迩之事父的之的意义和用法

作者&投稿:须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的之是什么意思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的“之”无实意,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出自《论语·阳货篇》:“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译文:学生们为什么不学习《诗》呢?学《诗》可以激发志气,可以观察天地万物及...

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4.“之”作语气词,常用在句末,多见于韵文中,表示一种咏叹的语气,同时还有凑足音节的作用。例如“神之听之,式谷以女”(《左传•小雅•小明》),“之”在这里语气词。当然,“之”在古汉语中作语气词不多见。综上所述,“之”在文言文中可归为中性词,既在实词中充当成分,作...

之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15、用作动词,意思是:取用。古文出处:战国·佚名《战国策.齐策三》:「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释义:所以,一个人如果舍弃他的长处,改而使用他的短处,即使是尧这样的人也有做不到的事。16、姓。如汉代有之马宇。

事师之犹事父也出自哪里?
事字在这是个动词,可以理解为对待,师既是师傅,老师,之字可以不翻译,词性是助词,犹可以理解为尤其,父就是父亲,整体翻译为,对待老师就要像对待父亲一样。中国儒家思想认为“天地君亲师”,“事师之犹事父也”的意思就是说对待老师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表明对老师的尊重。

文言语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有哪些?
(1)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2)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

之文言文解释
②“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两个“之”均是“的”的意思,意即“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方正的人不接受侮辱性的施舍”。 ⑵“之”字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 ①“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之”在这里没有实在意义,用于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②“西蜀之去南海...

若子之事父,弟之事兄,若手臂之捍头目而覆胸臆也。谁能解释一下这句话...
以桀诈尧, 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挠沸;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故仁人上下,百将一心, 三军同力;臣之于君也,下之于上也,若子之事父,弟之事兄,若手臂之扞头目而 覆胸腹也,诈而袭之,与先惊而后击之,一也。 ... 【翻译】 临武君和荀卿在赵孝成王面前议论用兵之道。 赵孝成王说:“请问用兵的要领。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
⑷这,此。例: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本义项指后一个“之”。)②其上以构脂、腊和氏灰之类昌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④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⑤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⑥郯子之,其贤不及孔子。⑦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

孝经全集《士章第五》原文赏析与注解
资于事父以事母[1],而爱同[2],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3]。 【译文】 取侍奉父亲的态度去侍奉母亲,那爱心是相同的;取侍奉父亲的态度去侍奉国君,那敬心是相同的。 【注释】 [1]资于事父以事母:资,取,拿。事,奉事。 [2]爱同:指对父、母双方的亲情之爱相同。 [3]敬同:指对父、母双方的尊敬...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注释】(1)兴:激发感情的意思。一说是诗的比兴。(2)观:观察了解天地万物与人间万象。(3)群:合群。(4)怨:讽谏上级,怨而不怒 (5)迩(ěr):近。【译文】孔子说:“同学们怎么...

市戴15051369562问: 之字古义及例句 -
蓬江区欣舒回答:[答案] 人之立志:虚词,无意义 在古汉语中“之”字用法颇为复杂,“之”字在古汉语里可作实词,也可作虚词,不同的语境里“之”有不同的用法. 作实词的“之”有两种情况:一作代词;二作动词. “之”字作动词,意为“到……去”、“往”、“到”...

市戴15051369562问: 之字的意义 -
蓬江区欣舒回答: 第一个“之”是结构助词“的”. 第二个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市戴15051369562问: 文言文课文中之的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
蓬江区欣舒回答: 1. 文言文中的“之”是什么意思(一)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

市戴15051369562问: 如何判断“之”在古文中的用法比如“之” -
蓬江区欣舒回答: 一、“之”作代词用 如下列加点的“之”字: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4、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小...

市戴15051369562问: 之的意义和用法 -
蓬江区欣舒回答: 用法: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 意义:1、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往,到. 4、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代词,这,那:...

市戴15051369562问: 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的内涵是什么如何理解
蓬江区欣舒回答: 一、文学是审美的——文学功能的核心要素分析 文学是审美的,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 也会懂得“迩之事父,远之事君”的若干道理,文学作品确实是具有认识作用和教化...

市戴15051369562问: 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什意思? -
蓬江区欣舒回答: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①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注释】 (1)兴:激发感情的意思.一说是诗的比兴. (2)观:观察了解天地万物与人间万象. (3)群:合群. (4)怨:讽谏上级,怨而不怒 (5)迩(ěr):近. 【译文】 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

市戴15051369562问: 古文中的押韵是怎样形成的? -
蓬江区欣舒回答: 上古只有语言,还没有形成文字之时,就会用顺口溜的押韵语言来记事了,从许多民族的长篇口头叙事诗里,就充分可以得到证明.因为有韵的口语,比无韵要好记得多.这是一个不需争辩的事实.至于中文,从《诗经》《楚辞》的押韵情况,到汉魏六朝古乐府,再到《唐诗》《宋词》.就可以把押韵的历史搞清楚了,这也就是中国古代音韵学发展的历史.

市戴15051369562问: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 -
蓬江区欣舒回答: 之⑴【代词】他,她,它(们).例:①人皆吊之.(之:他,指上文善术者)②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之:它,指狼.)③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她,指燕后.)④彼竭我盈,故克之.(之:他们,...

市戴15051369562问: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以上的句子,用现代语言解释一下,谢谢! -
蓬江区欣舒回答:[答案] 《论语阳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上文很明确道破诗用,所谓:兴、观、群、怨指人的感情和情绪,而事父、事君则指诗的社会功能,但主要还是抒发人的感情与情绪.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