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行中观派

作者&投稿:禾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印度佛教佛教时期中观和唯识这两个时期的历史重点是怎样的?包括人物...
由于受到法称论理学及认识论的影响,故此一时期的中观派学者,大都属于自立论证派。彼等将瑜伽行派的体系吸收入中观派中,因此被称为瑜伽行中观派。此中,智藏著有《二谛分别论》;寂护有《中观庄严论》、《摄真实论》、《二谛分别论注》;莲华戒有《摄真实论细疏》、《中观庄严论细疏》、《中观光明》、《真实...

中观与唯识有什么区别?
3、思想不同:中观思想根源于初期大乘时期流通的《般若经》,龙树撰写了《中观论》来阐述正确的中观思想与修持方法。唯识的学统,发端于弥勒,集大成于护法。然护法的学统不行于印度,由胜军论师传至玄奘,独盛行于中国。

佛教中的小乘和大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分的。始祖分别是谁
(2)公元前4世纪中叶以后,至公元1世纪,由于对教义和戒律的理解不同,佛教分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二部,称之为根本二部,并从中演化出许多教团,后称为18部或20部,称为部派佛教(原始佛教时期后约400年之间)。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被称之为小乘佛教。(3)佛示寂500年后,产生了大乘佛教,即龙树菩萨创立的中观学派(此后...

佛教一共有多少个宗派?
主要依据鸠摩罗什译的《中观论》、《百论》、《十二门论》研究传习而形成的宗派,因为是依据中观派三《论》立的宗,所以叫做三论宗。它的教义以真俗二谛为总纲,以彻悟中道实相为究竟。二谛的“谛”字是真实的意思,从法性理体边说的叫真谛,从缘起现象边说的叫世俗谛。从俗谛说事物是有,就真谛说诸法是空,所以...

佛教有哪些宗派
密宗,中国佛教宗派。亦称密教、秘密教、瑜伽密教、金刚乘、真言乘等。因该宗依理事观行,修习三密瑜伽(相应)而获得悉地(成就),故名。该宗认为世界万物、佛和众生皆由地、水、火、风、空、识"六大"所造。前"五大"为"色法",属胎藏界(有"理"、"因"、"本觉"三个方面的意义);"识"为...

何为禅宗,律宗,密宗,各宗派有何特点
此宗主要依据鸠摩罗什译的《中观论》、《百论》、《十二门论》研究传习而形成的宗派,因为是依据中观派三《论》立的宗,所以叫做三论宗。它的教义以真、俗二谛为总纲,以彻悟中道实相为究竟。二谛的「谛」字是真实的意思,依从法性理体的叫真谛,依从缘起现象的叫世俗谛。依从俗谛说,事物存有。若依从真谛说,诸...

中国佛教八大宗派是那八派?
隋吉藏创立。因依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等三论立宗,故名。该宗是印度中观派在汉地的传承。该宗的主要理论是缘起性空,即认为世出世间万有诸法,都是从众多因缘和合而生,是众多因素和条件结合而成的,这叫缘起,没有事物是独立不变的实体,这叫无自性,也就是性空。

佛教宗派众多,主要有五大派,分别是
2、密宗:主要是中国唐代不空译的《金刚顶瑜伽真实大教王经 》,在八世纪时由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等传入中国,从此修习传授形成密宗。此宗依《大日经》、《金刚顶经》建立三密瑜伽,事理观行,修本尊法。此宗以密法奥秘,不经灌顶,不经传授不得任意传习及显示别人,因此称为密宗。3、华严宗:依...

佛教的中观,唯识,如来藏三派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dhsoft 兄认为唯识即是瑜伽派,简单的说它是说一切有的,中观是说一切空,但是瑜伽派也认为最终要达到的是中观,但是他们认为要达到空即中观智必须先修行说一切有。辩证:中观如果是说一切空,那与断灭见无异,断见外道也是说一切空,然而中观真正的空,是指如来藏之空性,也俱足不空性,这才是中...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中的"乘"是什么意思
以上所述,可以称为广义的瑜伽行派。到了中期大乘佛教的末期,另有受龙树学说影响的中观派兴起。此二大思想主流成为当时大乘教法的代表。 晚期的大乘佛教,除了继续前期的学问研究外,更有真言密教的兴起。真言密教的出现,是为了挣脱学问研究之流弊,并力图恢复信仰、实践的立场。因此,印契、真言、陀罗尼、曼荼罗等遂...

钱惠17643184003问: 瑜伽行中观派 - 搜狗百科
中江县醒脾回答: 空宗和有宗是印度大乘佛教的两大派别.空宗,全称大乘空宗,是大乘佛教 中观派的别称.有宗,全称大乘有宗,是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别称.以空、有来称呼这两派是从...

钱惠17643184003问: 瑜伽行派的理论传承 -
中江县醒脾回答: 传说瑜伽行派的祖师是弥勒,但弥勒是否实有其人,学术界一直有争论.一般认为,在瑜伽行派兴起时,大乘佛教中曾有弥勒论师,该派假托弥勒菩萨所说作了种种论著.该派理论的奠基人是无著和世亲.世亲的继承者有亲胜和火辨两家.较亲胜稍后并发挥亲胜学说的有德慧和安慧等,史家称为前期瑜伽行派或无相唯识派;世亲的另一继承者是陈那,他特别注意用因明的方法阐发瑜伽学说,是后期瑜伽行派或有相唯识派的先驱,陈那的后继者有无性、护法、戒贤、法称等.迨7~8世纪密教兴起后,大乘佛教中的两派开始接近起来,逐渐融合为瑜伽行中观派或称中观瑜伽行派.

钱惠17643184003问: 佛教名词 相续”是什么意思 -
中江县醒脾回答: 什么是二谛?二谛是佛教关于认识和真理标准的重要学说,曾对佛教的传播起了巨大的作用.二谛,指两种真实或实在的道理,它包括真谛和俗谛.真谛指佛教的真理,又称“胜义谛”或“第一义谛”,般若类经典在谈到真谛时,一般有两层意...

钱惠17643184003问: 不废一法是什么意思 -
中江县醒脾回答: 从“空”来看待一切事物,不废一法;从“有”来看待一切事物,又不立一法. 印度佛教哲学中两个基本概念和术语.“空有”源出“无有”.《梨俱吠陀》的《有无歌》说:“有既非有,无亦非有.”《歌者奥义书》说:“太初之时,世界为...

钱惠17643184003问: “甚至分河饮水.此岂文殊弥勒之过.亦岂马鸣护法之旨哉.”这段经文是什么意思 -
中江县醒脾回答: 应该是评中观派与瑜伽行派学说分歧的吧. 刚才搜了一下,出自智旭大师《楞严经文句》:“性相二宗.犹波之与水.从来不可分隔.而其流弊也.甚至分河饮水.此岂文殊弥勒之过.亦岂马鸣护法之旨哉.”中国佛教传统上把大乘佛教思想流派分为性宗与相宗,约等于印度佛教的中观派与瑜伽行派,据传文殊菩萨是中观派始祖,弥勒菩萨是瑜伽行派始祖,马鸣是有部高僧,也有说他是中观派的,护法是瑜伽行派高僧,曾经做过那烂陀寺主持.这四位是指代性相两宗历代祖师.智旭大师的这句话,是认为性相两宗教义是一致的,两宗不应该有分歧,后世有分歧不是祖师们的错.

钱惠17643184003问: 佛教分几个宗派?各有什么区别?详细点的. -
中江县醒脾回答: 汉传佛家大乘佛教八宗:律宗、华严宗、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真言宗、禅宗、净土宗还有十宗的分法,两个小乘宗派现在不流行了.但是典籍有.学的人也有.但大都是大乘宗派人学习.【十宗】 (名数)佛门之宗派也(一)华严宗有五...

钱惠17643184003问: 佛教中的小乘和大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分的.始祖分别是谁 -
中江县醒脾回答: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后,在印度几经演变,大约可以分为四个时期:(1)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中叶,为释迦牟尼创教及其弟子相继传承时期,称为根本佛教或原始佛教(佛逝世后约100年之间).(2)公元前4世纪中叶以后,至公元1世纪,...

钱惠17643184003问: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是什么?详细点OK -
中江县醒脾回答: 小乘佛教也叫做“小乘教”,略称“小乘”,梵文音译“希那衍那”.今学术界沿用之,已无贬义.亦称“二乘”,及“声闻乘”、“缘觉乘”.其主要经典是后来在各部派中形成的经、律、论三藏.小乘佛教在中国曾相当流行,中国最早流行...

钱惠17643184003问: 何为“唯识”?何为“中观”? -
中江县醒脾回答: 唯识是唯识宗的要义.强调万法唯识,都是心相所变.根本上是由种子识即阿赖耶识所生发.所以从教义之归属看属于有宗.而中观则类似于一种辩证法的观念,类似于儒家的中道,但更加的灵活多变,强调不执著,当然也不要对不执著起执著之心,不落任何一边,也不强调不落任何一边,非常的圆满灵巧飘零,是一种活泼泼地破除一切妄念的修为之法.从认识上来说,唯识肯定是强调种子识如何脱离尘染,最后进入涅盘.而中观在认识上不落于空,也不落于有,是非空非有,非非空非非有.从修行而言,唯识要去回归种子的缘起,堪破一切皆为心中之妄念,而回归清净.而中观既不肯定现实为虚无,也不否认现实为虚无,既是虚无又是实在,既非虚无又非实在.只有随缘化解一切执著执念.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