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死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指谁?

作者&投稿:郸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中的出师未捷指什么事?~

六出岐山,诸葛亮都没有成功。

蜀 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写的是诸葛亮、、、、

赏析:

题曰“蜀相”,而不曰“诸葛祠”,可知老杜此诗意在人而不在祠。然而诗又分明自祠写起。何也?盖人物千古,莫可亲承;庙貌数楹,临风结想。因武侯祠庙而思蜀相,亦理之必然。但在学诗者,虚实宾主之间,诗笔文情之妙,人则祠乎?祠岂人耶?看他如何着墨,于此玩索,宜有会心。 开头一句,以问引起。祠堂何处?锦官城外,数里之遥,远远望去,早见翠柏成林,好一片葱葱郁郁,气象不凡——那就是诸葛武侯祠所在了。这首一联,开门见山,洒洒落落,而两句又一问一答,自开自合。 接下去,老杜便写到映阶草碧,隔叶禽鸣。 有人说,那首联是起,此颔联是承,章法井然。不错。又有人说,从城外森森,到阶前碧色,迤迤逦逦,自远望而及近观,由寻途遂至入庙,笔路最清。也不错。不过,倘若仅仅如此,谁个不能?老杜又在何处呢?有人说,既然说诗人意在人而不在祠,那他为何八句中为碧草黄鹂,映阶隔叶就费去了两句?此岂不是正写祠堂之景?可知意不在祠的说法不确。又有人说,杜意在人在祠,无须多论,只是律诗幅短,最要精整,他在此题下,竟然设此二句,既无必要,也不精彩;至少是写走了,岂不是老杜的一处败笔? 著名学者周汝昌认为上述的质疑完全错了。他说:莫拿八股文的眼光去衡量杜子美。要是句句切题,或是写成不啻一篇孔明传。谅他又有何难。如今他并不如彼。道理定然有在。须看他,上句一个“自”字,下句一个“空”字。此二字适为拗格,即自字本应平声,今故作仄;空本应仄声,今故作平。彼此互易,声调上有一种变换美。吾辈学诗之人,断不能于此等处失去心眼。 且说杜甫风尘澒洞,流落西南,在锦城定居之后,大约头一件事就是走谒武侯祠庙。“丞相祠堂何处寻?”从写法上说,是开门见山,更不迂曲;从心情说,祠堂何处,向往久矣!当日这位老诗人,怀着一腔崇仰钦慕之情,问路寻途,奔到了祠堂之地,他既到之后,一不观赏殿宇巍巍,二不瞻仰塑像凛凛,他“首先”注意的却是阶前的碧草,叶外的黄鹂!这是什么情理? 要知道,杜甫此行,不是旅游,入祠以后,殿宇之巍巍,塑像之凛凛,他和普通人一样,自然也是看过了的。不过到他写诗之时,他感情上要写的绝不是这些形迹的外观。他要写的是内心的感受。写景云云,已是活句死参;更何况他本来真写祠堂之景?换言之,他正是看完了殿宇之巍巍,塑像之凛凛,使得他百感中来,万端交集,然后才越发觉察到满院萋萋碧草,寂寞之心难言;才越发感受到数声呖呖黄鹂,荒凉之境无限。在这里,你才看到一位老诗人,独自一个,满怀心事,徘徊瞻眺于武侯祠庙之间。没有这一联两句,诗人何往?诗心安在?只因又了这一联两句,才读得出下面的腹联所说的三顾频烦,两朝开济,一方面是知人善任,终始不渝;一方面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方面付托之重,一方面图报之诚:这一切,老杜不知想过了几千百回,只是到面对着古庙荒庭,这才写出了诸葛亮的心境,字字千钧之重。莫说古人只讲一个“士为知己者死”,难道诗人所理解的天下之计,果真是指刘氏子孙万世皇基不成?老臣之心,岂不也怀着华夏河山,苍生水火?一生志业,六出祁山,五丈原头,秋风瑟瑟,大星遽陨,百姓失声------想到此间,那阶前林下徘徊的诗人老杜,不禁丸澜被面,老泪纵横了。 庭草自春,何关人事;新莺空啭,秪意伤情。老杜一片诗心,全在此处凝结,如何却说他是败笔?就是过渡云云,周汝昌先生认为也还是只知正笔是文的错觉。 有人问:长使英雄泪满襟袖的英雄,所指何人?答曰:是指千古的仁人志士,为国为民,大智大勇者是,莫作跃马横枪,拿刀动斧之类的简单解释。老杜一生,许身稷契,志在匡国,亦英雄之人也。说此句实包诗人自身而言,方得其实。然而,老杜又绝不是单指个人。心念武侯,高山仰止,也正是寄希望于当世的良相之材。他之所怀者大,所感者深,以是之故,天下后世,凡读他此篇的,无不流涕,岂偶然哉!

不是诸葛亮,实际指姜维、马岱等,甚至包括赵子龙等(虽然之前已亡)
泛指一切壮志未酬的人(含自比)

诸葛亮 .孔明先生 ,诸葛亮两次北伐都没有成功,在第二次北伐中病死于五丈原军帐中,所以杜甫在诗中写了这句话

诸葛亮

应该是泛指,泛指历代豪杰

小诸

是长使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使英雄落泪的原因
落泪是一种功业未成身先死的不幸,对诸葛亮赍志以殁的悲剧性结局的无奈。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4546.htm#2

有一部战争小说里面有一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三国演义

出师表(诸葛亮)的译文!~ 和 赏析 !~
臣诸葛亮上言:先帝创立帝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已分成魏、蜀、吴三国,我们蜀国人力疲惫,物力又很缺乏,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然而,侍卫大臣们在宫廷内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疆场上舍身作战,这都是因为追念先帝在世时对他们的特殊待遇,想报效给陛下啊。陛下...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死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指谁?
不是诸葛亮,实际指姜维、马岱等,甚至包括赵子龙等(虽然之前已亡)泛指一切壮志未酬的人(含自比)

<三国演义>中,"出身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指谁?,你对此人的评...
全诗为:“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我觉得他在小说中和历史上的差别比较大。但小说里最前、明显的是智慧,历史上他最明显的是策略的制定(隆中对)和外交政治(联合东吴)和治理国家的政治能力。 已...

谁可以用身边的事告诉我"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含义吗?
我在一次竞选前被通知:'你明天不用去了,以后还有机会!'唉,我都准备了好几天了,结果...气死我了,这就是出师未捷身先死

请问"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是不是诸葛亮民族精神的表现...
可以将前一句引申为民族精神的体现,因为是后人总结。所以只能做后人引申前人的说法。而后句却是后人感叹。不能算是民族精神。

"出生未捷身先死"这是用来描述谁的? "出生未捷身先死"这是用来描述谁的...
是“出师未捷身先死”,是说诸葛亮的

出身未捷身先死 的下句是?
出身未捷身先死 的下句是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出身未杰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个人物是谁
指诸葛亮多次出师伐魏,未能取胜,至蜀建兴十二年(234年)卒于五丈原(今陕西岐山东南)军中。一、蜀相 唐代: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二、译文: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

长清区19565914704: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是什么意思 -
聊舍丽珠: 本诗是杜甫写三国时期诸葛亮征讨魏国,因为征讨未成功,就死于汉中五丈原.'长'是通假字通'常'.这两句的意思是: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病死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还有就是诗人借古人来说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呀?

长清区19565914704: 出师未捷身先死下一句 -
聊舍丽珠: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自《蜀相》 唐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一生始终抱着“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宏伟志望,所以他曾经六出祁山,以图统一天下.然而,事情不幸的是,当他在后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最后一次出师,占据五功县的五丈原,和司马懿相拒于渭水时,竟然病逝军中.“哲人云亡”,“将是遽陨”,成为遗恨千古令人“痛心酸鼻”的莫大憾事! “未捷”,是指可望奏凯而尚未奏凯,“身先死”,是说竟把“兴汉讨贼”的艰难事业,丢在身后.

长清区19565914704: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赏析 -
聊舍丽珠: 是诸葛亮一生行藏出处的高度概括,也正是申述诗人所以如彼徘徊瞻恋的情感的实际基础.诸葛亮的所以值得推崇,原在于他的“匡时雄略”与“报国苦衷”.在于他接受了刘备当年三顾草庐的殷勤,替刘备描下天下大计的蓝本;在于他协助先...

长清区19565914704: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自哪里 -
聊舍丽珠: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蜀相》. 《蜀相》全诗如下: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长清区19565914704: 赏析蜀相尾联 -
聊舍丽珠: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尾联收束全诗,写对诸葛武侯的悼念,这是“合”.以诸葛之伟才,得先主托孤之重,后主言听计从,本可以一统河山,建千秋伟业.无奈天不从人愿,诸葛亮正当盛年之时,即在五丈原病逝军中,苦心经营的兴复大业也付之东流.确实让人痛惜不已.但杜甫此刻的泪满襟,却又多了一层含义:大唐多难,贤相何在?纵有贤相,圣主何在?这泪水背后,千言万语,能向谁诉?这泪水,不洒在武侯祠,又能洒落在何处呢?

长清区19565914704: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意思.
聊舍丽珠: 出自杜甫的<蜀相>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文: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啭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长清区19565914704: 出师未捷身先死后一句 -
聊舍丽珠: 【出师未捷身先死】后一句是 【长使英雄泪满襟】 即【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七言律诗【蜀相】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

长清区19565914704: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说的是谁 -
聊舍丽珠: 诸葛亮一生始终抱着“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宏伟志望,所以他曾经六出祁山,以图统一天下.然而,事情不幸的是,当他在后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最后一次出师,占据五功县的五丈原,和司马懿相拒于渭水时,竟然病逝军中.“哲人云亡”,“将是遽陨”,成为遗恨千古令人“痛心酸鼻”的莫大憾事! “未捷”,是指可望奏凯而尚未奏凯,“身先死”,是说竟把“兴汉讨贼”的艰难事业,丢在身后.《蜀相》唐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长清区19565914704: 出生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对联所赞的是谁? -
聊舍丽珠: 诸葛亮;指他六出祁山,未能告捷就病死军中.为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应该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大意:出师还未取得胜利就心力交瘁马革裹尸,后世的英雄听闻他的事迹也感动得泪满衣襟.

长清区19565914704: 出师未捷身先死 - 出师未捷身先死是什么意思(常用来比喻什么)
聊舍丽珠: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原是指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诸葛亮为了伐魏,曾经六出祁山的事.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公元二三四年),他统率大军,后出斜谷,占据了五丈原,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了一百多天.八月,病死在军中. 此句常用来比喻某人壮志在胸、计划周密地去做某件事,但在此事刚刚开始,还未见其分晓的时候,此人便抱憾辞世了.比喻一种“壮志难踌”的缺憾之情.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