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何会实施变法?那些原因导致的?

作者&投稿:潜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引用《大秦帝国》中的一句话“大争之世,列国伐交频频,强则强,弱则亡”,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大多集中于战国,主要原因便是各国“伐交频频”,有为之君主都希望通过变法图强,而根源则是由于生产关系和社会形态的发展,旧的制度已经无法满足国家的发展需要,因此需要通过变法来实行变革,从而达到“图强”的目的。
魏国李俚变法:土地私有制的出现和阶级关系变化
进入战国以后,魏国成为了率先变法的那个国家,而促使其变法的根源便是“土地私有制的出现和阶级关系变化”,为了适应发展,促使国家变强,变革势在必行。
在旧的宗法制度下,土地大多掌握在贵族手中,而魏国的河东土地上拥有盐铁,井田制度被淘汰之后,盐铁便成为了极为重要的战略和经济资源,为了确保国家经济的持续性发展,必须推行土地私有制,达到“多豪杰侵夺”和“好分生”的目的,使得“务尽地利”,从而实现“强匡天下,威行四邻”。
因此在公元前445年,魏文侯即位之后,他先后起用魏成子、翟璜、李悝为相,乐羊为将,吴起为西河郡守,这标志着过去“任人唯亲”的世卿制度开始被“任人唯贤”的官僚制度所取代,也标志着宗法贵族制度的逐渐消亡,也就此解开了战国时期招贤纳士之风的形成。
李俚的“务尽地利”主要有两项内容:一是正式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私有买卖。同时估算国家土地产量,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二是按照土地的贫瘠标准,重新划分土地,将土地分配给农民, 刺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于此同时,李俚还配套的改善了魏国法律和吏治,出台了《法经》,取消了贵族世袭。在此基础上,又建立“武卒”制,提升国家军力。
楚国吴起变法:旧制度严重制约国家发展
楚国在战国初期的最大特点就是地广人稀,楚国虽受宗法影响较少,但旧的贵族统治却根深地主,正所谓“大巨太重,封君太众”,他们“上逼主”、“下虐民”,导致“贫国弱兵”。自春秋末期以来先后两次被三晋打败,楚悼王在这种情况下,便启用吴起为令尹,主持变法。
针对楚国积贫积弱的原因,吴起认为造成楚国地广人稀的根源,便在于旧贵族将人民集中在自己封地,导致部分地区地少人多、显得拥挤,但放在整个楚国却形成了地广人稀的特点。
针对这个弊端,吴起主要采取了两种方式,一是限制旧贵族,改变世袭的分封制,主张对封君的子孙“三世而收爵禄”。二是改良官制,削减官吏的禄序,精减裁汰“无能”、“无用”和“不急之官” 。
吴起的改革大大改善了楚国的官场歪风,消除了旧贵族制度对楚国发展的制约,这时期的楚国开始逐渐强盛起来,“南平百越,北并陈、蔡、郤三晋,西伐秦”,成了南方的一个强国。
可惜吴起的变法遭到了旧贵族的强烈反对,尤其是在楚悼王去世之后,贵族反扑,吴起被杀,变法就此被废,不过吴起临死之前的举动,却导致在楚肃王即位后,“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旧贵族的势力还是遭到了极大的削弱。
齐国邹忌改革:吏治混乱使齐国的经济强大无法转变为国力强大
春秋时期,齐国在历经“管仲”改革之后,已经在实质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极大推动了生产的发展,这位齐国的强大奠定了物质基础。管仲改革后的齐国,虽然经济极为强劲,但却始终没有获得国力上的飞升,反而使得奢靡之风渐起。
邹忌认为齐国之所以无法将经济的强大转化为国力的强大,主要便在于吏治的混乱,因此在齐威王即位之后,邹忌“以鼓琴见威王”,就此拉开了邹忌变法的序幕。
邹忌为相后,对于国君,“请谨毋离前”,“请谨事左右”;对于人民,“请谨自附于万民”;对于臣下,“请谨择君子,毋杂小人其间”,“请谨修法律而督奸吏”,执行了顺从国君行事,选择“君子”担任官吏而防止“小人”混杂,修订法律而监督清除奸吏的法家政策。
邹忌推行的改革,“谨择君子”使得齐威王懂得了“任人唯贤”,而“谨修法律而督奸吏”又加强了对官员监督,这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齐国的吏治风气。不过齐国的此次变法并不深彻,这也是齐国短暂崛起后又后续乏力的主要原因。
秦国商鞅变法:基础薄弱导致国力极弱
秦国是一个文化和发展都相对滞后的国家,与楚国一样,同样是个受宗法影响较小的国家,因而秦楚两国也被中原列国称之为“蛮夷”。在其他诸侯国已经相继繁荣起来的同时,秦国却依然是个典型的农战国家,在奴隶式的贵族统治下,基础薄弱导致了秦国发展的举步维艰。正所谓“破而后立”,正因为秦国基础薄弱,反而使得这个“破”更加容易,也更加没有后顾之忧,反而促使了其更为彻底的变法。
商鞅的变法几乎是摧毁了秦国原有的一切统治基础,使其变成一片空白,然后再从零开始,建立了一套更适合战国时期的“耕战”国策。其他诸侯国基础要比秦国好,但却也造成了他们无法“破”或无法承担“破”的后果,这也是他们无法进行深彻变法的根源所在,真不知道这是幸还是不幸。
商鞅变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公元前356年开始,通过改善“秦律”、奖励耕织、削弱公族势力、重建社会阶级等方式,加强了君主对人民的统治,发展了农业生产,削弱了公族特权,加强了国君集权。此阶段属于“破”的阶段,打破了秦国原有的统治模式,主要是通过加强君主集权,为此后深彻变法打下基础。第二阶段从公元前350年开始,通过加强封建统治、推行度量衡统一、推行郡县制、开阡陌、迁都等方式,为秦国建立了一套新的、更为先进的统治模式。此阶段属于“立”的阶段,从经济上和政治上进一步剥夺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强化了秦国的统治力量,为秦国此后的飞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何会实施变法?那些原因导致的?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大多集中于战国,主要原因便是各国“伐交频频”,有为之君主都希望通过变法图强,而根源则是由于生产关系和社会形态的发展,旧的制度已经无法满足国家的发展需要,因此需要通过变法来实行变革,从而达到“图强”的目的。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何频繁举行戚城会盟?
原来自商周以来,诸侯国们就非常流行以会盟解决争端,即便是没有任何重大事件也会在特定的时间举行会盟,以亲近相互之间的关系,《左传》有:令诸侯三岁而聘,五岁而朝,有时而会,不协而盟,可见就会盟这个事情上,即便是周天子也是非常重视的。到春秋战国时代,自齐桓公推行尊王攘夷而后,春秋霸主国们...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什么要把本国太子做别国人质?
一、原因:1、首先不一定是太子,可能是王公或者王子或世子等出身贵族的人。2、诸侯国之间同盟时,为了维持信誉,双方互派人质,大多都是次子以下的王子。大王生了十几个,王位一般都是嫡长子继承,对于一个王子有时不太重要,也是有毁约的事情。二、简介:质子:就是人质。春秋战国当时的人质一般都是诸...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实行以什么为单位的征兵制度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实行以郡县为单位的征兵制度。中国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各诸侯国的君主竞相变法图强,攻伐争雄,军事制度也随之发生重大变革。各诸侯国建立了统一的军队,国君掌握军队的征调大权,实行凭“虎符”发兵的制度。“虎符”符身虎形,一般...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等级是什么样的?楚国为何会称王
在周朝的体系中,诸侯国的等级是根据其君主所获得的封号来划分的,具体有公、侯、伯、子、男五等。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等级并非一成不变,有时也与我们的常规理解不尽相同。齐国自公元前1044年立国,其开国君主为姜太公,封号为侯,属于二等国家。秦国自公元前770年立国,开国君主为秦穆公...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姓氏都是什么?
先秦之前,姓与氏是分开的,姓所以别婚姻,氏所以明贵贱。春秋战国时代的诸侯国,多数是姬姓诸侯国,因此大部分姓姬。至于用氏为国姓的,那是因为他们是自立为国的,最后周王室不得不承认他们,所以他们才有氏作为国姓。1、秦国国君姓嬴,氏为赵。秦国是东周的开国诸侯,是周平王亲封的大国,立国之...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的背景
具体各国:秦:战国初期,秦位居西部,经济政治发展落后,受到其它国家的歧视。秦孝公感到耻辱,于是决心改革,任用了商鞅。楚:楚国贵族权势过大,造成王权衰落,国家弊病从生。楚悼王为了强化王权,实现国家富强,任用吴起进行改革。可惜的是楚悼王很快死掉了,在改革中利益受损的贵族杀害了吴起,楚国的...

春秋战国一共有多少诸侯国?国名都是什么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百零九个诸侯国,包括:齐、晋、秦、陈、吴、楚、越、韩、赵、魏、宋、鲁、卫、郑、曹、钜、邾、杞、杨、蔡、剡、任、滕、费、倪、曾、缯、邳、巢、随、钟吾、刘、六、召、周、道、房、沈、申、苏、温、廖、舒、舒鸠、舒庸、舒廖、燕、南燕、许、徐、虞、虢。黎...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等级是什么样的?楚国为何会称王
周朝的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等,分封的诸侯国根据其君主爵位来定等级,春秋战国时期主要诸侯国的等级并不太符合我们的日常认知。齐国,公元前1044年立国,开国君主姜太公,侯爵,第二等;秦国,公元前770年立国,开国君主秦穆公,伯爵,第三等;晋国,公元前1033年立国,开国国君唐叔虞(第一代为唐国,第...

我国春秋时期为何出现诸侯兼并、大国争霸的局面?
由于铁的发现和逐渐使用,由于牛耕的推广,生产力迅速提高,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也随之发展。各诸侯国为了争夺劳动力和土地,为了扩大自己的统治区和号令其他诸侯,收取贡物,相互争战、兼并弱小,出现了“王室衰微”、诸侯兼并、大国争霸的局面。

红旗区19788012097: 战国时期各国为什么要实行变法 -
吉岩倍洁:[答案] 说到战国时期的变法 就得从战争谈起;战国时期的战争以兼并为目的 国力强大的诸侯国灭掉小的诸侯国;直到后期仅存七国 所以各诸侯国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的使自己的国家强盛;就得变法 如;秦之商鞅变法 就大大增强了秦国国力

红旗区19788012097: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为什么会发生? -
吉岩倍洁:[答案] 1.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制经济得到发展.新型地主阶级力量得到壮大,但他们在政治上却没有多大的权力,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地主阶级就推动改革,这时候诸侯过国君大都成为地主阶级的代表.. 2.满足诸侯国争霸的需要..

红旗区19788012097: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推行变法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
吉岩倍洁: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推行变法的直接原因:为了增强国力、称霸天下的欲望. 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开始产生了土地私有制,贫富差距加大,掌握政权的地主阶级要求获得更多有利于他们发展的条件,各阶层的思想家门开始提出自己的构想...

红旗区19788012097: 春秋战国时期促使各诸侯国展开变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
吉岩倍洁:[答案] 1、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2、铁器牛耕投入使用 3、井田制被破坏,土地私有出现 4、周王室实力下降,诸侯国权力膨胀 5、士阶级力量壮大,为变法提供支持 大概就这么多了

红旗区19788012097: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实施变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吉岩倍洁:[答案] 政治:宗法分封制遭破坏,新的阶级关系产生. 经济:井田制遭破坏,土地私有制确立. 军事: 争霸战争需要富国强兵 思想文化:出现百家争鸣局面, 科技文化也取得了较快发展 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红旗区19788012097: 战国时各诸侯国纷纷进行变法的原因 -
吉岩倍洁: 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开始产生了土地私有制,贫富差距加大,掌握政权的地主阶级要求获得更多有利于他们发展的条件,各阶层的思想家门开始提出自己的构想,其中比较成功的有秦国的商鞅,楚国的李悝(KUI),一方面变法壮大了地主阶级的力量,这符合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所以变法的国家开始强大起来

红旗区19788012097: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实施改革变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吉岩倍洁:[答案] 你参考一下 思路引领:联系兵家和法家思想,了解该思想和“战胜强立”的关系;从变法改革的目的和内容回答. 答案提示:思想是现实的反映.战争是战国时代的显著特点,“战胜强立”是战国历史的主线.战国时期,各诸...

红旗区19788012097: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的重要原因和重要意义是什么? -
吉岩倍洁:[答案] 1、原因:经济领域的变革,列国纷争的态势,迫使战国各诸侯国当政者进行不同程度的内政改革.开始了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改革.贬抑或废除无能的旧贵族,起用贤能之士,实施耕战并重等政策. 2、意义:改革的范围扩大到官吏、行政、财政、赋税...

红旗区19788012097: 战国时,各诸侯国纷纷变法的原因是什么 -
吉岩倍洁: 各个诸侯国纷纷变法是为了图强,因为只有强大了,才不会被他国所歼灭.

红旗区19788012097: 战国时期,推动各诸侯国竞相变法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
吉岩倍洁: 直接原因,争霸战争需要富国强兵. 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发展政治:宗法分封制遭破坏,新的阶级关系产生. 经济:井田制遭破坏,土地私有制确立. 思想文化:出现百家争鸣局面, 科技文化也取得了较快发展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