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进士考试第二名

作者&投稿:伏董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苏轼和欧阳修的故事
苏轼在京城会考时,主审官是大名鼎鼎的北宋文学名家欧阳修。他在审批卷子的时候被苏轼华丽绝赞的文风所倾倒。为防徇私,那时的考卷均为无记名式。所以欧阳修虽然很想点选这篇文章为第一,但他觉得此文很像门生曾巩所写,怕落人口实,所以最后评了第二。一直到发榜的时候,欧阳修才知道文章作者是苏轼...

苏轼被贬的经历是什么?
21岁的时候,苏轼参加了科举考试,被欧阳修点为科举第二名,进士及第,后被欧阳修收为弟子。中进士后的三年,苏轼又参加了北宋最难“考试”——制科,考中第三等者第一人,可见他的才华不一般。后来苏轼就开始走马上任,开始了他仕途沉浮。苏轼的三次被贬经历:⭕第一次贬谪——黄州 苏轼...

哪个主考官在苏轼当年参加科举时给了他诗赋的不及格?
如1981年出版的《苏轼评传》称:当梅圣俞把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转给欧阳修看后,欧阳修准备以这篇文章为第一,“但又怕是他的学生曾巩的文章,为避嫌疑,才作为第二名。接着礼部复试,又以‘春秋对义’,即回答《春秋》一书的问题获第一。嘉祐二年(1057)三月仁宗殿试,苏轼兄弟同科进士及第。”[5]此观点...

出人头地成语故事百度?
【故事】: 北宋嘉佑年间,四川的苏轼到京城汴梁参加进士考试,主考官欧阳修看到苏轼的试卷以为是自己朋友的,将本应取第一名的只给其第二名。苏轼考取进士后给欧阳修写了一封感谢信,欧阳修感叹他的才华,说应该给他出人头地的机会。 B. “出人头地”这个成语故事的主角 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老夫当避路,放...

苏轼的生平简介
嘉佑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阴差阳错地高中进士第二名。 嘉佑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父于...

逆境就看苏东坡
二十岁那年,苏轼进京参加了进士考试,一考就是第二名。这里其实还有一个小插曲,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在评卷的时候,看到苏轼的卷子,看其文章写的特别好,本想让其为第一名,可是欧阳修以为这是自己的得意门生曾巩的卷子,为了避嫌,刻意将其压为第二名。也就是说,苏轼本来就是第一名的。 大文豪欧阳修对这位后生也...

苏轼的生平事迹?
嘉祐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阴差阳错地高中进士第二名。 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父...

苏轼那届状元
也就是嘉佑二年科考的第一名也就是状元是章衡,第二名是窦卞,第三名是罗恺。这三人虽历史上不甚著名,但科举时却也是技压群芳,要知道嘉佑二年考试是龙虎榜,不但有苏家兄弟,还有曾巩、曾布兄弟,王安石变法中的二号人物吕惠卿,理学思想家程颢、张载、蒋之奇、朱光庭等。那么苏轼与老欧的那段轶闻...

苏轼一生经历概括
二、苏轼的命运可以概括为三起三落: 1、“一起”:步入仕途。公元1057年苏东坡22岁时参加科举考试,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一年录取进士388人,苏东坡名列第二,他的弟弟苏辙名列第五。他的策论《刑赏忠厚之至论》后来收入《古文观止》,使他名震京师、脱颖而出。考中进士后,苏东坡第一个职务是陕西凤翔府判官,品级...

苏东坡的生平资料 (急)
嘉佑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阴差阳错地高中进士第二名。 嘉佑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父于...

载拜18213751399问: 科举考试中本应稳居第一的苏轼,为何会出人意料,拿了第二名? -
柯城区萘普回答: 提到苏轼,很多人记得《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还有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端端的一个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但是,你知道么?科举考试中本应稳居第一的苏轼,为何会只拿了第二名? 首先就是主考官的问题.苏轼的文章...

载拜18213751399问: 苏轼是不是状元 -
柯城区萘普回答: 苏轼是宋仁宗嘉佑二年,即公元1057年高中的进士第二名及第,同榜的第一名状元是建安的章衡,眉山苏轼为榜眼,同榜的进士有名的还有曾巩、章敦、苏辙、张璪、张师道、邓文约等

载拜18213751399问: 以下哪个词语是正确的?“出人头地”和“出人投地”. -
柯城区萘普回答:[答案] 错误:出人投地 正确:出人头地 指高人一等.形容德才超众或成就突出. 错别字提示:成语的意思是高人一等,应该是头而不... 北宋嘉佑年间,四川的苏轼到京城汴梁参加进士考试,主考官欧阳修看到苏轼的试卷以为是自己朋友的,将本应取第一名的...

载拜18213751399问: 苏轼几岁中举 -
柯城区萘普回答: 苏轼是在21岁时中举.他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是在1056年,也就是宋仁宗嘉祐二年.然而,他参加的并非乡试,而是礼部的考试,由于他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因此,苏轼实际上在21岁时就中了进士.

载拜18213751399问: 苏轼的故事.. -
柯城区萘普回答: 他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

载拜18213751399问: 苏轼写那首诗考上的状元 -
柯城区萘普回答: 由于历史的误会,苏东坡与状元擦肩而过了. 嘉祐二年(1057年)正月,20岁的苏轼与其弟一起赴京应试,最后取了个第二,随后苏轼参加礼部复试,又以“春秋对义”取为第一.三月宋仁宗殿试,苏轼兄弟同科进士及第. 1060年,苏轼兄弟...

载拜18213751399问: 名人中进士的名次谁能告诉我中国古代名人中进士是排第几名啊?苏轼貌似是第2 第3的样子,曾巩是6 7名?人物越全越好,比方唐宋八大家,还有什么纪晓... -
柯城区萘普回答:[答案] 隋朝于605年首次开的进士科,被视为科举的开始. 隋、唐时,“进士科”、“明经科”都算是考试科别,明经科考经学和时务策.进士科除考经学和时务策以外,还要“加考诗赋”. 依据清徐松《登科记考》卷十四记载,孟郊于贞元...

载拜18213751399问: 苏轼为什么要写绝命诗《狱中寄子由二首》 -
柯城区萘普回答: 苏轼是会试第二名中进士的.主考官欧阳修非常欣赏苏轼的才华,在他的大力推荐下,苏轼名满京城.可惜的是当他正要大展鸿图时,母亲在四川家中去世.他和父辛苏洵及弟弟苏辙回乡奔丧,并按礼节守孝三年.三年满后,他和父亲弟弟回京任职,那知不久父亲逝去,他和弟弟千里扶柩归葬父亲,又守孝三年.等到他重回京城后,形势大变,“沈园非复旧池台”.神宗任命王安石变法,决心励精图治.因此欧阳修、司马光等重臣因政见不合,纷纷去职.朝庭中新旧两派勾心斗角,实难相处.苏轼就自已要求去地方任职.

载拜18213751399问: /出人头地的典故 -
柯城区萘普回答: 出 处 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典 故 北宋嘉佑年间,四川的苏轼到京城汴梁参加进士考试,主考官欧阳修看到苏轼的试卷以为是自己朋友的,将本应取第一名的只给其第二名.苏轼考取进士后给欧阳修写了一封感谢信,欧阳修感叹他的才华,说应该给他出人头地的机会 解 释 指高人一等

载拜18213751399问: 出人头地的意思 -
柯城区萘普回答: 出人头地 ( chū rén tóu dì )解 释 指高人一等.出 处 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用 法 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的前途示 例 孙俊英见人家看得起,能~,一呼百应,好不威风自在.(冯德...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