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评析

作者&投稿:澄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论语》)解释及翻译~

翻译:子路听了做人处事的道理,在还未能实践之前,就只怕又听到了新的道理。 或者子路听到一种说法,而未能施行时,唯恐又听到另一种说法。
解读:这句话我们通常理解为,子路是一个谦虚上进又讲究实践的好孩子,他如果没能把老师所教的东西实践到位,他就不想去学习新的东西。

扩展资料:
此句出自《论语作》,做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
《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
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
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论语

【释义】子路在听到一条道理但没有能亲自实行的时候,惟恐又听到新的道理。
子路是孔门弟子中最能做到躬行实践的一个人,听到了就要去实行,“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论语·公治长》),意即当听到了一件事,还没有做到的时候,就怕再听到另外一件事。

以下还有一种解释,据考来自苏轼《论语说》: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新注句读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传统译注〕
子路听到一种说法,而未能施行时,唯恐又听到另一种说法。
〔新注〕
有闻 :很有名气。闻达于诸侯。
未之能行:还没有做到的。
唯恐有闻:只怕有名声。
〔新译〕
子路很有名望。没有做到的,只怕也有声望。
〔新注题解〕
“听到一种道理去施行,怕再听到一种道理”。子路处事若如此没有头脑,只怕难列贤弟子数。
子路名声显赫。生怕自己的名声是自己没做到的。“君子去仁,恶乎成名”(4.5),君子怕自己和名望不相称。子路很有名气,就怕一些名气是自己没有做到的,文质不符。“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19.20),同样,居上流,天下之善皆归焉。子路有了名气,就怕自己名不副实。
子路能声名显赫,是因为他是在真心地做事,只要真正做出成就,声望自会有。一些人总是为求名而求,往往适得其反。“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篇》),只需埋下身子去做,有了实实在在的成就,不立自立,不达自达,一些本不属于自己的名声,也会强加于已。如社会上树立的一些先进人物,有许多事迹,都是无中生有加工的。当然,也有的人“未之能行也,唯恐有闻”,也有的人“未之能行也,唯恐不闻”。

意思是:子路听到了什么道理,如果还没有来得及去实行,便唯恐又听到新的道理。

出自春秋孔子弟子《论语·公冶长篇》。

原文: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译文:子路听到了什么道理,如果还没有来得及去实行,便唯恐又听到新的道理。

这段话是对子路勇于实践、知行合一的赞美。子路是个急性子,因为这种性格,他还曾受到老师的批评。但是,子路之勇也是备受后世推崇的。

这段文字,精彩呈现了子路的这个性情。每当闻听一个道理,如果认为是对的,子路会立即把它付诸实践。

在没有完全领悟或者验证这个道理之前,子路害怕再听到更新的道理。因为子路认为,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听到好的道理而不去做,那是一种罪过。 

扩展资料

知与行相统一的思想在中国哲学的长河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春秋战国期间,知与行的问题更是得到很多学派和学者的争相辩论和探讨,从而使知行关系达到了历史争论中的第一个活跃的高潮。

先秦时期开始,以儒家为主的“知行之辩”对于知行关系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儒家对知行关系的探讨也具有重要意义。其中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主要代表,从他们对知行关系的见解中来感悟知行之辩的精髓。

1、孔子对于知行关系的理解:知行兼重

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他并没有对知行关系建立一个完整的系统理论,但从他对知识和教育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这已经包含了他对知行关系的看法。

孔子将“知”与“行”之间的关系作为一种哲学上的概念,进行详细的论述和分析,同时这也奠定了“知行观”的学术基础。

在知行这一问题上,孔子是第一个主动提出来并进行探讨的,这也是孔子对认识论最集中与完整的表述。对今后在哲学道路上各学派关于认识方面的发展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当然这也为以后知行关系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理论根基。

孔子认为人具有很强的认知能力,而人的认知活动是人类进行的所有活动中最基本的,他对认识的主要来源与认识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考察,并通过对待知识所持有的态度来分析人的性格。

孔子在对“知”具体分析的同时,也加强了对“行”的重视,他认为人类价值的实现应该依附于他所经历的实践活动。

2、孟子对于知行关系的理解:知先行后

孟子,是在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学派的重要人物。孟子将知与行的关系分为两个部分来探讨,一是知先行后;二是知行分离。

在《孟子》一书中,“心”字出现的次数很多,如此频繁也正是说明这已经涉及到人的方方面面。而相对于《论语》而言,“心”出现的次数就远远少于《孟子》。因此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现象,战国时期百姓的自我主观意识要强于春秋时期,且这种强势也扩展到社会与生活中,思想也进行日积月累的升华。

孟子同孔子一样,认为人生下来就应该懂得知识和道理,这是典型的唯心主义者的观点。并将这一观念发展成为 “良知”和“良能”说。同时,孟子对知与行关系相分离这方面也有自己的看法。

在社会中的地位抬高了,从而无论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还是历史的进程中都将“劳力者”的地位大大降低了。通过一系列的表现,明确的看出孟子本质上已经将知与行进行了分离。这也表明了孟子的“良知”与“良能”说在中国的哲学历史进程中起到深远流长的影响。

3、荀子对于知行关系的理解:知行统一

战国后期的荀子,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主张知与行相统一的观念,并阐述了他的想法:行可以产生知,而知也可以通过行而得到。

同时,荀子还认为“行”是“知”的目的,从而来强调“行”在知行关系中的重要性。也可以说通过学习来得到的某种认识与认知是有深有浅的,得到知之后还需要通过行来进行最后的验证。而所得到的“知”即使再怎样充分,都不如通过“行”也就是实践证明那样深得人心。

当然得到真知与实践的过程并不是很简单的,荀子还认为“知”与“行”同样重要,进而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更是强调了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来,并针对“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一观念进行分析。

他认为“知明而行”是对知行关系的概括。荀子也强调了“知”对“行”具有指导性的作用,在对“知”进行理性认识的同时产生和发展“行”,进而统一和融合了“知”与“行”的关系。除此之外,荀子还认为“行”是“知”的目的和归宿,知而不行,知得到再多也没有用。

4、宋明理学的知行论

进入宋代,程颐提出知行关系的学说,他始终认为有了知,行便是自然而然的。朱熹主张“知先行后”,他继承并发展程颐的观点,认为在知行关系中,“知”应该先于“行”,在“行”之前。

程朱理学,是宋明理学的重要学派,继承程颐与胡宏主张“天理”和“天道”的观点。“二程”与朱熹在知行关系的问题上观点相似,可总结为:知本行次、知先行后、真知必能行又依赖于行、知行相须、知行两难与行重知轻。

通过这五点可以看出“知”虽然是“行”的指导,但“行”毕竟也是“知”的完成和实现而取得的实际效果。因此,行的作用又要大于知。

5、王阳明的知行论

在中国哲学历史上,“知”与“行”作为最重要的范畴之一,知行关系也成为了古今学者争相探讨的话题。虽然作为哲学命题的“知行合一”在整个哲学史中出现的相对较晚,但“知行合一”这一思想却贯穿于儒学的始末。

王阳明则在吸收这些思想的同时将知行关系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他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提出来的,王阳明通过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从而整理出有关知行关系思想的优劣势,并进一步提出了“知行合一”学说。

这与朱熹的思想产生了对立。王阳明反对程朱理学中的“知先行后”的知行观,他认为这样的思想会导致百姓以及社会的各个阶层产生重知轻行的想法,这种想法更会滋生许多不利于当时社会发展的思想弊端。

而整个程朱理学大部分是“知先行后”的主张者,他们分离了知与行的关系链,认为只有先对事物进行了解,然后才能实践,并没有考虑知行相融合统一所带来的积极作用。

王阳明所提倡“知行合一”思想在社会处于紧急危难之时救朱学之偏,解放了百姓的思想禁锢,以此来消除之前程朱学派强调知先行后而带来的知行脱节的情况,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公冶长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译文】
子路在听到一条道理还没有能亲自实行之前,惟恐又听到新的道理。
【评析】
这句话是《论语》的编辑者为了赞扬子路而写的,但是在我看来,这句话有点虚伪,在今天也更加不切实际,应该废弃。
一个人能实行自己所认识的道理固然是一种美德,但是只因为自己不能去实行就拒绝接受新的道理,是非常无知的。因为一方面,并不是所有的道理都必须自己亲自去实行,另外一方面,对于没有能力去实行的道理也不应该拒绝去了解,因为许多道理彼此是相通的,对于那些不能亲自去实行的道理,知道了之后也可能会启发我们,从而有利于我们现在的行动。
尤其是在今天这样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时代,拒绝接受我们暂时还无法实行的新技术、新观点、新思维等是极端有害的。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和思维去接受一切新的东西,而不管我们现在是否有能力去实行。

以下新解摘自《论语题解》

5-1 4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新注句读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传统译注〕
子路听到一种说法,而未能施行时,唯恐又听到另一种说法。
〔新注〕
有闻 :很有名气。闻达于诸侯。
未之能行:还没有做到的。
唯恐有闻:只怕有名声。
〔新译〕
子路很有名望。没有做到的,只怕也有声望。
〔新注题解〕
“听到一种道理去施行,怕再听到一种道理”。子路处事若如此没有头脑,只怕难列贤弟子数。
子路名声显赫。生怕自己的名声是自己没做到的。“君子去仁,恶乎成名”(4.5),君子怕自己和名望不相称。子路很有名气,就怕一些名气是自己没有做到的,文质不符。“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19.20),同样,居上流,天下之善皆归焉。子路有了名气,就怕自己名不副实。
子路能声名显赫,是因为他是在真心地做事,只要真正做出成就,声望自会有。一些人总是为求名而求,往往适得其反。“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篇》),只需埋下身子去做,有了实实在在的成就,不立自立,不达自达,一些本不属于自己的名声,也会强加于已。如社会上树立的一些先进人物,有许多事迹,都是无中生有加工的。当然,也有的人“未之能行也,唯恐有闻”,也有的人“未之能行也,唯恐不闻”。

手机主题还是电脑主题?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论语》)解释及翻译
翻译:子路听了做人处事的道理,在还未能实践之前,就只怕又听到了新的道理。 或者子路听到一种说法,而未能施行时,唯恐又听到另一种说法。解读:这句话我们通常理解为,子路是一个谦虚上进又讲究实践的好孩子,他如果没能把老师所教的东西实践到位,他就不想去学习新的东西。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评析
意思是:子路听到了什么道理,如果还没有来得及去实行,便唯恐又听到新的道理。出自春秋孔子弟子《论语·公冶长篇》。原文: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译文:子路听到了什么道理,如果还没有来得及去实行,便唯恐又听到新的道理。这段话是对子路勇于实践、知行合一的赞美。子路是个急性子,因为这...

论语公冶长
原文: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译文:子路一听到好的观点和说法,就马上去做,并且在还没有做到位时,不会再去听新的学问。解读:对待学习要多点耐心。子路听到了某件事,他就马上就去行动,对于执行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这一点值得大家去学习。行动力在今天看来依然是一种很重要...

论语中有一句的意思是听了一个道理、还没有实行、便害怕再听别的道理...
这是《论语.公冶长》中关于子路的一段记载,原文是——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这同咱们当代人确实不同,咱们当代人成天价嚷着要”充电“,但决大多数人都是急于获得所谓”知识“,很少去领会其中的道理。各类培训、讲座的场面就可以窥见一斑,听着往往是忙于记录、拍照,很少有人认真听讲...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是宾语前置吗
是。“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词,此句的正常语序应是“子路有闻,未能行之,唯恐有闻”。这句话的意思是:子路有所闻,还没有来得及去做,只怕又听到新的(学问)。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论语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意思是子路听到什么道理学到什么知识,就会马上去实践,就怕都没实践又听到别的道理和知识了。这句话和“学而时习之”是一个道理,都是在讲学习的方法,学习不是知识记忆,而是行为反射。我正好相反,生怕自己少听了哪一条,为了学习而学习,从来没去学习...

5.14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今天我们来继续解读论语公冶长篇的第14章:字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这一句里面的第二个有,我认为应该读又,就是害怕又听到了新东西。直接字面意思就是子路听到了什么道理,就是他认可的,首先是认可的道理,就要马上去实践,如果还没有来得及实践,或者说没有出成果,他恐怕又听到一条道理。这一句非常的生动,...

一本不读完决不读下一本书,是孔子的哪句名言
孔子应该没有这样的名言但《论语·公冶长第五》中有类似的句子。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译文:子路(孔子的弟子名:仲由,字:子路)听到一个道理,还没有来得及去实践,便唯恐听到新道理。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学到了什么
1、持续学习和实践:这句话表达了子路对学习的态度,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聆听新的知识,但并不满足于纸上谈兵,而是积极去实践,要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充实自己,但也要勇于实践,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2、知行合一:子路对于学习到的知识,不仅仅是停留在了解的层面,还期待能够去实践,去验证...

请引用论语来说明我们应该如何网上学习?
《论语·公冶长》第十四:“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子路听到一条道理,在还没有实践的时候,唯恐又听到新的道理。当前,网上学习资源极为丰富,有各种权威人士的讲座,有知名老师的授课宝典,也有学霸的经验分享,还有涉及各个学科、各个领域的珍贵的、新鲜的学习资源,特别是制作精美的视频...

长汀县18690003545: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评析 -
孟习盐酸: 意思是:子路听到了什么道理,如果还没有来得及去实行,便唯恐又听到新的道理. 出自春秋孔子弟子《论语·公冶长篇》. 原文: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译文:子路听到了什么道理,如果还没有来得及去实行,便唯恐又听到新的...

长汀县18690003545: 论语“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是什么意思? -
孟习盐酸: 子路听了做人处事的道理,在还未能实践之前,就只怕又听到了新的道理. 或者子路听到一种说法,而未能施行时,唯恐又听到另一种说法.

长汀县18690003545: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用于什么情况下 -
孟习盐酸: 【释义】子路在听到一条道理但没有能亲自实行的时候,惟恐又听到新的道理. 子路是孔门弟子中最能做到躬行实践的一个人,听到了就要去实行,“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论语·公治长》),意即当听到了一件事,还没有做...

长汀县18690003545: 翻译下面句子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
孟习盐酸:[答案] 子路有了了见闻,没有能实行,只害怕再听到别的见闻.” 注意:“未之能行”是一个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句.

长汀县18690003545: 《论语》中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孟习盐酸: 子路得知一个道理,但没能亲自实行时,就很害怕又听到新的 道理.

长汀县18690003545: 王尔德的两句诗歌很有深意和哲理,有思想深度的人能来帮我理解一下么? -
孟习盐酸: 在人们对待知识的观念中,有一句话叫“履践”.《论语》上说,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说的就是子路这个人如果自己没有做到履践的功夫,就害怕又有教诲,因为听多了,没有实践,就没有进步.真理是要去履践的,单纯的重复使...

长汀县18690003545: 论语中 子贡求论语中所有子贡和孔子的对话,以及子贡和他人对话、他人对子贡的评价……总之就是关于子贡啦拜谢! -
孟习盐酸:[答案] 《论语》中关于 子贡的章节 学而第一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 “夫...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子贡问曰:...

长汀县18690003545: 论语中有一句的意思是听了一个道理、还没有实行、便害怕再听别的道理、原文是啥? -
孟习盐酸: 这是《论语.公冶长》中关于子路的一段记载,原文是——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这同咱们当代人确实不同,咱们当代人成天价嚷着要”充电“,但决大多数人都是急于获得所谓”知识“,很少去领会其中的道理.各类培训、讲座的场面就可以窥见一斑,听着往往是忙于记录、拍照,很少有人认真听讲,他们记录、拍摄的内容,恐怕也不会回去认真学习、领会.其实弄明白一个道理,比记录下千万条道理更为重要,咱们确实应当学习子路,在忙于领会、践行旧的道理之前,不必急着去求寻新的道理.

长汀县18690003545: 孔子的弟子之一 - 子路到底是以为怎样的人?很想了解一下,我读论语
孟习盐酸: 每次读《论语》,我都发现在孔子的弟子中有一个人,虽然不能与孔子同辉并峙,...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子路从孔子那里学到了做人为政的知识,曾做了...

长汀县18690003545: 《仲尼弟子列传》古诗原文及翻译 -
孟习盐酸: 仲尼弟子列传原文: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政事:冉有,季路.言语:宰我,子贡.文学:子游,子夏.师也辟,参也鲁,柴也愚,由也喭,回也屡空.赐不受命而货...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