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之信的成语典故

作者&投稿:应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国家之信的成语?~

令行禁止
【拼音】: lìng xíng jìn zhǐ
【解释】: 下令行动就立即行动,下令停止就立即停止。形容法令严正,执行认真。
【出处】: 《管子·立政》:“令则行,禁则止,宪之所及,俗之所破。如百体之从心,政之所期也。”
【举例造句】: 以一新进小生,摧抑豪猾,乡中十余万人,令行禁止,赌盗之风顿息。 ★清·梁启超《诗话》
【拼音代码】: lxjz
【近义词】: 雷厉风行
【反义词】: 温文尔雅、和风细雨
【灯谜】: 立定;红绿灯;十字街头亮红灯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政策等
【英文】: strict enforcement of orders and prohibitions

【一诺千金】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立木为信】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

【曾子杀彘】有一次,曾参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儿子吵着要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儿子去,便对他说回来就杀猪给他吃。儿子听了,非常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
这话本是哄儿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
【尾生抱柱】相传尾生与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久候女子不到,水涨,乃抱桥柱而死。
【君子之约/童叟无欺】孔子东游的时候与一个叫项橐的小儿比试,各出一题,互为应对,胜者为师。孔子输后,果真拜项橐为师。这就是君子之约和童叟无欺的典故。

1、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

2、一诺千金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3、言而有信

一个晴朗的早晨,曾子的妻子梳洗完毕,换上一身干净整洁的蓝布新衣,准备去集市买一些东西。她出了家门没走多远,儿子就哭喊着从身后撵了上来,吵着闹着要跟着去。孩子不大,集市离家又远,带着他很不方便。

因此曾子的妻子对儿子说:“你回去在家等着,我买了东西一会儿就回来。你不是爱吃酱汁烧的蹄子、猪肠炖的汤吗?我回来以后杀了猪就给你做。”这话倒也灵验。她儿子一听,立即安静下来,乖乖地望着母亲一个人远去。

曾子的妻子从集市回来时,还没跨进家门就听见院子里捉猪的声音。她进门一看,原来是曾子正准备杀猪给儿子做好吃的东西。她急忙上前拦住丈大,说道:“家里只养了这几头猪,都是逢年过节时才杀的。

你怎么拿我哄孩子的话当真呢?”曾子说:“在小孩面前是不能撒谎的。他们年幼无知,经常从父母那里学习知识,听取教诲。如果我们现在说一些欺骗他的话,等于是教他今后去欺骗别人。虽然做母亲的一时能哄得过孩子,但是过后他知道受了骗,就不会再相信母亲的话。这样一来,你就很难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了。”曾子的妻子觉得丈夫的话很有道理,于是心悦诚服地帮助曾子杀猪去毛、剔骨切肉。没过多久,曾子的妻子就为儿子做好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4、曾子杀猪

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闹着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说,你不要去了,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要杀猪,连忙上前阻止。曾子说,你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会不信任你。说着,就把猪杀了。曾子不欺骗孩子,也培养了孩子讲信用的品德。

5、季布重诺

秦朝末年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重诺言,讲信用。人们都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朋友的帮助,才幸免于难。而有信,自然会得到大家的。



信以为真闲庭信步昂首信眉 言而有信我列举这四个成语中的信的意义各不相同,其中.... 信以为真的信是相信,信赖;闲庭信步的这里的信是闲散,逍遥自如的轻松状态;昂首信眉这里的信,通“伸”。形容意气昂扬,不随波逐流言而有信的信是指诚信,信用。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


关于诚信的成语典故
5、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 这个不细说了,大家都知道,小学课本都学过商鞅变法前为了取信于民,立木为信的故事。商鞅在以后新法推行上也确实做到了诚信,从不徇私枉法,太傅公子虔和太子的老师公孙贾犯法也不能免罪。商鞅为人残忍刻薄,推行新法,杀人无数,死者尸骨如山,泾河为之断流。到后来出行必须...

关于诚信的成语典故
关于诚信的成语典故有曾参杀猪、一诺千金。1、曾参杀猪 曾参,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儒学家,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他博学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孩子吵着要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孩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将家...

关于诚信的典故,成语,,古训,格言N
【温恭直谅】:温恭:温和谦恭;直谅:性格正直,能谅解人。指和气、谦恭、正直、诚信的高尚品德。【脩辞立诚】:原指整顿文教,树立诚信,后多用以指撰文要表达作者的真实意图,不可作虚饰浮文。诚信格言 1、人之交往在于诚,世之安宁要靠信。2、国有诚信必兴,家有诚信必和,人有诚信必贤。3...

关于诚信的成语典故
诚信的成语典故如下:立木为信、食言而肥。1、立木为信。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

成语故事点评?
成语故事是什么 成语故事是“立木取信”,人物:商鞅,主题:家国之信 ⑹ 孩子读完一个故事,家长怎样写评语 孩子的表达能力有很大的进步,能完整地复述故事的内容,对于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介绍得很清晰,能正确地使用一些形容词、动词和成语来表达故事情节。 ⑺ 请用比较准确的成语或四字短语...

诚信的成语典故有哪些?
诚信的成语典故简短如下:关于诚信的成语故事有:曾子杀猪、立木为信、一诺千金、一饭千金、宋濂借书。1、曾子杀猪。故事梗概:曾子的妻子到集市去,她的儿子一边跟着她一边哭泣。他的母亲(曾子的妻子)说:你回去,等我回家后为你杀一头猪。妻子到集市后回来了,曾子就要抓住一头猪把它杀了,妻子...

关于诚信成语的典故
关于诚信成语的典故,详细介绍如下:一、一诺千金:1、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受到大家的赞扬。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部下,曾几次献策,使刘邦的军队吃了败仗。刘邦当了皇帝后,想起这事,就气恨不已,...

诚信有关的成语典故
诚信有关的成语典故有立木为信、一言九鼎、曾子杀猪,具体如下:1、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悼悼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

有关信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逸事及其他经典论述
关于信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逸事和经典论述如下:一、名言警句:1、信者,人心也。人心实,则信也。——韩非子 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3、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4、诚信是人际交往的基础。——鲁迅 5、信用出黄金,因为黄金比信用易得。——培根 二、成语典故:1、...

关于交友之信的成语故事?
八拜之交 典故 韩魏公留守北京,李稷以国子博士为漕,颇慢公。公不为较,待之甚礼。俄潞公代魏公为留守,未至,扬言云:“李稷之父绚,我门下士也。闻稷敢慢魏公,必以父死失教至此。吾视稷犹子也,果不悛,将庭训之。”公至北京,李稷谒见,坐客次,久之,公着道服出,语之曰:“而父吾客...

绥棱县17063554151: 国家之信的成语典故 -
狂朱骨肽: 1、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

绥棱县17063554151: 关于诚信的成语故事典故 -
狂朱骨肽: 一诺千金 源于《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季布是秦朝末楚国的义士,他生性耿直,乐善好施,特别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困难再大,他都一定要设法办好,所以深受当时人们的赞誉.季布在项羽手下时,曾多次打败刘邦,项羽兵败自杀,刘邦...

绥棱县17063554151: 关于诚信的成语故事五个? -
狂朱骨肽: 【一诺千金】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立木为信】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下令在...

绥棱县17063554151: 有关国家诚信的名言和故事有关国家之间守信的名言和故事
狂朱骨肽: 汉朝的开国功臣韩信,处幼时家里很贫穷,常常衣食无着,他跟着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饭剩菜过日子.小韩信白天帮哥哥干活,晚上刻苦读书,刻薄的嫂嫂还是非常...

绥棱县17063554151: 求两个关于诚信的古代成语故事! -
狂朱骨肽:[答案] 1. 晏殊信誉的树立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 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 《郁离子》中记载了一个因失信而...

绥棱县17063554151: 诚实守信的故事 -
狂朱骨肽: 一、韩信 韩信落魄的时候,一个漂母给他饭吃,韩信离开她的时候,告诉她以后一定来报答她.后来韩信做了楚王,不忘旧恩,奉黄金千两以漂母 二、宋庆龄 宋庆龄有一次与一所小学约定去看望小学生,可是...

绥棱县17063554151: 关于成信的成语的典故 -
狂朱骨肽: 您好!【曾子杀猪】 是讲古时一个叫曾子的人,有一天,曾子的妻子哄骗孩子说在妈妈集市回来后杀猪给儿子吃,曾子得知后真的将猪杀了.故事告诉我们为人要诚信,答应的事一定要做到.【另附】 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 http://wenwen.sogou.com/z/q870056321.htm http://wenwen.sogou.com/z/q706703016.htm

绥棱县17063554151: 求有关诚信的古诗词和小故事(成语典故) -
狂朱骨肽: 诚实,就是忠诚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就是遵守诺言、不虚伪欺诈.“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古话,都形象地表达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品质.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人们不但为诚实...

绥棱县17063554151: 成语立木为信是那位古人说出来的成语 -
狂朱骨肽: 不是说出来的,是有典故的. 出自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里的商鞅变法“立木为信”. 商鞅变法:商鞅对秦孝公说:“一个国家要富强,必须注意农业,奖励将士;要打算把国家治好, 必须有赏有罚.有赏有罚,朝廷有了威信,一切...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