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闻之若此正确语序

作者&投稿:钟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桃花源记》有什么的特殊句式?
是(村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人)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的省略。三、省主语:(1)、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释义:山上有一个小洞口,〈小口里面〉隐隐约约好像有些光亮。是“(小口)仿佛若有光”的省略。(2)、便舍船,从口入。释义:渔人就...

文言文为学断句
;“何……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无乃……乎(无乃不可乎?);“可得……欤”(可得闻欤?);“得无……乎”(得无异乎?)等,可以帮助断句。 记住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要把它们拆散,可以减少断句失误。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

小石潭记
2、全石以为底(正确语序:以全石为底) 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3、卷石底以出(正确语序:石底卷以出) 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 修辞手法: 1、闻水声,如鸣佩环。(比喻) 听到水声,好像玉环玉佩相碰击发出的声音。 2、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拟人) 往来轻快敏捷的样子,好像在与游人相互嬉戏。 3、其岸势...

小石潭记 原文翻译
回答:原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pèi)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jiàn)小潭,水尤清冽(liè)。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án)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青树翠蔓(màn),蒙络(luò)摇缀(zhuì),参差(cēn cī)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

求文言文常用字的意思以及如何整理文言文的语序。
4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 (希望) 5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总之) 101-宜 1将军禽操,宜在今日 (适宜,合适) 2诚宜开张圣听 (应当,应该) 102-遗 1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遗失,丢失) 2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遗漏,忽略) 3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 (送给,给予) 4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 (遗踪:遗迹...

文言文18虚词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 2. 文言文十八种虚词用法 一、之 1、代词:代人,代事,代物 例:欲报之于陛下也 悉以咨之 先帝称之曰能 肉食...

高中文言文直译
厌:通“餍”,满足.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翻译】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如果不是使秦国土地减少,(晋国)从哪里取得他所贪求的土地呢?既:已经;封:疆界,这里作动词;阙:侵损、削减;焉:哪里.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翻译】假如没有那个人的支持,我就...

初中课外文言文练习推荐
魏武①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②,不足雄远国,使崔季圭代,帝自捉③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①魏武:曹操。②形陋:指形不高大,貌不威严。③捉:握。(1)下面...

读古书,请注意这几点
(4),词义的褒贬色彩发生了变化。例如,“谤”,古代指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是个中性词。如“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现在,“谤”用于诽谤,指无中生有地说别人的坏话,是个贬义词。以上四种情况,是古今词义变化的主要类型。大量的古今意义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

清独我浊皆世举诗句的正确语序是什么
水清只是清水,水浊仅是浊流,濯缨濯足皆凭自决 ,但这是逆解发挥,若顺取发挥,应是渔父诵歌之意,劝儒者改行道家之路:说「众人皆醉 我独醒」,应有倒过来说「众人皆醒我独醉」之胸襟;由是随波逐浪 ,或能潜移默化,纵无前景,也乐得逍遥(此逍遥自当与个人快乐或缩头乌龟式的安逸详细 分辨...

丙秦18941986024问: "求闻之若此"中"若"的含义 -
贵池区凯塞回答: 先了解“闻”的意思,这里作名词,指消息,"求闻"意思是”寻找(听到)消息“.联系后一句“不若不闻也”,“之”位置是小主语“求闻”和小谓语"若此"之间,(动宾短语作主语,易让人质疑,但是例句很多,“打死人要偿命”“损坏物品照价赔偿”😂)作用是取消句子独立性,使“求闻之若此”作“不若不闻也”的主语.翻译为:听到消息如此,不如不听. 请指正,谢谢!

丙秦18941986024问: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
贵池区凯塞回答:[答案] 闻,即听到.引申为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是,寻到的消息如此,不如不知道.

丙秦18941986024问: 给下面文言文语段中的文字断句: 有 闻 而 传 之 者 曰 丁 氏 穿 井 得 一 人 国 人 道 之 闻 之 于 宋 君 宋 君 使 人 问 之 于 丁 氏 丁 氏 对 曰 得 一 人 之 使 非 ... -
贵池区凯塞回答:[答案]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使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不闻 [参考译文] 宋国有一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井就出去洗...

丙秦18941986024问: 求闻之若此的之是什么意思 -
贵池区凯塞回答: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此句中“之”的用法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译文:像这样听到传闻,还不如不听. 基本字义:1、往:由京~沪.君将何~? 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不得.取~不尽....

丙秦18941986024问: 求穿井得一人 -
贵池区凯塞回答: 百科名片 出于春秋时期宋国的一个典故,意思是打出一口水井后,还可以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不用再派人去提水. 目录 导读 原文 注释 译文 启示 介绍 编辑本段导读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吕不韦组织门客所撰的一部杂家代表著作,...

丙秦18941986024问: 原文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 -
贵池区凯塞回答:[答案] 豕 猪 之 到 往 师 军队 涉 渡过 那个夫和三相似,豕和亥很相似

丙秦18941986024问: 文言文《穿井得人》的最后一句"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怎么翻译? -
贵池区凯塞回答:[答案] 听话听成这样,不如不听.

丙秦18941986024问: 穿井得人中有哪些特殊句式?如省略句,判断句,倒装句 -
贵池区凯塞回答: 1、判断句: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翻译: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 2、倒装句: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翻译:都城的人都谈论这件事,一直传到宋国国君那里. 3、省略句:(丁氏)告人曰. 翻译:丁氏把这件事告诉别人. 现在穿井得...

丙秦18941986024问: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
贵池区凯塞回答: 寻到的消息如此,不如不知道. 原文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使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