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州闵子祠堂记》原文赏析

作者&投稿:冯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齐州闵子祠堂记》是为修造闵子骞的祠堂而写的。齐州是古代的州名,辖境约包括今山东济南市及历城、章丘、济阳、禹城、临邑等县。闵子即孔子的学生闵子骞,春秋时鲁国人,名损。他的坟墓在济南市郊,临近黄河的历城县里。有坟无庙,故当时一些人便提议建祠堂。

《齐州闵子祠堂记》原文

历城之东五里有丘焉,曰闵子之墓。坟而不庙,秩祀不至,邦人不宁,守土之吏将有举焉而不克者。熙宁七年天章阁待制右谏议大夫濮阳李公来守济南,越明年政修事治,邦之耋老相与来告曰:“此邦之旧,有如闵子而不庙食,岂不大缺?公唯不知,苟知之其有不饬?”公曰:“噫,信其可以缓?”于是庀工为祠堂,且使春秋修其常事。堂成,具三献焉,笾豆有列,傧相有位,百年之废一日而举。学士大夫观礼祠下,咨嗟涕洟。

有言者曰:惟夫子生于乱世,周流齐鲁宋卫之间,无所不仕。其弟子之高第亦咸仕于诸国。宰我仕齐,子贡、冉有、子游仕鲁,季路仕卫,子夏仕魏,弟子之仕者亦众矣。然其称德行者四人,独仲弓尝为季氏宰,其上三人皆未尝仕。季氏尝欲以闵子为费宰,闵子辞日:“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且以夫子之贤,犹不以仕为污也,而三子之不仕独何欤?

言未卒,有应者曰:“子独不见夫适东海者乎?”望之茫洋不知其边,即之汗漫不测其深,其舟如蔽天之山,其帆如浮空之云,然后履风涛而不偾,触蛟蜃而不,若夫以江河之舟楫而跨东海之难,则亦十里而返,百里而溺,不足以经万里之害矣。方周之衰,礼乐崩弛,天下大坏,而有欲救之,比如涉海有甚焉者。今夫子之不顾而仕,则其舟楫足恃也;诸子之汲汲而忘返,盖亦有漏舟而将试焉,则亦随其力之所及而已矣;若夫三子,愿为夫子而未能,下顾诸子而以为不足为也,是以止而有待。夫子尝曰:“世之学柳下惠者,未有若鲁独居之男子。”吾于三子亦云。

众曰:“然!”退而书之,遂刻于石。

【赏析】

苏辙的这篇《齐州闵子祠堂记》在古代文体中属于杂记文的范畴。古人修筑亭台、楼阁、祠堂等,常常要撰写记文,如韩愈的《新修滕王阁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等。

这类文章或记叙建造的过程,或叙述历史沿革,或借机抒发感慨,可描写、可议论、可抒情,可不离记叙的对象,可以记叙对象为缘由以借题发挥,在写法上自由、灵活,没有定格。行文方面的随意性颇大。而且,这类文章多请当时的名家执笔,还可刻石立碑。

所以,清代散文家姚鼎说:“杂记类者,亦碑文之属。”了解这些情况后,就有助于欣赏苏辙的《齐州闵子祠堂记》。

否则,就会误把文章撇开祠堂修葺而横生议论的特点当作瑕疵了。

这篇祠堂记仅五百五十余字,而记叙祠堂的修葺过程仅用一百六十余字,大量的篇幅用于议论,而议论围绕闵子骞但又不死扣闵子骞,若即若离,若远若近,似散实聚,正是此文突出的写作特点,充分发挥了杂记文自由、灵活的特长。

文章明显地分两部,第一段记述闵子祠堂的修建缘起及第一次祭祀活动的情况及影响。首先点出闵子之墓在“历城之东五里”的地方。下边接“坟而不庙,秩祀不至,邦人不宁,守土之吏将有举焉而不克者。”孔子的家乡在曲阜,离济南不远。每年都要举行祭祀活动,由于闵子骞有坟无庙,没法按例去祭祀,所以,那一带的人总感到不大安稳。“守土”的官吏想举行祭祀活动,但终因无庙而不能实现。这几句交代用字不多,却把修建祠堂的必要性写得十分充分。

熙宁八年(1075),当地“耋老”找济南太守,提议建闵子祠,得到太守的赞同,立即“庀工为祠堂”,庀,音Pi,具备。这里有备齐人工的意思。祠堂建好后,“具三献焉,笾豆有列,傧相有位,百年之废一日而举”。献。献祭,三献即祭祀时献酒三次。笾豆,笾为献祭时盛食的竹器;豆为木制器皿。傧相,祭祀时赞礼人。“具三献”,写仪式,笾豆写祭品,傧相写司礼人。仅以三点,抓住祭典的主要东西,便写出了一次隆重的祭祀活动,简而不缺疏而不漏,表现了很高的叙事能力。最后点出效果:“学士大夫观礼祠下,咨嗟涕洟”。洟,泪涕也,从观礼的人的感叹、流泪,表现出修闵子祠颇得士大夫的拥护。呼应了前边的“秩祀不至,邦人不宁”。

这段记叙层次井然,并能突出要点,要言不烦。

而在写耋老请求,太守应允时,纯用对话,从语气里,还能表现双方的神情状态。如耋老的话是:“此邦之旧,有如闵子而不庙食,岂不大缺?公唯不知,苟知之其有不饬?”其言既坚定,又委婉。纯用反问,很有力量。闵子骞在孔门中德行与颜渊并称,颜渊在曲阜有庙,闵子骞却只能野食,岂不大缺?坚定极了。请求太守主持修庙,却不直说,而说“你只是因为不知道,才没修庙,如果你知道,怎会不修呢?”这把耋老那揣度太守心思而设言的神情表现得极为真切。太守的话是:“噫,信其可以缓?”一个“噫”的感叹词,一句简单的回答,将太守的惊诧、急迫的神情也勾勒得鲜明。而且,这些都在字外,但却鲜明,容易从文字里体会到。显得蕴藉有味。

第二部主要是对闵子骞的不肯出仕的行为展开的一场辨驳性的议论。

这段议论又以虚拟人物对话来表现。有人提出:孔子生于乱世,周游齐、鲁、宋、卫诸国,为了兼济天下,他同意做官。他的学生中才高的人,也都出仕,子贡、冉有、子游在鲁国做官;子夏在魏国做官。但孔门弟子,以德行称的有四个人,只有仲弓一个人当过鲁国季康子的官,其他三人都没做或不肯做官,季康子曾经请闵子骞出任费城的官,可是闵子骞辞谢了。并说:“你们再强迫我为官,我就到汶上去隐居。”孔子是圣人,还不把做官当成肮脏的事,闵子骞等三人不肯当官是为什么呢?言外之意是指斥闵子骞缺乏社会责任感,不肯兼济天下。这里从事实出发,提出疑问,表面是提疑问,回答却在提问者的心中,褒贬分明。

他的话没完,有人便立即辨白:你没见到东海去的人吗?那海面辽阔,见不到边;海水很深,测不出它的深度。因此,航海的船只像山那样大,船帆像天空的硕大云块。这种船才能冲破风涛而不偾(偾,跌倒,翻覆)。碰上蛟龙而詟(詟,恐惧。)。如果用江河上航行的船只去渡东海,那么,走十里就会因顶不住风浪而返回,航行百里就会沉没,不能经历航行万里所遇的风涛。

春秋时,周王朝衰弱,礼乐废弛,天下混乱,想挽救那危局,比挽救航海帆船更加危险。孔子不顾风险而出仕,那是他的船大足堪凭借。子贡、冉有等积极出仕而忘返,他们之中,有的人所驾的只是条破船,不过试试而已,也是尽力而为的意思。闵子骞等三人不肯出仕,那是因为他们想象孔子那样据有大船,却力量、才能达不到;看看子贡等的出仕实际情况,他们认为那种官没什么可做的,因此,他们的不仕并非不想当官,而是“止而有待”,就是看一看,等待机会再说。最后引用孔子的话作类比,以证明自己的判断正确。这段驳辨新鲜、别致,言人之所未言,道人之所未道,有一定的说服力。

这一段设问,一段驳辨,都围绕闵子骞展开。但又将闵子骞与以德行称的其他两人并提,即说的是“三人”,不是闵子骞一人。这样便能节省笔墨。

实际上,表面是分折“三子”不仕的原因,实则是论证闵子骞一个人的思想行动。从表现手段而言,前一段设疑,纯用事实说话。孔子是“无所不仕”,子贡等人积极出仕的事实来证明自己的观点。驳难的这一段采用比喻的办法,先设航行东海必用大船比喻治乱世应有大才,然后引申类比,指出闵子骞不仕的原因。这样,显得具体、生动、灵活,容易收到服人的效果。结果呢?辨驳成功,众人同意这个分析,于是写出来,刻于石上。

综观全文,这篇祠堂记很重视对话的运用。关于修祠堂的缘起,实写了“耋老”与太守的对答。在后面的议论中,又虚拟出人物的对话,也就是说用对话来叙事,也用对话体来议论,这样显得亲切、自然,也便于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并能使议论也带入叙事的成分,手法既灵活,也有变化,增加了文章的表现力。




《齐州闵子祠堂记》原文赏析
有坟无庙,故当时一些人便提议建祠堂。 《齐州闵子祠堂记》原文 历城之东五里有丘焉,曰闵子之墓。坟而不庙,秩祀不至,邦人不宁,守土之吏将有举焉而不克者。熙宁七年天章阁待制右谏议大夫濮阳李公来守济南,越明年政修事治,邦之耋老相与来告曰:“此邦之旧,有如闵子而不庙食,岂不大缺?公唯不知,苟知...

七十二贤之一:闵损,在史留有“闵损芦衣”的孝心故事
闵子为人所称道,主要是他的孝,作为二十四孝子之一,孔子称赞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元朝编撰的《二十四孝图》中,闵子骞排在第三,是中华民族先贤人物。1074年,齐州太守李肃之在墓前建祠祭祀,由苏辙撰文、苏轼书写《齐州闵子祠记》的石碑,叙述了修建祠堂的经过。到明...

蛟蜃的引证解释蛟蜃的引证解释是什么
蛟蜃的引证解释是:⒈蛟与蜃。亦泛指水族。引宋苏辙《齐州闵子祠堂记》:“其舟如蔽天之山,其帆如浮空之云,然后履风涛而不_,触蛟蜃而不_。”《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江西分野,旧属豫章,其地四百年后,当有蛟蜃为妖,无人降伏,千百里之地,必化成中洋之海也。”。蛟蜃的引...

蛟蜃是什么意思
释义是蛟与蜃也泛指水族。宋·苏辙《齐州闵子祠堂记》:“其舟如蔽天之山,其帆如浮空之云,然后履风涛而不偾,触蛟蜃而不讋。”《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江西分野,旧属豫章,其地四百年后,当有蛟蜃为妖,无人降伏,千百里之地,必化成中洋之海也。”龙族中龙的前身,“走蛟”是...

蛟蜃是什么意思
蛟蜃的解释 蛟与蜃。亦泛指水族。 宋 苏辙 《齐州闵子祠堂记》 :“其舟如蔽天之山,其帆如浮空之云, 然后 履风涛而不偾,触蛟蜃而不讋。” 《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 :“ 江西 分野,旧属 豫章 ,其地四百年后,当有蛟蜃为妖,无人降伏,千百里之地,必化成中洋之海也。” ...

孔门七十二贤人名单
闵损,字子骞,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弟子之一,以孝闻名,被尊为孔门七十二贤和孔门十哲之一。他在1074年被齐州太守李肃之祭祀,苏辙撰文、苏轼书写《齐州闵子祠记》的石碑记述了修建祠堂的经过。明代,刘敕发集捐资重修了闵子骞墓和祠,并修建了“讲学堂”的东西厢房“斋”和“芦花馆”。冉耕,字...

傧相的国语词典傧相的国语词典是什么
傧相的国语词典是:辅助主人迎宾行礼的人。宋.苏辙〈齐州闵子祠堂记〉:「笾豆有列,傧相有位,百年之废,一日而举。」也作「摈相」。傧相的国语词典是:辅助主人迎宾行礼的人。宋.苏辙〈齐州闵子祠堂记〉:「笾豆有列,傧相有位,百年之废,一日而举。」也作「摈相」。拼音是:bīnxiàng。结构...

三苏资料
李肃之建闵子庙,苏辙为作《齐州闵子祠堂记》。知历城施辩建泺源石桥,苏辙为作《齐州泺源石桥记》。苏轼在密州建超然台,苏辙为作《超然台赋》。 熙宁9年丙辰(1076):苏轼四十一岁,苏辙三十八岁。 10月王安石再次罢相,从此闲居金陵。 苏轼知密州。建盖公堂并作《盖公堂记》,希望无为而治。又作《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蛟蜃词语解释
蛟与蜃这两个词语在古代文学中常被用来泛指水中的生物,它们的形象独特且富有神秘色彩。在宋代文人苏辙的《齐州闵子祠堂记》中,他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景象,舟船如同遮天蔽日的山峦,帆影如浮于空中的云朵。这样的船只能够在风浪中稳定前行,即使遭遇蛟蜃这样的水族妖怪,也能保持镇定,无所畏惧。而在《...

三苏(苏轼苏洵苏辙)的主要成就有什么
李肃之建闵子庙,苏辙为作《齐州闵子祠堂记》。知历城施辩建泺源石桥,苏辙为作《齐州泺源石桥记》。苏轼在密州建超然台,苏辙为作《超然台赋》。 熙宁9年丙辰(1076):苏轼四十一岁,苏辙三十八岁。 10月王安石再次罢相,从此闲居金陵。 苏轼知密州。建盖公堂并作《盖公堂记》,希望无为而治。又作《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安溪县17760453842: 古文阅读.予少家汉东,汉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贫无藏书.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子尧辅颇好学.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 -
禾英天地:[答案] 一、(1)“旧,旧的”或答“原来的”或答“过去的” (2)“边”或答“际”或答“边际” 二、因为他到朋友家玩,见到破筐里的旧书,就向人家讨要回来读. 三、围绕“好学、爱书”回答即可. 示例①:欧阳修小时候生活条件如此艰苦逐这样刻苦...

安溪县17760453842: 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左传》古文翻译现代文作业来的,快点哦! -
禾英天地:[答案] 原文: 郑人游于乡校①,以论执政②.然明谓子产曰③:“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④,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⑤,不闻作威以防怨(6).岂...

安溪县17760453842: "孔子厄于陈蔡.无一日之乐也.'' 全文的翻译及注释. 急用! -
禾英天地:[答案] 宋司马桓魁欲杀孔子,孔子微服过宋经郑至陈,是年孔子六十岁.其后孔子往返陈蔡多次,曾“厄于陈蔡之间”.据《史记》记载:因楚昭王来聘孔子,陈、蔡大夫围孔子,致使绝粮七日.解围后孔子至楚,不久楚昭王死.卫出公欲用孔子...

安溪县17760453842: 古文翻译书曰:“好问则裕.”礼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盖须切磋相起明也.见有闭门读书,师心自是,稠人广坐,谬误差失者多矣.谷梁传称公子... -
禾英天地:[答案] 《尚书》说:“喜欢提问就能使知识充足.”《礼记》说:“独自苦学而没有朋友,就会狭隘闭塞见识短浅.”就是说必须互相切磋才能引出明达的见解.(我曾)看到有的人闭门读书,平时自以为是,当到了大庭广众中时,出错误纰...

安溪县17760453842: 翻译下面的文言文 叔孙武叔⑴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 子服景伯以告子贡. 子贡曰:“譬之宫墙⑵,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 -
禾英天地:[答案]叔孙武叔在朝廷中对官员们说:“子贡比他老师仲尼要强些.”子服景伯便把这话告诉子贡.子贡道:“拿房屋的围墙作比... ⑵宫墙——“宫”有围障的意义,如《礼记·丧大记》:“君为庐宫之”.“宫墙”当系一词,犹如今天的“围墙”.⑶仞...

安溪县17760453842: 《穷人》"古老的钟声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句子赏析 -
禾英天地: 这是对故事发生时间背景的描写,寒风呼啸的夜里,钟声已经敲了十一下,但是桑娜还没有休息,她刚刚忙完,心里正在焦急等待着出海捕鱼的丈夫回来,夫妻二人为了生活都非常地辛劳.

安溪县17760453842: 翻译下面文言文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⑴.”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 -
禾英天地:[答案]司马牛忧愁地说道:“别人都有好兄弟,单单我没有.”子夏道:“我听说过:死生听之命运,富贵由天安排.君子只是对待工作严肃认真,不出差错,对待别人词色恭谨,合乎礼节,天下之大,到处都是好兄弟——君子又何必着急没有好兄弟呢?...

安溪县17760453842: 《攘鸡》古文翻译今有人日攘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
禾英天地:[答案] 现在有一个人,每天偷邻居家一只鸡.有人劝告他说:“(做)这种事情,不是有道德的人该有的行为.”那个偷鸡的人说:“(好吧),请允许(我)减少一点儿,每月偷一只鸡,等到了明年再停止.” 给点分吧~我需要鼓励!

安溪县17760453842:   翻译下面文言文 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
禾英天地:[答案] 孔子说:“从音乐大师开始独奏,到结尾的合奏,美妙的音乐充满了我的耳朵!”师:乐官.挚:人名.乱:合奏.洋洋:丰富.

安溪县17760453842: 翻译下面文言文 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
禾英天地:[答案] 孔子说:“我还能够看到史书存疑的地方.有马的人[自己不会训练,]先给别人使用,这种精神,今天也没有了罢,” “史之阙文”和“有马借人乘之”,其间有什么关连,很难理解.包咸的《论语章句》和皇侃的《义疏》都把它们看成两件不相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