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见过滕文公吗

作者&投稿:善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滕文公的重要篇章
此其大略也;若夫润泽之,则在君与子矣。」 滕文公上·第四章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文公与之处。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

百家姓中的teng是腾还是滕
百家姓中的teng是“滕”。滕姓起源很早,黄帝有二十五子,为四母所生,黄帝把他们分成十二个胞族,赐给他们十二个姓。滕姓就是其中之一。据通志氏族略上记载,还有一支滕姓起源于周朝王族之姓,姬姓。西周时期,周武王封周文王第十四子,也就是自己的弟弟错叔绣于滕(今山东滕州),有天下滕姓出滕...

《孟子》卷5滕文公章句上诗解4四民分业交能易作
《 孟 子》卷 5滕文公 章句 上诗解4 四民分业交能易作 题文诗 :有为神农 , 言者许行 , 自楚之滕 , 告文公曰 :远方人闻 , 君行仁政 , 愿受一廛 , 而为之氓 .文公与之 . 其徒数十 , 衣褐捆屦 , 织席为食 .陈良之徒 , 陈相...

孟子·滕文公上的原文
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世子自楚反,复见孟子。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成覸谓齐景公曰:‘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公明仪曰:‘文王,我师也;周公岂欺我哉!’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

上有好者《滕文公章句》
战国时期,滕文公还是太子时,对孟子的教诲深为敬重,言听计从。当滕定公去世,太子决定遵循孟子的教诲,寻求礼制。他派遣然友去向孟子咨询丧礼的规范。孟子回应,对父母的丧事应当尽心尽力,以曾子的教导为准则,实行三年丧期,穿着简朴的丧服,吃稀粥,这是自上而下的礼制,自天子至庶人都应遵循。滕...

孟子·滕文公上注释
第一段:注释提及齐国勇士成?以及曾参弟子公明仪。第二段:滕定公是滕国的国君,世子滕文公在其师然友的教导下,滕国尊奉鲁国为宗国,因为他们的始封祖有兄弟关系。冢宰,古代辅佐天子的要职,相当于宰相,滕文公曾与老师讨论饮宴之事。第三段:引用《诗经》中的诗句,如阳虎和彻税制,以及助耕公...

谁能帮我翻译一下<孟子.滕文公上·第四章>的文段
从前孔子去世,门徒们守孝三年,收拾行李将要回乡时,去子贡那里作揖告别。彼此相对痛哭,泣不成声,然后才回家。子贡又返回墓地,在祭场搭建住棚,独自守墓三年,然后才回家。后来,子夏、子张、子游因为有若长得像孔子,打算像侍奉孔子那样礼待他,并勉强曾子同意。曾子说:“不行,就像在江、汉之水中...

关于孟子的故事
(《滕文公》)释:若是不等到爹娘开口,不经过媒人介绍,自己便钻洞扒门缝来互相窥望,爬过墙去私会,那么,爹娘和社会人士都会轻视他。 (28) 乱臣贼子:“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滕文公》)释:孔子著作了《春秋》,叛乱的臣子、不孝的儿子才有所害怕。 (29) 自暴自弃:“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

《滕文公下》翻译
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

孔子五十三代弟子名单
强曾子”所为(《滕文公》);司马公记曰,弟子以夫子易占说事灵验而问“何以知之”,“有若默然无以应”。有若过世,鲁悼公前往吊唁。一说,《论语》由有若弟子编辑。28(18).公西赤#,姓公西,字子华,又称公西华。“少42岁”,生于前509或519年,卒年不详,鲁国人。以长于祭祀之礼...

登径17315893588问: 16.阅读下列《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世子自楚反,复见孟子.孟子曰:“世子疑吾言... -
治多县威奇回答:[答案] (1)C. (2)孟子所说的“道”,包含了“道性善”与“称尧舜”两个方面.首先他认为人性本善,具备仁义是人天生的禀赋,即“不忍人之心”.同时推广善心就能行“不忍人之政”,即实行仁政,以尧舜的“王...

登径17315893588问: 《孟子 ·滕文公下》的来历 -
治多县威奇回答: 孟子在宋期间,滕国的世子即后来的滕文公曾两次拜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向滕文公讲述了许多关于仁政的道理.滕文公嗣位,孟子便来到滕国.滕文公对孟子十分敬重,将其馆于上宫,凡事都要请教于他.滕文公问为国,孟子较系统地阐述了“民事不可缓也.”“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等仁政理论.

登径17315893588问: 取长补短这篇故事的主要内容. -
治多县威奇回答: 战国时期,滕文公从楚国路经宋国时会见孟子,孟子给他讲一些人性本是善良的道理,勉励他要以尧舜之道治理天下,还要他截长补短,发挥地区优势,以仁政来治理天下,滕国可以成为一个强国.滕文公听了孟子的言论未置可否,只是微笑应付.

登径17315893588问: 孟子对滕文公 的原文 急 -
治多县威奇回答: 【原文】 滕文公①问曰:“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 孟子对曰:“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译文】 滕文公问道:“滕国是个小国,夹在齐国和楚国的中间,投靠齐国呢,还是投靠楚国呢?” 孟子回答道:“谋划这个问题不是我力所能及的.一定要我说,

登径17315893588问: 取长补短的成语故事 -
治多县威奇回答: 取长补短_成语解释 【拼音】:qǔ cháng bǔ duǎn 【释义】: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吸取这个的长处来弥补那个的短处. 【出处】:《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滕文公从楚国路经宋国时会见孟子,孟子给他讲一些人性本是善良的道理,勉励他要以尧舜之道治理天下,还要他截长补短,发挥地区优势,以仁政来治理天下,滕国可以成为一个强国.滕文公听了孟子的言论未置可否,只是微笑应付.

登径17315893588问: 取长不短的成语故事 -
治多县威奇回答: 出 处 先秦·孟轲《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本段典故今译 战国时期,滕文公从楚国路经宋国时会见孟子,孟子给他讲一些人性本是善良的道理,勉励他要以尧舜之道治理天下,还要他截长补短,发挥地区优势,以仁政来治理天下,滕国可以成为一个强国.滕文公听了孟子的言论未置可否,只是微笑应付.

登径17315893588问: 滕文公是啥时候的
治多县威奇回答: 战国中期滕国(今滕州市)国君,滕定公之子.周显王四十三年(公元前326年),滕文公以太子身份出使楚国,在途经宋国时,两次拜见孟子,向他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文公受到孟子的教诲.增强了将滕国治理为善国的信心.

登径17315893588问: (“取长补短”)这句话说明课什么? -
治多县威奇回答: 【注音】 取长补短 ( qǔ cháng bǔ duǎn )【解 释】 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也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吸取这个的长处来弥补那个的短处.【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指弥补自己的不足.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滕文公从楚国路经宋国时会见孟子,孟子给他讲一些人性本是善良的道理,勉励他要以尧舜之道治理天下,还要他截长补短,发挥地区优势,以仁政来治理天下,滕国可以成为一个强国.滕文公听了孟子的言论未置可否,只是微笑应付.

登径17315893588问: 世子疑吾言乎?《孟子》中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
治多县威奇回答: 在这里,孟子向滕世子讲述了自己的主张.滕世子并没有完 全领会其中的深意,因此再次向孟子求教. 孟子告诉他,从古至今,不管是圣贤还是百姓,本性都是善 的,圣贤能够做到的,普通人通过努力也可以做到.这里最值得 注意的是,孟子“性本善”的主张,是他自己明确提出来的.

登径17315893588问: 孟子见过的书有哪些? -
治多县威奇回答: 经过孔子手中编订的书他都应该见过: 论语 诗经 书经 礼记 易经 春秋 左传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