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竹+故事

作者&投稿:布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文与可的画竹典故
知识拓展:竹子是中国传统绘画中常见的主题之一,因为它具有高雅、坚韧、不屈不挠的品质,也代表着一种清高、淡泊的品质。因此,画竹不仅是表达自然美的手段,也是传达人文精神的一种方式。这个故事还影响了苏轼的诗歌创作观念。苏轼作为一名重要的文人墨客,在写作中也强调“意在笔先”。他在《东坡志林》...

有关竹子的诗、典故
所以每次画竹,他都显得非常从容自信,画出的竹子,无不逼真传神。 当人们夸奖他的画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画下来罢了。” 有位青年想学画竹,得知诗人晁补之对文同的画很有研究,前往求教。晁补之写了一首诗送给他,其中有两句:“与可画竹,胸中有成竹。” 故事出自北宋苏轼《文与可谷偃...

为什么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其实苏东坡这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是一个典故。这句话的意思是:宁可没有肉吃,也不能让居处没有竹子。据《晋书·王徽之传》记载,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为人高雅,生性喜竹。有一次,他寄居在一座空宅中,便马上令人种竹。有人问其原故,他不予正面解释,说:“何可一日无此君!”意思...

画竹必先成竹于胸,苏东坡的画竹理论为什么能够引领后世?
古代的文人特别喜欢画竹子,因为他们认为竹子纤细而笔直,宁愿被折断也不会弯曲,这是一种高尚的气节跟操守。例如清朝的郑板桥就喜欢画竹子,尤其喜欢常春百节的竹子。而苏东坡对竹子的喜爱则是,宁愿吃饭没有肉,也不愿住没有竹子的房子。而他的画竹理论之所以能引领后代也是因为他一生对艺术的追求在...

赏析记岭南竹,苏轼
东晋王子猷“何可一日无此君”(语见《世说新语》)之语一出,便成为历代爱竹之士的口头禅。子猷爱竹,在于竹绿叶萋萋、秀美多姿,在于竹怀愁含怨、情韵绵邈,在于竹劲挺有节、凌霜不凋。而后世文人的咏竹篇亦多不脱于此,像唐令狐楚的“斋居栽竹北窗边,素壁新开映碧鲜”(《郡斋左偏栽竹百余...

苏东坡写的(竹)全诗
《竹》是宋朝苏轼的诗作。全文如下:今日南风来,吹乱庭前竹。低昂中音会,甲刃纷相触。萧然风雪意,可折不可辱。风霁竹已?一作亦?回,猗猗散青玉。故山今何有,秋雨荒篱菊。此君知健否,归扫南轩绿。

和竹子有关的历史故事和人物
1、书圣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对竹吟咏;“何可一日无此君?”2、宋代诗人苏东坡也是爱竹成癖,曾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的诗句而成为千古美谈。3、清代的郑板桥以咏竹画竹著称于世,他爱竹更是到了“无竹不可居”的地步。4、娥皇女英,湘妃竹的故事。《博物志...

苏东坡的幽默的故事
文同曾以所画筼筜谷偃竹一幅赠给苏轼,说:“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筼筜谷在洋州(陕西洋县),文同曾请苏轼作《洋州三十咏》,其诗有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这诗曾寄给文同。文同得诗之日,正“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

苏轼与竹的诗句
5.苏轼的小故事和他的诗句或关于竹的诗句 一、苏轼的故事 1、家庭聚会 苏轼高中榜眼后,苏氏三父子加上以三难秦少游而闻名的苏小妹一家齐聚在花园里庆祝,苏轼之父苏洵命题定以“冷、香”两个字,每人写两句诗,要求都会合当时的情景。 为起带头,苏老泉缓步度到花池边,吟道:“水自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

竹文化的文化体现
《诗经》编成于春秋时期,此后各朝代各种典籍中都有竹诗画记载。 在叙竹诗画时,我们不可不提到几个动人的爱竹故事。 据《太平御览》记载,晋代大书法家王徽之(子猷)(王羲之子)曾暂寄人空宅住,使令种竹。 或问暂住何烦尔?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他平生爱竹,可算竹子的好知音。 宋代苏东坡对竹...

雀炉19719661506问: 苏东坡,临川竹子和胸有成竹成语的来历故事 -
定陶县丰原回答: 苏东坡有位表哥,叫文与可,四川射洪人,是北宋著名的画家、诗人、他开创了“湖州画派”,以画竹闻名于世.苏东坡一生爱竹,也画竹,经常和文与可一起切磋画艺.据说苏东坡画竹曾拜文与可为师,画出的墨竹,别具风韵.苏东坡曾说:'宁...

雀炉19719661506问: 关于竹 的故事 -
定陶县丰原回答:[答案] 东晋王徽之和竹子 宋朝的苏东坡也很爱竹子 日本有民间故事《竹取物语》

雀炉19719661506问: 宋代的苏轼为什么喜爱竹,有什么故事吗? -
定陶县丰原回答: 苏东坡(1037-1101),本名苏轼,字子瞻,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也许,有很多人对苏轼的印象止步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知道他爱游名山大川,却并不了解东坡对竹子的偏好.在东坡的生活中,随处有竹,“门前...

雀炉19719661506问: 苏东坡《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定陶县丰原回答: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苏轼特爱竹,所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俗”,更是脍炙人口、不胫而走的名句.苏轼爱竹,画竹,赋竹,多因竹所具有的神韵,...

雀炉19719661506问: 苏轼 竹子 诗句 -
定陶县丰原回答: 苏东坡的爱竹,也许是前无古人,竹子和他终身相伴,不管到哪里,他的眼帘里不能没有竹子,“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是他的名言. 年轻时,东坡咏竹有豪迈之风:“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中年看竹,心情趋平淡:“疏疏帘外竹,浏浏竹间雨.窗扉净无尘,几砚寒生雾”;到老年:“累尽无可言,风来竹自啸”,“披衣坐小阁,散发临修竹”.由豪迈到平静恬淡,这是他人生的轨迹,而诗中之竹,正是他不同时期的心态写照. 这个是他自己对他人生的一个概括,一种感慨吧.

雀炉19719661506问: 中国文人与“竹”有关的故事有哪些 -
定陶县丰原回答: 竹林七贤,文人气质的代表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明·解缙)虚心竹有千千节“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东坡)《晋书·杜预传》:“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迎刃而解.”宋·陈师道《绝句四首》:“芒鞋竹杖最关身.”

雀炉19719661506问: 关于竹、松、梅的故事和句子 -
定陶县丰原回答: 竹(宋.苏东坡)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咏竹(傅庞如) 破土凌云节节高,寒驱三九领风骚. 不流斑竹多情泪,甘为春山化雪涛.咏竹(七律) 茅舍小桥流水边,安居落户自怡然.风摧体歪根犹正,...

雀炉19719661506问: 苏轼的文与可.....竹记中的胸有成竹 -
定陶县丰原回答: 【成语故事】宋朝文人画家苏轼和文同都擅长画竹,苏轼习惯画墨竹,认为画竹必先成竹于胸中.文同在自家宅前种了很多竹子,每天观察竹子的成长变化,因此画出的竹子各具形态,栩栩如生.画家晁补之称赞文同画竹是“成竹已在胸”.【典故】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解释】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雀炉19719661506问: 胸有成竹的典故 -
定陶县丰原回答: 出自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典故】 文与可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文与可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各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睛风雨,他经常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把心中的印象画在纸上.竹子的各种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所以每次画竹,他都显得非常从容,画出的竹子,无不逼真传神. 当人们夸奖他的画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画下来罢了.”

雀炉19719661506问: 求关于竹子的文章求关于竹子的故事,古诗,传说,词,歌.......关于竹子的赞美的文章.有急用 -
定陶县丰原回答:[答案] 霜筠亭 【宋】苏轼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于潜僧绿筠轩 【宋】苏轼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