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歌原文及翻译

作者&投稿:语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翻译文言文
农民每到春种时节,妇女和孩子数十人,往来于田中来插秧,一个老者击一面大鼓,鼓声一响,人们(开始)长着歌忙碌地耕作,(歌声、鼓声)整日不断,这叫做秧歌。(根据)南雄(当地)的风俗,每年正月之时,妇女在月光下摆设下茶和酒,用竹簸箕罩住,用青丝的手帕盖在上面,用一根竹筷子倒插在簸箕上...

秧歌[yāng ge]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英文翻译是什么?
秧歌 [yāng ge] [秧歌]基本解释 一种与小歌剧相似的民间舞蹈,用锣鼓伴奏,有的地区也表演故事。中国北方农村广为流行。跳这种舞叫扭秧歌或闹秧歌 [秧歌]详细解释 插秧时在田间唱的劳动歌曲。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三:“月下秧歌四起,方知 桃源 风景,尚在人间。” 苏曼殊 《...

文言文 粤人好歌 翻译 求翻译 快者加分 原文如下
每年春天,妇女男子几十人,到田里插秧,一个老人敲响大鼓,鼓声响一阵,众人的歌声便争相传出,整天都不会停,称其为秧歌。南雄有个风俗,正月里女子在月光下放茶和酒,用竹制簸箕早在上面,用蓝色绢帕覆盖在上面,用一根筷子倒着插在簸箕上,左右两个人敲打,写字来问吉凶,又画花的形状,叫它踏...

大秧歌小说第31回到第33回概要
吴江海见大势已去,吓得魂不附体,在心腹泥鳅的陪同下躲避日军屠城。 日军长官麻生在鸡窝里面找到了狼狈不堪的吴江海二人,唤来翻译官赵子轩与吴江海沟通,吴江海贪生怕死愿意为日军戴罪立功抓到县长,麻生在吴江海的带领下冲进县长府邸,县长见是吴江海引来了日军出卖他,悲痛欲绝掏出手枪欲与日军拼命,被日军乱枪射杀。 日军...

秧的四字词
【不论秧子】意思:方言。不管是谁。谓不因对方地位而有所顾忌。引证:1.老舍 《骆驼祥子》九:“说翻了的话,我会堵着你的宅门骂三天三夜!你上哪儿我也找得着!我还是不论秧子!”2.老舍 《骆驼祥子》十四:“假若他们之中有敢再说闲话的,揍!自己什么都没了,给它个不论秧子吧!”...

如何评价张爱玲的秧歌
这部长篇小说是张爱玲到香港后以Eileen chang为笔名发表的,最初是写给英语圈的读者看的,后来翻译成中文。写作背景:1952年张爱玲离开上海重返香港,投入美国驻港新闻处,《秧歌》正是她写的第一个长篇,一个有着明显“绿背”(即美元)色彩的长篇。新中国建立之初,人民生活是困苦的,但并非像《秧歌》...

2019年6月英语四级翻译考试模拟题四篇
近年来,中国东北某些城市的老年人自发组织了秧歌队,队员常年通过跳秧歌舞来保持健康,同时他们也乐在其中。参考译文 The Yangko dance is a traditional folk dance of the Han Chinese, commonly performed in the northern provinces. Yangko dancers usually wear bright and colorful costumes,...

杨万里字廷秀 吉州吉水人文言文翻译 杨万里字廷秀 吉州吉水人文言文的...
《杨万里与诚斋》原文: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浚勉之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斋曰“诚斋”。《杨万里与诚斋》是杨万里所著的一篇古文,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

描写上山下乡知青的诗句
同挥热汗浇黄土,竞唱秧歌入巧云。 半块粗馍双果腹,一则笑话两开心。 牧归野外逢凉雨,拥进羊群体共温。 翻译:十多年来,农民务农的情节记忆犹新。那时的农民朋友们更相信爱情。一起出汗就像挖地图,一块馒头饱了肚子,一个笑话让人们放牧快乐又遇到雨水,跑进羊群来保持体温。 2、《赞美知青》 作者:王叶 痛别...

大秧歌第53-60集的剧情
回答:第53集 深夜,肖老道与吴天旺谈起时下的局势,虎头湾的赵吴两族在扭秧歌的时候骂日本人是王八,肖老道心知不久之后日本人必会血洗虎头湾。如果日本人屠杀赵吴族人,吴天旺要想得到吴乾坤的财产,恐怕已经没有希望。何况槐花还怀上了吴天旺的孩子,吴乾坤如若得知,定然不会再把女儿吴若云许配给吴天旺,到时...

裘唯19860513945问: 宋 郑樵 插秧歌 的诗意 -
城北区天苏回答: 《插秧歌》是宋代诗人杨万里 的作品.此诗描绘了一幅农家总动员,雨中抢插秧苗的风俗图画.全诗写得新、奇、快、恬,充分体现了诚斋体的风格. <插秧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

裘唯19860513945问: 宋·杨万里《插秧歌》是什么意思? -
城北区天苏回答: 这首诗是作者在街州乡村见到农民男女老幼冒雨插秧后写的.诗中所写当是亲眼所见,连大儿,小儿都参加了插秧劳动,这无疑是全家总动员性的抢种.小孩子竞能经受住这种紧张劳动的考验,说明...

裘唯19860513945问: 阅读宋朝杨万里的《插秧歌》,完成下列题.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①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②. 唤渠③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 -
城北区天苏回答:[选项] A. 首联用“抛”、“接”、“拔”、“插”四个动词描绘出全家插秧时忙碌混乱的场景. B. “雨从头上湿到胛”写出来雨势之猛,表现出农人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插秧不辍的艰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C. 本诗的颈联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中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一样,都表现了农民抢抓农时忘我劳动的心理. D. 《插秧歌》似是率口而出,却又不失耐人寻味的新鲜之意和活泼之趣.

裘唯19860513945问: 《插秧歌》是什么年代写的? -
城北区天苏回答: 《插秧歌》,传为五代时期的僧人契此所作.契此俗姓张,又称"布袋和尚",号长汀子,奉化大桥镇长汀村人, 生于后梁乱世,矢志出家,常背一布袋出游四方,性豪放喜结善缘.契此圆寂时端坐在一块盘石上,说偈语道:"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言讫,溘然而逝.人们这才悟到,原来这位胖大和尚就是弥勒佛的化身.以后人们便按照他的模样塑成了中国式的大肚弥勒佛,供奉在天王殿中,千百年来取代了佛教中正统的弥勒佛而名扬四海.关于他的传说颇多,部分与济公传说相类. 插秧歌 手捏青苗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成稻,后退原来是向前.

裘唯19860513945问: 《插秧歌》描绘了怎样的插秧场景? -
城北区天苏回答: 该诗题为《插秧歌》,入手即表现了插秧的繁忙.插秧关系到收成的好坏,万不能失时.因而,值此时节,无论男女老少,一齐来到田头,各有所司,不敢稍有懈怠.三四两句通过对雨具和雨势的刻画,表现了插秧的艰橡碰苦.天公不甚作美,...

裘唯19860513945问: “插秧歌”这首诗的颔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
城北区天苏回答: 诗的头两句,以极其通俗的语言,展示了插秧的繁忙景象:全家老少齐上阵,有抛有接有拔有插,忙个不停.三、四句天公发威,大雨滂沱,而诗人别出心裁地把雨具“斗笠”比作头盔,蓑衣比作铁甲,不仅新鲜独特,且暗示:插秧就是一场紧...

裘唯19860513945问: 宋诗《插秧歌》的有关问题答案 -
城北区天苏回答: 因为他们正在弯腰在田里插秧苗,谁也顾不上回答.这首诗反映了农民的插秧生活,写农民艰苦和勤劳.他把农民的蓑笠比作战士的盔甲,充分展示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另外,语言清新通俗,流转如珠,使这首诗长期以来为人们所乐道.但由于作者是把这一家农民的插秧劳动只当作自然景色来描绘,没能进一步发掘下去,因此反映现实的浓度还嫌不够.

裘唯19860513945问: 英语翻译东屯大江北,百顷平若案 (矮长桌 );六月青稻多,千畦碧泉乱;插秧适(刚才)云已,引溜(水流)加灌溉.有些有注释,但是意思还是有些不明白. -
城北区天苏回答:[答案] 作品原文 行官①张望补稻畦②水归 东屯③大江北,百顷平若案④.六月青稻多,千畦碧泉乱. 插秧适云已⑤,引溜⑥加溉灌.更仆往方塘⑦,决渠⑧当断岸. 公私⑨各地著,浸润无天旱.主守问家臣,分明见溪伴. 芊芊炯翠羽,剡剡生银汉.鸥鸟镜里来...

裘唯19860513945问: 古诗的意思 -
城北区天苏回答: 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诗意]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翁卷(生年卒年不详),字灵舒,南宋诗人,作品以精致优美的七言绝句见长.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