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背景

作者&投稿:屈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苏轼的《水调歌头》
(12)大曲《水调歌》的首段,故曰“歌头”。双调,九十五字,平韵。 (13)丙辰: 熙宁九年(1076)。苏辙字子由。 (14)李白《把酒问天》:“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15)牛僧孺《周秦行纪》:“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 是何年。” (16)司马光《温公诗话》记石曼卿诗:“月如无恨月长圆...

《水调歌头》这首古诗的全文是什么?
1、原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序)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的词牌是什么
2、《水调歌头》,是词牌名之一,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水调歌 》,双调九十五字,上片九句四平韵、下片十句四平韵。唐朝大曲有“水调歌”,据《隋唐嘉话》,为隋炀帝凿汴河时所作 。宋乐入“中吕调”,见《碧鸡漫志》卷四。凡大曲有“歌头”,此殆裁截其首段为之。九...

古诗木调歌头全诗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是宋代的苏轼。全文如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 一作:何时;又恐 一作:惟 \/ 唯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

水调歌头的意境
此篇是苏东坡的代表作之一。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蹊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它名为演绎...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写作背景作者表达思想情感鉴赏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写作背景、作者表达思想情感鉴赏 水调歌头 本词调出现较早。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有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头”当为中序第一章。双调,九十五字,押平声韵。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①,把酒问青天。不知天...

仿照水调歌头的意境写作文
调歌头的创作背景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展转在各地为官。 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 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转眼已七年未得团...

苏轼小调歌头全文,及注释
苏轼有作品不是《小调歌头》而是《水调歌头》,作品原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作者:宋朝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shèng)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

月调歌头
皎皎月下,流萤烛火,小松清泉,倚歌对唱;清清月下,衣袂飘扬,万家灯火,泛彩流光;萋萋月下,晓风低吟,秋风扫落叶;昏昏月后,星光点点,通光明大道。月光,轻盈地舞动着洒向这沉睡的大地,风轻轻地吹着,好像吹着悠远的笙箫为那凄婉而又如丁香花一般动人的演出配乐。月光照在松树上,黑云中蓦然增了...

调歌头的翻译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之一,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水调歌》,双调九十五字,上片九句四平韵、下片十句四平韵。唐朝大曲有“水调歌”,据《隋唐嘉话》,为隋炀帝凿汴河时所作 。宋乐入“中吕调”,见《碧鸡漫志》卷四。凡大曲有“歌头”,此殆裁截其首段为之。九十五字...

秋图18442152805问: 水调歌头(词牌名) - 搜狗百科
东西湖区盐酸回答:[答案]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展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这一年的中秋,皓...

秋图18442152805问: 苏轼 水调歌头写作背景 -
东西湖区盐酸回答:[答案] 写作背景: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到密...

秋图18442152805问: 水调歌头的写作背景是什么?水调歌头 写作背景 ,要简洁的,100字左右. -
东西湖区盐酸回答:[答案]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展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

秋图18442152805问: 苏轼写《水调歌头》的背景是什么? -
东西湖区盐酸回答: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展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这一年...

秋图18442152805问: 苏轼的《水调歌头》的创作背景 -
东西湖区盐酸回答: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是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 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能启发人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会让人联想到初生的萌芽的事物;一轮满月,会让人联想到美好的圆满的生活;月亮的皎洁,又会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身上集中了人类许多美好的理想和憧憬.月亮简直被诗化了!苏轼是一个性格很豪放、气质很浪漫的人.当他在中秋之夜,大醉之中,望着那团圆、婵娟的明月,他的思想感情犹如长了翅膀一般,天上人间自由地飞翔着.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秋图18442152805问: 苏轼写水调歌头的背景是什么? -
东西湖区盐酸回答: 水调歌头是苏轼四十一岁中秋节时怀念弟弟苏辙而做的诗,当时苏轼与其弟子由已经六七年不见了.苏轼当时正任密州知府,官场失意.全篇充满苏轼贯有的浪漫主义色彩,一首被广为流传的中秋节诗歌.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展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这一年的

秋图18442152805问: 苏轼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写的《水调歌头》? -
东西湖区盐酸回答: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作者在密州太守任上,政治上失意(王安石变法,政见不合自求外放,本想能与弟苏辙相见,从开封到杭州到密州,仍无望),与第已经七年不见.中秋对月不免抑郁惆怅,思念亲人,慨叹人生.

秋图18442152805问: 水调歌头写作背景谁可以写? -
东西湖区盐酸回答: 标题 水调歌头 作者 苏舜钦 年代 宋 内容 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 注释 【注释】:

秋图18442152805问: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写作背景 -
东西湖区盐酸回答: 赏月诗词往往清逸孤寒,东坡这首词直如缥缈于云端,掩映于清辉之间.抒酒问月,有李太白酒仙遗风,一片奇趣横生. 明月皎皎照彻天上人间,天上是孤寒一片,人间是相思无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圆缺,此事古难全”,已是豁达,但“但愿人长久,千里其婵娟”更至乐观诚挚,种种感情交融于月光之下,顿成千古绝唱.胡仔评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出,余词尽废.”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