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居二首其二手法赏析

作者&投稿:邵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陶渊明 归园田居其二 写作特点艺术性 列举一下最好
1、景常:描写最常见的景物,无绮丽怪诞可言;2、情真:情感真挚,非常贴近生活,字面上易于理解;3、字易:无生僻字,字字常见,质朴非常;4、理至:虽然景常,字易,但其中所蕴藏的理趣、意味却非常深厚,特别值得回味.第二首全诗及简单赏析如下:原诗:归园田居 其二 (晋)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

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那文章当中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然后把这种生动形象的语言刻画的淋漓尽致让我们有个人感觉到他身上的魅力所在

竹枝词二首·其二赏析
体裁和七言绝句一样。但在写作上,多用白描手法,少用典故,语言清新活泼,生动流畅,民歌气息浓厚。刘禹锡创作多首《竹枝词》,分两组,这是其中一组的第二首。第二首不像第一首那样以谐音写含蓄情事,而是从身居蜀地耳闻巴人歌唱自然引发怀乡幽思。首句“楚水巴山江雨多”看似平易概括的摹写却流露...

归园田居 其二 的赏析,思想感情,重点字词的解释,语言特色,写作特色与背 ...
本篇是 《归园田居》 第二首,着意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先是从正面写“静”。生活在偏僻的乡村,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车马贵客造访。正因为没有俗事俗人打扰,所以“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那虚掩的柴门,那幽静的居室,已经把尘世的喧嚣俗念都远远地隔绝了。 不过,柴门也有敞开之...

梅花二首 苏轼 赏析
说明《其一》中梅花有着怎样的特点。 (2)《其二》“开自无聊落更愁”句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试做分析。 (3)《梅花二首》中梅花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衬托手法。以“草”“棘”的枯败衬梅花的夺目;以狂风暴雪之恶衬梅花的...

题张氏隐居二首原文_翻译及赏析
赏析 这组诗共两首,第一首是七律,大概在初识张氏时所作,形容他的为人。仇兆鳌《杜诗详注》认为: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中间大概为分段处。若细分之,首句张氏,次句隐居。三四句切隐居,言路之僻远,五六句切张氏,言人之廉静。末二句说得宾主两忘,情与境俱化。 诗人在诗中用了反衬手法表现人的孤寂和山的...

刘禹锡秋词二首其二
秋词二首 中唐,刘禹锡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其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白话译文 其一 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凄凉、空旷。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一只...

春居杂兴二首(其一)这首诗第三句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春居杂兴》二首 其一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山副使家,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其二 春云如兽复如禽,日照风吹浅又深。谁道无心便容与,亦同翻覆小人心。(何事春风容不得 和莺吹折数枝花)到底为了何事?惹得春风都不肯放过它,还要附和着莺鸟来把它吹断了好几枝的花。上句...

赏析田园归居二首
白天依旧柴门紧闭,心地纯净断绝俗想.经常涉足偏僻村落,拨开草丛相互来往.相见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我田桑麻日渐长高,我垦土地日渐增广.经常担心霜雪突降,庄稼凋零如同草莽.【诗歌品评】本篇是 《归园田居》 第二首,着意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先是从正面写“静”.生活在偏僻的乡村,极少有世俗...

《归园田居》其二赏析
这一首则着意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开头四句从正面写“静”。诗人摆脱了“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的仕官生活之后,回到了偏僻的乡村,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车马贵客 ——官场中人造访,所以他非常轻松地说:“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他总算又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宁静。正因为没有俗事...

繁临13649775820问: 陶渊明《移居》(其二)的思想意义?作者用什么艺术手法来表达其思想感情的? -
谢家集区宁中回答:[答案] 移 居(一)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赏析:主要表现得是良友过从谈论之乐.首先,陶渊明写道了移居的理由:不是...

繁临13649775820问: 陶渊明<<移居二首>>其二的翻译和赏析 -
谢家集区宁中回答: 其二·春秋多佳日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注释:【此理,这种生活方式.将,岂.胜,高、好....

繁临13649775820问: 陶渊明的《移居》其二 -
谢家集区宁中回答: 《移居二首》是大诗人陶渊明于公元408年(义熙七年)迁至南里之南村不久后创作的诗篇.两首诗均写与南村邻人交往过从之乐,又各有侧重.其一谓新居虽然破旧低矮,但南村多有心地淡泊之人,因此颇以能和他们共度晨夕、谈古论今为乐...

繁临13649775820问: 读了陶渊明移居二首二这首诗的体会.800字 -
谢家集区宁中回答: 前人评陶,统归于平淡,又谓“凡作清淡古诗,须有沉至之语,朴实之理,以为文骨,乃可不朽”(施补华《岘佣说诗》).陶渊明生于玄言诗盛行百年之久的东晋时代,“理过其辞,淡乎寡味”乃诗坛风尚,故以理为骨,臻于平淡皆不为难,...

繁临13649775820问: 寻求陶渊明移居二首的赏析移居二首 其一∶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邻曲时时... -
谢家集区宁中回答:[答案] 晋代著名的作家和诗人陶渊明,不愿意做官,四十一岁那年,便辞去“彭泽县令”的官职,回到柴桑老家(在今江西九江县西南),隐居务农,过着田园生活.(参看“耕前锄后”) 四十六岁,他搬到南村去住.南村又名南里,在九江市...

繁临13649775820问: 陶渊明的移居(其二)的译文 -
谢家集区宁中回答: 译文:春秋两季有很多好日子,我经常同友人一起登高吟诵新诗篇.经过门前互相招呼,聚在一起,有美酒,大家同饮共欢.要干农活便各自归去,闲暇时则又互相思念.思念的时候,大家就披衣相访,谈谈笑笑永不厌烦. 原文: 春秋多佳日...

繁临13649775820问: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是个怎样的典 -
谢家集区宁中回答: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见晋•陶渊明《移居二首》其二.这两句大意是:春秋之季,丽日和风,明媚澄碧,佳日自多,登临高山之巅,吟诗浩歌,使人适意畅怀,乐而忘返.此条“直是口头语,乃为绝妙词.极平淡,极色泽”(蒋薰评《陶渊明诗集》).“登高”、“赋诗”,虽不正写诗人肖像,但一个迎风长啸、引吭高歌、欢乐自若的诗人形象惟妙惟肖,如站眼前.这种善于捕捉人物神态的写法今天仍可借鉴.可引用以抒写登临时的喜悦之情.

繁临13649775820问: 陶渊明的《移居二首(其二)》的原文 -
谢家集区宁中回答: 移居二首·其二 【晋】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译文:春秋两季有很多好日子,我经常同友人一...

繁临13649775820问: 陶渊明的移居(其二)的译文急需!很急明天要交的
谢家集区宁中回答: 【译文】春秋两季有很多好日子,我经常同友人一起登高赋诗.朋友过门,互相招呼... 《移居二首》其二为东晋诗人陶渊明所作,描绘了一幅诗人移居南村后,和村居文士...

繁临13649775820问: 移居二首陶渊明的 -
谢家集区宁中回答: 《移居二首》描述了陶渊明迁居南村后的生活情景.诗人一旦远离了污浊的官场.回到田园中来,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内心便获得了一种归宿感.摆脱尘俗后的欣喜与自得跃然纸上. 陶渊明移居二首其一∶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其二∶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