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关于矛盾的观点

作者&投稿:地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子路问于孔子曰,管仲之为人何如 管仲是个什么样的人影
倘“如其仁”不是许以仁的“乃其仁”之意,而是不许以仁的“如何其以仁也”之意,孔子前后所说几句话就互相矛盾了,不合文法。可证王引之的理解是对的,而俞氏的理解是错的。由于俞氏是有清一代经学的殿军大师,对他的学术观点一般人不敢轻易否定,因此刘宝楠《论语正义》曾谓:“俞氏樾《诸子平议》,谓《法...

“秦赵同源”是什么意思?
大破之,周宣王大肆封赏秦氏,秦地不断扩大,并任命赢非谓西垂大夫,自此,秦氏成为一方诸侯。关羽秦赵分流这段历史,史料记载并不清晰,甚至有矛盾之处,有的史料记载秦仲是大骆的孙子,而有的史料记载秦仲是非子的曾孙,而关于非子与造父之间的关系,也没有任何记载,这就使得赢氏的世系显得十分之...

白虎通和周易中的诗句反映了炎帝的什么历史现象
你好。《周易·系辞下传》说:“包牺氏没.神农氏作。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之后众多史籍几乎是一致采用这一观点:炎帝和黄帝是前后相承的关系。《汉书》、《白虎通义》几乎都是原文照抄地记载:“伏羲氏没,神农氏作。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越绝书·计倪内经》则说:“炎帝...

赤壁赋的有关知识
这是每一个富有生活经验的伟大作家都不能回避的矛盾。苏轼之观水逝而惆怅,知道永恒为虚言;对俗客而生悲,怀想世外之高人。其理之通塞,其情之悲喜,其境之或明或暗,或空明或幽峭,正表明了其思想中那神秘的感情诱发者,也观坐在哲思与人生的裂缝中。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

有关庄子的最能体现他思想的典型事例
最能体现庄子思想的事例莫过于“庄生梦蝶”的故事。老子思想和核心是“道”,庄子把它发展“道我合一”,“道“即是“我”,“我”即是“道”,这才有了“庄生梦蝶”的故事。庄生梦蝶: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飘飘荡荡,十分轻松惬意。他这时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庄周。过一会儿,他醒来了,对...

帮忙看看这个八字,一生事业是否稳定,福贵层次如何?
此命推来自不同,为人能干异凡庸;中年还有逍遥福:不比前时运来通。此命性直气高, 有口无心,祖业未交,离别他境,万事可成,六亲骨肉不得力,自成家计。学习经营四方闻名,初限奔波驳杂,不能聚财,交过三十八九,方可成家,四十五六方能顺意,末限犹如三春杨柳,枝枝生绿叶,晚景处处红, 妻宫两...

中国古代的朝代按顺序排列
清太宗皇太极把“女真”改为“满州”,把“金”改为“清”。按照五行相克的观点,火克金,水灭火,朱明属火,因此皇太极把政权改为“清”就具有克制明朝的意思。当然关于“金”改“清”的原因,史学家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是皇太极为避免引起尖锐的矛盾才这样做的。来源:考试周刊 ...

除了秦始皇,秦国历代君王陵墓在哪里
秦国第三任君主,史书很少关于他的记载,只知道其为嬴非子之孙、秦侯之子,其子为秦仲。秦公伯在位大约仅有三年,于周厉王周厉王三十四年(前845年)前后去世,同样不知道死后葬于何处。4、秦仲:未知。秦国第四位君主,于周宣王四年(前824年)获封大夫,奉命率兵进攻西戎,最终于周宣王六年(前822年)战死于与西戎的...

春秋五霸有哪些出名的故事
首先关于春秋五霸有两种说法:据《史记》记载,春秋五霸是指在春秋时期实力超强的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这五位诸侯。但历史上对此是存在异议的。总结各种说法,主要包括以下观点:据《荀子》记载,春秋五霸是指除齐、晋、楚外,还有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白虎通》记载春秋五霸是指齐...

赤壁赋原文及翻译
苏轼这种宇宙观和人生观只能说包含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作者不同意看问题绝对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但不能认为是科学的,因为作者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而相对主义否认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抹煞事物与量的实际界限。 同时,苏轼这种宇宙观和人生观固然表现了他对政治迫害的蔑视,对于所追求的理想的坚持,身...

壹静15918704301问: 韩非子的自相矛盾告诉我们的道理及古文和现意是什么???? -
润州区多巴回答: 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自己与自己矛盾的道理. 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 原文:楚人有鬻矛与盾者,誉之曰:“吾矛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韩非子难一第三十六》译文:在很久以前,楚国有一个人既卖矛又卖盾.有一次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是世界上最坚固的,什么东西也刺不破它.”然后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是世界上最锐利的,任何东西都能刺破.”一个人问:“那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如何呢?”听了此话后,周围的人都笑了,这个楚国人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壹静15918704301问: 韩非子—哲学—自相矛盾韩非子的自相矛盾故事反应的是马哲上的矛盾概念么?为什么?请简单、明了的说明下, -
润州区多巴回答:[答案] 韩非子的自相矛盾故事反映的不是马哲上的矛盾概念.马哲上的矛盾概念是指对立统一关系.这里有两层关系:对立关系 统一关系.而韩非子的自相矛盾故事反映的是双方的对立关系,没有体现相互依存和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壹静15918704301问: 韩非子难一自相矛盾 "夫不可陷之盾与不陷之矛,不可同而立"的解释快啊,明天就要了 -
润州区多巴回答:[答案] 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刺不破盾的长矛,是不可以同时存在的

壹静15918704301问: 韩非子的自相矛盾告诉我们的道理及古文和现意是什么? -
润州区多巴回答:[答案] 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自己与自己矛盾的道理.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原文:楚人有鬻矛与盾者,誉之曰:“吾矛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

壹静15918704301问: 韩非子—哲学—自相矛盾 -
润州区多巴回答: 韩非子的自相矛盾故事反映的不是马哲上的矛盾概念.马哲上的矛盾概念是指对立统一关系.这里有两层关系:对立关系 统一关系.而韩非子的自相矛盾故事反映的是双方的对立关系,没有体现相互依存和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壹静15918704301问: 辩证法矛盾和韩非子矛盾概念上有何区别 -
润州区多巴回答: 辩证法的矛盾是一个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它们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韩非子的矛盾是两个对立的事物,关系也是绝对的对立关系,是水火不容,有你无我的关系.

壹静15918704301问: 韩非子的主要思想有哪些?
润州区多巴回答: 韩非子虽然是荀子的弟子,思想主张却与荀子大大相反,他没有承袭荀子的儒家思想,却爱 好“刑名法术”之学,成为法家之集大成者. 韩非子反对政治治理的原则建构...

壹静15918704301问: 谁在批判儒家学说时,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矛盾"的概念 -
润州区多巴回答: 韩非子.韩非子在《韩非子·难一》中,提出了“矛盾”的概念,来质疑儒家同时认为尧和舜都是圣人.舜在尧为天子的时候,四处实施德化,修正了一些不端正的社会风气,儒家据此赞颂了舜.而韩非子据此提出质疑,如果承认此时作为天子的尧是圣人,那么不应该存在不端正的社会风气,那么舜的德化也就无从谈起.如果承认舜成功实施了德化,那就表明不端正的社会风气是事实,则此时作为天子的尧就不应被认为是圣人.儒者同时承认了“尧是圣人”和“舜的德化”,就是互相矛盾的.墨香侠士谨献

壹静15918704301问: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赏析? -
润州区多巴回答: 这句话翻译成白话文的意思是说:用你的矛来攻击你的盾,结果会怎么样?这是出自《韩非子》上的一个典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相矛盾”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 有个人在大街上卖兵器,他吹嘘说:“这是天下上最锋利的矛,什么盾都能刺穿.”然后又拿起一个盾,说:“这个是天下最坚固的盾,什么矛都刺不穿.”这时,一个老人走过,就问他:“用你的矛来攻击你的盾,结果回怎么样呢?”这个人一时哑口无言. 什么东西都可以刺穿的矛和什么东西都刺不穿的盾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就象万能的上帝无法造出一块他自己搬不动的石头一样.

壹静15918704301问: 韩非的《矛与盾》和《郑人买履》的意思? -
润州区多巴回答: 矛与盾 原文: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译文: 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牌非...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