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苏湖熟+天下足

作者&投稿:丘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经济重心的南移讲解???
在农作技术最发达的江浙地区,水田增加,水稻种植面积扩大,产量大幅提高,“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地区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此外,棉花的种植推广、棉纺织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进步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都是北方所不能企及的,这都说明南方经济已经超过了北方,取得了不可动摇的...

历史小论文 谈对三国、西普及南朝时朝南方得到开发的认识
此期,人民的抗金斗争阻止了金军南进,北方劳动人民的纷纷南迁,使南方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农作技术最发达的江浙地区,水田增加,水稻种植面积扩大,产量大幅提高,“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地区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此外,棉花的种植推广、棉纺织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进步...

扬州算江南吗
嘉兴:江南古镇 湖州:苏湖熟,天下足 宁波:江南后起之秀 绍兴:越文化的中心 另外扬州:虽在江北,现代不算江南,却是古代江南的代称。 问题四:历史上扬州是属于江南吗? 扬州是江南江南,字面义为江之南面。“江”在汉语中有特指大江,即长江。江南本意指长江以南的地区。在古代,江南往往代表着繁荣发达的文化...

北方人南迁对江南经济发展的影响
此期,人民的抗金斗争阻止了金军南进,北方劳动人民的纷纷南迁,使南方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农作技术最发达的江浙地区,水田增加,水稻种植面积扩大,产量大幅提高,“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地区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此外,棉花的种植推广、棉纺织技术的提...

...然后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
(4分,类似表达亦可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1)材料分析题考查的就是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把材料理解看懂提取有效信息联系所学知识,按要求回答问题。“苏湖熟,天下足”意思是“苏州,湖州的粮食熟了,就可以满足整个天下人们对粮食的需要”。说明苏湖成为当时我国重要的粮仓,说明南方成为了整...

宋朝时一年税收多少
两宋时太湖地区稻米产量居全国之首,尤其以平江府(今苏州)为代表,有“苏湖熟,天下足”(指苏州和湖州)或“苏常熟,天下足”(指苏州和常州)之称。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农业发展迅速。一些北方农作物粟、麦、黍、豆来到南方。宋朝农业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棉花盛行种植于闽、广地区。茶叶遍及今苏、浙、皖、闽、赣、...

材料一:不同时期我国南北方的人口数量及所占比例情况 材料二:“朝廷在...
(2分)⑶南宋时,经济重心正式南移。(2分)⑷农业方面:“苏湖熟,天下足”。手工业方面:精美绝伦的宋瓷行销海内外;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商业方面:开封和杭州的繁华程度超过唐代长安;海外贸易发达超过前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社会生活方面:...

隋炀帝明明是一位拥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为何被污蔑为昏君?
江南当然好,鱼米之乡,富甲天下,苏湖熟天下足,能不好吗?但江南好至少都是南宋以后的事了,北宋的时候,江南还不行呢,苏东坡去黄州,宋江去江州还叫发配呢,这两个地方就是今天的黄冈和九江,就在长江边上,还没深入江南腹地呢。腹地什么样?刘禹锡被贬到湖南做官,写诗哀叹:巴山楚水凄凉地,...

我所认识的苏州姑娘:娇柔而不造作,美艳而不庸俗
而在湿润的南方,连稻谷都可以做到一年两熟或三熟,不难理解人们会经常说“苏湖熟,天下足”。“饱暖思淫欲”。只有当你的生存环境得到满足时,你才会认认真真思考存在的意义、人生的真谛。恶劣的环境孕育了抗争的糙汉性格,优越的气候塑造了温婉端庄的大家闺秀。但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养尊处优久了就...

宋代为什么福建人当官的很多,你知道吗?
江南苏杭地区自唐宋起就是全国闻名的富饶之地,天下粮仓,更有“苏湖熟,天下足”一说。百姓物质得以保障,生活安逸,教育自然就更进一步。直至今日,经济重心依旧位于南方,教育水平也远远超过南方是不争的事实。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江南地区不仅富庶,更是富有文化气息的。 泉州港 二、“学霸省”的养成史 1、人才的...

爨标17583169976问: 为什么说“苏湖熟,天下足 -
英吉沙县舒胸回答:[答案] “苏湖熟,天下足”据说是南宋时候的民谚.元代任仁发的《浙西水利议答》里提过.意思是:这个地方的粮食丰收,足于解决全国人口的吃饭问题.为什么这样呢,因为:宋元明清时期的中国的粮食供应基地主要集中于长江中下游的...

爨标17583169976问: 俗语解释苏湖熟,天下足.是什么意思啊? -
英吉沙县舒胸回答:[答案] “苏湖熟,天下足”此谚语自南宋开始流传,出处见高斯得《耻堂存稿·宁国府劝农文》等书.苏指苏州,今江苏吴县一带,太湖以东.湖指湖州,今浙江吴兴一带,太湖以南.太湖流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小河流遍布,“百流众渎(dú...

爨标17583169976问: 苏湖熟,天下足(谚语) - 搜狗百科
英吉沙县舒胸回答:[答案] 苏州太湖一带农作物熟了,整个天下的粮食都足够了

爨标17583169976问: 苏湖熟,天下足 说明什么 -
英吉沙县舒胸回答:[答案] 表现中国经济重心南移. 而南移主要原因有:1、北方战乱,人口大量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2、偏安江南的统治者开发.3、江南优越的自然条件.

爨标17583169976问: “苏杭熟,天下足”是何现象? -
英吉沙县舒胸回答:[答案] 苏湖熟,天下足”据说是南宋时候的民谚.元代任仁发的《浙西水利议答》里提过.意思是:这个地方的粮食丰收,足于解决全国人口的吃饭问题.为什么这样呢,因为:宋元明清时期的中国的粮食供应基地主要集中于长江中下游的太...

爨标17583169976问: 为什么说“苏湖熟,天下足 -
英吉沙县舒胸回答: “苏湖熟,天下足”据说是南宋时候的民谚.元代任仁发的《浙西水利议答》里提过.意思是:这个地方的粮食丰收,足于解决全国人口的吃饭问题. 为什么这样呢,因为:宋元明清时期的中国的粮食供应基地主要集中于长江中下游的太湖、鄱阳湖和洞庭湖等平原和湖沼地区.这些地区不仅自身人口稠密,还要运出大量的粮食供应其它地区,所以从宋代以后就流行有“苏湖熟,天下足”,“苏常熟、天下足”,“湖广熟,天下足”的民谚.

爨标17583169976问: “天下之盛,扬为首”“天下粮仓”和“苏湖熟,天下足”应怎样解释? -
英吉沙县舒胸回答:[答案] 答案: 解析: 唐朝后期,位于运河枢纽的扬州,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南北水陆商货在此云集,海上商船也从此起航和停... 南宋时,苏、湖、常、秀(秀水,今浙江嘉兴)有“天下粮仓”之美称,还产生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这些都反映了...

爨标17583169976问: 苏湖熟,天下足说明了什么? -
英吉沙县舒胸回答: 苏常熟、天下足”是自北宋以来,官方正统的说法,是有典故出处的,而那个“苏湖熟”是盗版的,是没有出处的,只是民间俗语的讹传而已.苏湖熟这一说法,只是到后来才被引用到一些非主流文学作品之中. 1,江南谷物富足,即粮食产量大,可以满足天下的需求. 2,从侧面反映了江南的气候适宜农作物生长,是重要粮食产地. 3,表明江南在当时的重要地位.

爨标17583169976问: 苏糊熟,天下足.说明了什么问题. -
英吉沙县舒胸回答: “苏湖熟,天下足”据说是南宋时候的民谚.元代任仁发的《浙西水利议答》里提过.意思是:这个地方的粮食丰收,足于解决全国人口的吃饭问题. 因为:宋元明清时期的中国的粮食供应基地主要集中于长江中下游的太湖、鄱阳湖和洞庭湖等平原和湖沼地区.这些地区不仅自身人口稠密,还要运出大量的粮食供应其它地区,所以从宋代以后就流行有“苏湖熟,天下足”,“苏常熟、天下足”,“湖广熟,天下足”的民谚. 江南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区,江苏苏州、浙江湖州地区尤其重要.所以,这两个地区熟(即丰收),天下粮食就充足.当然是夸张.这与明清两代北京城粮食主要来自上述地区有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