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

作者&投稿:宿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不尚贤,使民不争什么意思?
不尚贤,使民不争的意思是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这句文言文出自于春秋老子的《道德经》,原文章比较长,我节选了一节: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

在诸子百家中,与“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同出一...
【答案】:B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出自《老子》,意思是:不使贤人尊贵,这样民众就不会争执;不使稀有珍宝变得昂贵,这样民众就不会偷盗。强调的是一种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A项:错误,原句出自《墨子》,提倡选拔人才,各个阶层、士农工商不分亲疏贵贱,以贤能为标准...

走近道德经 | 尚贤还是不尚贤
而以上这些情况,无疑都会危害到他人或者威胁到一个国家的安全稳定。所以,按此道理说,老子说“不尚贤”也是大有道理的。但是,我觉得老子说“不尚贤”却也没有否定要“尚贤”,因为他说“不尚贤”时是有“使民不争”这个额外条件的。所以,我们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尚贤”会使人们去“争”,这不...

道德经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译文:不尊贤者虚名,民众就不会攀比相争,不去特意哄抬贵重物品,民众就不会生出盗窃占有之心,不去挑拔欲望...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
所以才会得出结论:不尚贤,使民不争。当然,这是老子一种“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也有一定的赌气成分,还有一定的历史惯性原因。5、为什么这么说呢?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中国历史上诸子百家之中除了老子,准确地说,是除了道家,没有一家反对“尚贤”?而像孔子、孙子、墨子、韩非...

在诸子百家中,与'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同出自一...
【答案】:B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出自《老子》。A项出自《墨子》B项出自《庄子》C项出自《孟子-梁恵王下》。D项《韩非子.心度》。老子与庄子同属于道家,故选B。

『道』大家对老子的“不尚贤,使民不争”是怎么理解的
这是老子《道德经》中的话,反映的是道家“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其核心思想是:不要特别推崇、推行、提倡什么主张、思想、目标,自然而然的社会比任何既定目标的社会都好,让百姓自然生活,当发展到管理者无事可为,百姓也就富足安康了。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祸,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
老子说:“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象第二章一样,老子也为这种政策寻找理论基础。老子认为国家治理的标准就是“不争、不盗、不乱。”而“争、盗、乱”的原因是“尚贤”、“贵难得之货”和“见可欲”。所...

不尚贤,使民不争
文章的结论是,"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强调的是避免追求名利与欲望,以减少社会的纷争。老子提倡的是一种不崇尚贤能、不珍视稀罕物品、不激起人们贪欲的治理理念。他认为,理想的社会治理应该是让百姓内心空虚而物质充足,志向淡泊而身体强壮,使他们没有知识也不追求欲望,仅凭本能行事,...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尚贤,使民不争 答案:不崇尚贤能,可以让人民不产生争夺的心理。这意味着在社会治理中,不应过分强调个人才能与地位的高低,以避免人们因追求贤名而产生争斗和纷争。详细解释:不尚贤的观念源自古代思想家的理念。他们认为,如果社会过分推崇才能与地位,人们会为了争夺贤名而争斗,导致社会混乱。首先,...

诸月14714998565问: 不尚贤,使民不争 -
平原县布林回答: 老子《道德经》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意思就是:不尊贤者虚名,...

诸月14714998565问: 不尚贤,使民不争.大道废,存仁义.法令滋章,盗贼多有.请帮忙翻译一下 -
平原县布林回答:[答案] 这怎么翻译 不尚贤,使民不争 是《老子》第三章 大道废,存仁义 《老子》第十八章 法令滋章,盗贼多有 《老子》第五十七章完全衔接不上 你要想看翻译 直接看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 就行了

诸月14714998565问: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xiàn)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 -
平原县布林回答:[答案]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解释】 (1)不尚贤,使民不争:"尚贤"即崇...

诸月14714998565问: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怎么判断这是老子的话啊 -
平原县布林回答:[答案] 首先,老子不主张发展智慧,树立典型.因为树立典型尊重人才,会使人争斗,(不尚贤,使民不争).其次,老子认为,仁义是在道德之后的,因为六亲不和睦,才有了孝顺这一说法.本来孝敬是人的本性,但是有了仁义才导致了不孝的结果.(六亲不...

诸月14714998565问: 请翻译下面老子的一段话.谢谢!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
平原县布林回答: 如果社会上不标榜贤能,无利益己得者,人们就不会产生争名夺利念头.又如果不看重财富、物质价值来刺激人心,不至于人们产生盗心,看不到人们有诱惑的欲望,也不至于使民心动乱.所以,圣人理想的治国方式,应该精神上让人们虚心谦和,物质上解决温饱,意志上弱化贪婪的念头,身体上强筋健骨,经常使人们不超过自己认知客观能力范围的私欲,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而为”的自然原则去做,天下才会得到大治.

诸月14714998565问: 关于老子中一些有些局限性的言语怎么理解?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
平原县布林回答: 在我看来单凭这一章来断定老子的政见,略有偏颇.此论点并不是老子为支持统治者而宣讲的愚民政见,相反他从根本上反对权力治详见第二章和第五章,这一章恰恰是体...

诸月14714998565问: 争是不争,不争是争的典故和意思
平原县布林回答: 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人之道,为而不争.\" 应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争”是,人类的社会里,竞争的机制四处埋...

诸月14714998565问: 《道德经》载:“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 -
平原县布林回答:[选项] A. 同情人民疾苦,主张实行仁政 B. 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 C. 统治者应清静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 D. 统治者要接受被统治者的监督

诸月14714998565问: 《道德经》中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
平原县布林回答: 不去推崇品德高尚的人才,这样可以使民众不去争名夺利;不要把稀有的珍宝看得异常珍贵,这样可以使民众不因为想要占有而沦为盗贼;不要将能够诱发贪欲的事物展示出来给民众看,这样可以使民众的心思不被扰乱. 由此可见,圣人治理国家的最佳原则为:使民众心灵纯洁,帮助民众填饱肚子,弱化民众的不良欲望,强健民众的筋骨.总之,要让民众处于淡化思维和欲望的状态,让有才智的人也不敢肆意制造事端.遵循“无为”的原则,就没有治理不好的地方.

诸月14714998565问: 道家治国思想的要素 -
平原县布林回答: 治世道、乱世佛、由治到乱是儒家道家对治国的基本要求有非常精彩的论述,可以说穿越古今,至今仍然经得起考验1、我无为而民自化:对公权力进行彻底限制,靠万民的自为无为无不为,靠万民的自治无治无不治 2、道生法:依道生法依法治国,不但为道家治世开辟了道路,还说明了法律本身合法性的来源,正如黄老道家代表人物慎到所说:“法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据此,法律还可分为有道之法和无道之法,有道之法天下大治,无道之法“法令滋彰盗贼蜂起”(老子语)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