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脉法原文

作者&投稿:帅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辨脉法第一原文及译文
辨脉法第一原文及译文如下:一、原文如下 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二、译文如下 问:脉象有阴脉阳脉之分,说的是什么意思呢?答:大体说来,凡脉象表现为大、浮、数、动、滑的...

伤害论全文!
师曰:夫色合脉,色主形外,脉主应内;其色露脏,亦有内外;察色之妙,明堂阙庭;察色之法,大指推之;察明堂推而下之,察阙庭推而上之;五色应五脏,如肝色青,脾色黄,肺色白,心色赤,肾色黑,显然易晓;色之生死,在思用精,心迷意惑,难与为言。色青者,病在肝与胆;假令身色青,明堂色微赤者,生;白者,死...

《伤寒论》辩脉法原文及译文
荣卫内陷,其数先微,脉反但浮,其人必大便硬,气噫而除。何以言之?本以数脉动脾,其数先微,故知脾气不治,大便硬,气噫而除。今脉反浮,其数改微,邪气独留,心中则饥,邪热不杀谷,潮热发渴,数脉当迟缓,脉因前后度数如法,病者则饥。数脉不时,则生恶疮也。 师曰:病人脉微而涩者,此为医所病也。大发其汗...

中医儿科学的纯阳学说
[原文]《颅囟经·脉法》中用以引申说明小儿的生理特点,提出“凡孩子三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之后,历代医家也纷纷用“纯阳”理论说明临床的脉象特点、治疗法则、疾病性质与发病特点。但是从生理方面来理解“纯阳”,则认为是用以说明小儿时期生机蓬勃,发育迅速这一特点的。稚阴稚阳学说在理论...

李少翁者,名莳原文及翻译
原文节选:李少翁者,名莳,字德春,豫章人。翁家世受医,精脉法。翁乃沉默长者,入门无流视,未尝预问病者病,第令伸臂出示,手指一着腕上,形神忽往。译文:李少翁,名莳,字德春,豫章郡人。李少翁家世代学医,精于诊脉之法。李少翁是不太爱说话的长者,病人进门,他很少去看(病人),也不曾...

什么是二重证据法?举例说明。
《脉法》中踝上古诊法的“二重证据法”研究:马先生讲:“在敦煌出土的医药残卷中现存法国国立图书馆编号的P.3287录有一段《黄帝内经素问》的佚文,其原文是:‘以左手去足内踝上五寸,指微按之。以右手指当踝上微而弹之。其脉中气动应过五寸已上。蠕蠕然者,不病也(蠕蠕者,来有力);其气来疾,中手恽恽然者...

濡脉与弱脉的区别在于
“绵绵如泻漆之绝。”按此语出《伤寒论·辨脉法》原文为:“脉都绵如泻漆之绝者,亡其血也。”并未言明弱脉。《三指禅》说:“纤质柔客,不能举一羽。”做为脉象的形容,太概念化,有不切实之缺点。总之弱脉烂绵、如绵之说可供一部分参考,并不太重要,但能较全面的反应弱脉的形象。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原文和翻译
脉法曰“脉来数疾去难而不一者,病主在心”。周身热,脉盛者,为重阳。重阳者,逿心主。故烦懑食不下则络脉有过,络脉有过则血上出,血上出者死。此悲心所生也,病得之忧也。齐郎中令循病,众医皆以为蹙入中,而刺之。臣意诊之,曰:“涌疝也,令人不得前后溲。”循曰:“不得前后溲三日矣。”臣意饮...

《四时经》与《脉法赞》
这种认识,早在《内经》、扁鹊等脉法中,就已有了不同程度的体现。但不同的是,四时经以五行学说为主体,辅以阴阳学说来进行论述,因而,与华佗脉法比较接近。如其论述脾脉时日:「土有一子名之日金.怀挟抱之不离其身。金乃畏火,恐热来熏,遂弃其母,逃归水中、水自金子、而藏火神,闭门塞户...

中医体质特点谈儿童生长发育
[原文]《颅囟经。脉法》中用以引申说明小儿的生理特点,提出“凡孩子三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之后,历代医家也纷纷用“纯阳”理论说明临床的脉象特点、治疗法则、疾病性质与发病特点。但是从生理方面来理解“纯阳”,则认为是用以说明小儿时期生机蓬勃,发育迅速这一特点的。 稚阴稚阳学说在理论上是纯阳学说的...

斗枯17639845724问: 请问《伤寒论》只有398条吗? -
英吉沙县妥抒回答: 《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又名《伤寒卒病论》).晋代时,名医王叔和又认真地进行了整理.到宋代,逐渐分成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金匮要略》便是该书的杂病部分.《伤寒杂病论》是我国最早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用书.它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独创了对伤寒病"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该书还精选了三百多个药方,比如麻黄汤、桂枝汤、柴胡汤、白虎汤等等著名的方剂.张仲景的《伤寒论》是"众方之宗""群方之祖".历代注释、阐发这本书的著作非常多.特别是注释、阐发《伤寒论》的著作,竟然有三四百种之多.

斗枯17639845724问: 平脉法——《伤寒杂病论》第一篇中"厥庭"是指哪个部位 -
英吉沙县妥抒回答: 阙庭是“阙”与“庭”两部位的合称,即眉之间和额部.

斗枯17639845724问: 《注解伤寒论》与《伤寒论条辨》在内容的排序上有何差异 -
英吉沙县妥抒回答: 1、与《注解伤寒论》相比,《伤寒论条辨》删掉了“伤寒例”,并将太阳病分为风伤卫、寒伤营、营卫俱伤三部分. 2、《注解伤寒论》,伤寒著作.十卷.汉·张仲景著,金·成无己注.书成于1144年.现存最早的《伤寒论》全注本.明赵...

斗枯17639845724问: 但头汗出齐颈而还原文 -
英吉沙县妥抒回答: 但头汗出,齐颈而还原文: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斗枯17639845724问: 濒湖脉学的四言举要 -
英吉沙县妥抒回答: 脉乃血脉,气血之先,血之隧道,气息应焉.其象法地,血之府也,心之合也,皮之部也.资始于肾,资生于胃,阳中之阴,本乎营卫,营者阴血,卫者阳气,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脉不自行,随气而至,气动脉应,阴阳之义.气如橐钥,血如...

斗枯17639845724问: 伤寒杂病里"阳迫气血,则脉数;阴阻气血,则脉迟",这个数应该如何读?为什么? -
英吉沙县妥抒回答: 1.2处都念 数shuò指“数脉”,搏动急促之脉.与迟脉相对.《素问•阴阳别论》:“脉有阴阳……迟者为阴,数者为阳.” 1.原文: 【1.1】问曰:脉何以知气血脏腑之诊也?师曰:脉乃气血先见.气血有盛衰,脏腑有偏胜.气血俱盛,...

斗枯17639845724问: 伤寒杂病论里面,平脉法第一里面的十二菽是什么意思?要求详细的回答,我只是知道貌似这个菽是把脉时的一种力度,具体的不太清楚,求详解! -
英吉沙县妥抒回答: 这个 不会是芤脉吧 芤脉:浮大中空,按之如葱管,两边实中间空.一般主失血过多(芤脉比散脉有力),气血衰弱. 下次烧菜拿根葱管灌水试试感觉感觉,百闻百看不如实地动手所见,实践真的挺有效果的,呵呵.还有如果以后亲友谁怀孕了...

斗枯17639845724问: 如何自学诊脉 -
英吉沙县妥抒回答: 诊脉-部位和方法(一)诊脉部位 诊脉部位历来有多种.《素问·三部九候论》记有三部九候诊法;《灵枢·终始》提出人迎寸口诊法;《素问·五脏别论》提出“独取寸口”诊法;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出寸口趺阳或太谿脉的诊...

斗枯17639845724问: 脉象 脉象 脉象 -
英吉沙县妥抒回答: 《濒湖脉学》所例举的脉象共有二十七种,分别为:浮 脉、沉 脉 、迟脉 、数脉、滑脉、涩脉 、虚脉 、 实脉、长脉、短脉、洪脉、微脉、紧脉、 缓脉、芤脉 、弦脉 、革脉、牢脉、濡脉、弱脉、散脉、细脉、伏脉 、动脉、促脉、结脉、代脉....

斗枯17639845724问: 脉学的切脉法 -
英吉沙县妥抒回答: (1)定关:掌后高骨(神门穴)对面的就是关部,朱奉谦云:“凡初下指,初以中指端按关位——掌后高骨为关,乃齐下前后二指,为三部脉,前指寸口,后指尺部也.”汪石山云:“揣得高骨,压中指于高骨以定关位,然后下前后两指以定尺寸,...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