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既隐中的问题

作者&投稿:謇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今大道既隐……”的几个问题,急~

1,
当作
摆正
贤者
战乱
2、
[1]把礼义作为准则
[2]因此奸诈之心由此产生,战乱也由此兴起。
3、奸诈之心,不遵循礼义的人

大道:道义(正道)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

现在的道义(正道)已经不再施行了,天下成为家天下.各自亲近自己的亲人,各自抚养自己的子女.食物物资归自己所有,贵族的世袭制成为社会规范。

“世”父子相传:“及”兄弟相传。这句话意思是:在政治制度上,推行世袭制,并把这种世袭制演化为社会规范,所谓大人世及以为礼。

儒家的小康思想与大同思想同时出现在《礼记·礼运》编。文章在以“是谓大同”总结了上文之后笔锋一转,用完全与大同思想相对立的语言开篇:“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作为社会制度和社会景象,小康与大同几乎全是对立的。在这里,天下为公的大道没有了,“天下为公”的响亮口号改成了“天下为家”。在天下为家的总原则下,一切社会现象都与大同世界相反。人们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为己藏,力为己出,人人为公的社会道德没有了,各尽其力的劳动态度没有了。所有这些,来自权力的私有:“大人世及以为礼。”大人世及也就是君主世袭。为了说明这种世袭的合理性,于是产生了为其服务的观念形态,一是礼,一是义。什么叫礼?什么叫义?《礼运》的作者十分深刻地指出:“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原来礼的本质是全在于为世袭的王权服务的。有权力的人就理所当然地应当受到尊敬,受到膜拜,就要至高无尚,这就是“礼”。尊重权力既然是礼,与之相适应,保护权力自然就是义了,所以要“城郭沟池以为固”。而权力之所以要有“礼”来尊重,要有“义”来维护,就是因为它是世袭的,没有民众基础的,受到人们反对的。礼、义的本质从反面说明了大同世界的公理性,说明了大道之行的正义性,同时也说明了礼、义本身的虚假性。

由于世袭权力的需要产生了礼、义,于是礼、义成了权力世袭社会的纲纪,用以规范一切行为道德。作者一连举出了七个方面的行为规范:正君臣,笃父子,睦兄弟,和夫妇,设制度,立田里,贤勇知。以礼义正君臣关系,以礼义笃父子关系,以礼、义睦兄弟,以礼义和夫妇等等。除此之外,制度的确定,田里的建立,贤智的鉴别,一切皆以礼、义为标准,以礼义为依据。礼、义表面上是超脱的、公道的,实际上是依附于权力的,为权力服务的。

权力的世袭产生了礼、义,同时也产生了普遍的私有观念:“以功为己。”以功为己即以是否对自己有利作为衡量功利的标准和尺度,于是“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既然“以功为己”,人人都为自己打算,就不能不开动脑子,以资防备,以行进取,因为你不打别人的主意,别人就要打你的主意,于是“谋用是作”。用者因也,各种损人利己的阴谋因此产生,人人勾心斗角,社会危机四伏。心斗之余继之以言,言斗之后继之以力,于是“兵由此起”,争斗无宁日。

尽管礼、义是为权力而设的,然而在“天下为家”的社会又必须崇礼倡义,大禹、成汤、文王、武王、周公便是榜样。“此六君子者,未有不懂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禹、汤等六君子治世,以礼为纲,以著义、考信、明过、扬慈、奖让六者为目,而且示民以常久,使之成为风气,如此社会方能在人自为私的情况下大体安定,谓之小康。康者安也,所以说大体安定。“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凡不能这样做的,在位者去位,无位者遭殃,天下大乱。

不难看出,《礼运》的作者对小康社会是名褒实贬的。针贬之一,公开指出小康的前提是“大道既隐,天下为家”。丧失了“大道”而以天下为家的社会,自然不是理想的社会。针贬之二,这个在家天下统治下的小康社会是个人各为己,自私自利,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社会,而这些自私自利的不良思想和矛盾斗争的复杂关系都是因为“大人世及”引起的。针贬之三,这样的小康在漫长的三代仅禹、汤、文、武、成王、周公六人才差可达到,实际上在“谋用是作”的环境里是无法达到的。打开人类历史,见到的尽是“在势者去,众以为殃”的可怕事实。为了权力和财富的争夺,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兄弟相残,叔侄相害者更有之。就以二百四十二年的《春秋》年代为例,“《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至于遭殃的民众,就没有人统计,也无法统计了。所以,《礼运》的作者描述小康,表面上在歌颂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的盛德,实际上是在抵制天下为家的“大人世及”制度,旁及这种制度下形成的自私自利的社会风气。

《礼运》中的小康尽管与大同相形见绌,且又语多贬辞,但秦汉以后的儒者尊小康而不言大同,具体表现是以三代为法,尊禹汤文武周公为圣,于是大同的历史和理想被抛弃了。造成大同历史割裂的始于东汉郑康成。郑氏注《礼记》,以大道之行为五帝事,而五帝通常包括黄帝、尧、舜。黄帝、尧、舜之世并非“谋闭不兴”,黄帝曾战蚩尤于涿鹿,舜征有苗。由于混淆了大同和小康的历史界线,大同世界的“谋闭而不兴”与小康之治的“兵由此起”发生了矛盾,于是后儒补充纠正并为之圆场说:“《正义》曰以三王之时教会稠数,欲责繁多,在下不堪其弊,则致如此。然谓谋作兵起也,案《史记》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尚书》舜征有苗,则五帝有兵。今此三五之时而云兵由此起者,兵设久矣,但上代之时用之希少,时有所用,故虽用而不言也。三王之时每事须兵,兵起繁数,故云兵由此起也。”其实这个圆场是无法使圆的,既然是“谋闭而不兴”的大同世界,何设兵之必要?既以设兵,何大同之有?且《礼运》明明是说:“兵由此起”,指的是小康之世的三代禹汤文武的盛世。起者始也,不是此时才兴起的事,怎么能说“由此起”呢?其实这种解释的目的主要不在于兵起何时,而在于混淆“大同”与“小康”的界线,大同既然也有战涿鹿、征三苗之事,说明兵者自古有之,乃至“每事须兵”。既然社会要靠武力来维持,则《礼运》描写的“天下为公”的原则,“讲信修睦”的世风,彼此亲善的关系,人人为公的道德,以及“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的社会秩序,也就不复存在了。


大道既隐中的问题
儒家的小康思想与大同思想同时出现在《礼记·礼运》编。文章在以“是谓大同”总结了上文之后笔锋一转,用完全与大同思想相对立的语言开篇:“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

大道既隐中的小康指的是
大道既隐中的小康指的是大同思想较低级的一种社会。儒家把比大同思想较低级的一种社会称为小康,《礼记·礼运》上说: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贵族世袭)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设...

大道既隐中这段文字阐述了小康社会的哪些特点
文中阐述的小康社会与大同社会是相对的,也就是大道既隐,其特点如下:1.人是自私的,但是可以通过制度加以改善.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制度化下的和谐,而不是纯道德的和谐.2.采取贤人政治的模式,引导百姓.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几个问题回答一下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几个问题回答一下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 今大道既 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

大道既隐中这段文字阐述了小康社会的哪些特点
这段文字出自《礼记·礼运》文中阐述的小康社会与大同社会是相对的,也就是大道既隐,其特点如下:1.人是自私的,但是可以通过制度加以改善。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制度化下的和谐,而不是纯道德的和谐。2.采取贤人政治的模式,引导百姓。

怎样理解大道既隐中的小康社会和大道之行也中的大同社会
小康社会就是你现在的社会 大同社会就是你做梦的社会

孔子对“大道既隐”的社会现象何种态度?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急...
持反对态度,因为该文描绘的是天下私有的现象,与孔子的天下为公相违背。我觉得这是一种社会现实,也是人之常情,毕竟为天下的人只是少数,多数人都只愿意为自己考虑,而不是为社会付出。

...你是怎样理解《大道既隐》中的“小康”社会
大道:最高的治世原则,包括伦理纲常等。大道既隐的释义为大道已经消逝了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如今大道已经消逝了,天下成了一家一姓的财产。人们各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把自己的儿女当作儿女,财物和劳力;都为私人拥有。诸侯天子们的权力变成了世袭的,并成为...

《礼记·礼运》中译文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
答案:《礼记·礼运》中译文为:如今,大道已经隐没,天下成为个人的私家领地,每个人都只亲近自己的亲人,各自只疼爱自己的子女,财富和劳力都为自己所用。详细解释:1. 《礼记·礼运》中的这段文字描述了一个社会现象的变化。在古代社会,大道是普遍存在的,社会风气淳朴,人们注重公义。但随着时间的...

初中文言文:学记三则《礼记》大道既隐 求解答、
经济和政治上的大不同

枣阳市18219415685: 关于”今大道既隐……”的几个问题,急 -
校屠婴儿: 1,当作 摆正 贤者 战乱2、 [1]把礼义作为准则 [2]因此奸诈之心由此产生,战乱也由此兴起.3、奸诈之心,不遵循礼义的人

枣阳市18219415685: 大道既隐中这段文字阐述了小康社会的哪些特点 -
校屠婴儿:[答案] 这段文字出自《礼记·礼运》 文中阐述的小康社会与大同社会是相对的,也就是大道既隐,其特点如下: 1.人是自私的,但是可以通过制度加以改善.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制度化下的和谐,而不是纯道德的和谐. 2.采取贤人政治的模式,引导百...

枣阳市18219415685: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几个问题回答一下今大道既 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 为固,礼义以为纪;以... -
校屠婴儿:[答案] 1.人们各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把自己的儿女当作儿女,财物和劳力;都 为私人拥有.诸侯天子们的权力变成了世袭的,并成为名正言顺的礼制,修建城郭沟池作为坚固的防守.制定礼仪作为纲纪,用 来确定君臣关系,使父子关系淳...

枣阳市18219415685: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几个问题回答一下 -
校屠婴儿: 1.人们各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把自己的儿女当作儿女,财物和劳力;都 为私人拥有.诸侯天子们的权力变成了世袭的,并成为名正言顺的礼制,修建城郭沟池作为坚固的防守.制定礼仪作为纲纪,用 来确定君臣关系,使父子关系淳厚,使兄弟关系和睦,使夫妻关系 和谐,使各种制度得以确立,划分田地和住宅,尊重有勇有智 的人;为自己建功立业.所以阴谋诡计因此兴起,战争也由此产 生了.2.“大同社会”倡导和平的,人们安居乐业,怡然自乐;而“小康”社会是自私的,是战乱的,是无情的.

枣阳市18219415685: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否是历史的倒退 -
校屠婴儿: 不是, “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说明私有制和等级社会的出现,禅让制逐渐变为家天下的世袭制;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剩余产品,从而促进了私有制的出现,私有制的发展使得出现了等级制度,即奴隶制. 原始的公有制转变为私有制,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政治制度由禅让制转变为世袭制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枣阳市18219415685: 今大道既隐中:从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结合你所学的 -
校屠婴儿: 大人世及以为礼”可以看出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意思是诸侯天子们的权力变成了世袭的. 是进步的,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私有制的产生,随之禅让制也代替了世袭制,所以说,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但是“大道既隐”说明了在阶级社会里必须设立和尊重礼制,才能达到小康社会.

枣阳市18219415685: 今大道既隐.中小康社会与大同社会的根本区别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
校屠婴儿:[答案] “大同”是天下为公、路不拾遗、井然有序的理想社会,“小康”是天下为家、温馨和睦、讲究礼仪的亲情社会.

枣阳市18219415685: 七年级历史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有什么深远的社会影响 -
校屠婴儿: “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指的是大同社会已经消逝了,天下成了一家一姓的财产,即出现了马克思主义所说的阶级社会,出现了私有制、世袭制.私有制和世袭制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它又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枣阳市18219415685: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这篇文言文中的 今大道既隐,隐: 以睦兄弟,睦: 是谓小康,康: 1.故谋用是作 -
校屠婴儿: 隐:消逝 睦:和睦 康:富足 如今大道已经消逝了,天下成了一家一姓的财产.人们各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把自己的儿女当作儿女,财物和劳力;都为私人拥有.诸侯天子们的权力变成了世袭的,并成为名正言顺的礼制,修建城郭沟池作为...

枣阳市1821941568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域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 -
校屠婴儿:[答案] 答案是: 1.这段话反映的是我国从尧、舜、禹时期过渡到商汤、周文王、周武王时期的社会状况,即从原始社会末期到矛盾相对缓和的奴隶社会初、中期的社会状况. 2..“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域郭沟池以为固”反映的实质是“在物质供应尚...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