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出身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指谁?,你对此人的评价是什么?

作者&投稿:宦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国演义》中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指的是谁?~

诸葛亮

诸葛亮简介
诸葛亮字孔明。他父亲诸葛珪曾做过东汉的泰山郡丞,是一名普通的文职小吏。诸葛亮有两个姊姊、一个哥哥、一个弟弟。在他八岁时,父母相继去世,他们姊弟五人便依靠叔父诸葛玄生活。一九五年,袁术任命诸葛玄为豫章太守,诸葛亮姊弟随叔父来到了南昌。但不久东汉朝廷又委任朱皓为豫章太守,诸葛玄就率全家来到了襄阳,投奔荆州牧刘表。一九七年,诸葛玄病逝,诸葛亮的两个姊姊都已出嫁,哥哥诸葛瑾当年留在老家,至今查无音讯,诸葛亮就与弟弟诸葛均一齐在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盖了几间茅草屋,开始了躬耕生活。在隆中,诸葛亮一共住了十年。在这十年里,诸葛亮阅读了大量的文史典籍。他十分喜欢兵家、法家的著作、崇慕古代的管仲、乐毅,常常咏诵梁父吟,以表明自己的志向。
沔南名士黄承彦非常敬重诸葛亮的才华。一天,他对诸葛亮说:「听说你还没有娶妻,我有一个女儿,相貌虽不太好,但才学可与你相配,不知你是否中意?」诸葛亮早已听说黄老先生有一才女,自己也有心求慕,如今听老先生一问,便欣然应允。这位黄夫人后来给了诸葛亮很多助益,据说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就是从夫人那里受了启发。
一次,刘备向司马徽求教。司马徽说:「伏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伏龙即卧龙诸葛亮,凤雏即庞统。」不久,徐庶投靠刘备,又推荐诸葛亮。刘备想让徐庶把诸葛亮召来。刘备思贤若渴,就带领关羽、张飞到隆中拜访,前两次都没见到诸葛亮,第三次才见到了诸葛亮。当时是公元二0七年隆冬,刘备四十七岁,诸葛亮二十七岁。刘备虚心向诸葛亮请教,于是引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隆中对策。听了诸葛亮的分析,刘备茅塞顿开,于是恳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觉得刘备胸怀大志,又三顾茅庐,便慨然应允。从此诸葛亮离开隆中,开始了后半生的戎马生涯。
诸葛亮随刘备来到新野,认为当务之急,应先扩充军队。他对刘备说:「现在流寓荆州的人口很多,而有户籍的很少。如果按户籍徵兵役,就会引起百姓的不满。将军可转告刘表,让他下令境内游户如实申报人数,从中选拔,以扩大兵员。」刘备采纳诸葛亮的建议,几个月内,就把几千人的部队扩大到了数万人。一次,刘琦邀诸葛亮游观后园,共登高楼,饮宴之间,令人撤去楼梯,再次向诸葛亮请教:「今日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言出您口,入于我耳,先生可以教我一条自安之术了吧?」诸葛亮对他说:「你不知道申生在内而为,重耳在外而安吗?」刘琦马上明白诸葛亮的意思。正好这时江夏太守黄祖被孙权杀死,刘琦请求父亲允许他出守江夏,刘表同意,任命他为江夏太守。
公元二0八年秋,曹操挥师南下,直取荆州,这时刘表病死,刘琮继任为荆州牧,投降了曹操。刘备闻讯,马上召开紧急会议,诸葛亮提出两条计策:上计是袭取襄阳,夺取荆州,抗击曹操;下计是全军火速南撤,保存实力,退守江陵。刘备不忍夺占刚刚死去的刘表的荆州,只好按下计行事。但许多刘表部下及荆州百姓不愿降曹,都跟着刘备逃难,共达十多万人,行动迟缓。诸葛亮又请刘备派关羽带一支兵马赶往江夏,向刘琦搬取救兵。江东了孙权一直关注着形势的发展,当他得到曹军南下、刘表去世的消息后,马上派鲁肃去荆州。联络刘备。诸葛亮对刘备说:「眼下情势紧急,只有与孙权联合抗曹,才是出路。」于是刘备派诸葛亮同鲁肃一齐去柴桑会见孙权,商议联盟之事。这时孙权内部分成了主降和主战两大派,诸葛亮决定采用激将法说服孙权。
诸葛亮说:「曹操剪除群雄,平河北,破荆州,威震四海。将军应根据自己的力量做出决断,如果以吴的兵力,能够与曹军抗衡,那就及早同曹操决裂;如果敌不过,就按兵束甲,投降曹操,还可以苟且偷安。像这样表面上服从曹操,内心又犹豫不定,在紧要关头不做出决断,那可就大祸临头了。」孙权说:「真相你那麽说的,刘备为何不向曹操投降呢?」诸葛亮答道:「刘豫州是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即使大业不能成功,那也是天命,怎麽会卑恭屈节地投降曹操呢?」诸葛亮的这几句话,果然把孙权的火给激起来了。孙权说:「我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我的主意已定,不和刘豫州联合,就不能抵抗曹操。然而刘豫州刚打了败仗,怎能在抗曹操呢?」诸葛亮说:「刘豫州虽然打败了战,但集结部众,加上关羽的水军,还有精锐一万人。刘琦的江夏军也不下万人。曹军远道而来,十分疲倦,据说曹军一日一夜即行军三百里,这正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所兵法上引以为戒,认为『必损上将军。』而且北方士兵不习惯水战,荆州军民只是迫于曹操的压力并未心服。将军如果能派一猛将,统兵数万,与刘豫州联兵作战,定可击破曹军,曹军失败后,必然退回北方。这样荆州、东吴的势力就会发展起来,鼎足三分的局面就形成了。成败关键就在今天。」孙权非常高兴,最后终于决定抗曹。
赤壁之战中,黄盖向周瑜献计:火烧曹船。但万世俱备,只欠东风。周瑜很急,鲁肃请诸葛亮商议。诸葛亮精通天文,料定冬至那天将有东南风,于是和周瑜商定冬至日发动进攻。果然冬至那天刮起了强劲的东南风,黄盖火烧曹船,孙刘联军大败曹军。赤壁之战后,周瑜与曹仁争夺江陵。在诸葛亮的建议下,一举攻占了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城。
二二一年,刘备称帝,任命诸葛亮为丞相。二二三年,刘备生命垂危,派人把诸葛亮从成都招来,安排后事。不久刘备就死在了白帝城。诸葛亮护送刘备的灵柩回成都安葬后,扶太子刘禅即皇帝位。诸葛亮决定分三步走:第一步,恢复蜀、吴的联盟关系;第二步,平定南方叛乱,稳定后方;第三步,北伐曹魏。
二二五年三月,诸葛亮决定亲征南中。南蛮首领孟获被诸葛亮七擒七纵,最后终于臣服蜀汉,不再造反。二二六年,曹丕病死,曹睿即位。诸葛亮认为这是一个机会,就决定出师北伐。但他对刘禅不放心,就在离开成都前上了一奏章,这就是有名的《出师表》。
二三四年春,诸葛亮亲统十万大军进行第五次北伐,与司马懿对阵。双方将相持了三个多月,由于日夜操劳,思虑过度,终于病倒了。诸葛亮感到这场病凶多吉少,就给后主刘禅上表报告病情,并嘱托后事。几天之后,诸葛亮死在五丈原的军中,终年五十四岁。
蜀国上下一片悲痛,遵照诸葛亮的遗嘱将他安葬在了定军山,諡号「忠武侯」。

诸葛亮啊 赏析:诸葛亮六出岐山,未能成功,最后死于五丈原,后人想起此事,感叹诸葛亮,不由得潸然泣下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澿。
“出师”句指的是诸葛亮为了伐魏,曾经六出祁山的事。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公元二三四年),他统率大军,后出斜谷,占据了五丈原(今陕西省?d县西南),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了一百多天。八月,病死在军中。“英雄”,这里泛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
这尾联两句承接着五、六句,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这两句诗是叙事兼抒情�吹们檎嬉庵浚�苡懈?人的力量;再加上前面六句有力铺垫,使读者感到收束得既有精神,又有余味。清代王渔洋曾经说:“为诗结处总要健举。”沈德潜也认为“宕出远神”是诗歌结尾的一种好方法。所有这些妙处,都在本诗的结句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诸葛亮
  我生于农村,孩时阿公就给我讲三国的故事,对里面的一些人名有印象,并且对他们产生了好奇心,于是读小学五年级就捧着厚厚的《三国演义》似懂非懂的看。然后我就开始和阿公争论谁的“三国”更纯正,然后一向对我疼爱有加的阿公因为不敌我的口出无逊,讲不赢便屈指来轻敲我的脑壳。但是我们爷俩对其中的一个人物看法却是出奇的一致,一致的对其奉若神明,这个人当然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可以说是中国二千年封建史上的一个完人,是一切文人臣子的典范。据闻唐宋两代,为官者读《出师表》而不落泪,便是不忠!这个说法无可考其出处,但是也足可见诸葛亮在历史上地位之褒高。
  陈寿在《三国志》里言其治蜀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虽仇者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诚信公道,赏罚严明”。“用法严峻”。这些都是见诸于正史,是对诸葛亮政治能力的推崇。 “管、萧之亚匹矣”——与管仲、萧何一样的人物。很高的评价。至唐代杜甫诗曰:“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一下子就将诸葛亮推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商初名相伊尹辅佐成汤、太甲两代,周初名相吕望辅佐文王、武王两代,勋劳卓著,孔子对此二人极度推崇,而杜甫的诗说诸葛亮才能功绩与他们两人只在“伯仲之间”,不相上下。而汉初名相萧何、曹参更是不堪与匹。即使到了近代,仍是誉声不断。郭沫若《蜀道奇》:“鞠躬尽瘁兮,诸葛武侯诚哉武;公忠体国兮,出师两表留楷模。”……

  子曰:逝者如斯夫。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研究是这样的:故事与故事的人物离我们越是久远越是有利于我们的研究与讨论。实际上绝大多数前面被冠以“中国特色”的事物俱是所有中国人的耻辱!研究三国与研究三国里面的人物很安全,如果是公开的研究讨论党国历史与党国人物就不很妥当了。

  孔明先生被人研究了将近两千年,慢慢的便有了一些批评的声音,前面我引述了一些赞誉的,下面再来一些批评质疑的。我是才疏学浅,在写字板上“复制”“粘贴”并用就成了这一篇文章。只是用自己的话讲述别人的观点,没有指明出处并无欲窃为己有之意,实在是记不起来的缘故。

  对孔明的质疑体现在下面四点:

  一、《隆中对》是不是孔明写的?

  彼时刘备仅余荆、益二州回旋,并且还时常被人进攻,几近于走投无路,天下英豪都效力于孙、曹二家,好不容易来了个徐庶也被曹操用计赚走,只两个生死兄弟相随,勿论争天下,就是现有的荆州、益州也有朝不保夕的危险。正是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逼得刘备情急使出了一条古时帝王揽人才争天下的新招:深度发掘本地人才。于是诸葛亮才在中国的历史上隆重登场。

  刘备三顾,向诸葛亮请教,“谘臣以当世之事”,问他当时的情况。而《隆中对》答曰:“……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奇怪得很,孙氏据有江东,其实只是很短时间的事。孙坚占据的仅仅是长沙附近而已。孙坚一死,实际上便是什么都没有。孙策凭借着他的超级智慧,在二千年前给我们上演了一出精彩好戏,以玉玺作押,向袁术借得一千兵士,几十匹马,靠着过人的才能在强手如林的乱世打拼出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可惜这个人过于勇猛,打起仗来全然没有指挥官应有的风采,总是身先士卒,冲锋陷阵,遂于一次战斗中中箭不治身亡。孙策临终,怕主少国疑,传位于其弟孙权——这在中国的历史上应该是首创,权柄授之于弟,而不是弱齿幼儿。孙策止此一条便在中国历史上比他后来的许多帝王强出许多。孙策刚刚扩大了地盘就死了。从时间上分析等于是孙权刚刚承受基业,而刘备则恰好在此时遇上诸葛亮了,从这个角度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是一个事实,虽然这个“已历三世”细究起来有点过于仓促,但是孙权即位不久,若据此便断定其“国险而民附”是否过于牵强?或者诸葛亮懂得DNA遗传算法,知道孙氏家族的一贯风格,“老子英雄儿好汉”,此子非是赵奢之子,于是断定孙权不可小视?

  这些都只是从《隆中对》本身提出的异议,更大的疑问在于《隆中对》的实质应是刘备与诸葛亮的谈话记录,也即刘备问而孔明答。但是据说蜀国当时没有史官,(据谁说的?我不记得了。)从常识上讲当时的刘备也仍处于惶惶的境地,实力相当的差,排场好像也应该还没有到设史官。《三国志》也没有言明是谁与刘备同往,谁做的记录?都没说。《三国演义》倒是讲了,是帅哥张飞与刘备一起去访问诸葛亮的,(关羽也去了吗?不记得了。)但是原来操猪刀,后来为了保持帅哥形象改为操蛇矛的张飞,他会记录下这个流传千古的《隆中对》?!这个可能极低极低。

  所以后世之人据此怀疑《隆中对》不是诸葛亮写的,是陈寿对历史的演义。
  如果真是诸葛亮写的,也应该注明刘备、诸葛亮合著嘛。呵呵…

  二、诸葛亮六出祁山是战略上一个大大的BUG。

  虽然《隆中对》是不是诸葛亮写的存在争议,但是诸葛亮出山之后,业绩卓著。当时刘关张三位屡尝败绩。没料想还是那些人马到了这位文弱书生的羽扇下,却能化腐朽为神奇。首战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军,还捉住了主将夏侯什么什么将军。(呵呵,三国里面的人名真是难记啊。)令的关张一干刘备的嫡系佩服不已,从此对这个刚刚二十出头的靓仔敬服有加。

  赤壁大战奠定了“三分”格局,这实际上也是诸葛亮出茅庐时所期望能够形成的局面。赤壁大战后蜀汉的处境对比孔明出山之前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而即使是形成了这种所谓的“三分鼎立”局面,刘备一方的实力仍是最弱,不是一般的弱,是很弱。当时实力最强的曹魏根本不把蜀汉放在心上,重兵一直顿于淮南——强大的吴国才是曹魏心腹大患。相反最强大的的魏国也始终是吴国的真正的威胁。在诸葛亮兵出祁山之前,曹魏始终都没有进攻蜀汉的意思。即使在吴蜀两国双方抛开相互的战略需要而开战时,吴方的陆逊火烧连营击败刘备,刘备病死,这时曹丕也没有乘机攻蜀,相反却在准备进攻士气正高的吴国。蜀国可以说是在孔明的运筹下在魏、吴两国的夹缝中生存。现实使得魏、吴两方都没将蜀国视为真正对手,也正是这样孔明才能南征,上演“七擒孟获”的千古绝唱。等到孔明首次兵出祁山,三郡响应,曹魏才大为震动,料想不到小小的蜀汉竟敢出兵!蚂蚁撼大象。

  诸葛亮出山之前刘备以其弱小实力,却想要在中原与那些业已兵多将广的大军阀争夺中原的城市,所以屡战屡败。等到诸葛亮来掌舵,神目如炬,跳出中原的厮杀,将注意力集中到当时天下英雄都不注意的边远地区巴蜀,收服一个孟获。后世也才有了“蜀汉”的专用历史名词。(孟获后来在蜀汉当了御史中丞,是文官。是一位有文化的少数民族兄弟,呵呵。)

  诸葛亮兵出祁山来挑战曹魏,等于是回到了以前刘备走过的被证明是错误的道路。招来强敌。加速蜀国的灭亡。要知道连续的战争破坏使得百姓早已厌烦谁谁正统的问题,所谓“汉”的概念也被人逐渐淡忘,人心不思汉,强大的曹魏统一了长江以北,隐隐然已是天下归心。蜀国在军事上不敌魏、吴两国,在经济上也不如。诸葛亮执政蜀国,经济上的措施好像不多。“民贫国虚,唯仰锦耳。”(这一句好像还是诸葛亮的原话,我记不太清楚。)巴蜀在当时属穷僻之地,只有靠织锦卖与魏、吴两国缓解财政上的困难。而魏国此时却是经济发达、军事强大,并且文化、科技也是发展得比其他两国好出许多。

  诸葛亮就是此时向魏国挑起战事——如果不是害怕孔明迷骂我,很想说武侯此举是以卵击石。

  有人认为诸葛亮此举是以攻为守,进攻汉中是为了保护巴蜀革命根据地,但是前面已经分析过了,曹魏看起来根本就没有进攻蜀汉的意思,以攻为守的说法就不成立了。或者他们的不进攻是认为蜀汉迟早是盘中餐?诸葛亮为何不等待下一次的的赤壁大战,然后再一次从中渔利?大概是顾虑于自己的寿命。

  诸葛亮身上渗透着一种悲剧色彩,或者“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他兵出祁山的最好解释。他大概也知道自己挑战魏国是一种战略错误,但是为了报答刘备“三顾之恩”,要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所以六出祁山,劳民伤财,无功而返。魏国太强大了。魏国的强大反衬出诸葛亮的凄凉——独一无二的才干——要知道我们找了几千年才找到你的几个缺点,但是你却不得不去辅助一个辅不起的刘阿斗。

  三、诸葛亮对人才的培养与使用是不是很失败?

  诸葛亮的用人问题一直就是历史上研究他的人相互争议的焦点。北伐路上失街亭的马谡就是诸葛亮在用人上的最大一个BUG。我看到过一种观点颇为独特,认为当时失街亭后“挥泪斩马谡”是一个比让马谡守街亭还要大的错误!据说马谡当时颇负才名,很得人心,被斩首时不止“孔明挥泪”,而且蜀汉国内民众闻知后也是同情的居多,好像没有多少责怪的意思。简言之:马谡不该斩。总之这个小马同志很有名,比纸上谈兵的赵括还出名,所以就不讨论他了。

  后世人研究孔明的用人问题,在分析了最受其欣赏、提拔重用的人物后,发现一些有趣的共同点:
  ①亲如父子的马谡,襄阳人;
  ②临终付托后事的杨仪,襄阳人;
  ③继其执政的蒋琬,零陵人;祎费、江夏人;姜维,关西人;
  ④《出师表》推荐给后主的董允,南郡人;郭攸之,南郡人;向宠,襄阳人;
  零陵、江夏、襄阳、南郡,这四个地方在汉末都隶属于荆州刺史部,也就是说他们除了姜维是关西降将外,其余全部都是荆州人。偌大一个蜀国,除了荆州外便没有人才了么?是不是深度发掘本地人才的“度”没有把握好?

  呵呵,不是巧合哦~

  另外一个对孔明用人的最大质疑便是有关于魏延。三国乱世,叛主武将比比皆是,像赵云、黄忠、张辽、徐晃、庞德、马超、张郃、马岱、太史慈、甘宁、严颜、法正、贾诩……还有刘备属下的一大排刘鄣久部。数不胜数,都是事过二主的。吕布如果能够不死,估计要事三主以上。号称万古忠义的关羽,先是打着“降汉不降曹”的旗号背叛刘备,得了个“汉寿亭侯”的封号,然后又“过五关斩六将”背叛曹操。奇怪的是这些人的的身体结构都很正常,而唯独魏延“脑后有反骨”?!

  先来看看“反骨”的魏延反了几次,所为者谁。

  第一次:反荆州刘表,请刘备入荆州。彼时正值刘备败走襄阳,狼狈万分,身边仅有张飞赵云,千余老兵疲卒。前方蔡瑁张允故意刁难,后面曹操雄师步步进逼。值此进退无路、存亡未卜的关键时刻,杀出一个与敌对双方都无利益关系的魏延,在襄阳城下与名将文聘大战数十合。魏延第一次造反的结局是:刘备脱险,但他本人却落得个家人被杀,只身投奔长沙的下场。

  第二次:反长沙韩玄,救黄忠,献长沙于刘备。赤壁大战后,刘备的实力得到增强。当时已经是名重天下的关羽受命帅兵攻取长沙,谁知老将黄忠根本不惧关红脸的盛名,顽强阻击,弄得关红脸进退两难,很是尴尬。大概是英雄惜英雄,两将对决黄忠不慎失手,关红脸放了他一马,再战时黄忠虚射三箭以示报答。遭到长沙太守韩玄误解,绑赴刑场斩首。又是魏延激于义愤,振臂高呼:“黄汉升乃长沙保障,杀汉升即杀长沙百姓也。”救下黄忠。拔剑而出,斩杀韩玄。开城门迎接蜀汉军队进入长沙。魏延第二次造反的结局:诸葛亮不久来到,首先令下的就是斩杀魏延。理由是:“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忠也,食其禄而弑其主是不义也”。幸好有众人苦求,而且诸葛亮本人也可能觉得这个理由过于牵强,魏延才幸免一死。

  第三次:反杨仪。当时诸葛亮刚刚逝世,杨仪被诸葛亮临终付以重托。此时的魏延是蜀军营中资历最久、武功最强、官阶最高的前军主将。在得知诸葛亮逝世,由杨仪统帅全军的消息时,说了两句话。“丞相虽死,但某还活着!岂可因一人之死废国家大事?”。他要继续伐魏,不想退兵。“杨仪何等人也?大丈夫岂可被书生所制?”大概魏延长的太帅,一直就遭到也是靓仔的诸葛亮的妒忌。所以诸葛亮一见到魏延就给他的脑后安上莫须有的反骨。诸葛亮提拔的那些同乡对他也是极尽排挤的能事。杨仪当时只是一个小小主簿,相当于秘书长而已,诸葛亮安排他来统率全军,实在是策略上的超级BUG。更大的讽刺还在于后来,这个杨仪在蜀国内部的政治争斗中失势,居然说道:“早知若此,当初丞相死时,吾若以全军投魏,何至有今日耶?”呵呵,诸葛亮九泉有知,闻知此言,不知作何感想?魏延第三次造反的结局:被葛亮生前安排的“暗桩”马岱斩杀。

  综上所述,说诸葛亮因为担心魏延造蜀汉的反才处处作对实在有点牵强。魏延之于蜀国更大的功劳还在于镇守汉中几十年,汉中丝纹未动。汉中的北面与强大的魏国接壤,西北方则常常要受到西凉兵的骚扰。还是蜀国的粮仓,比起蜀国的其他地方,可谓重中之重。刘邦就是得汉中才得天下的。刘备独独信任魏延,说明刘备在用人方面很了不起。对比名重天下的关羽,镇守荆州没几年就兵败身亡,引得蜀吴两国厮杀,大伤蜀汉元气。魏延比关红脸强出许多。魏延一死,蜀汉北面无可托之将,隧使邓艾有机可乘,单兵直入,径取成都。

  总之,诸葛亮在对待魏延的问题上给后世留下的争议最大。我本人很喜欢魏延,也认为诸葛亮在魏延的的使用问题上实在是天大的误会。

  四、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很差吗?

  诸葛亮在隐居隆中、躬耕城商期间,就以“管、乐”自许。“管”是管仲,春秋时辅助齐桓公九合诸侯,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是大政治家。“乐”是乐毅。战国时燕国一直很弱小。待到燕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乐毅联合秦、楚、韩、赵、魏五国共同伐齐。激战于济西,大败齐军。乐毅率燕军乘胜攻克齐72城,直入都城临淄。燕国至此达到鼎盛时期。乐毅是大军事家。诸葛亮自比管乐,但是后世人却不这么认为,陈寿在《三国志》里说诸葛亮:“管、萧之亚匹矣”,政治上很了不起。但是对他军事上的评价仅仅只是说“长于治戎,短于应变”,而且还提出疑问:“盖应便将略,非其所长欤?”。虽然没有直接讲他军事不行,但是比之对他他政治上的评价相去甚远。

  孔明迷们当然愿意大唱“空城计”来反驳认为诸葛亮“长于治戎,短于应变”的说法。而实际上诸葛亮自己承认:“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唱“空城计”是走投无路不得已而为之,并非他本人的意愿。而且六出祁山一无所获是不争的事实。征战数十年,蜀国没有得到魏国的一寸土地。最后自己也被拖死在五丈原秋风萧瑟的寒夜里。

  首出祁山,魏延剑走偏锋,献奇计原自率五千精兵取道子午谷,直插魏国的重镇长安。因为当时镇守长安的是一个比赵括还不如的,根本不知军事的玩绔子弟夏侯懋。遭诸葛亮叱退。后世很多研究家都认为这是蜀汉唯一的机会。五千军出子午,败不过丧一支偏师,胜则可截断魏国潼关东西的联系,进而席卷陇上,虎视中原,利莫大焉。诸葛亮死后一千年,金人侵宋,便是使用类似于魏延的这种策略,先使一军堵住潼关,不放北宋最有战斗力的西军东援,然后轻而易举地攻陷汴梁。诸葛亮后来火烧上方谷,打算将司马懿父子连同诱敌的魏延一齐烧死,奈何瓢泼大雨不仅救了司马懿父子,连眼中钉魏延也一起救了。此时却为何不采用魏延奇计,败了就顺便让他最讨厌的魏延葬身魏国。莫菲真相竟是孔明害怕魏延的子午奇兵建下不二大功?!!

杜甫《蜀相》。全诗为:“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我觉得他在小说中和历史上的差别比较大。但小说里最前、明显的是智慧,历史上他最明显的是策略的制定(隆中对)和外交政治(联合东吴)和治理国家的政治能力。

这句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写的,说的是诸葛亮。对诸葛亮的评价历来是一个大问题,前人已经说得很多了,查阅很方便的。我想说的是两点,一是诸葛亮个人的高风亮节的确是值得后人充分肯定的,这没有问题;二是诸葛亮在后世被大幅度地神化了,他的政治和军事才能被不切实际地夸大了,这也是需要指出的。实际上,历史上诸葛亮是一个品质高尚、作风正派、任劳任怨但缺才干平庸的人。

杜甫诗之曰:“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称赞的是蜀汉四相之一的诸葛亮。。。

诸葛亮,这句诗出自杜甫《蜀相》,从名字看就知是诸葛亮了。

唐朝诗人杜甫题诸葛亮庙。全诗为:“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三国演义里的内容都是真实的吗?
是真实的,但有很多夸大成分。元末明初,罗贯中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基础上,吸收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故事,写成《三国演义》。现存最早刊本是嘉靖元年(1522年)刊刻的,称为嘉靖本,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继嘉靖本之后,新刊本大量出现,它们都以嘉靖本为主,只做了些...

<三国演义>中人物的姓名与绰号.
三国演义人物的绰号(全部)魏——曹操:乱世奸雄,治世能臣(许劭)阿瞒(不可考)英雄、龙(自封)乱世枭雄 司马懿:司马老贼(不可考)许褚:虎痴 虎侯(曹操)典韦:古之恶来(曹操)张辽:古之昭虎 庞德:白马将军(与公孙瓒同,三国志有记载)夏侯敦:完体将军(弥衡)盲夏侯 天之奇才 夏侯...

<三国演义>中最耳熟能详的故事有那些?最少三个.
《三国演义》中耳熟能详的故事通常与关羽、诸葛亮有关 【关羽】桃园三结义 三英战吕布 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 华容道 水淹七军 走麦城 【诸葛亮】三顾茅庐 赤壁大战(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 七擒孟获 六出祁山(最著名的“失空斩”,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三大战役】火烧...

<<三国演义>>里的三国是指现在的哪三个地方???
1. 魏:涵盖黄河流域以及辽东地区,包括河北、河南、湖南的部分地区、山西、陕西的部分地区、甘肃、内蒙古的部分地区以及辽宁的部分地区。2. 蜀:主要包括汉中和益州地区,其版图还扩展至四川、云南、贵州以及陕西和甘肃的部分地区。3. 吴:控制着扬州的部分地区、交州的全部以及交趾的部分地区,相当于今天...

<三国演义>第十回故事梗概
第10回:勤王室马腾举义,报父仇曹操兴师:董卓死后,李傕、郭汜纠集大军攻陷长安,杀死王允,专擅朝政。二人后又反目作乱,献帝被迫迁都洛阳。此时,西凉刺史马腾和并州刺史韩遂以勤王之名起兵,与李郭之军数次交战各有胜负,成僵持之态。曹操命人前往琅琊郡接父曹嵩前往兖州,途经徐州时,太守陶谦为交...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异同
一、《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区别:1、历史背景不同:《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水浒传》主要描写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条好汉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2、关于谋略的内容不同:《三国演义》中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

<<三国演义>>中"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指的是
描写的是诸葛亮的历史功绩。诸葛亮为奠定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蜀汉政权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还用八阵图成功击退了东吴陆逊的追击,保卫了蜀汉政权。这句诗来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意思是诸葛亮在隆中对为刘备提出三分天下的构想,最后实现了刘备立...

<<三国演义>>中有多少个人物?
可以说,《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文学中写人物最多的一部作品。 这个作品在处理这众多人物的一个明显特点是,主次分明,详略得体。从而把他们组成为一个完整的历史画卷,真实地反映出三国时代的社会面貌。 作品所歌颂的蜀汉集团的主要人物,如刘备、关羽、张飞和孔明等,是全书的主体,写来有始有终。其来龙去脉,为人...

<<三国演义>>中空城计主要内容250字
空城计源自《三国演义》。三国时期,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

关羽大意失荆州在《三国演义》中第几回?
关羽大意失荆州在《三国演义》中第几回? 第七十六回 徐公明大战沔水 关云长败走麦城 吕蒙见关羽处处设防,为了消除关羽的戒心只能诈病,从诈病到真病,吕蒙终于病倒,于是推荐陆逊。陆逊年轻有为却功绩不足,名声不响,正中关羽下怀,陆逊又多次写信赞美关羽示弱,让关羽对于东吴的意图全无察觉,更是...

八公山区13568109750: 高分求三国演义其中几个故事梗概!
湛泊金银:三顾茅庐: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三国时著名谋土)和司马徽(三国时阳翟人,也是著名谋士)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阳...

八公山区13568109750: <<三国演义>>中“天下三分”指分裂为_____、____、____,各自的首领是_____、_____、___ --
湛泊金银:[答案] 吴,蜀,魏

八公山区13568109750: 你还知道哪些<<三国演义>>中描写人物的四字词语,选几个写下来. -
湛泊金银:[答案] 我

八公山区13568109750: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靠自己神机妙算取胜的故事有那三个 -
湛泊金银:[答案] 草船借箭,空城计,借东风

八公山区13568109750: <<三国演义>>中"马骑赤兔行千里,万像青龙出无关"所指的人物是?
湛泊金银: 关羽吧~因为诗里面提到赤兔和青龙偃月刀

八公山区13568109750: 三国演义中
湛泊金银: 刘备,姓刘名备字玄德,关羽,姓关名羽字云长,张飞,姓张名飞字翼德.

八公山区13568109750: &quot;三国演义&quot; 中譬犹驽马并麒麟 寒鸦配鸾凤耳 无异周得吕望 汉得张良 说的是谁? -
湛泊金银: 刘备和诸葛亮

八公山区13568109750: <<三国演义>>
湛泊金银:曹操“治事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八公山区13568109750: <<三国演义>>
湛泊金银: 最好是新华书店, 不过大部分书店都有的 估计都有全套的4大名著 我初2的时候买过一套 150块钱呢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