋晚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要求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要待人宽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他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

乌当区19133902509: 儒家思想有哪些 -
寸汪优克: 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仁:爱人.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孔子以"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