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声烛影用来比喻什么人

作者&投稿:束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烛光斧影出自何处?
"王继恩却说:"晋王至矣."宋皇后见赵光义已到,大吃一惊!知道事有变故,而且已经无法挽回,只得以对皇帝称呼之一的"官家"称呼赵光义,乞求道:"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赵光义答以:"共保富贵,勿忧也!"史载,赵光义进入宋太祖寝殿后,"但遥见烛影下晋王时或离席",以及"柱斧戳地"之声,赵匡胤随后去世。...

烛影斧声和金匮之盟是怎么回事呢?
金匮之盟和斧声烛影是宋太祖赵匡胤传位给弟弟宋太宗赵光义而没有传位给儿子赵德昭或者赵德芳的两种解释,金匮之盟说认为赵光义是正常即位,斧声烛影说认为赵光义是弑兄篡位。所有正史或者比较可靠的记载,都侧重于相信金匮之盟,即宋太祖赵匡胤是依照自己与母亲杜太后的约定,临终传位给弟弟赵光义的,目的...

烛影斧声,这说明什么?
烛影斧声,也bai称斧声烛影,是指宋开宝九年du(公元976年)十月壬午夜,zhi太祖赵匡胤大病,召晋王赵光义议事dao(另有记载说,是召太祖第四子赵德芳进宫商议后事,被晋王知晓后未召进宫),左右不得闻。席间有人遥见得烛光下光义时而离席,有逊避之状,又听见太祖引柱斧戳地,并大声说:“好为...

关于烛影斧声,谁能解释一下
斧声烛影是指宋太祖赵匡胤暴死,宋太宗赵光义即位之间所发生的一个谜案。赵匡胤并没有按照传统习惯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弟弟赵光义。[编辑本段]经过 根据记载,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病重,宋皇后派亲信王继恩召次子赵德芳进宫,以便安排后事.宋太祖二弟赵光义早已窥伺帝位,...

北宋最大的疑案《斧声烛影》,以今人的视角,当如何解读?
“斧声烛影”的典故,在官方史料《宋史》中就十二个字:“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其详细经过则主要来源于一个名叫文莹的和尚所写的《续湘山野录》,书中这样写道:俄而阴霾四起,天气陡变,雪雹骤降,移仗下阁。急传宫钥开端门,召开封王,即太宗也。延入大寝,酌酒对饮。宦官、宫妾...

斧声烛影是怎么回事?
斧声烛影是指宋太祖赵匡胤暴死,宋太宗赵光义即位之间所发生的一个谜案。赵匡胤并没有按照传统习惯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弟弟赵光义。根据记载,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病重,宋皇后派亲信王继恩召次子赵德芳进宫,以便安排后事.宋太祖二弟赵光义早已窥伺帝位,收买王继恩为心腹,当...

斧光竹影成语的来历
烛影斧声,也称斧声烛影,是指宋太祖赵匡胤暴死,宋太宗赵光义即位之间所发生的一个谜案。由于赵匡胤并没有按照传统习惯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弟弟赵光义,后世怀疑赵光义谋杀兄长而篡位。事件经过 根据记载,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病重,宋皇后派亲信王继恩召第四子赵德芳进宫...

一段斧声烛影让人浮想联翩,赵匡胤到底因何而死?
其中,坊间流传的斧声烛影之传说,有盖过正史之势。斧声烛影的两个版本 一、《宋史纪事本末》此版本中,赵匡胤有疾病在身。在一个大雪之夜,召见赵光义,嘱咐后事。没有人知道细节,只看见赵光义时不时离席,好像在躲避什么。然后,又听见赵匡胤用柱斧敲地,并且大声说道:“好好做!”没多久,赵匡胤...

到底是斧声烛影还是斧影烛声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著名的“斧声烛影”传说。据说当天晚上星斗灿烂,赵匡胤本来心情不错,但突然间阴风四起,雪雹骤降,于是他找来弟弟赵光义一起喝酒,随侍的人都在外等候。饮宴结束后,大雪已经积了几寸,人们远远望去,只见烛影下闪烁的身影。又听到赵匡胤用斧戳雪的声音,随后他解衣安寝,鼻息...

北宋最大的疑案《斧声烛影》,以今人的视角,当如何解读呢?
赵匡胤的死,很突然,宋史载“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对于皇帝驾崩这样的大事件,写得如此简单,谁在场,是否有遗诏,传位给谁,都没有记载,这是否在掩饰什么?斧声烛影最早的记载出自一个叫文莹的和尚所写的《续湘山野录》,“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

闾信19711591067问: 历史上斧声烛影是什么典故?
册亨县地龙回答: 烛影斧声,也称斧声烛影,是指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暴死,宋太宗赵光义即位之间所发生的一个谜案.世人怀疑赵光义谋杀兄长而篡位.根据记载,开宝九年(976...

闾信19711591067问: 斧声烛影是什么意思 -
册亨县地龙回答: 斧声烛影是指宋太祖赵匡胤暴死,宋太宗赵光义即位之间所发生的一个谜案.赵匡胤并没有按照传统习惯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弟弟赵光义. 经过 根据记载,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病重,宋皇后派亲信王继恩...

闾信19711591067问: "斧声烛影"有什么来历?解析一下,谢谢 -
册亨县地龙回答: 烛影斧声,也称斧声烛影,是指宋太祖赵匡胤暴死,宋太宗赵光义即位之间所发生的一个谜案.由于赵匡胤并没有按照传统习惯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弟弟赵光义,后世因此怀疑赵光义谋杀兄长而篡位.

闾信19711591067问: 宋太宗和宋太祖共争一女烛影斧声是什么意思 -
册亨县地龙回答: 烛影斧声,也称斧声烛影,是指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壬午夜,太祖赵匡胤大病,召晋王赵光义议事(另有记载说,是召太祖第四子赵德芳进宫商议后事,被晋王知晓后未召进宫),左右不得闻.席间有人遥见得烛光下光义时而离席,有逊避之状,又听见太祖引柱斧戳地,并大声说:“好为之”(另有记载说“好做,好做”).后晋王光义继位,史称太宗. 对此事件后世议论不一,一说光义谋害太祖篡位;又有说太后杜氏去世前与太祖、赵普立下“金匮之盟”,定下太祖去世后由其弟光义继位,所以当时只是太祖向晋王嘱咐后事,并不是赵光义行篡逆之事. 对此事件史料记载不一,争论一直存在. 若有用,望采纳,谢谢.

闾信19711591067问: 宋太祖的死亡和宋太宗的继位与“烛影斧声”有什么关系? -
册亨县地龙回答: 宋太祖赵匡胤是大宋王朝的开国皇帝,历史上有两个成语都与他有关,分别是“陈桥兵变”和“烛影斧声”.宋太祖赵匡胤本身就是一位有野心、有能力的人,所以他才会能够成功地登上帝位.但是在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晚上赵匡胤却突然去世...

闾信19711591067问: “斧声烛影”是怎么一回事?
册亨县地龙回答: “斧声烛影”是指宋太祖赵匡胤暴死与宋太宗皇帝即位之间所发生的一个谜案.宋太祖赵 匡胤死后并没有按照传统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他的弟弟赵匡义. ...

闾信19711591067问: 烛影斧声是什么典故 -
册亨县地龙回答: ?烛影斧声,是指宋开宝九年,宋太祖赵匡胤大病,召弟弟赵光义议事,两人屏蔽左右,席间有人看见烛光下赵光义时而离席,有躲避的动作,又听见太祖拿斧子砸到地上,并大声说:“好为之”.后赵光义继位,史称太宗.后世就将宋太祖与...

闾信19711591067问: 赵匡胤 烛影斧声 -
册亨县地龙回答: 开宝九年,赵匡胤50岁,晚上和其弟赵光义饮酒,共宿宫中,早晨猝死,留下“烛影斧声”的千古疑案.在“烛影”中赵家兄弟在干什么?“斧声”是弟弟刺杀哥哥的声音还是哥哥处罚弟弟的声音,只有他弟兄二人知道,但其中的哥哥已经猝死...

闾信19711591067问: 北宋最大的疑案《斧声烛影》,以今人的视角,当如何解读? -
册亨县地龙回答: 斧声烛影,给我们传达出来的就是一种悬案,疑案直接关系到宋太祖赵匡胤的死亡,这是毋庸置疑的.千百年来,有很多人,在这件事上有自己的见解,有的人说完全是巧合,有的人说那就是赵光义的阴谋.

闾信19711591067问: 该如何评价“烛影斧声”这个典故? -
册亨县地龙回答: 这个一直是历史疑云,至今仍然没有任何根据可以证明这个典故的真实情况到底是如何的,因为当事人都已经死很久了,若赵匡胤是正常死亡并有意让赵光义继位,那么烛影斧声就该是赵匡胤对赵光义的遗嘱,希望他一统天下.弟承兄业,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赵匡胤是被赵光义所害,那么作为作案者赵光义必然不可能让这件事流传出来,即使还有其他知情人必然已经被灭口或者是知道厉害自己要求外放,因此按照非正常评价就是赵匡胤妇人之仁,既然觉察到自己的兄弟有野心却不动作,最终为赵光义这个野心家所害,这点来看赵匡胤虽然是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却并没有完全掌握帝王心术,以至于留下千古遗憾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