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的成语故事简短

作者&投稿:阮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退避三舍的故事讲的是什么?
退避三舍的故事: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

退避三舍的故事及意思
”重耳于是答道:“倘使托您的福,我回到了晋国,将来万-晋、楚之间发生战争,双方军队相遇下中原,我一定指挥我的部队,避君三舍,以报答您今天的盛情;那时,如果您还不肯谅解,那么,我只好拿起弓箭,以与君^。”后来,重耳从楚国到了秦国,秦穆公为了想扶植一个亲秦的晋国国君,对重耳非常优待,...

退避三舍讲的是什么故事?
退避三舍是一个成语,它源自于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的故事。晋献公的儿子重耳因受骊姬陷害,流亡国外十九年。公元前637年,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到晋国继位,史称晋文公。晋文公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使晋国迅速强大起来。当时,楚国是南方的大国,与晋国争霸中原。公元前632年,楚成王率军攻打宋...

成语退避三舍的故事是什么?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

成语故事:《退避三舍》的介绍
退避三舍的典故: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申生被杀,还捉拿申生的兄长重耳。重耳连忙逃出了晋国,逃跑了十九年。终于,重耳来到楚国。楚王认为重耳大有作为,就非常的客气对待重耳。楚王问重耳:“你当上晋王,怎样报答我呢?”重耳说:“珍宝仆人,大王您有的是,珍禽走兽,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有...

退避三舍的故事及成语解释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退避三舍的故事及成语解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春秋时期,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

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谁
退避三舍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左转·僖公二十三年》,讲的是晋文公重耳的故事,比喻对人让步,不与之相争,同时也体现了重耳一代诸侯的气概,让人心生敬佩。退避三舍的故事:这个成语讲的是晋国公子重耳,也就是后来的晋文公逃亡到楚国的时候,楚王接纳了他,并询问其如何报答,而重耳说,如果将来晋国和...

避退三舍是什么意思?有哪些典故?
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左传》中的这段文字意思是说,晋国和楚国交战于中原地区,晋军主动退师回避九十里。古汉语中的"辟"同我们今天的"避","舍"是春秋时期表示军队行军作战距离的计量单位。一舍相当于三十里。故事呢,要从重耳亡楚开始说起。春秋时期,...

退避三舍的故事,请浓缩于100字左右吧,不要太长即可!
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在流亡楚国时,为感谢楚王的善待,作出如果他日两国战场交锋,晋国将退避三舍的承诺。后来重耳回到晋国继承国君之位,晋楚两国也真的发生了战争,而晋文公则兑现了当初的承诺,晋军主动退兵九十里,最终晋国在城濮击败楚军,一举奠定了晋文公的霸业。

退避三舍的故事,请浓缩于100字左右吧,不要太长即可!
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在流亡楚国时,为感谢楚王的善待,作出如果他日两国战场交锋,晋国将退避三舍的承诺。后来重耳回到晋国继承国君之位,晋楚两国也真的发生了战争,而晋文公则兑现了当初的承诺,晋军主动退兵九十里,最终晋国在城濮击败楚军,一举奠定了晋文公的霸业。

钦珊13292052214问: 退避三舍典故(退避三舍有何典故)
海珠区脑心回答: 1、“置身事外”这个成语比喻主动让步,避免冲突.这里的“三宅”不是三宅而是距离单位.103010说:“棚子,城里人住的房子.”即“房子”指的是客人住的酒店,...

钦珊13292052214问: 成语退避三舍 重耳的故事 -
海珠区脑心回答: 退避三舍 tuì bì sān shè 【解释】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出处】《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结构】补充式.【用法】用作贬义;...

钦珊13292052214问: 四个简单的成语故事100个字左右 -
海珠区脑心回答:[答案]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 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望梅止...

钦珊13292052214问: 退避三舍的典故 楚成王是个怎么样的人 -
海珠区脑心回答:[答案] 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以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退避三舍.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

钦珊13292052214问: 谁可以告诉我一个比较短的春秋战国的成语故事啊?我要背下来的~ -
海珠区脑心回答:[答案] 退避三舍 tuì bì sān shě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

钦珊13292052214问: 退避三舍,围魏救赵,卧薪尝胆的寓意,于故事内容和它的背景 -
海珠区脑心回答:[答案] 退避三舍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春秋时期晋、楚争霸中原的一次具有决定意义的战争-----城濮之战中,居于劣势的晋国,正确地分析了当时的客观形势,恰当地选择了战场,采取政治外交联...

钦珊13292052214问: 退避三舍 卧薪尝胆 围魏救赵 指鹿为马 朝秦暮楚 破釜沉舟 四面楚歌 三顾茅庐 草木皆兵 投笔从戎的含义? -
海珠区脑心回答:[答案] 退避三舍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卧薪尝胆 原指中国春秋时期的越国国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成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围魏救赵 是三十六计中相当精彩的一种智...

钦珊13292052214问: 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要简洁一些 -
海珠区脑心回答:[答案] 退避三舍-----晋文公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

钦珊13292052214问: 成语故事退避三舍典故 -
海珠区脑心回答: 【典故】晋楚治兵,重耳退避三舍.《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释义】舍、定语;指退让【近义词】委曲求全【相反词】针锋相对【拼音】tuì bì sān shě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用法】作谓语: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其辟君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遇于中原.主动退让九十里,他许以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退避三舍,避免冲突,两军在城濮相遇.比喻退让和回避

钦珊13292052214问: 一诺千金 移木建信 一饭千金 退避三舍的成语故事 -
海珠区脑心回答:[答案] 一诺千金 ( yī nuò qiān jīn ) 解 释 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出 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移木建信公元前359年,商鞅立法欲以诚信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