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帮忙!!!“知难行易”怎么辩?

作者&投稿:之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知难行易的攻辩问题~

论语里有三思而后行,如果对方辩友所说,是行难,为什么还要三思呢,一思不是就可以了吗?

这是以前国际大专辩论赛的辩题,网上视频辩词都很多的。获胜的好像正是知难行易。这场辩论很精彩的,研究一下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正方:谢谢主席!尊敬的评委,各位嘉宾,来自宝岛的对方辩友,大家好!洪荒久远的50万年前,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上生活着我们的祖先北京猿人。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过去,他们学会了钻木取火。火的运用是跨时代的大发现。然而直到一百多年前,科学家才揭开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规律,从而科学地说明了钻木取火的真正奥秘。这就无可辩驳的证明了我方立场:知难行易。所谓“行”是人对外界事物作用的过程,包括对“知”的运用;所谓“知”是指对“行”的认识,解决做什么,为什么做和怎样做的问题。知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结果。所谓“知难行易”,是说求知得知难,行动使用易。知难行易与说说容易做起来难的言行观“风马牛不相及”,切不可混为一谈。我方主张知难行易,理由如下:首先,认识发生学告诉我们,行先知后,知难行易。人一生下来便会行,所谓:“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但要成为像对方辩友那样才学渊博的翩翩君子,寒窗十年苦,谈何容易。个人求知无穷尽,人类探索亦无止境。“钻之弥深,仰之弥坚。”①孔子他老人家到了晚年还坚持学习《易传》,纬编三绝。可见求知难哪!其次,辩证法告诉我们知行密切相关。人类的行为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其中,知是关键。无知之行只是简单重复。有了知,才有了自觉行为;有了知,才有了开拓引进。知作为行的认识、概括和总结,是行路明灯,是行动指南;掌握了行的知识和方法才会有成就。知,只有长期艰苦探索才会小有所成,因而知比行显得更难。再次,日常经验告诉我们,行之不易,归根到底是不知或知之不足;俗语说得好:“会者不难,难者不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旦掌握了行的知识和方法,行起来必然如庖丁解牛般游刃有余;总而言之,知行相比,知难行易。谢谢各位!(掌声)

主席:好,各位观众,现在我们来看看反方是如何破题立论的。、请反方一辩顾振豪同学发言,时间3分钟。请!

反方:主席,各位评委,大家好!题目把知、行两个东西分开来,就是要我们讨论其中的难易程度。如果把纯粹的认知与行动弄得混淆不清,那么难易从何产生?对方辩友所犯的第一个矛盾就是把知包含在行的过程。这是还要讨论行的必要吗?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知行的配合,但不同的时代则需要知行学说。大体而言,知只有两种,一方面是道德伦理的良知,一方面是科学经验的所谓知识。接下来让我从这两方面,分别论述“知”和“行”之间的关系.第一,环顾当今社会,教育、科技日渐普及,但是人们的道德行为却是日益堕落。所谓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社会不安的秩序才是我们所应当面临的问题。这时我们不禁怀疑,真的是知难行易吗?难道是知识教育文化不够?难道问题不是出在具体的落实与实践方面吗?我们难道不知道所谓的仁义礼智?我们难道不知道所谓一般的公民道德吗?传统儒家告诉我们什么,所谓:“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下下。”①孟子不也说。‘仁、义、礼、智”是人之四端②吗?王阳明先生更告诉我们,今天所谓的良知是本心所固有的,是生而有之的。因此对于为人处世的一些基本道理,对于所谓一般的佛理道德,这些都是我们本来就知道的,良知更是我们本心所拥用的。这难道不是很清楚很简单的吗?难在哪里呢?难在“行”啊!难在具体的实践方面。由于人心的懈怠,由于外在环境种种的限制以及变数,所以说行难更甚于知难啊!从第二个方面——科学经验方面来说,也是知易行难。顶夸克在物理学上早就能够论证出所谓顶夸克粒子的存在,但是还必须等到加速器产生,我们才能确切真实掌握住这样的概念。爱因斯但发明相对论后,人们却要经过一段长时间的艰辛过程才能创造出原子弹。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一般的通病是什么?一般的通病就是:说是一回事,做又是另外一回事。所以我方才要在这里解析什么是知难行易。什么是知易行难。唯有认清知易行难的情况,才能够认清什么情况你不是不知道,你只是不愿意去做。所以知不单只是知,行也不单知行知行必须相互配合。所以明白了知易行难的道理之后,我们就要对症下药,希望能够药到病除!谢谢大家!(掌声)

主席:谢谢顾振豪同学!现在我们请正方二辩邬健敏同学进一步阐述正方观点,时间也是3分种。

正方:谢谢主席!大家好!对方辩友提出了一个观点说:“说是一回事,做又是一回事。”显然,他们把今天的“知行关系”偷换成了“言行关系“,嘴上说一说就代表你心里真的知道吗?鹦鹉经过训练还能说人话呢,但是我们能够说这些鹦鹉像对方辩友一样学识渊博吗?显然不能啊!(掌声)今天,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发展高科技,开拓新领域,已成为世界潮流。人类已深深懂得知难行易,唯有迎难而上,方能健步而行。我方之所以认为知难于行,更基于以下原因。第一,创造知识比运用知识更难。今天,人们对电灯已熟视无睹,可当年爱迪生历经磨难,痴心不改,试过1600多种材料,做了:万多次实验,写下了两万页笔记。可见知有多难啊!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周游列国,潜心于革命之学,险些命丧于伦敦,终于积心血而成《建国方略》。面对这样的事实,对方辩友难道还要告诉大家说知很容易吗?叔本华说得好:伟大的思想家和科学家是入类的灯塔,如果没有他们,人类将在迷茫的大海中飘泊啊!第二,探索方法比运用方法更难。求知不止包括一般原理,更要掌握具体的方法。传说远古时鲧盲目采用水来土掩的方法,结果反而使洪水泛滥成灾,而禹以父为鉴,摸索出疏导的方法,终于取得了抗洪救灾的全面胜利。第三,认识规律比按规律办事更难。认识规律是一个积沙捡金的过程。规律不是推销员,不会自己找上门来,它有待人们不懈探求。改造利用沙漠资源就是一个认识规律的难题,一旦人类攻克了这一难题,沙漠变绿洲就不再是海市蜃楼。综上所述,知是一个艰难曲折过程,他需要“天将降大任与斯人”的责任感,需要“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勇气,更需要“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毅力。一次我方认为知难行易!谢谢大家。(掌声)

主席:谢谢邬建敏同学的发言!现在我们来看看反方二辩邻里属同学是如何反驳正方观点的。时间也是3分钟。

反方:大家好!对方辩友告诉了我们怎样的命题呢?对方辩要知是告诉了我们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啊!对方辩友,在这样的命题下,我们看看今天的立论点该站在哪里?如果是这样子的话,对方辩友告诉了我们,所有的知识、所有知道的事情都是假的,除非你一一的去实现。举个例子吧。今天我们知道丢垃圾是不道德的,我也知道不丢垃圾是道德的。那么当我在丢垃圾的时候,你能告诉我说:我那个时候已经忘记道德喽,我不知道道德了?等到丢完的时候才恍然大悟的说:我的道德又重新出现了。换句话说,对方辩友告诉了我们什么?对方辩友在这样的架构下,只是告诉了我们:知而不行,只是未知。那么到底什么是知?什么是未知?不要忘记一句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方辩友不要混淆了。好的,再让我们从三个方面告诉大家,知虽然可能是很难的,但是行是更难的。首先,在天时方面来讲,孟子说过:“虽有智慧,不如趁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若不是三国的时代趋势,刘备的三顾茅庐及赤壁的东风巧现,孔明纵然有运筹帷幄之智,也无法大展雄才,大行其道,终将落入“英雄无用武之地”呀?我们再来看看地理环境的限制。凭借今日建筑方面的发达科技我们就可轻易知道建筑长江三峡大坝要用什么办法,要用什么材料,但是从动工到完成也必须花上15年的光景。这工程浩大艰辛,全然都是环境所致的。再者,知易行难是我们人类生活中的逻辑。人人都知道男性女性要互相的关怀,男性要平等的对待女性,但是经过20年漫长的妇女运动,妇女的地位仍然没有改善,所以我们才要在北京举行妇女大会继续努力呀! (掌声)再者,我们要告诉大家的是,现今社会的个体不论是环保、女权、民主、法制、教育、和平、文化、道德都体现了知易行难的道理,而唯有认清知易行难的真正含义,才能使人人去了解,去透悟。坐而言不起于行是国人的通病。我们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使人人勇于立行,耻于空谈,才能发挥真正中国传统愚公移山的力行精神!我的申论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掌声)

主席:谢谢林立书同学!现在我们请正方三辩韩璐同学发言,时间也是3分钟。请。

正方:大家好!对方一辩给我们谈到道德伦理,又说嘴上一套做又一套,请问这是真正的知道道德吗?请对方辩友给我们解释,什么是“满口的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呢?对方辩友又说,有些人不是不知道,而是说不愿意去做,那么,这是不是要给小偷找借口呢?因为小偷说“我真的不是不知道偷东西不好,可是我就是忍不住要伸出第三只手”啊!对方二辩又说到了男性比女性更需要关怀,那么既然对方辨友认为知易行难,我们想要请教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打开男性封闭的心灵?怎样才能让男性成为一个开放的人呢?好,我方认为知难行易。翻开历史史册,人类求知探索的伟业可谓“惊天地,泣鬼神”。“生命诚可贵”,但是李林塔尔为了科学却献出了生命。“爱情价更高“,但是诺贝尔为了事业却终生孤独。李时珍遍尝百草才获得“回春之术”,司马迁励精图治终成《一家之言》。对方辩友你一定也还知道,大热问呕心沥血几十年才孕育了《进化论》,布鲁诺用生命凝成真理,“魂归去来兮。”“艰难困苦,玉汝予成。”古往今来,就是这用热血和生命叩响知识之门的求知者铸成了人类文明的脊梁。正视现实人生,行正如辩友所说的并非一帆风顺,但是,对已知的深刻认识告诉我们,知比行更难。“求知之路漫漫兮,人类上下而求索。”和平难,难就难在尚未达成各国的共识;反腐败也难,难就难在还不知道制止腐败的办法;治艾滋病更难,难就难在医学知识还没有突破性的进展。而有知,行就会化难而易。博大精深的知识、入木三分的思想的确来之不易,可是换来的却是行动中的大刀阔斧,工作上的从容自如。越洋电话让“天涯若比邻”,电波送衷情;信用卡让我们“一卡在手,走遍天下”。
(略)

正方:这求知的过程当然也是知了。我们说知就是求知、得知嘛!行才是行动之义。对方同学说知很容易,那么请您告诉扎伊尔的人民如何去防治那个可怕的埃博拉病毒,那可是比艾滋病还要可怕啊!

反方:对方辩友说得好。如果像对方辩友所说,把知的过程也界定成知的话,那么我们就会发现,今天基本上知是无所不在。然而不是!今天,我去求知是一个行为,如果像对方辩友所说有任何困难的话,那就是——求知的行为难,而不是知识本身难哪,对方辩友!(掌声)

正方:我们讲知行相比,当然(是)就知、行两个过程相比喽,对方同学把知压缩成一个结果,而把行扩展为一个过程。那么一个结果一个过程如何比较难易呢?(掌声)

反方:如果按照对方所说的知难行易,原则出现后那接下来的步骤应该是很简单的。那么,两千年前柏拉图告诉我们一个“理想国”的境界到今天为什么还没有出现?

正方:对方辩友,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找到达到理想国的正确的方法和途径,还是知之不深呀!对方辩友刚刚又说,知识很容易学,那么我们又请问对方辩友了,这世上有没有外星人呢?我们怎么样和外星人做交流去做朋友呢?

反方:对方说(实现)“理想国”是没有方法,那马克思早就说过建设共产主义的理想和实行步骤,为什么仍然需要毛泽东、邓小平先生的致力改革?中国为什么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行”难道不比“知”还要难吗?(掌声)

正方:对方辩友,难道您没有看到吗?在我们提出改革的正确策略和方法后,中国17年的改革可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哇!我想请问对方辩友的是,大观园里的林妹妹喝了那么多参汤补药,也治不好她的肺病,可是今天痨病能治,绝症不绝,请问这不是知的功劳,难道还是“行”的功劳吗?(掌声)

反方:对方辩友不要跳出讨论的论题之外。今天知是一种静态的认同和理解。任何一个具有中学程度以上的都知道爱因斯坦的伟大公式——“物体所散发的能量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也都知道原子弹是根据这公式制造出来的。那么想请问在座的各位,你没有看过任何一个高中毕业生做出原子弹嘛。(掌声)

正方:对方同学记不记得这句名言呢?法国的蒙田说:“背得烂熟还不等于掌握知识。”对方同学说死记硬背就等于完全掌握知识了吗?(掌声)

反方:那么换句话说,对方辩友,今天如果有一个专治胃溃疡的医生,而他自己又得了胃溃疡,难道你要说他不懂如何去治疗?不懂如何去保养吗?

正方:这个医生就要去找一个更能精通治疗胃溃疡的医生来治疗他的病啊!对方同学刚才说来说去无非是说,学习也不是求知,苦读也不是求知,只有那一张文凭的结果才是知了,那我们干嘛还从小学读起,干脆直接读大四拿文凭好了。(掌声)

反方:对方辩友,我们都知道人都会犯错,按照您的说法,只要犯错就是不知,那么我们有两个问题请您正面回答。第一,如果只要会犯错就是不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个世界上有谁知道道理?第二,如果按照您所说,一直保持正确的观念才是知的话,那么真知,您的知,要在哪一个世纪——是不是人类灭亡的时候才会出现?(掌声)

正方:对方同学说的好。宋朝的陆九渊就说过:“真知非则必能去,真知过则必能改。”如果他真知道道理的话,怎么不改正错误呢?

反方:那么也就是说,在对方辩友的架构之下真知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出现,可能要等到地球灭亡的时候才会出现,所以“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应该改成“吾爱吾师,吾更爱不知”啊!(掌声)

正方:我们说知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一点一滴积累的过程。对方辩友,我们在求知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积累一下真知,怎么会说真知要到地球灭亡的时候才有呢?那么说你们四位辩友坐在这儿都是“无知”的人吗?(掌声)

反方:对方辩友说得好。对方辩友你也承认了真知是经由行动的不断检验而发生的,那么难的应当是行动的过程,困难重重,当行动的过程克服了困难之后,真知就自然产生了,这也就是今天的“格物致知”①的真义呀,对方辩友!(掌声)

正方:对方辩友说知行中来,所以知易行难。那么我们知道,人也是由猿猴进化来的,按照对方辩友的观点,是不是说做猴子是苦不堪言,难上加难,而做人倒是“轻轻松松过一生”啊!

反方:对方辩友,请你不要套用王阳明先生所谓的知行合一那个知的定义了。对方辩友是不是告诉我们说,木炭必须经过压缩的过程、压力的过程才会变成钻石,那么其实木炭就是钻石,对方辩友可以这样解释吗?

正方:对方辩友搞错了,把知行合一的恰恰是对方辩友。我们一再说求知的过程就是知,我们的行就是运用实践这个知,怎么能说我们是知行合一呢?

反方:对方辩友口口声声告诉我们说不断检验出错误的时候,得出来才知,按照对方辩友这样的逻辑的话,那么我不断知行,知行,难道这不叫“知行合一”吗?!

正方:难道这一个人在不断地由知然后再指导行,然后再由行再得出知,这就是说,知行都是“知说是行,行就是知”吗?那么对方辩友,你们今天坐在这儿到底是来知呢,还是在行呢?你们是知行一体吗?

反方:对方辩友,这也就是所谓的“致良知”嘛!你所说今天要用一切的努力去把知发现出来,这一切的努力就是行为。今天行有两种意义:一种是探索真理,一种是实践真理。您怎么能够说实践真理才是行,探索真理就不是行呢?对方辩友请正面回答。(掌声)

正方:我们说探求真理当然是一个求知的过程了。我要请问对方辩有的是,你们说行难,你们想不想把行难变成行易呢?

反方:对方辩友,今天我们辩论的是一种理论的现象,一种真理的所在。(我们在这里讨论)“行难”跟我们要不要去勉励人们去做是两回事。今天就算辩得出行难,我们还可去勉励人做,怕就怕今天您主张知难,是不是在告诉人们说难的东西你先不要去管呢。

正方:不是说不要去管,而是要化行难为行易。怎么办?就要去解决知的问题呀!对方辩友,辅仁大学社会学系王书礼副教授也说,近年来台湾地区,犯罪问题严重,而要寻找到有效的策略则是难上加难。请问对方辩友,您是不是也深有同感呢?(掌声)

反方:所以大家都知道不应该有犯罪,不应该有暴力,不应该有坏的事情,但是这些事情层出不断,难道这不是他不去做吗……(哨声终了提示)

正方:对方辩友说得好,正是因为对方辩友知道不应该去犯罪,知道不应该去犯错,所以我们看到四位同学是翩翩君子啊!

主席:请正方继续发言。

正方:对方辩友说,现在向好人学习都很难,要谈道德也很难,那么对于这种现象,我们要进行道德反思,知其所以然,请问是不是更难呢?

正方:“人非生而知之者。”所以孔子说:“学而不已,阖棺乃止。”孔子又说:“学而不厌,诲而不倦。”请问对方向学,这是知易吗?

正方:对方同学刚刚举了很多(关于)辛苦的例子,但是辛苦流汗就是艰难吗?对方同学是认为在操场跑两圈难呢……(哨声终了提示)

主席:对不起!时间到。(掌声)好,各位观众,刚才这段自由辩论可谓非常的精彩,而各方的第四位辩手所将要作的总结性陈述,往往更是举足轻重。我们先从反方四辩林正疆同学开始,时间4分钟。请。

反方:大家好!中国人真是了不起!怎么说?因为中国人能用一个字象征很多种含义。怎么说呢?今天对方辩友所说的“知”,实际上是一种知跟行结合出来的产物。今天所谓的真知是要经过不断地行动做出来的“知”,那个中间“行的过程”,指的是“知的过程”,那不是“行”。然而,各位,让我们来想想看,究竟为什么我们要讨论这样的题目,讨论这样的题目的真谛应该是让大家站在同样一个立足点来比较纯粹的认知跟实际的行动两个哪一个比较难。对方辩友却想要用颠倒的方式告诉我们说,追求真理的过程叫做“知的过程”,不叫做“行的过程。”然而,请问各位,爱迪生发明电灯用了好几种金属的过程,难道不是一种行的实践吗?他目的是为了印证他的理论,不是吗?我们想告诉对方辩友,任何理论存在的目的都在于它要能够解释世界。然而,我方一开始所强调的道德良知的知确实是知易行难哪!今天,难道大家能够说去杀人的人那一瞬间他不知道他是不应该杀人吗?不,他知道。只是那一瞬间,他被他的欲望以及冲动给冲昏头了,他忘了不能去杀人。而对方辩友的说法是:“只要你在犯错误,你就不知道喽!只要你做错了,你就不是真知喽!那我们就不晓得了,一个人如果要获得真知恐怕真的是所谓盖棺论定,到他死的那一刹那去检验他的过去历史,哪一件事情是他从来没做过的,他才是真知。这样,是公平的吗?(掌声)再者,我们就科学知识上的知来讨论,到底是知易行难,还是知难行易?在座各位,谁不知道圆形是什么形状,然而现在给你一支笔,你能够用手画出正圆形吗?(掌声)这就是标准的“知易行难”哪!即便给你的是圆规,也会因为颜料的深浅、线条的粗细不同而画不出科学上的正圆形。这难道不是“知难行易”①的最佳写照吗?诚如我们在刚才的辩论过程中所告诉大家的,如果对方辩友以有没有犯错误来对知不知作为概念的话,那么,今天抽烟的认识不是到死的那一刹那,他真的流下了最后一滴眼泪的时候,对方辩友才要说“他真的知到了”。(掌声)然而,当他拿到烟盒的时候,看到“吸烟有害健康”的时候,它其实不知道,他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样合乎在座各位的经验法则吗?我们希望告诉大家的是,孔子曾经说过“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今天我们把纯粹心灵上的体验与认知上跟实际上的行动上的难易比较出来后证实了知易行难的命题。然后我们下一步要做的是:正因为行比较难,所以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大家一起来实践。如果向对方辩友所说的行易的概念的话,大家其实不必去探讨行的法门,大家只要去蛮干就好了,因为行是那么容易嘛!道理之间应当如何小心谨慎不用去管它了嘛!因此综上所述,我们发现,第一,对方辩友在知跟行之间没有办法准确的划分。对方辩友还想要告诉大家追求知的过程,那是“知”,那不是“行动”,纵使你拼命去做,那是“知”,那不叫“行动”。第二,用知易行难的方法较能够解释世界,用知难行易的方法就能够给人类较多启示。因此我们要告诉大家,这样的观念出现是理所当然且势在必行的。谢谢在座各位!谢谢大家!(掌声)

主席:谢谢林正疆同学!现在我们请正方四辩杨蔚同学为正方作总结性陈述,时间也是4分钟。请。

正方:谢谢主席!尊敬的评委,各位嘉宾,大家好!刚才我们和对方辩友在知与行孰难孰易的哲学命题中探讨了这么久,求知的过程实在是艰难啊!对方辩友雄辩的口才诚恳的风度确实非常感人,但细细想来,这似乎并没有遮盖住他们立论上的某些偏误。

第一,对方同学知行不分,把知的功劳都记在行的帐簿上。知行比较应该两个过程的比较,而对方同学把知看作一个静止的结果,把行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请问这二者如何可比呢?第二,概念不清。对方一味说知有两种,一个是“科学之知”,一个是“道德之知”,可对方同学说来说去,都是大谈道德,我们今天就不要科学了吗?道德之知是什么,对方说是良知,那么对方说的良知是“天上掉下来的林妹妹”吗?人们轻而易举的就能知道了吗?第三,偷换辩题。对方同学举了大量事例都在论证言行关系。但我们今天讨论的是知行关系,言绝不等于知啊!下面我进一步总结我方观点。

第一,行先知后。能行未必能知,能知却必定能行,所以知难行易。第二,行动中可能会遇到些障碍,这归根到底是因为知之不足,或者知之甚少,要化阻力为动力,人要依靠智慧的指引,所以知难行易。第三,个人探索求知易历尽艰难,而要众人达成共识则难上加难。我们和对方辩友刚才辩论得如此辛苦,不就是因为我大家不能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吗?但是只要众人知了,便能众心齐;众心齐了,便能泰山移。所以还是知难行易。今天,我们站在世纪之交的地平线上,聆听21世纪文明的涛声,我们思考的绝不仅仅是知与行难易问题,而是人类如何继往开来的命运决择。回首往事,“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古训,令我中华步履沉重。几千年来中国人的目光只停留在人伦道德的狭小天地,只相信天经地义,天命难违,而科学则被斥责为奇技淫巧。知易行难的传统观念使人轻知怯行;而轻知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难怪中山先生激愤他说:“中国近代积弱不振,实为此说之误也。”立足现代,值得庆幸的是,中国人已经摆脱传统礼教的束缚,知难行易的观念正在深入人心。当今中国,科技兴国、发展教育已是基本国策;环顾宇内,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真是蔚然成风。“知识就是力量。”新的科技革命的号角已经奏响,只有知难而上,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展望未来,人类仍须孜孜不倦地求知,我们的未知领域还很多。如何永保和平,让那口衔橄榄枝的白鸽自由飞翔,我们尚无良策;如何更好地保护生态,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还知之不足;如何从根本上抑制人性的贪婪与自私,让真善美的甘露遍洒心田。我们仍在探求。求知是艰难的伟业,求知更是永恒的挑战。让我们记住阿基米德的名言吧:“给我扛杆和支点,我将撑起地球!”谢谢各位!

这个辩题的关键在一个“易”字,所谓的“知难而上”或者“不畏艰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那都是因为找不到一个“易”字,倘若有“易”的方法,为什么还要用“难”的呢,只要你能抓住这点不放,那就很容易了

总之,论辩中的“快”与“慢”也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兵贵神速,“快”当然好。可是,有时“慢”也有“慢”的妙处。“慢”可待机,“慢”可施谋,“慢” 可制怒。“慢”是一种韧性的战术,“慢”是一场持久战,“慢”是舌战中的缓兵之计。缓动慢进花的时间虽长,绕的弯子虽大,然而在许多时候,它却往往是取得胜利的捷径 。
杜威的知行观在他的中国之行中,还有一段特殊的意义,革命家孙中山、改良主义者胡适及教育家陶行知等都受到他的影响。例如,孙中山反对中国传统的“知易行难”说,而持“知难行易”说,强调革命理论对于革命事业之重要,并以实践的可行性鼓舞革命党人的斗志。1919年,杜威到中国不久即与孙中山会晤,两人论及知行之关系,杜威对中山先生说:“过重实用,则反不切实用,没有人在西方相信‘知’是一件容易的事。”{28}在中国的演讲中,他也多次论及知行关系问题:

我闻中国古代有“知之非艰,行之维艰”的话。试验的方法,却与之相反。这是只有行然后可以知,没有动作便没有真的知识。有了动作,然后可以发现新的光明,有条理的事实,以及从前未发挥的知识。故曰:没有行,决不能有真的知。{29}

杜威的实用主义认识论是建立在行动的基础上的,他将自己的认识论名之为“实用主义的认识论”,他是这样总结的:

它的本质特征是坚持认识和有目的地改变环境的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实用主义的认识论主张,在严格的意义上,知识包含我们理智方面的种种资源——包含使我们的行动明智的全部习惯。只有已经组织到我们心理倾向中的那种知识,使我们能让环境适应我们的需要,并使我们的目的和愿望适应我们所处的情境,才是真正的知识。知识不仅仅是我们现在意识到的东西,而且包含我们在了解现在所发生的事情中有意识地运用的心理倾向。知识作为一个行动,就是考虑我们自己和我们生活的世界之间的联系,调动我们一部分心理倾向,以解决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30}

也许因为实用主义对行动的突出强调,使之往往被人们理解为实用主义使行动成为生活的目的。杜威对这种误解给予了澄清,他指出,行动是将概念应用于存在的过程中的媒介,应用的结果对于存在产生的改变则构成了概念的真正意义。因此,实用主义决不是赞美那种被视为美国生活的特点的为行动而行动。

以上所述,杜威将知识置于始于行动的经验并返回经验得到验证的过程,也许可以名之为“行动出真知”;但这并不表示他忽视新事实和新真理的发现较之旧理论的论证更有价值。他在论述哲学从旧思考法到新思考法的改造时,列举了培根为例。他颇为欣赏地介绍,培根合理地认为,无论什么论理,凡将知识的方法看成是对既得真理的论证的,都是在挫抑研究精神,束缚人心使它不能越出传统的学问范围。培根锋利地声明,通过彻底探究自然秘密获得的新事实和新真理的发现较旧论证为优越。作为归纳法之父,培根看出科学的意义在于对未知界的进军,而不在于对既知事物的论理的反复叙述——对于未知的事实和原理的无限的、不断的发见,就是归纳法的真精神。杜威的此番归纳,可谓“行动出新知”吧。而无论“真知”或“新知”,都意味着行动使知识产生了效能,教育之影响个人与变革社会由是方可实现。

在教育中,杜威所倡导的“从做中学”,是行动的原则在教育上的充分运用。在实验学校,探究知识与行动的关系是教育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拒斥绝对论

杜威认为,实验科学的进步给传统的行与知的割裂和纯粹“知识”的科目以最直接的打击。它表明,人们只有在做中,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和有效的理解。他建议采用17世纪开始在自然科学上广为运用的实验方法,作为形成和检验社会和道德问题的观念的方法,在他看来,实验方法是获取知识和确保它是知识而不只是意见的方法,既是发现又是证明的方法。人们的活动除非在事物中产生了符合并证实人们所持概念的变化,否则其信念不过是假设、理论、暗示和猜想,只能暂时被接受,以用作实验的尝试。科学的实验方法是观念的试验,实验不等于盲目的反应,人们需要观测实验的后果,并在未来相似的情形中进行预测和规划,实验室就是要发现各种条件。经验变成实际的,不是认知的,而是行动和承担行动的后果,这样,经验不再是经验性的,而变成实验性的了——“经验即实验”。{31}但杜威充分意识到他的这个建议实施起来的艰巨性,因为他看到,人们往往习惯于教条与权威所确定的信念的支持,以解除他们思考的困境和通过思维指引他们活动的责任。他列举密尔的话说,当时的学校“更适合于培养信徒,而不是培养探究者”。{32}但他相信,总有一天,认识论必须来源于实践。

实验的方法意味着拒斥绝对的教条。在杜威看来,诸多哲学都把实在与确定不移的、规则的、完成的东西等同起来,寻求将一种完备的、完成的、确定不移的特性赋予实际存在的世界。而他提出的经验哲学展现的是一个相对的世界:真理与错误,永恒与变化,新的与重复的,生命与死亡,都是相伴相生的,赫拉克利特、老子就是以相对性来解释世界的。

自然中的状况也一样,成问题的性质与确定的性质结合在一起,这一结合使每一种存在、以及每一个观念和人的每一个活动都成为一项实验。在理智上抱实验态度,就是意识到自然条件的这种交错状态,从而加以利用,而不是听其摆布。杜威用相对论的观点说明,变化是凭借与其他事物相比的速度和加速度而言的,而恒常和持久的陈述也是相对的。“一件东西可以持续千秋万世,但却不是永存不灭的;只要超出了一定的限度,就会被时间的牙齿咬得粉碎。每一个存在都是一个事件。”{33}

而绝对论却是与实验的精神相悖的。绝对论与一元论有着紧密的内在关联。杜威以赞赏的口吻提及詹姆斯在1907的讲演对于一元论和多元论的观点。在詹氏看来,一元论坚持一种僵化的绝对论,任何事物都是固定的,而且是不变地和其他事物结合在一起,在那里,不决定、自由选择、新奇的事物以及经验中所不能预知的东西是没有地位的;那个宇宙为了一个建筑结构的简单与高贵而牺牲事物的具体而复杂的多样性。在信仰方面,一元论要求导致固定的教条主义态度的理性主义的性情。而多元论则为偶然性、自由、新奇的事物留有余地,并且给予经验的方法以完全的行动自由,这种自由的余地是能够大大地扩展的。它在找到统一性的地方承认统一性,但它并不企图强迫把事件与事物的巨大的多样性纳入单一的、理性的模型。简言之,一元论实质是扼杀自由精神的,任何一种专制的制度都倾向于用统一思想的方式压制思想自由、言论自由、信仰自由。而多元论所崇尚的就是宽容不同意见的存在,是孕育自由的土壤、雨露与阳光。

杜威认为,经验所具有的不断前进的、不断变化的性质,就排斥了完整性和终极性。一切概念、学说、系统,都必须被视为假设,被看作证验行动的根据,而非行动的结局。{34}在他看来,一切已有的知识与观念,都具有“时空”的相对性,世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真理是相对的,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有不同的发展与表现形态,哲学的问题和论点不是永恒的,应将它们联系于当时当地急迫的事务,对一切观点都需要依据其“时空性”予以批判的检验,以此抗拒对于知识与观念的绝对论。这正是实验性的经验的价值所在。实验性的经验意味着观念是一种假设,而不是最后的真理,它们必须不断地被加以检验和修正,以便表达得更为精确。依据观念或假设活动产生出的结果,可以对观念和假设加以验证。在实验方法中,人们需要对种种观念、行动和观察的结果作出反省的评论和提要的总结,通过反省即回顾过去做过的事项,从中吸取纯正的涵义,以作为明智地处理未来的一种主要资源。

杜威反对绝对性与终极性的主张,曾这样在中国的演讲中表达:

我们并不是要下一种武断的主张,也并不是有一种医百病的良方。我们的真的任务,是要提出许多问题,偶然参加一两个意见。{35}

在中国,这段话经过胡适的改造,并通过一场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辩论,广为大众所知。1919年7月,胡适在《每周评论》上发表了一系列论及“问题与主义”的文章,引发了李大钊、蓝志先等与他的激烈辩论。在秉承杜威自由主义思想与实验方法的胡适看来,有价值的思想,均始于对具体问题的研究,考察其症结,然后根据个人知识与经验,设想解决的方法,并推想每种假定的解决方法可能产生的后果,从推想的结果,最后拣定解决问题的方式:

多研究些具体的问题,少谈些抽象的主义。一切主义,一切学理,都该研究,但是只可认作一些假设的见解,不可认作天经地义的信条;只可认作参考印证的材料,不可奉为金科玉律的宗教;只可用作启发心思的工具,切不可用作蒙蔽聪明,停止思想的绝对真理。如此方才可以渐渐养成人类的创造的思想力,方才可以渐渐使人类有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方才可以渐渐解放人类对于抽象名词的迷信。{36}

胡适比喻说,“主义”如同医生用作参考以医治病人苦痛的汤头歌诀,医生不可只记得汤头歌诀,而忘了病人的苦痛(“问题”)。比如关于“现代化”的问题,他认为,其实质是:怎样解决中国的种种困难,以建设起一个站得住的中国,使她在这个现代世界里可以占一个安全平等的地位。“问题在于建立中国,不在于建立某种主义”。陈独秀亦持相似观点,认为“理无绝对之是非,事以适时为兴废”。陶行知亦坚持:“只有透彻地研究自己的需要和问题,才能确有把握地制定出一套真正适合中国国情并为中国服务的教育制度来”。{37}

http://video.baidu.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8&word=%D6%AA%C4%D1%D0%D0%D2%D7%B1%E7%C2%DB

辩论技巧
反客为主的原意是:客人反过来成为主人。比喻变被动为主动。在论辩赛中,被动是赛场上常见的劣势,也往往是败北的先兆。论辩中的反客为主,通俗他说,就是在论辩中变被动为主动。下面,本文试以技法理论结合对实际辩例的分析,向大家介绍几种反客为主的技巧。
(一)借力打力
武侠小说中有一招数,名叫"借力打力",是说内力深厚的人,可以借对方攻击之力反击对方。这种方法也可以运用到论辩中来。
例如,在关于"知难行易"的辩论中,有这么一个回合:
正方:对啊!那些人正是因为上了刑场死到临头才知道法律的威力。法律的尊严,可谓"知难"哪,对方辨友!(热烈掌声)
当对方以"知法容易守法难"的实例论证于知易行难"时,正方马上转而化之从:"知法不易"的角度强化己方观点,给对方以有力的回击。扭转了被动局势。
这里,正方之所以能借反方的例证反治其身,是因为他有一系列并没有表现在口头上的、重新解释字词的理论作为坚强的后盾:辩题中的"知",不仅仅是"知道"的"知".更应该是建立在人类理性基础上的"知";守法并不难,作为一个行为过程,杀人也不难,但是要懂得保持人的理性,克制内心滋生出恶毒的杀人欲望,却是很难。这样,正方宽广、高位定义的"知难"和"行易"借反方狭隘、低位定义的"知易"和"行难…的攻击之力,有效地回击了反方,使反方构建在"知"和"行"表浅层面上的立论框架崩溃了。
(二)移花接木
剔除对方论据中存在缺陷的部分,换上于我方有利的观点或材料,往往可以收到"四两拨千斤"的奇效。我们把这一技法喻名为"移花接木"。例如.在《知难行易》的论辩中曾出现过如下一例:
反方:古人说"蜀遭难,难于上青天",是说蜀道难走,"走"就是"行"嘛!要是行不难,孙行者为什么不叫孙知者?
正方:孙大圣的小名是叫孙行者,可对方辩友知不知道,他的法名叫孙悟空,"悟"是不是"知"?
这是一个非常漂亮的"移花接木"的辩例。反方的例证看似有板有眼,实际上有些牵强附会:以"孙行者为什么不叫孙知者"为驳难,虽然是一种近乎强词夺理的主动,但毕竟在气势上占了上风。正方敏锐地发现了对方论据的片面性,果断地从"孙悟空"这一面着手,以"悟"就是"知"反诘对方,使对方提出关于"孙大圣"的引证成为抱薪救火、惹火烧身。
移花接木的技法在论辩理论中属于强攻,它要求辩手勇于接招,勇于反击,因而它也是一种难度较大、对抗性很高。说服力极强的论辩技巧。诚然,实际临场上雄辩滔滔,风云变幻,不是随时都有"孙行者""孙悟空"这样现成的材料可供使用的,也就是说,更多的"移花接木"。需要辩手对对方当时的观点和我方立场进行精当的归纳或演绎。
比如,在关于"治贫比治愚更重要"的论辩中,正方有这样一段陈词:"…对方辩友以迫切性来衡量重要性,那我倒要告诉您,我现在肚子饿得很,十万火急地需要食物来充饥,但我还是要辩下去,因为我意识到论辩比充饥更重要。"话音一落,掌声四起。这时反方从容辩道:"对方辩友,我认为’有饭不吃’和’无饭可吃’是两码事……"反方的答辩激起了更热烈的掌声。正方以"有饭不吃"来论证贫困不足以畏惧和治愚的相对重要性,反方立即从己方观点中归纳出"无饭可吃"的旨要,鲜明地比较出了两者本质上的天差地别,有效地扼制了对方偷换概念的倾向。
(三)顺水推舟
表面上认同对方观点,顺应对方的逻辑进行推导,并在推导中根据我方需要,设置某些符合情理的障碍,使对方观点在所增设的条件下不能成立,或得出与对方观点截然相反的结论。
例如,在"愚公应该移山还是应该搬家"的论辩中:
反方:……我们要请教对方辨友,愚公搬家解决了困难,保护了资源,节省了人力、
财力,这究竟有什么不应该?
正方:愚公搬家不失为一种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可愚公所处的地方连门都难出去,家又怎么搬?……可见,搬家姑且可以考虑,也得在移完山之后再搬呀!
神话故事都是夸大其事以显其理的,其精要不在本身而在寓意,因而正方绝对不能让反方迂旋于就事论事之上,否则,反方符合现代价值取向的"方法论"必占上手。从上面的辩词来看,反方的就事论事,理据充分,根基扎实,正方先顺势肯定"搬家不失为一种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既而均人"愚公所处的地方连门都难出去"这一条件,自然而然地导出"家又怎么搬"的诘问,最后水到渠成,得出"先移山,后搬家"的结论。如此一系列理论环环相扣。节节贯穿,以势不可当的攻击力把对方的就事论事打得落花流水,真可谓精彩绝伦!
(四)正本清源
所谓正本清源,本文取其比喻义而言,就是指出对方论据与论题的关联不紧或者背道而驰,从根本上矫正对方论据的立足点,把它拉人我方"势力范围",使其恰好为我方观点服务。较之正向推理的"顺水推舟"法,这种技法恰是反其思路而行之。
例如,在"跳槽是否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的论辩中,有这样一节辩词:
正方:张勇,全国乒乓球锦标赛的冠军,就是从江苏跳槽到陕西,对方辩友还说他没有为陕西人民作出贡献,真叫人心寒啊!(掌声)
反方:请问到体工队可能是跳槽去的吗?这恰恰是我们这里提倡的合理流动啊!(掌声)对方辨友戴着跳槽眼镜看问题,当然天下乌鸦一般黑,所有的流动都是跳槽了。(掌声)
正方举张勇为例,他从江苏到陕西后,获得了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空间,这是事实。反方马上指出对方具体例证引用失误:张勇到体工队,不可能是通过"跳槽"这种不规范的人才流动方式去的,而恰恰是在"公平、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下"合理流动"去的,可信度高、说服力强、震撼力大,收到了较为明显的反客为主的效果。
(五)釜底抽薪
刁钻的选择性提问,是许多辩手惯用的进攻招式之一。通常,这种提问是有预谋的,它能置人于"二难"境地,无论对方作哪种选择都于己不利。对法是,从对方的选择性提问中,抽出一个预设选项进行强有力的反诘,从根本上挫败对方的锐气,这种技法就是釜底抽薪。
例如,在"思想道德应该适应(超越)市场经济"的论辩中,有如下一轮交锋:
反方:…我问雷锋精神到底是无私奉献精神还是等价交换精神?
正方:…对方辨友这里错误地理解了等价交换,等价交换就是说,所有的交换都要等价,但并不是说所有的事情都是在交换,雷锋还没有想到交换,当然雷锋精神谈不上等价了。(全场掌声)
反方:那我还要请问对方辩友,我们的思想道德它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还是求利的精神?
正方:为人民服务难道不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吗?(掌声)
第一回合中,反方有"请君人瓮"之意,有备而来。显然,如果以定势思维被动答问,就难以处理反方预设的"二难":选择前者,则刚好证明了反方"思想道德应该超越市场经济"的观点;选择后者,则有背事实,更是谬之千里。但是,正方辩手却跳出了反方"非此即彼"的框框设定,反过来单刀直人,从两个预设选项抽出"等价交换",以倒树寻根之势彻彻底底地推翻了它作为预设选项的正确性,语气从容,语锋犀利,其应变之灵活、技法之高明,令人叹为观止!
当然,辩场上的实际情况十分复杂,要想在论辩中变被动为主动,掌握一些反客为主的技巧还仅仅是一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反客为主还需要仰仗于非常到位的即兴发挥,而这一点却是无章可循的。
(六)攻其要害
在辩论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双方纠缠在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例子或表达上争论不休,结果,看上去辩得很热闹,实际上已离题万里。这是辩论的大忌。一个重要的技巧就是要在对方一辩、二辩陈词后,迅速地判明对方立论中的要害问题,从而抓住这一问题,一 攻到底,以便从理论上彻底地击败对方。如“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这一辩题的要害是 :在不温饱的状况下,是否能谈道德?在辩论中只有始终抓住这个要害问题,才能给对方以致命的打击。在辩论中,人们常常有“避实就虚”的说法,偶尔使用这种技巧是必要的。比如,当对方提出一个我们无法回答的问题时,假如强不知以为知,勉强去回答,不但会失分 ,甚至可能闹笑话。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机智地避开对方的问题,另外找对方的弱点攻过去 。然而,在更多的情况下,我们需要的是“避虚就实”,“避轻就重”,即善于在基本的、 关键的问题上打硬仗。如果对方一提问题,我方立即回避,势必会给评委和听众留下不好的印象,以为我方不敢正视对方的问题。此外,如果我方对对方提出的基本立论和概念打击不力,也是很失分的。善于敏锐地抓住对方要害,猛攻下去,务求必胜,乃是辩论的重要技巧。
(七)利用矛盾
由于辩论双方各由四位队员组成,四位队员在辩论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矛盾,即使是同一 位队员,在自由辩论中,由于出语很快,也有可能出现矛盾。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就应当 马上抓住,竭力扩大对方的矛盾,使之自顾不暇,无力进攻我方。比如,在与剑桥队辩论时 ,剑桥队的三辩认为法律不是道德,二辩则认为法律是基本的道德。这两种见解显然是相互矛盾的,我方乘机扩大对方两位辩手之间的观点裂痕,迫使对方陷入窘境。又如对方一辩起先把“温饱”看作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状态,后来在我方的凌厉攻势下,又大谈“饥寒”状态 ,这就是与先前的见解发生了矛盾,我方“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对方于急切之中,理屈词穷,无言以对。
(八)“引蛇出洞”
在辩论中,常常会出现胶着状态:当对方死死守住其立论,不管我方如何进攻,对方只用几句话来应付时,如果仍采用正面进攻的方法,必然收效甚微。在这种情况下,要尽快调整进攻手段,采取迂回的方法,从看来并不重要的问题入手,诱使对方离开阵地,从而打击对方,在评委和听众的心目中造成轰动效应。 在我方和悉尼队辩论“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不是社会问题”时,对方死守着“艾滋病是由HIV病毒引起的,只能是医学问题”的见解,不为所动。于是,我方采取了“引蛇出洞” 的战术,我方二辩突然发问:“请问对方,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口号是什么?”对方四位辩手面面相觑,为不致于在场上失分太多,对方一辩站起来乱答一通,我方立即予以纠正,指出今年的口号是“时不我待,行动起来”,这就等于在对方的阵地上打开了一个缺口,从而瓦解了对方的坚固的阵线。
(九)“李代桃僵”
当我们碰到一些在逻辑上或理论上都比较难辩的辩题时,不得不采用“李代桃僵”的方法,引入新的概念来化解困难。比如,“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不是社会问题”这一辩题就是很难辩的,因为艾滋病既是医学问题,又是社会问题,从常识上看,是很难把这两个问题然分开的。因此,按照我方预先的设想,如果让我方来辩正方的话,我们就会引入“社会影 响”这一新概念,从而肯定艾滋病有一定的“社会影响”,但不是“社会问题”,并严格地确定“社会影响”的含义,这样,对方就很难攻进来。后来,我们在抽签中得到了辩题的反方,即“艾滋病是社会问题,不是医学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完全否认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也会于理太悖,因此,我们在辩论中引入了“医学途径”这一概念,强调要用” 社会系统工程”的方法去解决艾滋病,而在这一工程中,“医学途径”则是必要的部分之一 。这样一来,我方的周旋余地就大了,对方得花很大力气纠缠在我方提出的新概念上,其攻击力就大大地弱化了。 “李代桃僵”这一战术之意义就在于引入一个新概念与对方周旋,从而确保我方立论中 的某些关键概念隐在后面,不直接受到对方的攻击。
辩论是一个非常灵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施展的技巧的一些比较重要的技巧。 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使知识积累和辩论技巧珠联璧合,才可能在辩论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十)缓兵之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见到如下情况:当消防队接到求救电话时,常会用慢条斯理的口气来回答,这种和缓的语气,是为了稳定说话者的情绪,以便对方能正确地说明情况。又如,两口子争吵,一方气急败坏,一方不焦不躁,结果后者反而占了上风。再如,政治思想工作者常常采用“冷处理”的方法,缓慢地处理棘手的问题。这些情况都表明,在某些特定的场合,“慢”也是处理问题、解决矛盾的好办法。论辩也是如此,在某些特定的论辩局势下,快攻速战是不利的,缓进慢动反而能制胜。
例如,1940年,丘吉尔在张伯伦内阁中担任海军大臣,由于他力主对德国宣战而受到人们的尊重。当时,舆论欢迎丘吉尔取代张伯伦出任英国首相,丘吉尔也认为自己是最恰当的人选。但丘吉尔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采取了“以慢制胜”的策略。他多次公开表示在战争爆发的非常时期,他将准备在任何人领导下为自己的祖国服务。
当时,张伯伦和保守党其他领袖决定推举拥护绥靖政策的哈利法克斯勋爵作为首相候选人。然而主战的英国民众公认在政坛上只有丘吉尔才具备领导这场战争的才能。在讨论首相人选的会议上,张伯伦问:“丘吉尔先生是否同意参加哈利法克斯领导的政府?”能言善辩的丘吉尔却一言不发,足足沉默了两分钟之久。哈利法克斯和其他人明白,沉默意味着反对。一旦丘吉尔拒绝入阁,新政府就会被愤怒的民众推翻。哈利法克斯只好首先打破沉默,说自己不宜组织政府。丘吉尔的等待终于换来了英国国王授权他组织新政府。
再举一例,在某商店里,一位顾客气势汹汹找上门来,喋喋不休地说:“这双鞋鞋跟太高了,样式也不好……”商店营业员一声不吭,耐心地听他把话说完,一直没打断他。等这位顾客不再说了,营业员才冷静地说:“您的意见很直爽,我很欣赏您的个性。这样吧,我到里面去,再另行挑选一双,好让您称心。”“如果您不满意的话,我愿再为您服务。”这位顾客的不满情绪发泄完了,也觉得自己有些太过分了,又见营业员是如此耐心地回答自己的问题,也很不好意思。结果他来了个180°的大转弯,称赞营业员给他新换的实际上并无太大差别的鞋,说:“嘿,这双鞋好,就像是为我订做的一样。”营业员以慢对快,以冷对热,让顾客把怒气宣泄出来,达到了心理平衡,化解了这一场纠纷。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概括出在论辩中要正确使用“以慢制胜”法,至少要注意以下三点:
其一,以慢待机 后发制人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在时机不成熟时仓促行事,往往达不到目的。论辩也是如此,“慢”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必须的。“以慢制胜”法实际上是论辩中的缓兵之计,缓兵之计是延缓对方进兵的谋略。当论辩局势不宜速战速决,或时机尚不成熟时,应避免针尖对麦芒式的直接交锋,而应拖延时间等待战机的到来。一旦时机成熟,就可后发制人,战胜论敌。如第一例中,丘吉尔在时机不成熟时,不急于成功,以慢待机。在讨论首相人选的关键时刻,以沉默表示反对,最终赢得了胜利。
其二,以慢施谋 以弱克强
“以慢制胜”法适用于以劣势对优势、以弱小对强大的论辩局势。它是弱小的一方为了战胜貌似强大的一方而采取的一种谋略手段。“慢”中有计谋,缓动要巧妙。这里的“慢”并非反应迟钝,不擅言辞的同义语,而是大智若愚、大辩若讷的雄辩家定计施谋的法宝之一。如第一例中,丘吉尔面对张伯伦的追问,装聋作哑,拖延时间,实际上是假痴不癫的缓兵之计。在这一种韧性的相持中,张伯伦一方终于沉不住气了,丘吉尔以慢施谋终于取得了胜利。
其三,以慢制怒 以冷对热
“慢”在论辩中还是一种很好的“制怒”之术。论辩中唇枪舌剑,自控力较差的人很容易激动。在这种情况下,要说服过分激动的人,宜用慢动作、慢语调来应付。以慢制怒,以冷对热,才能使其“降温减压”。只有对方心平气和了,你讲的道理他才能顺
利接受。如第二例中的营业员,就是以冷静的态度、和缓的语气,平息了对方的怒气,化解了矛盾。
总之,论辩中的“快”与“慢”也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兵贵神速,“快”当然好。可是,有时“慢”也有“慢”的妙处。“慢”可待机,“慢”可施谋,“慢” 可制怒。“慢”是一种韧性的战术,“慢”是一场持久战,“慢”是舌战中的缓兵之计。缓动慢进花的时间虽长,绕的弯子虽大,然而在许多时候,它却往往是取得胜利的捷径 。
杜威的知行观在他的中国之行中,还有一段特殊的意义,革命家孙中山、改良主义者胡适及教育家陶行知等都受到他的影响。例如,孙中山反对中国传统的“知易行难”说,而持“知难行易”说,强调革命理论对于革命事业之重要,并以实践的可行性鼓舞革命党人的斗志。1919年,杜威到中国不久即与孙中山会晤,两人论及知行之关系,杜威对中山先生说:“过重实用,则反不切实用,没有人在西方相信‘知’是一件容易的事。”{28}在中国的演讲中,他也多次论及知行关系问题:

我闻中国古代有“知之非艰,行之维艰”的话。试验的方法,却与之相反。这是只有行然后可以知,没有动作便没有真的知识。有了动作,然后可以发现新的光明,有条理的事实,以及从前未发挥的知识。故曰:没有行,决不能有真的知。{29}

杜威的实用主义认识论是建立在行动的基础上的,他将自己的认识论名之为“实用主义的认识论”,他是这样总结的:

它的本质特征是坚持认识和有目的地改变环境的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实用主义的认识论主张,在严格的意义上,知识包含我们理智方面的种种资源——包含使我们的行动明智的全部习惯。只有已经组织到我们心理倾向中的那种知识,使我们能让环境适应我们的需要,并使我们的目的和愿望适应我们所处的情境,才是真正的知识。知识不仅仅是我们现在意识到的东西,而且包含我们在了解现在所发生的事情中有意识地运用的心理倾向。知识作为一个行动,就是考虑我们自己和我们生活的世界之间的联系,调动我们一部分心理倾向,以解决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30}

也许因为实用主义对行动的突出强调,使之往往被人们理解为实用主义使行动成为生活的目的。杜威对这种误解给予了澄清,他指出,行动是将概念应用于存在的过程中的媒介,应用的结果对于存在产生的改变则构成了概念的真正意义。因此,实用主义决不是赞美那种被视为美国生活的特点的为行动而行动。

以上所述,杜威将知识置于始于行动的经验并返回经验得到验证的过程,也许可以名之为“行动出真知”;但这并不表示他忽视新事实和新真理的发现较之旧理论的论证更有价值。他在论述哲学从旧思考法到新思考法的改造时,列举了培根为例。他颇为欣赏地介绍,培根合理地认为,无论什么论理,凡将知识的方法看成是对既得真理的论证的,都是在挫抑研究精神,束缚人心使它不能越出传统的学问范围。培根锋利地声明,通过彻底探究自然秘密获得的新事实和新真理的发现较旧论证为优越。作为归纳法之父,培根看出科学的意义在于对未知界的进军,而不在于对既知事物的论理的反复叙述——对于未知的事实和原理的无限的、不断的发见,就是归纳法的真精神。杜威的此番归纳,可谓“行动出新知”吧。而无论“真知”或“新知”,都意味着行动使知识产生了效能,教育之影响个人与变革社会由是方可实现。

在教育中,杜威所倡导的“从做中学”,是行动的原则在教育上的充分运用。在实验学校,探究知识与行动的关系是教育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拒斥绝对论

杜威认为,实验科学的进步给传统的行与知的割裂和纯粹“知识”的科目以最直接的打击。它表明,人们只有在做中,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和有效的理解。他建议采用17世纪开始在自然科学上广为运用的实验方法,作为形成和检验社会和道德问题的观念的方法,在他看来,实验方法是获取知识和确保它是知识而不只是意见的方法,既是发现又是证明的方法。人们的活动除非在事物中产生了符合并证实人们所持概念的变化,否则其信念不过是假设、理论、暗示和猜想,只能暂时被接受,以用作实验的尝试。科学的实验方法是观念的试验,实验不等于盲目的反应,人们需要观测实验的后果,并在未来相似的情形中进行预测和规划,实验室就是要发现各种条件。经验变成实际的,不是认知的,而是行动和承担行动的后果,这样,经验不再是经验性的,而变成实验性的了——“经验即实验”。{31}但杜威充分意识到他的这个建议实施起来的艰巨性,因为他看到,人们往往习惯于教条与权威所确定的信念的支持,以解除他们思考的困境和通过思维指引他们活动的责任。他列举密尔的话说,当时的学校“更适合于培养信徒,而不是培养探究者”。{32}但他相信,总有一天,认识论必须来源于实践。

实验的方法意味着拒斥绝对的教条。在杜威看来,诸多哲学都把实在与确定不移的、规则的、完成的东西等同起来,寻求将一种完备的、完成的、确定不移的特性赋予实际存在的世界。而他提出的经验哲学展现的是一个相对的世界:真理与错误,永恒与变化,新的与重复的,生命与死亡,都是相伴相生的,赫拉克利特、老子就是以相对性来解释世界的。

自然中的状况也一样,成问题的性质与确定的性质结合在一起,这一结合使每一种存在、以及每一个观念和人的每一个活动都成为一项实验。在理智上抱实验态度,就是意识到自然条件的这种交错状态,从而加以利用,而不是听其摆布。杜威用相对论的观点说明,变化是凭借与其他事物相比的速度和加速度而言的,而恒常和持久的陈述也是相对的。“一件东西可以持续千秋万世,但却不是永存不灭的;只要超出了一定的限度,就会被时间的牙齿咬得粉碎。每一个存在都是一个事件。”{33}

而绝对论却是与实验的精神相悖的。绝对论与一元论有着紧密的内在关联。杜威以赞赏的口吻提及詹姆斯在1907的讲演对于一元论和多元论的观点。在詹氏看来,一元论坚持一种僵化的绝对论,任何事物都是固定的,而且是不变地和其他事物结合在一起,在那里,不决定、自由选择、新奇的事物以及经验中所不能预知的东西是没有地位的;那个宇宙为了一个建筑结构的简单与高贵而牺牲事物的具体而复杂的多样性。在信仰方面,一元论要求导致固定的教条主义态度的理性主义的性情。而多元论则为偶然性、自由、新奇的事物留有余地,并且给予经验的方法以完全的行动自由,这种自由的余地是能够大大地扩展的。它在找到统一性的地方承认统一性,但它并不企图强迫把事件与事物的巨大的多样性纳入单一的、理性的模型。简言之,一元论实质是扼杀自由精神的,任何一种专制的制度都倾向于用统一思想的方式压制思想自由、言论自由、信仰自由。而多元论所崇尚的就是宽容不同意见的存在,是孕育自由的土壤、雨露与阳光。

杜威认为,经验所具有的不断前进的、不断变化的性质,就排斥了完整性和终极性。一切概念、学说、系统,都必须被视为假设,被看作证验行动的根据,而非行动的结局。{34}在他看来,一切已有的知识与观念,都具有“时空”的相对性,世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真理是相对的,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有不同的发展与表现形态,哲学的问题和论点不是永恒的,应将它们联系于当时当地急迫的事务,对一切观点都需要依据其“时空性”予以批判的检验,以此抗拒对于知识与观念的绝对论。这正是实验性的经验的价值所在。实验性的经验意味着观念是一种假设,而不是最后的真理,它们必须不断地被加以检验和修正,以便表达得更为精确。依据观念或假设活动产生出的结果,可以对观念和假设加以验证。在实验方法中,人们需要对种种观念、行动和观察的结果作出反省的评论和提要的总结,通过反省即回顾过去做过的事项,从中吸取纯正的涵义,以作为明智地处理未来的一种主要资源。

杜威反对绝对性与终极性的主张,曾这样在中国的演讲中表达:

我们并不是要下一种武断的主张,也并不是有一种医百病的良方。我们的真的任务,是要提出许多问题,偶然参加一两个意见。{35}

在中国,这段话经过胡适的改造,并通过一场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辩论,广为大众所知。1919年7月,胡适在《每周评论》上发表了一系列论及“问题与主义”的文章,引发了李大钊、蓝志先等与他的激烈辩论。在秉承杜威自由主义思想与实验方法的胡适看来,有价值的思想,均始于对具体问题的研究,考察其症结,然后根据个人知识与经验,设想解决的方法,并推想每种假定的解决方法可能产生的后果,从推想的结果,最后拣定解决问题的方式:

多研究些具体的问题,少谈些抽象的主义。一切主义,一切学理,都该研究,但是只可认作一些假设的见解,不可认作天经地义的信条;只可认作参考印证的材料,不可奉为金科玉律的宗教;只可用作启发心思的工具,切不可用作蒙蔽聪明,停止思想的绝对真理。如此方才可以渐渐养成人类的创造的思想力,方才可以渐渐使人类有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方才可以渐渐解放人类对于抽象名词的迷信。{36}

胡适比喻说,“主义”如同医生用作参考以医治病人苦痛的汤头歌诀,医生不可只记得汤头歌诀,而忘了病人的苦痛(“问题”)。比如关于“现代化”的问题,他认为,其实质是:怎样解决中国的种种困难,以建设起一个站得住的中国,使她在这个现代世界里可以占一个安全平等的地位。“问题在于建立中国,不在于建立某种主义”。陈独秀亦持相似观点,认为“理无绝对之是非,事以适时为兴废”。陶行知亦坚持:“只有透彻地研究自己的需要和问题,才能确有把握地制定出一套真正适合中国国情并为中国服务的教育制度来”。{37}

http://video.baidu.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8&word=%D6%AA%C4%D1%D0%D0%D2%D7%B1%E7%C2%DB


高手帮忙!!!“知难行易”怎么辩?
这个辩题的关键在一个“易”字,所谓的“知难而上”或者“不畏艰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那都是因为找不到一个“易”字,倘若有“易”的方法,为什么还要用“难”的呢,只要你能抓住这点不放,那就很容易了

知难而进 无坚不摧造句
1, 学习上应知难而进才会有收获。2, 在困难面前,他不是长吁短叹,束手等待,而是知难而进,奋力向前。3, 这个人最可贵的精神是知难而进。4, 我们在尖端科研中要知难而进,绝不可知难而退。5, 我们在学习中要知难而进,http:\/\/zaojv.com\/3536093.html绝不可知难而退。6, 生活不相信眼泪...

知难行易(反)与知易行难(正) 这个辩题双方如何说明
所谓“知难行易”,是说求知得知难,行动使用易。知难行易与说说容易做起来难的言行观“风马牛不相及”,切不可混为一谈。我方主张知难行易,理由如下:首先,认识发生学告诉我们,行先知后,知难行易。人一生下来便会行,所谓:“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但要成为像对方辩友那样才学渊博的翩翩君子,寒窗十年苦,...

知难而退的名言
——霍勒斯 对你有帮助的东西,并不都是唾手可得的。 ——弗格森 最困难之时,就是离成功不远之日。 ——拿破仑 如果人生的途程上没有障碍,人还有什么可做的呢。 ——俾斯麦 谢谢采纳! 热心网友| 发布于2013-05-10 举报| 评论 2 6 为您推荐: 知难而退的意思 知难而进的名言 知难而退例子 知...

辩论!!!高手帮忙,我方观点,压力不是动力,快快快!!!
当大家都说压力等于动力时,这便成为一条真理.我知道,要大家认为我说的是真话,是一件很难的事,但是我还是努力地去解释,我突然认为压力有时候可真不一定就等于动力.首先,压力会减少动力.压力和动力是反方向,压力会抵消动力.就像你本来是一个内向的人,不适合去做销售,还非得让你完成多少多少...

辩论赛,辩题是 知难行易还是知易行难,我方是知难行易,我是三辩手,请...
’”孔传:“言知之易,行之难。”一个是孙中山提出的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实践中,深感这种传统旧说不但不能激励人们的进取精神,反而助长一种畏难苟安的心理。“不知固不欲行,而知之又不敢行,则天下事无可为者矣”。他认为这正是中国近代之所以积弱衰败,革命事业不能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形容知己难求的优美诗句 【分享】
23.“不求万人知,的对这道愿一人懂。” 24.如果没有个蓝颜知己或者红颜知己,就不要说自我活在一世纪,而我却活在一世纪的非人类世纪。 25.感谢朋友,大雨滂沱的时候,是我手中撑起的那把为你遮风挡雨的小伞,紧随我的身边,伴随我的左右。 26.蓝颜,多谢你和我一齐淘宝帮我一齐选男人照顾我的情绪,你是世间最...

如果一个领导想让你走,他会表现出什么?
只会适得其反。如果领导继续这样做,有两个原因,一是让你知难而退,二是增加你工作出错的概率,借机辞退你。此时我们也可以用两种态度应对,其一,既然领导一意孤行要我走,那我就主动离开,这个时候不留主人,就要留主人!其二,利用一切手段解决工作压力,如出色完成任务,让领导重用你。

“知”字开头的四字词语有哪些,最好是能表达爱意的
知命不忧:识天命者无忧虑。语本《易·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知命乐天:旧谓安守命运的分限,乐从天道的安排 知命之年:指五十岁 知难而进 知道有困难,仍然勇往直前 知难而退:①谓作战时应见机而动,如果力不能克则应退却,以免受损失。②泛指因遇困难而退缩 知情达理;懂得...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因经过始知难.帮忙翻译成英文。
以后你可以去百度词典里的中译英,这里是我给出的译文: When you use knowledge,you will find you haven't enough 或者The book is short to using current prescriptions regret 肯定对

确山县17557061804: 辩论赛 知易行难我是反方一辩,知易行难.请各位想想办法,帮我找找例子什么的,还有一辩只有开篇立论和总结陈词吗? -
红绍卓卡:[答案] 千古历史江流滔滔,五千年的智慧沉淀,凝结成优秀的中华文化.现在,我们要展开一场辩论:知难行易还是知易行难.我方的意见:知易行难. 《尚书·说命中》:“说拜稽首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孔传:“言知之易,行之难.” 这便是知易...

确山县17557061804: 假如以“知难行易/知易行难”,针对正方辩词中的某一点为反方写出辩词.(4分)正方(知难行易)辩词:“ -
红绍卓卡: 知未必难于行,如果我们沉醉纸上得来的知中,不把行的难度放在首位,就会像只会纸上谈兵赵括那样,陷入到万劫不复之地. 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即可

确山县17557061804: 知易行难和知难行易辩论赛我是正方知易行难,急求一份正方四辩总结陈词要是答案好的话多加100分都没问题 -
红绍卓卡:[答案] 总之,任何事物任何事情都是由基本事件构成的,易不仅是对事物难易程度的描写,更是一种态度和基础,一种从点点滴滴做起的态度,对事物基本组成的掌握,试问,基石不稳,高楼能盖到几层?空中楼阁终究只是传说

确山县17557061804: 求助!我方辩题“知易行难”对方是“知难行易'能不能举及个事例教我怎么辩 -
红绍卓卡: 你可以举一些实际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但首先要回答完上面几个问题,知:了解,明白,行:行动.如:走路,大家都知道这是件很容易的事,但它对于刚出生的婴儿来说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对于失去双腿的人来说是一件困难的事,难道对方辩友说它是一件容易的事吗?.我们虽然知道某件事很简单,但对于不同的人来说会起到不同的效果.

确山县17557061804: 辩论题目“知难行易”材料200分RT 首先要给我95那次的辩论稿 然后是如何立论 然后是切入点,就是怎么破题 最后就是素材,大量的素材 如果还有反方的... -
红绍卓卡:[答案] 正好闲着没事,就指点一下吧. 但凡可作为辩论的题目都是不能统一定论的,但你既然已经做了反方,就要坚定的维护你们... 人家都说“辩论,不一定要你说的对,你只要证明对方是错的,你就赢了” 对方说知难行易,必然会举孙中山的例子和顺着...

确山县17557061804: 辩论赛中经常用到的经典辩词~? -
红绍卓卡: 辩论技巧 (一)借力打力 例如,在关于"知难行易"的辩论中,有这么一个回合: 正方:对啊!那些人正是因为上了刑场死到临头才知道法律的威力.法律的尊严,可谓"知难"哪,对方辨友! 当对方以"知法容易守法难"的实例论证于...

确山县17557061804: 辩论赛三辩技巧 -
红绍卓卡: 原发布者:苑俊廷论辩中的反客为主,通俗他说,就是在论辩中变被动为主动.下面,本文试以技法理论结合对实际辩例的分析,向大家介绍几种反客为主的技巧.(一)借力打力武侠小说中有一招数,名叫"借力打力",是说内力深厚的人...

确山县17557061804: 知难行易和知易行难辩论赛 -
红绍卓卡: 先总结了前三方的观点,补充了你方观点后写入以下内容做陈述 洪荒久远的50万年前,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上生活着我们的祖先北京猿人.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过去,他们学会了钻木取火.火的运用是跨时代的大发现....

确山县17557061804: 辩论赛一辩技巧 -
红绍卓卡: 临场发挥,声音要宏亮.准备的资料要充分,引经据典,最好不要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一定要围绕主题辩论赛很容易跑题的.那就很容易抓到把柄.. 明观点,多举例证,别给对方留下机会 辩论犹如战争.先期的准备,如分析辩题、查找资料、设计问...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