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中“见”字的含义?

作者&投稿:党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如何解释?~

  这是《金刚经》中很核心的话,也是大乘佛教里面至高的智慧,这是说,所有的相,都是我们虚妄分别出来的。
  佛、如来,讲的是法身佛。那么,作为法身佛来说,他长什么模样?是不是就是我们今天所拜的那些塑像的样子?我们楼下也供有佛像,佛长的就是那样吗?不是的。
  那佛长什么样呢?泰国人供的佛,跟我们所供的佛,长的就不一样,但却都是释迦牟尼佛。这些佛像为什么都不一样呢?因为它们都是根据人的想法塑造出来的,是由人生出来的影像,不是如来真长那个样。既然如来不是长那个样,为什么我们还要塑造他,然后又礼拜他呢?这是因为我们经常会忘掉我们本自有的自性佛,所以,就需要塑造外在的这么一个型体,说这就是佛,要好好礼拜。礼拜的目的,是要把我们自性的佛给拜出来。但是,如果你执着于外在这一尊金光灿灿的佛像,说这就是佛,那你就是被物所转,你的思维被外在的形体所转换了,这(凡所有相)都是虚妄分别而产生的,都是我们的思维分辨出来的。换种说法,只要是我们的思维能够分辨的这些,它都不是如来,只是凡夫知见、凡夫分别。
  然后,如果真正要见到如来,就要“离一切相、则为如来”——要离开一切的形体,人无法构想、无法想象、超离一切人的思维,到那个时候,才能够显出如来。所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有的相,都是人虚妄分别而产生的;所以,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如果你能超越这些形体,能够超越所有的存在,能够通过现象看本质,看到所有存在的本来面目了,对它的本来面目参透了、明了了,不再被这些外形所左右了,这个时候,就是脱离了这些外形,就能见到如来了。也就是说,本体就是如来,明白了没?
  所以,不可以以我们的想法去说,佛是什么样什么样,因为那只是我们的想法;只要是你能想出来的,那都不是如来。当然,这个比较高深!在大乘佛法里面,《金刚经》是比较高深的。
  但是,在开始的时候,我们还是要很执着于这个外形。《金刚经》是破执着的,所有的执着都要破掉。但在学佛的开始,我们还是要塑造一个有形,慢慢慢慢,到最后,才把这个有形去掉,才不执着于这个有形、有相,但是又不离于这些形、相。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句话是非常根本的,如果把这句话理解了,那你就会受用无穷。《金刚经》中的话,你只要能用上一句,那你的人生就会有很大的改变,尤其你是搞艺术的,一定要记住这句话。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如来是什么?就是至真、至美、至善,就是最美好的那一块。“凡所有相”——凡是有形体构造的东西,都是虚妄分别,都是不正确的。比如你画画,你执着于这个画,要把它画好;你执着于这个笔、这个墨、这个环境;执着于这个画的布局,要如何如何来安排它,这些都是相。你要把这些相都舍离,因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些相都是你自己生出来的,都不是真正最高的艺术。最高的艺术它是无形无相,不是说你为了要表达个什么就能成为艺术。当你有想法,想要表达个什么,那都是相,明白吗?你今天要画个什么画,就提前构思,那都是相。你要明白,真正的创造是没有构思的;当你还存在着构思,存在着思维,就谈不上创作,那都是做作,不是创作。现在许多搞艺术的人,都是在做作,而不是在创作。创作的时候,你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然后,就把它给做出来了,那才全部是创作,才是真正的神品。
  但现在的人画画都是,想要画个什么时,先找别人的作品来参考,或者找一堆资料来研究,之后,再思考一下,理出一个思路,这才一点一点往下做。像这种,凡是有思考的,都称为做作,不是创作。艺术它要的是创作,其中的道理,跟《金刚经》中的这句话是一样的。真正的如来,是要远离一切相,才能获得,才能明了;真正的艺术,也必须是舍离一切分别,舍离一切构思,把所有的思想全部扔掉,在没有思想的状态下创作。当你有意要体现你的思想的时候,那就是做作,而不是创作。 
  就像我画画,许多人问我,为什么要这么画?我说我也不知道。我画画的时候,是没有想法的。当有想法的时候再画出来,那都不是创作,而是做作。其中的道理,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句话,你把这句话悟透了,用到你的艺术人生当中去,会对你的创作很有用的。

意思是一切你所能看见的事物外表,都是虚假,不真实的。如果能守住本心,在看见这些外表的时候,能够不被这些外表所迷惑,能够认识到看到的相并不是真实的相,那么就能达到如来的境地了。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出自《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经》在印度有唯识家(无著、世亲)的论释。传入中国,三论、天台、贤首、唯识各宗都有注疏;然而中国佛教深受真常唯心一系大乘的影响,各宗表面上阐扬《金刚经》,实际上阐扬常住佛性和如来藏。又在三教合流环境下,明清以来,三教九流都来注解《金刚经》,杂合浓厚的真常理论和儒道信仰。

扩展资料:《金刚经》刻於唐长庆四年(824)四月,系柳公权四十七岁时所作。《金刚经》刻为横石,共十二块,每行十一字,原石毁於宋代。1908年在敦煌石窟发现唐拓孤本,一字未损,是敦煌文献中的稀世珍宝。被法国人希伯和取往国外,现藏法国国家图书馆。
思想重心
一、着重“无相”:如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无相”与原始般若的“无受三昧”、“是三昧不可以相得”称之为“离相门”一样。《金刚经》说“无相”而不说“空”,保持了原始般若的古风。
二、着重“无我”的菩萨行:如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但《金刚经》不只说“无我”,也说“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三、着重“利他”的菩萨行:般若的原义,菩萨行重於自行。《中品般若》的不退菩萨“报得波罗蜜”、“报得五神通”,“成就众生”,“庄严国土”。《金刚经》着重菩萨“受记”、“度众生”、“庄严国土”,与《中品般若》的重利他行相合。
四、着重佛的体认:如说“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佛是离一切相的。佛度众生,其实“实无众生如来度者”。如来能知一切众生心,其实“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五、佛和法的并重:早期佛教视舍利塔为佛,从下品到上品般若却宁取般若经不取舍利塔(重法)。而《金刚经》是重法又重佛(塔)的(与《法华经》相同),如说:“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刚经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中“见”字的含义?当(认识和领会)的意思。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句话的意思。是当你认识和领会到一切物质现象,概念和名词都是假象而不要执着时。你就领会了佛说的般若义理,也就等于你见到如来佛祖一样。如果不能认识和领会,就是佛祖天天在你面前,又有多少作用呢?

前一个的意思是看见的意思,后面的是通假字。见=现!

何谓如来 无所从去无所从来 是名 如来 否则这个如来要怎么个 如 法呢??
所以 若如来能以 非相见如来 免不了 非非相不见如来 便有了能所的心 有了知解的心 这样一来 又落入了边见 誓问如来者怎么会又有现又有不现的时候呢? 当下就是了 还要怎么见呢 是故一切大乘皆是方便说 无一法可以当情 见 同万法一如的 如 义
不要为文字所转 阿弥陀佛

【见】

(术语)梵名捺喇舍曩Dars/ana,思虑推求审详而决择事理也。通于正邪。止观五下曰:“一切凡夫未阶圣道,介尔起计,悉皆是见。”俱舍论二曰:“审虑为先决择名见。”大乘义章五本曰:“推求说之为见。”止观十上曰:“作决定解,名之为见。”

见是显现的意思


凡有所相 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 即见如来.翻译 凡有所相 皆是虚妄.若...
“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的意思是:一切你所能看见的事物外表,都是虚假,不真实的。如果能守住本心,在看见这些外表的时候,能够不被这些外表所迷惑,能够认识到看到的相并不是真实的相,那么就能达到如来的境地了。这句话出自《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意思 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的上一句是什么
“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句话的意思要结合上一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来看,整句话的意思是:诸菩萨以及众生都不可以色身相得见如来,为什么?也就是说当你看到万千众生不是实实在在的, 能够看到实质的时候也就是到了无色无相的境界时候,你就到了佛的境界(即见如来)。“凡所有相,皆是虚...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意思是一切你所能看见的事物外表,都是虚假,不真实的。如果能守住本心,在看见这些外表的时候,能够不被这些外表所迷惑,能够认识到看到的相并不是真实的相,那么就能达到如来的境地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出自《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经》在印度有唯识家(无著、世...

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翻译是什么?
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翻译是:以如来所说之身,即法身也。故云非身。然法身亦非有相,即于诸法相上,见其非相,即见如来矣。不是如来法身,舍诸法之外,别有一相状也。此则无相之因,契无相之果。明矣。出自:《金刚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

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翻译是什么?
翻译:如果见所有现象都是虚幻相,当知一切虚幻现象虽然有生灭变化,而实际上本来就没有生灭,和不生不灭的如来没有两样,那么,你若见诸相是虚幻相,就见到如来了。所有的现象都是因为各种因缘而生的,没有任何独立存在的现象,所有的现象只要产生他的因缘变了,那么现象也就消失了改变了。所以若见...

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翻译是什么?
翻译:如果见所有现象都是虚幻相,当知一切虚幻现象虽然有生灭变化,而实际上本来就没有生灭,和不生不灭的如来没有两样,那么,你若见诸相是虚幻相,就见到如来了。也就是发无上正等正觉心,当可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摘自《金刚经·如理实见》。引申含义 岁月沧桑,荆棘坎坷,人的一辈子走过...

请问:“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一切你所能看见的事物外表,都是虚假,不真实的。如果能守住本心,在看见这些外表的时候,能够不被这些外表所迷惑,能够认识到看到的相并不是真实的相,那么就能达到如来的境地了。出自《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来自印度的初期...

佛经中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是何意思
智者大师判“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为《金刚经》的经体。一部《金刚经》就是解释这句话!可以说这句话是全经的中心思想,须菩提尊者的提问,佛的回答,自始至终都是发挥此句的真义。若有人能觉悟这句话,这个人就是悟实相,见如来。那么,什么是“见诸相非相”呢?诸相就是一切相。佛...

“诸相非相”的意思
意思是人肉眼所看到的事物并非真实的事物本身,而是人所见的虚像。这句话出自《金刚经》,原句为“但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意思是,一切人肉眼所能够看见的事物本身,都是不够真实的。如果人能够在看见这些事物的时候,不被虚幻的外表所迷惑,进而认识到自己看到的并不是真实的...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什么意思?
意思是一切你所能看见的事物外表,都是虚假,不真实的。如果能守住本心,在看见这些外表的时候,能够不被这些外表所迷惑,能够认识到看到的相并不是真实的相,那么就能达到如来的境地了。主要思想:此经主张世上一切事物空幻不实,“实相者则是非相”,认为应“离一切诸相”而“无所住”,即对于现实...

唐山市18739764856: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是什么意思 -
诏欢科赛: 法清法师:这是《金刚经》中很核心的话,也是大乘佛教里面至高的智慧,这是说,所有的相,都是我们虚妄分别出来的.佛、如来,讲的是法身佛.那么,作为法身佛来说,他长什么模样?是不是就是我们今天所拜的那些塑像的样子?我们...

唐山市18739764856: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是什么意思? -
诏欢科赛: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是一句佛教术语,意思是如果能够看到一切现象的本质,不被现象所迷惑,就可以达到佛的境界.“诸相”指的是一切现象,包括人、物、环境等.“非相”指的是现象的本质和真相,即现象不是固定的、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地点、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佛教认为,人们容易被现象所迷惑,从而产生烦恼、痛苦和执着.只有通过修行,达到“诸相非相”的境界,才能摆脱现象的束缚,达到解脱和智慧的境界.总之,“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是佛教修行的重要原则之一,强调了人们应该通过修行达到“诸相非相”的境界,从而获得解脱和智慧.

唐山市18739764856: 凡有所向,皆为虚妄.若见诸相非相,既见如来. -
诏欢科赛: 你看到的一切,你听到的一切,你闻到的一切,你尝到的一切,你思维的一切,你分别的一切......都是你心性投射的幻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你若能看到所有的一切幻相投射的源头,那个源头正是你本来的面目.(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所有的现象都是表面现象,因为都是因缘生,因缘灭的,依赖主客观条件,比如梦,幻,泡,影,露,闪电,这些现象的特质,又如镜中月,水中花,只是真理的投射而已,并无永恒的本体,故说皆是虚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如果说你能洞彻了一切表面现象,彻悟到一切表面现象都源于那个不生不灭,不增不减,如如不动,创造无数法则的真理,那时就知道宇宙人生的真相了.(若见所相非相,即见如来)

唐山市18739764856: 佛中“着相”是什么意思? -
诏欢科赛: 着相是一个佛教术语,意思是执着于外相、虚相或个体意识而偏离了本质.“相”指某一事物在我们脑中形成的认识,或称概念.它可分为有形的(可见的)和无形的(也就是意识).着相就是当真.谁当真谁痛苦.佛为了让众生离苦,所以...

唐山市18739764856: 求解“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含义?如题,求原文解义及自己对此句解义. -
诏欢科赛:[答案] 非常粗略地说,就是所有看得见,摸得着,有形象的,其实都是虚幻的,不是真正实在的.若你看到的相脱离了相本身,你就参悟了,可以见到如来. 但是你能看到相非相,那如来也非如来,这个就要深入讲了. 所有众生及万法,皆如梦中境、镜中花、...

唐山市18739764856: 什么是"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
诏欢科赛: 这是上的经文,首先我们明白,这是佛对须菩提讲的,须菩提是佛弟子里面“解空第一”的尊者,我们必须先弄明白这个表法是什么意思?原来佛讲这部经是要为我们“解空”的.“空性”是佛的最高深法门,是究竟法.佛讲经说法49年,披肝...

唐山市18739764856: 如何理解金刚经中: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
诏欢科赛: 相: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所纳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如:我们肉眼所见光波范围内的有色世界、耳朵能听到的声音……均属于“相”.“诸”这个字就不用解释了吧.“非”与《心经》中的“无”;“空”等同,从事物的本性看“非相”实指人们所见到的“诸相”并非永恒不变,而是时刻变迁、互相依存的.众生一旦看透万物的“性空”,就会不再执着,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烦恼,远离颠倒梦想,最终见如来真相.(如来:明心见性的意思)拿摩阿弥陀佛!

唐山市18739764856: 般若心经的解释,通俗的? -
诏欢科赛: 《心经》,主要分为显说般若和密说般若两大部分. 在显说般若中,“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四句,应该说是《心经》中最难理解的部分. 这四句话大家都熟悉,也都能背.可是,怎么去理解?特别是如何正确地...

唐山市18739764856: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是什么意思 -
诏欢科赛: 出自《金刚经》.时间、空间和时空内的所有存在、概念,总之一切的一切都是貌似存在,却找不到来处,不过是虚妄而已,本质是空.若能明白,见到任何的存在、概念等,都当下是空,若分别若不分别,那就是见到实相了,就是见到佛了,就是见到自己本来面目了

唐山市18739764856: 金刚经中“四句偈”的解释有没有什么比较确定的说法? -
诏欢科赛: 不要总是想着见到佛祖,不要求佛祖给你好处,那样的话,就偏离了佛道,违背了修行的本意!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