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的外交辞令

作者&投稿:越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烛之武退秦师的翻译与赏析
文章首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接着由佚之狐推荐,引出烛之武,这是故事的开端;郑伯于危急中请烛之武前往秦营,烛之武不念个人私怨,慨然应允,这是故事的发展;烛之武在夜间“缒而出”,秘密私访秦伯,并用一番动人的言辞说服了秦伯,这是故事的高潮;秦伯退兵,并派人戍守郑国,最后晋也被迫退兵,郑国转危为安,这是...

左传中的外交辞令例子
一、互谅之中争取双赢。《烛之武退秦师》 中,秦晋围郑,郑知必亡,若一味嘴硬,定会大祸临头,但是烛之武坦然承认将亡之事实,一方面分析郑国灭亡是个损失,而秦多劲敌同样不利;另一方面分析郑国保全是个胜利,而秦留一个东道主同样是胜利。正是灭郑则双败,留郑则双赢,秦穆公只好欣然从命。《郑...

对《烛之武退秦师》进行翻译
这是一篇记述行人辞令的散文。郑国被晋、秦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去说退秦军。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一番说辞,便说服了秦君,撤出围郑的军队,并且派兵帮助郑国防守,最后晋军也不得已而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这篇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

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用哪些事实和事理说服秦伯退兵?其中哪一点最关键...
1、烛之武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引起对方好感。2、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亡郑”、“陪邻”、“舍郑”,皆对秦国有害无益。3、陈述保存郑国,对秦国有好处 4、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旧事重提,触及秦伯的恨处,说明晋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并分析晋国贪得无厌,后必“阙秦”。烛之...

烛之武退秦师翻译
烛之武临危受命,不畏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写作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两点。其一,郑国曾两次得罪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

之武退秦师及其翻译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烛之武退秦师》的原文
在《烛之武退秦师》的原文中,讲述了晋侯与秦伯因郑国的不忠而联合围攻郑国。郑国危在旦夕,佚之狐建议让烛之武说服秦君撤军。烛之武虽年迈,但被郑文公说服后,深夜缒城而出,以巧妙的外交辞令打动了秦伯。他指出,灭郑对秦并无益处,反而会削弱秦国而使晋国得利,提议让郑国成为秦国的东道主,互通有...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和翻译
《烛之武退秦师》是春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左丘明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烛之武以一己之力,凭借对时局的洞若观火和过人的辩才,终于使郑国免于灭亡,其临危不惧、解除国难的精神以及能言善辩的杰出外交才能,为人赞叹。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

秦晋肴之战的外交辞令
肴之战》中有三段外交辞令,人物的身份不同,地位不同,处境不同,各有其鲜明的个性特点。 A.弦高在“将市”的途中遇到伐郑的秦师,急中生智,一番犒师的辞令,说得是那么谦恭有礼,热情周到,同时柔中有刚,明确暗示出郑国早有准备,决心迎敌。弦高意在言外的话语,使孟明逡巡不进,领师而回。 B.皇武子奉郑君之...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及注释
3、详略得当,说理透彻。文章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是一篇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语言的分寸,掌握得恰到好处。全部说辞只有短短的125个字,却说了五层意思,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逼紧,句句动人,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其语言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汪党14727478691问: 烛之武退秦师外交辞令的特点 -
甘孜县肠多回答: 烛之武看准了秦晋联合攻郑各有所图,而若取郑则客观上只会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无利,还会招祸.若秦穆公明白了这一层,就很可能反过来弃晋帮郑,烛之武【抓住了秦穆公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终于打动了对方】.而烛之武的说辞更妙之处在于他【心里处处为郑着想,但口口声声说的是为秦,这就容易被秦伯接受】.整段说辞,【分析利害,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紧逼,句句打动对方】,显示出极强的说服力.

汪党14727478691问: 烛之武退秦师中 烛之武用了什么计谋 -
甘孜县肠多回答: 烛之武以退为近,老成持重. 接着,烛之武利用了秦人贪婪多疑的心理,许以利益,“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其外交辞令暗含称臣之意,引诱秦穆公自己得出亡郑对秦无益,存郑有益的结论.让秦觉得无须通过战争就可...

汪党14727478691问: 高一语文 分析烛之武退秦师与崤之战外交辞令的特点 -
甘孜县肠多回答: 烛之武看准了秦晋联合攻郑各有所图,而若取郑则客观上只会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无利,还会招祸.若秦穆公明白了这一层,就很可能反过来弃晋帮郑,烛之武【抓住了秦...

汪党14727478691问: 烛之武的外交辞令为什么能打动秦穆公而且还达到了
甘孜县肠多回答: 烛之武的外交辞令为什么能打动秦穆公,而且还达到了退其师并意外结盟的目的? 如果秦国处在绝对强势的状态,即秦伯有权决定郑亡之后对郑国土地的怎样处理的话,秦伯完全可以不考虑烛之武的话,但事实却不是这样,晋国之强在当时是不可动摇的!更何况虽然以往秦伯经常对晋国加以援手,与晋文公之间也有“翁婿”这一层关系,但目前晋国正处在扩张的态势中,不能不考虑秦国将来的发展方向.烛之武的话是非常符合秦国发展利益的,因此秦伯宁肯破了秦晋之盟,也选择与郑结盟,这是从国家发展角度出发的最佳策略.

汪党14727478691问: 烛之武退秦师的第三段,烛之武是如何劝退秦师的? -
甘孜县肠多回答: 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别的国家把远地作为(秦国的)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国力雄厚...

汪党14727478691问: 比较烛之武与曹刿的异同 -
甘孜县肠多回答: 两篇文章都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战例,甲文中曹刿论战主要靠战前准备和战争时的谋略,而烛之武退秦师主要靠外交. 烛之武退秦师的这段说辞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外交辞令.其绝妙之处整个说辞没有一句是站在郑国的利益上替郑国着想,而是处处站在秦国的利益上替秦国着想,最终说服秦君. 曹刿深谋远虑,富有政治、军事才能;庄公虽平庸却不是一个昏君;烛之武深明大义、不卑不亢,能言善辩;郑伯能引咎自责,从谏如流,善做思想工作.

汪党14727478691问: 《烛之武退秦师》文章全文 -
甘孜县肠多回答:[答案] 九月甲午(1),晋侯、秦伯围郑(2),以其无礼于晋(3),且贰于楚也(4).晋军函陵(5),秦军晋南(6).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7):“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

汪党14727478691问: 《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的话表现了外交辞令中“婉曲”这种表达方式的是 A.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
甘孜县肠多回答: B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白“婉曲”修辞法的意义和作用.“婉曲”就是委婉含蓄的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题中,A、C、D三句的意思都很明显,只有B句,委婉含蓄地把“亡郑”对“君”并无好处的意思表达了出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