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关于来世

作者&投稿:宥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济群法师禅语
济群法师禅语精选 1. 有人觉得可以不要在乎来世,反正来世我们也不知道;也不必在乎今世的行为,反正来生也不记得今生。可是生命是因缘因果的相续,我们今天的思想.行为,必将会成为我们心态.人格及社会关系的组成因素,直接影响未来生命的发展。我们可以认为不必为未来的生命负责,但未来必须承受现在行为带来的后果。 2. ...

济群法师经典佛学禅语大全摘抄
60、世间的痛苦与快乐是相互依赖的,谁也离不开谁。 济群法师幸福篇禅语大全 1、人类所作所为与幸福人生背道而驰,所以尽管人们拼命追求幸福,但却总是得不到人生的幸福。 2、幸福不是一个固定的实体。 3、一般人总是喜欢执著拥有某种条件为幸福,其实世间的幸福是相对的。 4、人类的愿望不同,对幸福的要求也往...

济群法师:我们对因果究竟信到什么程度
同时也说明,他们对业果的认识是极为浮浅的。佛教所讲的因果是三世论,不仅贯穿着我们的今生,也贯穿着无尽的过去和未来。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其中极其微小的一部分。对于不具备宿命通的凡夫来说,既看不到过去,看不到来世,也看不清现在,所以才会心存侥幸。如何才能加深对因果的认识?必须时常亲近善...

济群法师:为什么要皈依三宝 皈依后如何修行
皈依后,应不断忆念三宝功德。就像追星族时刻关注偶像,我们选择三宝作为皈依对象,应思维佛陀的慈悲、智慧和功德,确信只有佛陀能救拔我们于生死,只有佛法是真正的解脱之道,只有僧宝是修行中不可或缺的助伴。强化三宝在心目中的地位,才能将佛法深入内心,与三宝功德相应,最终成就三宝的功德。佛法修行有...

济群法师:商品经济与寺院清净
记者:法师曾将佛教发展中存在的误区现象总结为鬼神化、来世化、哲理化和学术化,作为一种新的发展动向,商业化是否也会对佛教的健康发展构成同样的危害?济群法师:北京有位居士读到《人生佛教在当代的弘扬》(发表于《人世间》创刊号)之后,对我在文中总结的这几点误区现象深表认同。他在来信中还...

济群法师《药师法门的功德利益》
西方净土的教主阿弥陀佛,在因地发了四十八大愿,令众生来世往生极乐;而东方净土的药师如来,在因地发了十二大愿,更为重视人生的现世快乐。所以在佛教徒中自然形成这样一种观念:往生西方念阿弥陀佛,消灾延寿念药师如来。 西方净土的弘扬,一向为教界所重视,相关典籍可谓汗牛充栋;而东方药师法门却鲜少有人提倡,这方面...

济群法师《初入佛门的四点意见》
比如佛教所讲的三世因果,平常人只能看到现世,看不到前生也看不到来世,这种情况怎么办呢?只有以信仰来接受。平时,我们已经习惯于依赖自己的感觉,但我们的感觉是不可靠的:坐飞机时,我们感觉不到飞机的运动,其实飞机跑得很快;坐船时,我们看到两岸的青山在移动,其实是船在跑。正因为我们的感觉常常是错觉,所以我们在...

济群法师:为什么要皈依三宝 皈依后如何修行
济群法师:为什么要皈依三宝 皈依后如何修行 许多人只是将皈依当作获得佛教徒资格的形式,很少意识到它对修行有多么重要。其实,整个佛法修行都未离开皈依的内涵。我们所皈依的佛、法、僧三宝,代表着佛法的全体,缺少任何一宝,都是不完整的。学佛,从皈依外在的三宝开始,最终在自己生命中实践内在的三宝...

日常法师在广论开示中常说的老和尚是谁
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法,是如古佛所说,而古佛也是如理宣说,随自性而说,佛法讲的“法尔如是”。净空老和尚讲的是真正的佛法,也是如佛所说,是真正能够帮助我们离苦得乐、破迷开悟、转凡成圣的佛法。他老人家不为名不为利,只为正法久住世间,只为众生早日脱离六道苦海,往生极乐,他老人...

人 真有前生和来世吗?
又如,在一群人中哪一个是你的父亲?你不能说没关系,只要是男人都可当父亲。你的答案只可能是:没有一个是你的父亲,或是只有一个是你的父亲。这才是真理! 你不能说,我喜欢那一个法门,那一个就是真的,十万八千法门,随便让你选哪一个,都会达到最高的境界。这听起来是很洒脱的,但问题是轮回观之间有如此多...

山叙17090537063问: 佛与众生的根本差别在哪里·如果没有「我」谁在成佛和流转·究竟什么是「我」·济群法师 -
孟津县酞丁回答: 佛与众生的根本差别在哪里 济群法师问:佛与众生的根本差别在哪里?如何跨越?济群法师答:佛与众生之间,在一般人的感觉中,似乎有着天渊之别.事实上,距离并不是那么遥远.《六祖坛经》有句话,叫做“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

山叙17090537063问: 济群法师:用佛法智慧解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孟津县酞丁回答: 其实佛法是这样看夫妻、子女及男女关系、朋友关系的.佛教发现,今生作为家人、夫妻子女、亲友、恋人的关系,前世都有莫大的因缘.能够在一起,一般分属下列三种关系: 1、来报恩的:彼此之间和和美美,相亲相爱,这是彼此来报恩的; 2、来讨债的:彼此之间彼此吵吵闹闹,矛盾不断,却又不离开,这是彼此来讨债的; 3、来还债的:彼此之间彼此关系冷冷淡淡,凑合着过日子,这就是彼此来还债的.

山叙17090537063问: 济群法师:轮回是看不见的,应如何理解呢 ? -
孟津县酞丁回答: :xianhua:suixi:zantan南无阿弥陀佛!顶礼济群法师!“轮回,其实是内心迷惑的显现,根源就在我们的心.”

山叙17090537063问: 济群法师:如何在修行中根治情执
孟津县酞丁回答: 情,来自无尽生命的积累,力量巨大.若想根除情执,必须从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着手.首先是戒的力量.情的产生须有具体对象,若不接触引发情执的因缘,就不会由此导致情感执著.即使过去生中积累了一些宿缘,若能以戒律严加防范、守护,缘也不易成熟.其次是定的力量.面对引发情执的外境,若能以观照力系心一境,心就不易为其左右.第三是慧的力量.以智慧透彻情的虚幻本质,就能在根本上铲除情执.情也是因缘所生法,了无自性.当我们产生情执时,不要贪著,也不必害怕.有效的解决方式,是以正见照破它,将其消融于智慧观照中.

山叙17090537063问: 济群法师:为什么说一切法都是佛法 -
孟津县酞丁回答: 破法执,不应执着于法,不应执着于非法.“何期自性,本来清净”.只要心中存有一法在,就与自性不相应,因为自性本来是清清净净,一法不立的.成佛是无得而得,因为众生本来是佛,只是恢复我们的本来面目,不需要再有任何外来的东西加于自性之中.众生正因为有所执著,才会掩盖自己本有的佛性,才成为众生.成佛不是得到什么,而是去掉烦恼,不断的舍,舍得干干净净,究竟圆满,烦恼没有了,自性却圆满现前了,便成佛了.佛法如渡河的舟,到达彼岸的时候,舟就没用了,就应该舍掉了.虽然上面这么说,但我们都是凡夫俗子,还没有到达彼岸,一定要多听经学法,选择一个法门实修,不可以执理废事,废了修行.南无阿弥陀佛,理解有限,等待更好的答案.祝师兄早证净土.

山叙17090537063问: 济群法师:律宗的修行和开悟是怎样的 -
孟津县酞丁回答: 名为律宗,实际上不能称其为单独的宗派,戒律是佛制,所有的宗派,都是无条件地要遵守.不过是律师把戒律研究的深入而透彻,而挂以律宗之名.你照着《毗尼日用》,一天24小时观照、修正自己的思想行为,再以别解脱戒,比丘持守250条戒,比丘尼348条戒,无有亏缺,最终一定会与道相会而发明心地,开悟证果不在话下.

山叙17090537063问: 今生,前世与来生有关系吗? -
孟津县酞丁回答: 佛教里所讲的是:前世因为今世果,今世因为来世果.也就是说,前世所做的行为,是你今世所得到的生活,你今世所做的行为是你来世所得到的生活.即俗话所说的“积阴德”.

山叙17090537063问: 怎样证明来世存在 关于来世存在的问题 -
孟津县酞丁回答: 我在某一本书里面看到过.具体是哪一位尊者忘记了.在印度当时,也有很多人不相信前世今生.然后就有一位佛教尊者,让很多国王大臣来做见证.他就说,自己将会投胎到那个大约的位置,家庭.他在嘴里含了一颗宝珠.然后决意(舍弃今生),死亡之后.没有过多久,果然那个地方有一家人,生出来一个小孩,嘴里含着宝珠.而此刻,哪一位死亡的尊者,他的嘴里的宝珠已经消失了.大约就是这个意思.也是为了证明前世今生的存在.当然,我们作为普通人,肯定是很难证明的.毕竟人投胎会有隔阴之迷,一出生啥都忘记了.只有很高境界的菩萨,貌似是八地菩萨(不动地),不退转的意思.这样的菩萨投胎就可以不忘记自己是菩萨身份.这之前的人,投胎都会忘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