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六国论原文

作者&投稿:茹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六国论全文翻译
六国论原文及译文如下。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

苏洵《六国论》原文以监其上下之所好,择其淫乱者而先征之翻译
原文:桓公曰:“吾欲从事于诸侯,其可乎?”管子对曰:“未可。邻国未吾亲也。君欲从事于天下诸侯,则亲邻国。”桓公曰:“若何?”管子对曰:“审吾疆场,而反其侵地;正其封疆,无受其资;而重为之皮币,以骤聘眺于诸侯,以安四邻,则四邻之国亲我矣。”译文:齐桓公说:“我打算在诸侯国...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是什么意思
出自:北宋文学家苏洵政论文代表作品《六国论》,原文如下: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译文:回想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霜露,披荆斩棘,因而才有一点点土地。可是子孙们...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翻译
意思是: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出自苏洵《六国论》,原文节选如下: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

斯用兵之效也的兵意思
原文出自北宋文学家苏洵的《六国论》:“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意思是:因此,燕国虽然是小国,却是最后一个被秦国灭亡的,这是用兵抗秦的结果。《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句式
六国论节选 原文: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翻译: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作者介绍 苏洵(公元1009年5月22日—1066年5...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三词客指的是哪三人? 四大家指谁...
三词客指“三苏”既是散文家,又长于诗词。父子三词客指苏轼一家眉山三苏祠,三苏即苏洵、苏轼、苏辙(苏轼为兄)。四大家是指:韩,柳,欧,苏。(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北宋欧阳修、苏轼)。出处:张鹏翮撰苏姓宗祠用联。

《六国》谁写的
苏洵(1009—1066年),北宋著名散文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相传二十七岁时才发愤为学,应进士和茂才异等考试皆未中。与其子轼、辙,合称“三苏”,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有《嘉祐集》行世。《六国论》创作背景:1、《六国论》的历史背景应从两个角度着眼:一是...

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C.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D.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答案】 D(其他三项的古义分别为A:旧例;B:窘迫,走投无路;C:英明睿智) 3.下列各句加点的词与“卒廷见相如”中加点的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B.有...

张益州画像记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书成而卒,年五十八岁。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諡法》三卷,均《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苏洵的其它作品 ○ 六国论 ○ 九日和韩魏公 ○ 心术 ○ 管仲论 ○ 辨奸论 ○ 苏洵更多作品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

仇由敬17772631566问: 苏轼《六国论》:然使始皇知畏智、勇、辩、力、此四人者,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是其速也.翻译 -
仙桃市复方回答:[答案] 翻译: 然而,假使秦始皇当初知道有智慧、有勇谋、有辩才、有气力这四种人的可怕,设法安置他们使他们不失业,秦代的灭亡还不至于像这样的快.

仇由敬17772631566问: 六国论 指出其历史教训的句子是什么,文章的结论是什么.(借古讽今)作者的儿子叫什么? -
仙桃市复方回答:[答案] 《六国论》文中最后一句是全文点睛之笔.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这句话指出了其历史教训,也是全文的结论,借古讽今地指出当时的宋朝统治者...

仇由敬17772631566问: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原文及翻译 -
仙桃市复方回答:[答案]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 原文是《六国论》北宋苏洵(苏轼之父)

仇由敬17772631566问: 苏轼六国论字词翻译 是苏轼写的,不是苏洵的...是字词,不是全文翻译... -
仙桃市复方回答:[答案] 春秋末期,到战国时代,各国的诸侯卿相,都为自己打算,争着收养人才.那些谋士、说客和谈天说地的、修饰文词的,辩论「坚白同异」的等等,往下到击剑行刺的、力能扛鼎的、会学鸡鸣狗盗的等等,没有不以宾客的礼节去款待他们...

仇由敬17772631566问: 过秦论和六国论的作者分别是谁?各讲的论点是什么因为语文和历史老师经常说到 -
仙桃市复方回答:[答案] 过秦论作者:贾谊 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经验,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 六国论作者:苏洵 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

仇由敬17772631566问: 六国论作者是谁?
仙桃市复方回答: 苏洵

仇由敬17772631566问: 苏轼、苏辙的六国论翻译,字词的赏析比如(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此类活用、特殊句式……越详细越好!)拜托了! -
仙桃市复方回答: 苏轼春秋末期,到战国时代,各国的诸侯卿相,都为自己打算,争着收养人才.那些谋士、说客和谈天说地的、修饰文词的,辩论「坚白同异」的等等,往下到击剑行刺的、力能扛鼎的、会学鸡鸣狗盗的等等,没有不以宾客的礼节去款待他们的...

仇由敬17772631566问: (高二语文)关于“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 -
仙桃市复方回答: 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释义】:国最想要的,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了.【重点字词】:所大欲,所最想要的(东西),大,最;固,本来.患,忧患.【出处】:苏洵《六国论》:“诸侯之所亡,与...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