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湖熟+天下足说明了什么

作者&投稿:邢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苏湖熟,天下足。”这一谚语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江南地区已经...
B 苏湖熟,天下足。”这一谚语出现于宋代,反映的实质问题是江南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

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谚语)材料二:元末反映草原地...
(3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和元朝政治经济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1)阅读材料一的谚语结合所学知识,“苏湖熟”苏湖是指苏州,湖州两地,而这两地都位于太湖流域,天下足说明了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已经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2)阅读材料二,从“胡人有妇解汉音...

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引给东南,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
“苏湖熟,天下足”,说明了苏州、湖州等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地位的重要。反映了我国古代到了南宋时期经济发展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苏湖熟,天下足 是说明宋朝粮食产量很大还是苏湖地区粮食大丰收_百度知 ...
表明苏湖地区粮食产量大。夸张地说可以供给整个天下。

历史上,到底是“苏湖熟天下足”,还是“湖广熟天下足”?
这两个地方曾都是非常富饶的。咱们先说说“苏湖熟,天下足”这句话。它出现的是在宋朝,在当时的民间经被说起。它的意思也很简单。意思就是只要苏州与湖州粮食大丰收,那么全国上下都不用愁吃穿了。其实“苏湖熟,天下足”与“上说天堂,下说苏杭”流传于同一时期,也是可以说明这句话是出自于宋朝。

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两宋时期,南方的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加上自然条件的便利,南方农业生产发展逐渐超过北方。“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反映的经济现象是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国家的赋税收入主要依靠南方。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出现...

南宋时,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
A 试题分析:根据题目“南宋时,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说明南宋时期苏湖地区种植业的发展,再到“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则说明明清时期出现了棉纺织业,可以说明江浙一带的农业开始转型。其他说法无法从材料找到依据。

苏湖熟,天下足 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
苏常熟、天下足”是自北宋以来,官方正统的说法,是有典故出处的,而那个“苏湖熟”是盗版的,是没有出处的,只是民间俗语的讹传而已。苏湖熟这一说法,只是到后来才被引用到一些非主流文学作品之中。1,江南谷物富足,即粮食产量大,可以满足天下的需求。2,从侧面反映了江南的气候适宜农作物生长,是...

材料一:苏河熟,天下足,是什么时期的谚语?说明了什么?
是苏湖熟,天下足 是宋朝时期i的 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我国的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从历史课本上照搬来的,肯定没错,望采纳

唐朝中晚期至宋代,长江流域农业发展较快,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民谚
唐朝以前,黄河流域粟和小麦广泛种植,粮食产量超过南方。从唐朝中晚期至宋代,长江流域的农业发展较快,粮食产量逐渐超过北方,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民谚。说明农业经济重心南移。

贡娟19685195509问: 苏湖熟,天下足 说明什么 -
南靖县必存回答:[答案] 表现中国经济重心南移. 而南移主要原因有:1、北方战乱,人口大量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2、偏安江南的统治者开发.3、江南优越的自然条件.

贡娟19685195509问: 苏湖熟 天下足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
南靖县必存回答: (2014·宜昌)唐朝中后期以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最终形成“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局面,完成经济重心南移的时代是宋朝. (2015·宜昌)“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折射出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变化.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是在南宋时期. 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终完成,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反映宋代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贡娟19685195509问: 苏湖熟,天下足说明了什么? -
南靖县必存回答: 苏常熟、天下足”是自北宋以来,官方正统的说法,是有典故出处的,而那个“苏湖熟”是盗版的,是没有出处的,只是民间俗语的讹传而已.苏湖熟这一说法,只是到后来才被引用到一些非主流文学作品之中. 1,江南谷物富足,即粮食产量大,可以满足天下的需求. 2,从侧面反映了江南的气候适宜农作物生长,是重要粮食产地. 3,表明江南在当时的重要地位.

贡娟19685195509问: 苏糊熟,天下足.说明了什么问题. -
南靖县必存回答: “苏湖熟,天下足”据说是南宋时候的民谚.元代任仁发的《浙西水利议答》里提过.意思是:这个地方的粮食丰收,足于解决全国人口的吃饭问题. 因为:宋元明清时期的中国的粮食供应基地主要集中于长江中下游的太湖、鄱阳湖和洞庭湖等平原和湖沼地区.这些地区不仅自身人口稠密,还要运出大量的粮食供应其它地区,所以从宋代以后就流行有“苏湖熟,天下足”,“苏常熟、天下足”,“湖广熟,天下足”的民谚. 江南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区,江苏苏州、浙江湖州地区尤其重要.所以,这两个地区熟(即丰收),天下粮食就充足.当然是夸张.这与明清两代北京城粮食主要来自上述地区有关.

贡娟19685195509问: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了什么? -
南靖县必存回答: (1)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或经济重心南移).从唐朝中后期开始,南宋时结束.(2)原因: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自然条件好.

贡娟19685195509问: “苏湖熟,天下足.”与“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 -
南靖县必存回答:[答案] 说明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在南宋时完成了南移.

贡娟19685195509问: 苏湖熟,天下足(谚语) - 搜狗百科
南靖县必存回答: “苏湖熟,天下足”,说明了苏州、湖州等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地位的重要.反映了我国古代到了南宋时期经济发展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贡娟19685195509问: 苏湖熟天下足的含义是什么?含义含义含义含义 -
南靖县必存回答:[答案] 苏州太湖一带农作物熟了,整个天下的粮食都足够了

贡娟19685195509问: 俗语解释苏湖熟,天下足.是什么意思啊? -
南靖县必存回答:[答案] “苏湖熟,天下足”此谚语自南宋开始流传,出处见高斯得《耻堂存稿·宁国府劝农文》等书.苏指苏州,今江苏吴县一带,太湖以东.湖指湖州,今浙江吴兴一带,太湖以南.太湖流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小河流遍布,“百流众渎(d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