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活用

作者&投稿:冻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中找出善于比喻巧遇比喻的句子并说明_百度知 ...
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中找出善于比喻巧遇比喻的句子:1、“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意思是: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的东西,却举不起一片羽毛。2、“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意思是:视力足以看清秋天野兽毫毛的尖端,却看不见一车子的柴禾。《齐桓晋文之事》通过孟子游说齐宣...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的成语解释
【用法分析】:适用于与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的'意思相吻合的上下文语境之中。【读音预警】:倡导普通话,请按照音标【míng chá qiū háo zhī m,ér bù jiàn yú xīn】采用标准四声阅读。【出处说明】:《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明察秋毫是何意?出自于哪?
“明察秋毫”形容目光敏锐,连极小的事物都看得清楚。此典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战国时,有一次齐宣王请求孟子讲述有关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孟子回答说:“孔子的学生只学仁、义、道、德,从来没听说过以武力称霸的事,所以我不会讲。不...

人不能有所蔽,有所蔽则能见秋毫,不见舆薪
人不能被某些表象所蒙蔽,倘若为表象所蒙蔽,则即便为人精明,却只能看到小节,看不到大处。明察秋毫,不见舆薪 解释: 目光敏锐,可以看清鸟兽的毫毛,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为人精明,只看到小节,看不到大处 出处: 先秦·孟轲《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

明察秋毫什么意思?
意思是:形容眼力好到可以看清极其细小的事物。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一切,也指视力很好。察:看出。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生的细毛。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原文:“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译文:(我的)眼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末梢,却看不到整车的柴草。’那么,大王...

秋毫中的秋毫指的是什么
秋毫一词中的秋毫指的是秋季里新生出来的细小毫毛,通常用来比喻极细微的事物或者极小的数量。秋毫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梁惠王上》中,原文为: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的视力能够敏锐到看清楚秋天新生出来的细小毫毛,但是却看不到一大车柴火,那么...

一孔之见,明察秋毫的古代名人是谁?
2、“明察秋毫”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原文相关片断如下:“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解释】明:眼力;察:看清;明察:看清楚;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比喻极其细小的东西。鸟类到了秋天,重新生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形容眼力可以看清极其细小的东西,也指视力...

明察秋毫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明察秋毫的成语解释及意思如下:明察秋毫的释义是:《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形容目光敏锐,连极细小的东西也能看得出来。察:看出。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生的细毛。例句:公安干警明察秋毫,找出了作案的主谋。知识扩展 1.心理学角度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明察秋毫”反映了一个人...

人不能有所蔽,有所蔽则能见秋毫,不见舆薪请问这句
人不能有所蔽,有所蔽则能见秋毫,不见舆薪。现代汉语的意思是:作为一个人不能被某些表面现象所蒙蔽,如果被表面现象所蒙蔽,就只能看见秋毫一样细小的东西,却看不到一车柴草那样大的东西。这句话是从战国时代《孟子·梁惠王上》的一句话演化来的,孟子的原话是:“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

明察秋毫是褒义还是贬义
出自:三国魏·曹植 《与吴季重书》:“想足下助我张目宽纵小人,自以为明察秋毫,而实则反助小人张目。”1、拼音:míng chá qiū háo。2、出处:(孟子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齐宣王)曰:“否。”(《...

厍峡17661747986问: 下列加点的字均有词类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 -
硚口区安络回答: B①形容词用作名词/②⑦⑩名词用作动词/③形容词用作动词/④名词状语/⑤⑥形容词意动/⑥⑨动词意动

厍峡17661747986问: 找出活用的词并解释卧龙跃马终黄土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老吾老.幼吾幼.未修关西卒朝秦楚,莅中国 -
硚口区安络回答:[答案] 1、卧龙跃马终黄土 黄土,名字作动词,成为黄土. 出处:杜甫《阁夜》:“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卧龙跃马分别指诸葛亮和公孙述.贤愚同尽之意.无论是贤能如诸葛还是愚昧同公孙最终都成了黄土.是诗人的感慨. 2、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

厍峡17661747986问: 找出活用的词并解释 -
硚口区安络回答: 天下:名词作状语,天下的人;手拿鞭子并鞭打天下的人 上:名词作状语,向上;睁大眼睛盯着项王,头发向上竖立 据:名词作动词,占据,依仗;秦孝公凭借依仗肴函之地的险固 贤:名词作状语,贤能的人;尊重贤能的人士

厍峡17661747986问: 指出活用的词并解释 -
硚口区安络回答: 是古非今 “是”和“非”意动用法,以....为是,以...为非 厚此薄彼 “厚”和“薄”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千金一刻 “千金”名词的意动 把...当做千金 里应外合 “里”和“外”方位名词作状语 在里面,在外面 口是心非 “口”和“心”名词作状语 鱼肉百姓 “鱼”和“肉”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做鱼肉一样 前仰后合 “前”和“后”方位名词作状语

厍峡17661747986问: 急求刻舟求剑,幼时记趣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同义词!! -
硚口区安络回答: 1 通假字:置之其坐的坐 反归取之的反 项为之强的强 以土砾凸者为邱的邱 2 一词多义: 自(无自信也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素(又留蚊于素帐中 素昧平生) 3 古今异义:果 果然 是吾剑之所从坠 4 词类活用:鞭数十 鞭字为名词用作动词 5 成语...

厍峡17661747986问: <齐桓晋文之事>重点字词解释 -
硚口区安络回答: 通假字: 1、无以,则王乎:同“已”,止 2、王说:同“悦”,高兴 3、刑于寡妻:通“型”,作榜样 4、为长者折枝:通“肢”,肢体 5、盖亦反其本矣:通“盍”,何不 6、可得闻与:通“欤”,语气词 7、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通“途” ...

厍峡17661747986问: 明察秋毫的出处及意思 -
硚口区安络回答: 拼 音: míng chá qiū háo 释 义: 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出 处: 《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示 例: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清·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厍峡17661747986问: 明察秋毫在古代什么意思
硚口区安络回答: 明察秋毫,谓明细观察秋日兽类的毫毛.极言能敏锐辨别是非,观察细微,不受蒙蔽.语出《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清 沈复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十九:“你明察秋毫,比我们知道的事体多,了解的清楚.”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