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七岁项橐感悟

作者&投稿:郝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神童项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最佳答案告诉我了什么道理?
孔子和项橐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自古圣贤并非无法超越,有时也会被一个小孩击败,要相信青出于蓝胜于蓝。这个故事展现了一个聪慧多思、谦恭有礼、可爱灵动的古代神童形象。项橐是春秋时期莒国(今山东日照)的一位神童,虽然只有七岁,孔夫子依然将其当作老师一般请教,后世尊项橐为圣公。《战国策·秦策五》...

项襄和孔子的故事,体现了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项橐和孔子的故事体现了,孔子是一个热爱学习,不耻下问谦虚好学的人。项橐在七岁的时候成为了孔子的老师,圣人如此的爱学习。何况是我们这些普通人的,更应该努力学习。项橐和孔子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也就是说别人肯定有比自己更厉害的长处或者是技能,我们...

孔子拜师的启示
难能可贵的是,孔子还向孩童学习,并且拜他为师。《三字经》中说「昔仲尼,师项橐。」这项橐年仅七岁,眉清目秀,非常可爱,是鲁国的一位神童。项橐无师自通,从小就特别善于观察周围的一切,观察自然,观察人物,凡事喜欢问个为什么,具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钻研精神。孔子听说东南沿海一带,百姓虽然淳朴...

七岁的项橐为何让孔子感到自愧不如呢?
孔子开始还不太相信一个七龄小童能有多大能耐,便心存轻视,可一上场就让项橐的几个问题给灭火了,几个问题一个也答不出来,项橐就嘲笑孔子说‘孰为汝多知乎’。当时孔子恨不得地上有个缝好钻进去。要搁旁人这下可就真栽了,孔子还真拉的下脸,给项橐一鞠躬,口中称后生可畏,说是要拜项橐当...

孔老夫子尊重七岁儿童读后感
项橐(xiang tuo),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位神童,虽然只有七岁,孔夫子依然把他当作老师一般请教,后世尊项橐为圣公。项橐以其非凡超众的智慧,难倒了孔圣人,被人们誉为“孔子师”。可惜他十岁就夭亡了 《三字经》 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战国策·秦策五》: "甘罗曰:'夫项槖生七歳而为...

古典名著故事600字
项橐7岁懂礼 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 一天,他们驾车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石瓦片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挡住我们的车!”。 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 孩子又说:“您说,应该是城给车...

由天才7岁神童“项橐”的故事想到的(一)
这个孩童就是七岁神童项橐。当然这些问题的答案虽有一些道理,但也有些牵强。孔子与孩童的学问是不能在一个层次上相比较的,但从另外一个角度也告诉了人们:思考问题不能拘泥于一种形式,万事万物的答疑解惑也可从多种角度多种层面来理解。另外人也不能盲目崇拜与盲目自信,许多事情都是多元与多解的。

项橐是个怎样的人?
项橐是一个天资聪颖、敏而好学的人。项橐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位神童,虽然只有七岁,孔夫子依然把他当作老师一般请教,后世尊项橐为圣公。《孔子项橐相问书》叙述的就是孔子拜项橐为师的有趣故事。孔子觉得这孩童不但才华过人,而且深知孝道。礼贤下士的孔子便和这孩子结下忘年之交,拜他为师。项橐的结局...

七岁神童项橐孔子感叹自己不如他却早逝
他是春秋时期鲁的一个神童。虽然他只有七岁,孔子还是把他当老师,后人尊为圣人。小项橐五官端正,经常洗头,自学成才,聪明伶俐。他从小就喜欢观察事物。当他遇到困难时,他能打破砂锅问到底。提出的问题对很多成年人来说很难回答。孔子的老师小项橐五官端正,经常洗头,自学成才,聪明伶俐。他从小就喜欢...

项橐只有七岁,为什么孔子却要称他为老师?
项橐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位小神童,他和孔子相遇时仅仅只有7岁,但是他的学问使孔子把他当做老师来请教。他们的相遇也很是神奇,据说在一年冬天,孔子到处去讲学,一日到了旧关,看见一个小孩子在地上用树枝画画,孔子见那个小孩子画了一座城池,孔子看他画的十分漂亮,不忍心从上面走过,便绕过画走。...

吴卸18052543352问: 孔子拜项橐为师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冠县乐松回答: 告诉我们自古圣贤并非无法超越,有时也会被一个小孩击败,我们要相信青出于蓝胜于蓝!

吴卸18052543352问: 孔老夫子尊重七岁儿童读后感 -
冠县乐松回答: 项橐(xiang tuo),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位神童,虽然只有七岁,孔夫子依然把他当作老师一般请教,后世尊项橐为圣公.项橐以其非凡超众的智慧,难倒了孔圣人,被人们誉为“孔子师”.可惜他十岁就夭亡了 《三字经》 昔仲尼,师项橐,古...

吴卸18052543352问: 读了孔子与项橐的小故事,你觉得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
冠县乐松回答:[答案] 我觉得孔子是个谦虚好学,愿赌服输的人.他虽然知识渊博,却比不过一个小孩子,心里本应说:“小孩子有什么了不起.”他却自愧不如,可见他的道德与修养.

吴卸18052543352问: 孔子因为项橐七岁懂礼,把他当作老师.你有什么感受? -
冠县乐松回答: 三人行必有我师

吴卸18052543352问: 三字经中"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的故事 -
冠县乐松回答: 《三字经》: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这里说的是孔子勤学的故事.孔子说过,“人有生而知之者,有学而知之者,有学而不知者”.即使是生而知之者还是要学习,有的人天分很高很聪明,但是不认真求学问,倚仗自己的天才胡作...

吴卸18052543352问: 关于孔子拜师的故事 -
冠县乐松回答: 项橐(tuó),是中国古代的神童.年仅7岁就当了孔子的老师.《孔子项橐相问书》叙述的就是孔子拜项橐为师的有趣故事.孔子周游列国,四处讲学,宣扬儒家思想.一天,他正在坐车赶路,发现有三个小孩正在玩,其中一个小孩用沙土堆成...

吴卸18052543352问: 谦让有礼的故事有什么
冠县乐松回答: 谦虚礼貌的孔子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礼”作为一种具体的行为来讲,就是指人们在待人接物时的文明举止,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礼貌.而礼貌的本质是表示对别人的尊...

吴卸18052543352问: 孔子拜师读后感 -
冠县乐松回答: [孔子拜师读后感] 这本书讲了孔子当时已经成名,所以他周游列国,到处讲学,宣扬儒家思想,孔子拜师读后感.有一天,他碰到三个小孩挡住了他的去路.当孔子问他们为什么不让路时,一个叫项橐的小孩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孔子对项橐产生...

吴卸18052543352问: 三字经读后感(两篇) -
冠县乐松回答:[答案] [三字经读后感(两篇)] 国庆节在家休息的日子,爸爸要求我把以前读过的《三字经》拿出来重读,并给我讲解了每一句的... 身虽劳,犹苦卓.这六段话的意思是这样的:大圣人孔子曾经把7岁的项橐当作老师,古代圣贤尚且能如此勤奋的学习;宋朝...

吴卸18052543352问: 孔子拜师读后感150字 -
冠县乐松回答: 今天我读了一篇课文叫《孔子拜师》,这篇课文让我很佩服勤学好问的孔子,因为在孔子年轻时就是一位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但他还是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三十岁时离开家乡去洛阳拜老子为师.孔子一路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找到老子,可是老师说:“你的学问不比我差,为何还拜我为师呢”?孔子说:“学习没有止境跟您学习一定会更好的”.最后老子就收下他了.这篇课文让我知道了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只要好好学习,别人是无法偷走你的本领的.一百字,别嫌弃~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