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批评子贡的典故

作者&投稿:贸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霜露之思历史典故
《霜露之思》是一则历史典故,出自中国古代《论语》中的一则对话。在典故中,孔子的弟子子贡向他请教如何待人接物。孔子回答说:“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意思是说,君子通过修养自己的文化素养来结交朋友,通过朋友的帮助来修养自己的仁德。子贡听了后仍觉不够明白,孔子进一步解释道:“君子友于...

孔门十弟子:子贡•通达(7)
子贡也擅长借辞,冉有想要请教老师在为国要不要做官,子贡却不是这样问的,一般人都会这样问,可是子贡却引用了古代一个伯夷叔齐的典故,当问完老师之后,子贡就得到了答案,老师不会替为君做事,子贡只是提一个古代的历史典故,就可以得到老师的心中所念,子贡真的是聪明,这就是子贡的高明之处,他...

莫逆于心的典故
莫逆于心是指情感一致;心意相投。大家了解莫逆于心的典故是什么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莫逆于心的典故,供大家阅读!莫逆于心的典故 先秦·庄周《庄子·大宗师》:"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在一起谈话:"谁能够相互交往于无心交往之中,...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文言文
' 【译文】 叔孙武叔诽谤孔子。子贡说:'不要这样吧,孔子是诽谤不了的,其他人的贤良,象丘陵一样,还可以超越;孔子却象日月,别人没法超过。 虽然有人要自绝于日月,但对日月又有什么损伤?只能表明他不自量而已。' 2、【原文】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智,一言以为不...

史记中的故事
1、《史记-留侯世家》记载张良一忍再忍的故事: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pīyí“圯”为桥的意思)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

成语典故
【倪生经锄】 宋·苏轼:“有子休论贤与愚,倪生枉欲带经锄。” 【家学经锄】 清·钱谦益:“家学经锄世所欲,会稽竹箭比南金。” 成语典故 篇5 我有一本书,它的名字是《成语典故故事》。它长二十五厘米,宽十厘米,高三厘米,呈长方体形状。这本书的封面是一个古代官员,坐在地毯上,头戴镶金官帽,留着...

论语中的故事典故
出处:《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1.不亦乐乎 解释:原意是“不也是很快乐的吗?”现用来表示程度极深。出处:《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解释:不担任某职务,就不去过问某职务范围内的事。出处:《论语·泰伯》“不在...

子贡问孔子什么是君子之德。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典故由来 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启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

恶居下流是什么意思?出自哪个历史典故?
恶就是厌恶,讨厌,下流就是卑下的地位,居就是位于。意思就是憎恨处于下游。原指君子不愿居于卑下的地位。现也指不甘居下游。这个典故出自《论语》。在商朝末年的时候,纣王是出了名的暴君,很多人都想推翻他,所以在商朝的时候,很多的诸侯王都爆发了起义。其中最大的起义就是西岐姬发的起义,因为有...

季康子轶事典故
吴国得到百牢后,太宰嚭试图让季康子献媚,但季康子以其明智判断拒绝,让子贡出面回应,强调遵守礼法的重要性,并指出吴国历史上的不合礼行为。在鲁国面临齐国攻击时,孔子弟子冉有展现出勇敢和智慧,与孟氏的儿子孟孙彘共同指挥军队,最终在艾陵战役中获胜。尽管季康子担忧胜利可能带来的后果,他还是修复...

线魏19240243422问: 孔子批评子贡眼见为虚的出处是什么? -
樊城区咳清回答: 绝粮在陈 孔子让颜回煮粥,子贡、子路经过看见颜回从锅里拿起粥吃,两人大感不可思议,无法接受;就跑到孔子面前说:“老师,你不是说颜回圣贤吗?我和子路刚才看到颜回在偷粥吃”. 孔子说:“莫及,待我喊颜回问话!”差人喊颜回,颜回至. 孔子说:“颜回,我要祭祀,你去将煮好的粥拿来”. 颜回说:“老师可不,粥已经脏了,不能用来祭祀,我刚在煮粥之时,一阵妖风卷过,卷起黑灰一坨掉入粥中,我拿掉黑灰,见上有饭米粒,弃之可惜,心生不忍就吃掉了”. 孔子一种果然如此的看着子路和子贡. 这个故事的出处,具体不是很记得了,好像是《孔子家语》里面吧,故事的内容如上,就是告诫世人,眼见也不一定为实.

线魏19240243422问: 孔子大骂不求回报的子贡这个典故出自哪?孔子大骂不求回报的子贡这个
樊城区咳清回答: 《吕氏春秋》记载了孔子和他两个弟子子路和子贡的一段故事.子路救了一位溺水者,被救者送给子路一头牛以示感谢.子路收了.孔子对“子路拯溺得牛”事件如是评论:鲁国人从此将喜欢救人于危难之中.无独有偶,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子贡因为替一位奴隶赎身,得到政府奖励,他却拒绝了,认为做好事求回报不道德.孔子却这样评说:鲁国将不再有人愿做这种替人赎身的好事了.“子路受人以劝德,子贡谦让而止善”.

线魏19240243422问: 孔子对子贡赎人是什么态度?
樊城区咳清回答: 鲁国有这样一个法律,如果能够把自己国家沦落到国外做奴隶的人赎回来的,可以从国库获得补偿.子贡赎了人,不愿意领补偿金,因此受到了孔子的批评.认为这样以后没有人再愿意去赎人了. 子贡做好事不计回报反受批评,只因目光犀利的孔子看到,像子贡这样不在乎赎金的鲁国人毕竟不多,而子贡创下“赎人不取赐”的“义举”先例后,谁若“赎人取赐”则会被认为“重利轻义”,所以很可能大家今后都不会去赎人了.子贡的错误在于,他把原本人人都能达到的道德标准拔高到了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使人们因“先进”的标准太高而望而却步.

线魏19240243422问: 为什么孔子不喜欢既帅气多金又有才华的子贡 -
樊城区咳清回答: 孔子喜欢既帅气多金又有才华的子贡,只不过对他的要求很严格大家就觉得孔子不喜欢这个弟子.孔子除了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之外,还是一个很早就提出因材施教这种教学方法的教育,最著名的就是72贤人,这72个人都是孔子的弟子,孔子根...

线魏19240243422问: 儒家经典故事 -
樊城区咳清回答:[答案] 一· 愚 忠 愚 孝 儒家提倡孝,特别是汉代独尊儒术,以孝治天下,每一个皇帝去世以后,在谥号前都加一个孝字,如孝文皇帝、孝武皇帝等.儒家也提倡忠,孔子讲:"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后代流行于世的一对口号是:君...

线魏19240243422问: 子贡赎奴 孔子骂子贡的原因是什么 -
樊城区咳清回答: 子贡用自己的钱做了一件好事,本应该被树为道德典范,夫子为何反而要批评他?子贡的错误在于把原本人人都能达到的道德标准超拔到了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这样使很多人对赎人望而却步.违反常情、悖逆人情的道德是世上最邪恶的东西.把道德的标准无限拔高,或者把个人的私德当作公德,两种做法只会得到一个结果,这就是让道德尴尬,让普通民众闻道德而色变进而远道德而去! 所以道德其实应该是一个人人都能够做到的无损于己而又有利于人的.

线魏19240243422问: 子贡做了好事为什么还会挨孔子的批评 -
樊城区咳清回答: 因为孔子对人性的认识很深,子贡做了好事却不要报酬,而且还被广为流传,被人当作榜样,这样一来做好事的人肯定越来越少.

线魏19240243422问: 有关孔子的故事(急!!!!!!!!)
樊城区咳清回答: 孔子的故事 子路曾经问孔子:“听说一个主张很好,是不是应该马上实行?”孔子说:“还有比你更有经验、有阅历的父兄呢,你应该先向他们请教请教再说,哪里能马上...

线魏19240243422问: 关于子贡或孔子的小故事要简写 -
樊城区咳清回答: 春秋时期,鲁国渐渐强大,此时还有很多鲁国人在外国给别人做奴隶.于是,鲁国推出一条政令,规定无论谁路经外国赎回一个做奴隶的鲁国人,鲁国财政部门就会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大于或等于救赎成本的奖励,此举是为了鼓励大家救回在外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