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渤辨石钟山记原文及翻译

作者&投稿:泣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游石钟山记原文及翻译
昔郦氏注《水经》,载石钟山,以为风起微波,激石有声,不详其故。东坡夜舣渔舟山上,听其所以鸣者,本石多窍,遂为辩,以补其遗。丙午春,余过湖口。临渊上下,两山皆若钟形,而上钟尤奇。是时水未涨,山麓尽出。缘石以登,若伏轼昆阳,桂旗矛戟,森然成列。稍深,则纵观咸阳,千门万户,...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的独怎么译还有整个句子的翻译_百 ...
“独”的翻译:特地。“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译文: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特地和苏迈坐着小船到断壁下面。到断壁下面。出自《石钟山记》。《石钟山记》简介 《石钟山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游石钟山后所写的一篇考察性的游记。文章通过记叙对石钟山得名...

翻译《石钟山记》
题记:这是篇带考辨性的游记,其中固然有以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拟、亲身的感受写景状物;同时还有在此基础上生发而出的雄辩的驳论,透辟的说理。全文如行云流水,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很能代表苏轼散文文、情、理并茂的特点。译文:《水经》上说:“彭蠡湖的入口处,有一座石钟山。”郦道元注解认为,“...

文言文翻译:石之铿然有声音,所以皆是也,而独以此钟何哉
苏轼《石钟山记》原文+注释+赏析石钟山记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捕,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木包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

苏轼石钟山记原文赏析鉴赏
苏轼《石钟山记》原文|赏析|鉴赏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

苏轼石钟山记原文鉴赏赏析和解读
苏轼《石钟山记》原文、鉴赏、赏析和解读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①,枹②止响腾,馀韵徐...

“汝识之乎”中“识”是什么意思?
  汝识(zhì)之乎:你知道那些(典故)吗?识,知道【出处】《石钟山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游石钟山后所写的一篇考察性的游记。【原文】《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是说也...

<<石钟山记>>和<<游褒禅山记>>的中心
石钟山记》《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

石钟山记 课下注释
8磬(qing4声):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 9李渤:唐朝洛阳人,写过一篇《辨石钟山记》。 10遗踪: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 11南声函胡: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函胡,同含糊。 12北音清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越,高扬。 13桴(fu 2声)止响腾:鼓槌停止了(敲击)...

镗鞳怎么读什么意思
镗鞳读法:tāng tà;镗鞳,汉语词语,象声词,指钟鼓声,出自宋·苏轼《石钟山记》。原文选段: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

益馥19635823956问: 李渤《辨石钟山记》翻译 -
松滋市海伦回答:[答案] 水经注》上面说:“洞庭湖的出口处,有山名石钟山.”郦道元认为下面对着深潭,微风鼓动波浪,水和石互相碰撞,声音响亮好像是大钟一般,于是授予它这个称呼.有隐居的人,在湖东钓鱼,沿着水流走到尽头(到了)这个地方.于是...

益馥19635823956问: 辨石钟山记 翻译《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因受其称.有幽栖者(隐居的人,即李渤自称... -
松滋市海伦回答:[答案] 水经注上面说:“洞庭湖的出口处,有山名石钟山.”郦道元认为下面对着深潭,微风鼓动波浪,水和石互相碰撞,声音响亮好像是大钟一般,于是授予它这个称呼.有隐居的人,在湖东钓鱼,沿着水流走到尽头(到了)这个地方.于是登...

益馥19635823956问: 游石钟山记原文及翻译 -
松滋市海伦回答:[答案] 石钟山记 苏 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益馥19635823956问: 李勃《辨石钟山记》完成题目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因受其称.有幽栖者(隐居的人,即... -
松滋市海伦回答:[答案] 1.(1)蕴含 (2)沿袭 (3)这 (4)众多 2.“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3.D 4.(1)向住在水滨的... (2)否定.“如善长之论,则濒流庶峰,皆可以斯名贯之” 6.“然是说也,余尤疑之……何哉?”“笑李渤之陋”.

益馥19635823956问: 春在堂随笔 译文 急求答案,谢谢帮助!! -
松滋市海伦回答: 《春在堂随笔》 原文: 东坡《石钟山记》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至今游石钟山者,皆以坡语为然.余亲家翁彭雪琴侍郎……驻江西最久,语余云:湖口县钟山有二,一在城西,滨鄱阳湖,曰上钟山;一在城东,临大江,曰下钟山[1],下钟...

益馥19635823956问: 高一语文问题,关于石钟山记文中引用了无射、歌钟两个典故有何作
松滋市海伦回答: 石钟山记 原文: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益馥19635823956问: 石钟山记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 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 置水中,虽... -
松滋市海伦回答:[答案] 1、B 2、C 3、D 4、(1)被敲打时铿锵作响的山石,到处都是这样,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2)郦道元见到的和听到的,大概和我的见闻相同,可是(他)说得不够详尽.

益馥19635823956问: 寻找春在堂笔记的翻译 -
松滋市海伦回答: 原文: 东坡《石钟山记》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至今游石钟山者,皆以坡语为然.余亲家翁彭雪琴侍郎……驻江西最久,语余云:湖口县钟山有二,一在城西,滨鄱阳湖,曰上钟山;一在城东,临大江,曰下钟山[1],下钟山即东坡作记处...

益馥19635823956问: 英语翻译《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因受其称.有幽栖者(隐居的人,即李渤自称),寻纶... -
松滋市海伦回答:[答案] 水经注上面说:“洞庭湖的出口处,有山名石钟山.”郦道元认为下面对着深潭,微风鼓动波浪,水和石互相碰撞,声音响亮好像是大钟一般,于是授予它这个称呼.有隐居的人,在湖东钓鱼,沿着水流走到尽头(到了)这个地方.于是登岩过岭,穿越...

益馥19635823956问: 英语翻译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石钟山记》 -
松滋市海伦回答:[答案] 我因此写下了这篇记,是因为感叹郦道元(记叙)的(过分)简单,并且嘲笑李勃的鄙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