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信+的成语典故

作者&投稿:塞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诚信的成语典故20字?
一诺千金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

坚守诚信的成语和名言
一、坚守诚信的成语:一诺千金 读音:yí nuò qiān jīn 释义:指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也叫千金一诺。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译文:的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的一个诺言。近义词:言而有信。反义词:言而无...

有关诚信的典故
诚信的典故成语故事篇6最初,晋国侠客毕阳的孙子豫让给范、中行氏做大臣,但并未受到重用,于是他就投效知伯,得到宠信。后来韩、赵、魏三国瓜分了知伯的土地。其中赵襄子最痛恨知伯,把知伯的头盖骨拿来作饮器。这时豫让逃到山里说:“唉!志士为了解自己的人而牺牲,女子为喜欢自己的人而打扮,所以...

关于言而有信的典故
18、会给世界带来美好,或是一个健康的小孩,一片花园,或者是一个言而有信的社会状况;19、我是个言而有信的人。20、比赛过后,皮涅拉开玩笑道,他们对先前的赌注得言而有信:赢球的留在总统府,输球的下矿。言而有信的典故相关 文章 :1. 关于言而有信的成语典故 2. 言而有信寓言故事 3...

国家之信的成语典故
连忙上前阻止。曾子说,你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会不信任你。说着,就把猪杀了。曾子不欺骗孩子,也培养了孩子讲信用的品德。5、季布重诺 秦朝末年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重诺言,讲信用。人们都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朋友的帮助,才幸免于难。而有信,自然会得到大家的。

和诚信有关的成语和典故
诚信格言 诚信格言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民无信不立 ———孔子 没有诚实哪来尊严 ———西塞罗 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 ———富兰克林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 失信就是失败 ———左拉 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 ———拉罗什富科 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才是长...

关于诚信的典故
琳琅故事会

修身之信的成语典故
百姓对于这种做法感到很奇怪,没有人敢去移动这块木头的。随后,商鞅又布告国人,能移动那块木头的人给50金。这时,终于有个胆大的人移动了这块木头,商鞅立马就给了他50金,以表明诚信不欺。这一立木取信的效果立竿见影,使百姓相信了新法可信,从而推行了新法。正是商鞅这种言而有信的做法,才...

关于带信字的成语大全
2. 【出自】:三国·魏·嵇康《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苟卜筮所以成相,虎可卜而地可择,何为半信而半不信耶?”二:渺无音信[ miǎo wú yīn xìn ]详细解释 1. 【解释】:指毫无消息。亦作“渺无音讯”。2. 【出自】:巴金《发的故事·窗下》:“你不能就这样渺无音信地丢开...

商鞅立木是不是信的成语?
商鞅立木 是关于诚信的历史故事,但不是成语。商鞅立木建信是战国时期发生在秦国国都的一个事件。当时商鞅变法推出新法令,怕民众不信任,放了一根木头在城墙南门,贴出告示说:如有人将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赏十金。所有民众都不信。直到将赏金提升至五十金时,才有一壮士将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如约赏给...

函彦15991799978问: 关于诚信的成语故事五个? -
掇刀区贝儿回答: 【一诺千金】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立木为信】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下令在...

函彦15991799978问: 求两个关于诚信的古代成语故事! -
掇刀区贝儿回答:[答案] 1. 晏殊信誉的树立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 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

函彦15991799978问: 关于成信的成语的典故 -
掇刀区贝儿回答: 您好!【曾子杀猪】 是讲古时一个叫曾子的人,有一天,曾子的妻子哄骗孩子说在妈妈集市回来后杀猪给儿子吃,曾子得知后真的将猪杀了.故事告诉我们为人要诚信,答应的事一定要做到.【另附】 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 http://wenwen.sogou.com/z/q870056321.htm http://wenwen.sogou.com/z/q706703016.htm

函彦15991799978问: 列举有关诚信的成语或格言比如史记故事里的:烽火戏诸侯、尾生抱柱、曾子杀猪、立木为信. -
掇刀区贝儿回答:[答案] 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函彦15991799978问: 几个关于诚信的成语故事 -
掇刀区贝儿回答:[答案] 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

函彦15991799978问: 关于诚信的成语故事典故 -
掇刀区贝儿回答: 一诺千金 源于《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季布是秦朝末楚国的义士,他生性耿直,乐善好施,特别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困难再大,他都一定要设法办好,所以深受当时人们的赞誉.季布在项羽手下时,曾多次打败刘邦,项羽兵败自杀,刘邦...

函彦15991799978问: 几个关于诚信的成语故事 -
掇刀区贝儿回答: 立木为信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

函彦15991799978问: 关于诚信的成语故事除了立木为信烽火戏诸侯还有那些 -
掇刀区贝儿回答:[答案] 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祸殃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

函彦15991799978问: 国家之信的成语典故 -
掇刀区贝儿回答: 1、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

函彦15991799978问: 和诚信有关的成语和故事 -
掇刀区贝儿回答:[答案]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桥)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意思是一名叫尾生的男子和爱人约定在桥下相会,可是那夜大雨滂沱,女子没有遵守约定,尾生被水淹没.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