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文学角度分析,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写的怎么样

作者&投稿:俎姣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春江花月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张若虚因写诗的数量特别少,因此在唐宋时期并不著名,各家诗评很少关注此《春江花月夜》一诗,自然也无人承认它是旷世杰作了。自明代以后的唐诗开始收录这首诗,明代钟惺在《唐诗归》中评价道:“浅浅说去,节节相生,使人伤感,未免有情,自不能读,读不能厌,将春江花月夜五字,炼成一片奇光,分合不得,真化工手。”清代王夫之《唐诗评选卷一》中说此诗“句句翻新,千条一缕,以动古今人心脾,灵愚共感,其自然独绝处,则在顺手积去,宛然成章。”王凯运《论唐诗诸家源流-----陈完夫问》云:“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可多得的艺术篇横绝,竞为大家。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陆时雍《唐诗镜》:“微情渺思,多以悬感见奇。”王尧衢《古唐诗合解》:“情文相生,各各呈艳,光怪陆离,不可端倪,真奇制也!”现代诗人、学者闻一多在《唐诗杂论》中认为该诗一脱宫廷空洞艳体之诗风,“清除了盛唐的路”;为雄奇壮美的一代盛唐诗风的到来,起到了重要的传承作用,并在传承中有所创新。因而“张若虚的功绩是无从估计的。”他在《宫体诗的自赎》一文这样评价《春江花月夜》的:“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我认为《春江花月夜》一诗可以肯定的是属于宫体诗,但南北朝以来的宫体诗多以抒写闺阁情怀、以女人为咏物、写实、消遣娱乐为特点,那些诗一般格调不高,而唯独此诗吸收了宫体诗的优点,抛弃其缺陷,抒发了建功立业、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志向,这种宏豁之气已成为盛唐之音的前奏曲,其调高远,名垂千古。该诗之所以成为人们传诵不衰的名篇,被誉为“孤篇盖全唐”,除上述诸多评论家高度赞誉外,还跟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之——《夕阳箫鼓》的演奏和传唱有很大的关系,根据网上一些资料介绍:《夕阳箫鼓》是一首琵琶文曲,又名《夕阳箫歌》,最初有人认为《夕阳箫鼓》的立意,来自于白居易的《琵琶行》,事实上《夕阳箫鼓》的意境与《琵琶行》有很大的差异。史上更多人认为《夕阳箫鼓》的音乐内容和其展示的意境,来自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诗。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出现了改编《夕阳箫鼓》为管弦乐曲,更直接取名为《春江花月夜》。因为把它作为名曲演奏要比阅读鉴赏的速度快得多,范围宽广得多。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与永恒江月的相遇,意味着初唐的先觉诗人们的诗学触角开始伸向天地宇宙,做着迎接“醉态盛唐”的准备,而且就其宇宙精神而言,无疑足以站在时代的峰巅,遥遥地回眸天人关系的文化原点,迢迢地引领灵魂的经典走向不朽。这正是它“以孤篇压全唐”“竟为大家”的魅力之所在,无疑也是它的文学史价值之所在。作为描述中国文学发生、发展和演变的文学史,不可不对作家及其作品中所会通的宇宙意识和由宇宙意识升华、凝练的宇宙精神进行点睛勾勒和重笔书写。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有“以孤篇压全唐”之誉,并被王闿运称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令人刮目相看。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价值何在?这是学术界一个关注的亮点。对它的评价涉及到文学史的重大问题,现、当代的大师们的观点无疑在人们的心头引起了震撼。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此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以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创造性地再现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如同月光照耀下的万里长江画卷,同时寄寓着游子思归的离别相思之苦。诗篇意境空明,缠绵悱恻,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词清语丽,韵调优美,脍炙人口,乃千古绝唱,素有“孤篇盖全唐”之誉。
整篇诗由景、情、理依次展开,第一部分写了春江的美景。第二部分写了面对江月由此产生的感慨。第三部分写了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
诗人入手擒题,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像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同时,又巧妙地缴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题面。诗人对月光的观察极其精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因而“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这八句,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笔墨逐渐凝聚在一轮孤月上了。
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7] 在此处却别开生面,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是紧承上一句的“望相似”而来的。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随着江水的流动,诗篇遂生波澜,将诗情推向更深远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9]
“白云”四句总写在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青枫浦”为地名,但“枫”“浦”在诗中又常用为感别的景物、处所。“谁家”“何处”二句互文见义,因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诗人才提出这样的设问,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
接下“可怜”八句承“何处”句,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然而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悲和泪,而是用“月”来烘托她的怀念之情,悲泪自出。诗篇把“月”拟人化,“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妇作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里“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愁怅和迷惘。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只好依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鸿雁长飞光不度”,也暗含鱼雁不能传信之意。
最后八句写游子,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扁舟子”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凄苦的寞寞之情。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遥远。“沉沉”二字加重地渲染了他的孤寂;“无限路”也就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他思忖: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几人能乘月归回自己的家乡。他那无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在江边的树林之上。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沙、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这幅画卷在色调上是以淡寓浓,虽用水墨勾勒点染,但“墨分五彩”,从黑白相辅、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参考:http://baike.baidu.com/link?url=XZE8HTQ369WaaH53P_X-dY16lqxNL9_YOVlnnoi2H9sykNuieYPojU1XoU6utHLX9Xwn3wKNvpCZGHchn6bp26oa4m3i8CfbD1UkIt7RKIXCHOaATIZrSN3oSk-2UtSDBQsGNWq-5e-HrWgXFy3t-HK9rCQXARFNZ94IzZg4RjotIB_rwlP4wwYzirG2CCPBeZpCBnH9xafTuRWvnHZXS2yhnCILsDGfshk9CCoopJ3

个人觉得就名字还可以


站在文学角度分析,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写的怎么样
“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沙、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

张爱玲在中国文学地位
张爱玲以其鲜明的个人风格展现了作品的独特价值,同时也为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奠定了基础。张爱玲于1920年9月30日出生(比鲁迅小39岁,比老舍小21岁,比曹禺小10岁),1995年去世(享年75岁),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原名张英。她的祖父张佩纶是清末著名大臣,祖母李菊耦是慈禧心腹中堂李鸿章的女儿。...

《张君瑞》文学人物形象鉴赏|分析|特点
相爱而不能结合,近在咫尺却不能相见的痛苦,深深折磨着张君瑞的精神和肉体,终于相思病深,卧床不起。张君瑞忠实于爱情的品格和不幸的遭遇,赢得红娘的同情和热情的帮助。在爱情力量的支持下,在红娘的帮助下,他更加大胆地追求莺莺,深夜翻墙前去幽会,不料被顾虑重重的莺莺,用孔孟之道数落一顿,赶走了。痴情的张君瑞,几...

试分析比较张天翼与沙汀讽刺小说的异同。
【答案】:张天翼和沙汀都是以左翼文学的“新人”的身份崛起于文坛的。他们在创作中坚持不懈地自觉探索,40年代的创作达到了较高的成就;尤其他们的小说对讽刺艺术的追求,不仅在左翼文学中有着广泛影响,而且在现代小说史上也有重要的位置。他们的小说从讽刺的主旨和切入的角度来看,有着更多的相同点,...

《张倩女》文学人物形象鉴赏|分析|特点
相形之下,张倩女比崔莺莺似乎更为主动,更为泼辣,因而理想色彩也就更浓厚一些。在《西厢记》中,王实甫写了崔莺莺的深不可解的自我内心矛盾冲突,即追求自主婚姻同所受礼教拘箝以及战胜自我痛苦的叛逆过程。郑德辉则采取灵魂和躯壳之间的互相侧重和互相补充。这种对应的精心设计,独具匠心。魂魄所担心的...

张恨水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意义
例如,本书第四章着重从张恨水对章回小说文体的继承、改造的角度来探讨张恨水小说文体的现代性意义。他得出了如下结论:“从深层意义上讲,张恨水对章回体的改造,表现出了在中国文学现代化过程特别是主要以西方价值坐标为参照的现代性理路中,对本土审美形态和审美心理的认同和自信,这是张恨水对中国文学...

如何评价张嘉佳的写作风格?
张嘉佳这个人和他写的故事,都有一种粗糙而细腻的质感。表面上看粗糙和细腻是矛盾的反义词,可是在张嘉佳这里好像兼容了。 他讲故事的方式,语句其实是糙的,可是话糙理不糙,或者更确切的说是情感不糙,因为这种关于爱情的故事本来也没什么道理可言。都是因为相似和共鸣打动人的。情感是第一的。

文学作品的视角分析
即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作品进行分析。文学本来就是人类心智的产物,作品往往蕴涵着某些心理内容。如对《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我们完全可以从心理视角切入分析。别里科夫是一个神经衰弱、精神极度紧张的人,他整天都处于极度恐慌的变态心理之中。那么,别里科夫这种心理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呢?这就是渗透在...

张文环期刊论文
张文环的作品在台湾文学领域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1983年,廖清秀在《台湾文艺》81期上探讨了与张文环相关的内容。陈万益于1991年在《国文天地》77期中对张文环的小说艺术进行了深入分析。龙瑛宗在1991年的《客家》34期上,从更广阔的角度解读了张文环与台湾文学的关系。1992年,野间信幸的论文被...

从文学角度分析微型小说"轮回"的特征?
其实我们从文学的角度来分析,微型小说轮回,它的特征就是里边塑造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也可以看出来作者在运用语言文字方面的高超的能力,那么在这个小说轮回当中塑造了好几个人物,每个人物的形象都是大不相同的,所以说他通过人世间的方方面面的这些事情来表现了人世轮回的这样的一个概念,对我们来说我们...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17391167189: 《春江花月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
昔受可由:[答案]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与永恒江月的相遇,意味着初唐的先觉诗人们的诗学触角开始伸向天地宇宙,做着迎接“醉态盛唐”的准备,而且就其宇宙精神而言,无疑足以站在时代的峰巅,遥遥地回眸天人关系的文化原点,迢迢地引领灵魂的经典走向不...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17391167189: 从文学性和文化性的角度分析春江花月夜 -
昔受可由: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诗作.此诗沿用陈隋乐府旧题,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抒写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17391167189: 《春江花月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
昔受可由: 张若虚因写诗的数量特别少,因此在唐宋时期并不著名,各家诗评很少关注此《春江花月夜》一诗,自然也无人承认它是旷世杰作了.自明代以后的唐诗开始收录这首诗,明代钟惺在《唐诗归》中评价道:“浅浅说去,节节相生,使人伤感,未...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17391167189: 简要回答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点 -
昔受可由: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就这样轻松地,将我们引领进了一个唯美的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每个字都蕴含着美的遐思,每个字都浸透的美的体味.那醉人的明月,那滟滟的湖水,那洁净的天空,那汀上的白沙,诗人...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17391167189: 为什么说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以孤篇压倒全唐 -
昔受可由: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诗,被闻一多先生誉为“以孤篇压倒全唐之作”,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春江花月夜》紧扣春、江、花、月、夜五景结构全篇,描绘了一幅淡雅而空朦的春江月夜图,并融入了诗人对人生及宇宙的叩问,从而构建了一个晶莹澄澈的审美意境.作为全诗灵魂和纽带的“月”,又寄托着包括张若虚在内的中国文人天问与孤独、孤独与超越的生命和情感意味.夜色春花,花下流水,水映月光,轻轻摇晃的小舟上,望月问天的张若虚,怀着一种孤独的超脱及超脱了的孤独,吟出了“孤篇横绝”的《春江花月夜》!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17391167189: 赏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之“花” 谢啦. -
昔受可由: 春江花月夜全诗紧扣题目五字写成.春是大来范畴,整首诗的大背景,春天正是百花齐放的季节,花可说是春天的象征,但因是夜,花很难描写,只虚写了两次.第一次花出现,是整首诗的第一节,作者描写出了甜美幽静的春江花月夜源,这里...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17391167189: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赏析 -
昔受可由: 春江花月夜 年代:【唐】 作者:【张若虚】 体裁:【乐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17391167189: 如何理解《春江花月夜》这首诗 -
昔受可由: 《春江花月夜》这首诗是张若虚写的.这是我们见过最细腻描写景物的长诗!从春到江再详尽描绘花,和月,最后将五种景物综合描绘成一副美伦美焕的画作!展现给我们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副佳作,也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诗作功力! 唐代诗人张若虚流传下的诗歌仅两首,却被公认为唐诗名家、大家.替他扬名的就是这首《春江花月夜》.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17391167189: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全文及解析 -
昔受可由:[答案] 春江花月夜 作者: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什么地...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17391167189: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 诗词赏析 -
昔受可由: 一、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而闻名. 诗篇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