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贪嗔痴”?

作者&投稿:沈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在佛教的教义中,"贪嗔痴"被视为三毒,它们分别是对于喜好和厌恶的过度执着,以及对于生命实相的不明了。贪指对五欲(色、声、香、味、触)的过度沉迷,嗔则是对他人不满和伤害的心理,而痴则源于无明,即对事物的无知和愚昧。治疗这三毒的方法在于戒定慧,即道德行为规范、内心专注和智慧的开发。

戒律是防止贪心的道德准则,定力能平息嗔恨,通过专注和耐心。智慧则是对实相的理解,能破除愚痴。贪嗔痴的存在使得众生在生活中受到困扰,但通过修行,人们可以将这些烦恼转化为戒定慧,从而超越三界,达到超脱。

在佛教看来,修行者应明白一切法无自性,不应执着于任何现象,而是追求内心的寂静和解脱。修行的目标是通过正见和真解,达到心法两寂,即心不生法,法不生心,从而达到涅槃的境地。在这个过程中,心的妄动与解脱是相互转化的,只有放下对心法的执着,才能真正实现正解和正见。

总之,"贪嗔痴"是佛教中的核心概念,它们揭示了人心的弱点,但通过戒定慧的修炼,人们可以超越这些烦恼,达到内心的平和与觉悟。


佛家所说的‘贪嗔痴’是什么意思?
佛家有“贪嗔痴慢疑”五毒之说,贪即贪婪;嗔即常生气,对什么东西都分得很清楚,这是我,这是你的,爱较真;痴即痴迷、愚痴;慢即骄傲自大、慢性思维;疑即多疑、不信任。1、贪 贪有很多种,普通来讲我们有财、色、名、食、睡五欲之贪。人一辈子就是在这其中打滚,从而度过我们的一生。因为...

我想虔诚问一下,人类不靠贪嗔痴念能发展到今天么?但佛又要求不要有这 ...
何谓贪嗔痴?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为享乐而名。嗔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又作无明。痴,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俱舍论》中说:“痴者,所谓愚痴,即是无明。”无须再引经据典...

佛语:何谓戒贪嗔痴?
佛教,三毒:贪,是对于喜好的偏执;嗔,是对于讨厌的偏执;痴,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者嗔的反应。其实你就理解不要对事物有主观的看法,然后从旁人的角度,从客观的角度处事,待事戒定慧是对治贪嗔痴的方法。戒,是道德的有规范的无害他人的生活标准,对治过分的贪心;定,是对于内心...

佛语中的贪嗔痴慢疑是什么意思
简单讲:贪心,贪求不足。嗔心,嗔怒暴躁。痴心,正邪不分。慢心,恭高我慢。疑心,遇法不信。贪、瞋、痴、慢、疑、见等六种根本烦恼。其中贪、瞋、痴、慢、疑是五使,“见”又分为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种,称为五利使。五钝使与五利使二者,合称为十烦恼。贪:即...

在爱情里也有何谓的 贪嗔痴 吗?
贪:是对自己的伴侣有一种占有欲,连朋友跟它玩都感到混身不舒服.嗔:是经常埋怨对方的错处,总觉得身边人不完美,有什么事就会找伴侣发泄.而痴就是爱对方可以爱到六亲不认,甚至连命都不要,非常痴心.但爱情是要靠理志才会幸福的

贪嗔痴慢疑是什么意思
在佛法中,贪、嗔、痴、慢、疑,属于思惑。1、贪 “贪”往往是与财、利联系在一起的。贪名、贪利、贪感情、放不下,贪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属于贪。“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佛也告诉众生,不可生贪念,所谓“一念烦恼起,百万障门开”,凡夫俗子为了达到各种贪婪的愿望,必然会胡思乱想,...

如何理解佛教中的"贪嗔痴
一、欲 对于顺境,所感乐受,而起贪欲之想,是谓之贪,贪者染着为性。二、嗔 对于违境,所感苦受,而起嗔恚之想,是谓之嗔,嗔者憎恚为性。三、痴 对于违顺诸境,苦乐诸受,而起与道理相违愚痴之想,是谓之痴,痴者迷暗为性。此三谓之毒者,毒以沉毒为义,从喻得名。如毒蛇毒药,...

在佛法里所谓:贪嗔痴怎么译解!要具体谢谢!
教理中说,人有许多烦恼都是因为心灵的迷惑所致,所以,又称“烦恼”为“惑”,其中“贪、嗔、痴、慢、疑”五大烦恼属于“思惑”,也叫“修惑”,必须通过人的修行才能断除。在这五个烦恼中,“贪、嗔、痴”是最为根本的,称为“三毒”,他是人生痛苦的根本。贪,就是自己喜欢的,希望它越多...

佛教贪嗔痴慢疑代表什么
贪嗔痴慢疑,代表众生无始以来所形成的恶的习气,代表我着,代表无明。贪、嗔、痴、慢、疑这五种心会使我们造作恶业,就像毒药会妨碍我们修行,故又称为五毒。贪,贪有很多种,普通来讲我们有财、色、名、食、睡五欲之贪。修行过程中执著、沉迷于某一状态或境界也为贪。嗔就是生气的意思。与贪...

贪嗔痴出处于佛教,那是什么意思呢?
所以用“鸽子”来表示,鸽子性贪,喂鸽子的人就知道,它会一直吃食物,直到撑死为止;嗔指的是嗔恚,最典型的是蛇,一碰它就会竖颈怒目,龇牙咧嘴,发出“嘶嘶”的声音,随时就要下口。所以这是人的最大的障碍,佛教的修行就是针对它而来的,叫“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

西林区17640152490: 贪嗔痴是什么 -
佘宁米丽: “贪、嗔、痴、慢、疑”,合称为五钝使. 一、贪:指众生对于色、声、香、味、触五尘,或财、色、名、食、睡等五欲境界,产生执着贪爱的妄想心.二、瞋:对于违背自己所贪爱执着的境界,产生恼怒、厌恶等心念.三、痴:心念混混沌...

西林区17640152490: 何谓“贪嗔痴”? -
佘宁米丽: 佛教中的三毒: 贪,是对于喜好的过分偏执; 嗔,是对于讨厌的过分偏执; 痴,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者嗔的反应. 治疗此三毒的方法: 戒定慧是对治贪嗔痴的方法. 戒,是道德的有轨范的无害他人的生活标准,对治过分的贪...

西林区17640152490: 什么是贪、什么是嗔、什么是痴? -
佘宁米丽: 嗔在佛教的意思是厌恶,为一切烦恼的根源,与贪,痴并列为三毒,贪指的是对喜爱的事物产生占有的欲望,嗔正好想反,指的是对讨厌事物的厌恶和憎恨、从而导致过激的行为,如打架斗殴,甚至杀人,所以嗔是是人最恶毒的劣性.

西林区17640152490: 佛教中贪嗔痴指的什么意思? -
佘宁米丽: 1、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就是指的这个意思. 佛教认为,众生生活于世间,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产生色、声、香、味、触等感...

西林区17640152490: 佛教里的:贪…嗔…痴…指的是什么? -
佘宁米丽: 【三毒】 贪、嗔、痴.贪是贪爱五欲,嗔是嗔恚无忍,痴是愚痴无明,因贪嗔痴能毒害人们的身命和慧命,故名“三毒”,这也是一切烦恼的根本.

西林区17640152490: 贪嗔痴是什么?怎样去除贪嗔痴?在实践中该怎么做? -
佘宁米丽: 贪嗔痴即“三毒”,《佛教大辞典》解释如下: 一、贪毒,引取之心,名为贪.以迷心对于一切顺情之境,引取无厌者. 二、嗔毒,恚忿之心名为嗔.以迷心对于一切违情之境起忿怒者. 三、痴毒,迷暗之心名为痴.心性暗钝,迷于事理之法...

西林区17640152490: 佛教戒律嗔痴是什么意思 -
佘宁米丽: 佛教三毒,指世间众生所染三种根本毒害,即贪、嗔、痴.道教受佛教义理影响,认为世间众生之所以沦入苦海.受诸烦恼,不得解脱,皆因后天习染三毒所致.《道典论》引《元始智慧正观解脱经》:“言烦恼者,总名三毒.谓贪嗔痴能害众...

西林区17640152490: 佛家说的“贪”“嗔”“痴”三字是什么意思,详细些 -
佘宁米丽: 贪婪,即使得到了也永不满足,很快又生出想要....嗔怨,因为误解“我有...我有....”所以当得不到或受到攻击时感到损失而发出的还击心理,憎恨,埋怨等.愚痴,因为不明白真实的世界,佛陀观看十方法界和规律,并讲解,教导后人.不明白的人几乎都是愚痴.例如杀动物吃,认为我们人类吃动物是合理,动物吃人是不合理.没换位思考.

西林区17640152490: 何为贪嗔痴? -
佘宁米丽: 什么是“ ” 贪——贪爱五欲 指贪婪,贪心,贪念多,不知足,没有节制,没有界限.嗔——嗔恚无忍 指怨恨;经常生气;对什么东西都分得很清楚,这是我,这是你的;爱较真.痴—— 无明 指容易把自已的想法加到别人身上;痴迷;迷恋自己,觉得自已就是对的;一门心思、 地认为事情就会往自已所设想的方向发展.慢——骄慢自大 指怠慢;傲慢;;对外界不敏感,或者对外界没兴趣,只对自已的东西感兴趣;或者是 ,原来我是对的,现在也应该是对的;缺乏激情,缺乏学习精神.疑—— 猜忌 就是怀疑、疑心重,不信任对方,老 .

西林区17640152490: 贪嗔痴是什么意思?
佘宁米丽: 贪:贪爱 嗔:愤恨 痴:不明事理,糊里糊涂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